外国文学欣赏-司汤达_第1页
外国文学欣赏-司汤达_第2页
外国文学欣赏-司汤达_第3页
外国文学欣赏-司汤达_第4页
外国文学欣赏-司汤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奠基人----司汤达仇恨父亲热爱数学追随拿破仑从军定居米兰,使用司汤达笔名巴黎写作一生未婚墓志铭司汤达死后,遗体安葬在蒙马特尔公墓。墓碑按照司汤达生前遗嘱,刻着意大利文:亨利·贝尔米兰人写作过恋爱过生活过横刀立马的拿坡仑是于连心中的偶像意大利情怀司汤达自称“米兰人”。他的小说《巴马修道院》、《法尼娜·法尼尼》都以意大利为背景,主人公都是意大利人。格言:“不自由,毋宁死”

一生创作司汤达一生写了10余部小说,重要小说是《红与黑》与《巴马修道院》,另外他写了三部人物传记,四篇游记和多篇论文。重要论文是《拉辛和莎士比亚》和《论爱情》。司汤达的性格

他身上有两种热情,热爱战争和热爱女人,具体化为崇拜拿破仑(代表战争)和意大利女人。主要小说内容介绍人们对他的作品的印象专好剽窃、粗制滥造、极不道德、混乱难懂、内容贫乏。随着流言蜚语的澄清,人们发现他的作品的实面目:一笔极其丰富而又取之不竭的文学财富。一大堆自相矛盾之处声称隐藏自己——写自己;寻找真实——戴着面具;钦佩数学家——喜欢幻想;高尚情爱——以庸俗的遭遇为乐;憎恶的恶棍——衷心希望民主。司汤达对自己作品的预言“我的作品献给少数幸福的人们”。“1880年将有人读我的作品。”“1935年将有人理解我。”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作品在思想、文字、在实质和形式方面的新颖独到之处,比起他的时代来超前好几代人。只有极少数幸福的人才能够理解他。

《阿尔芒斯》(1827)司汤达的第一部小说,由于它在思想和艺术上与《红与黑》具有许多共同点,它被称为《红与黑》的“前奏曲”,在司汤达的创作上占有特殊地位。

《阿尔芒斯》小说描写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奥克塔夫是一个贵族青年,才貌超群,与上流社会格格不入,只和表妹阿尔芒斯志趣相投。阿尔芒斯是个孤女,长期寄人篱下,被贵夫人收养。奥克塔夫和阿尔芒斯的婚事遭到贵族社会的反对,但他们最终还是结婚了。婚后不久,奥克塔夫听信了舅舅等人对阿尔芒斯的诽谤和挑拨,遂服毒自杀,阿尔芒斯进了修道院当修女,酿成了爱情悲剧。

《巴马修道院》(1839)小说根据一个手抄本故事改编。小说以复辟时期意大利生活为题材。米兰贵族老唐戈侯爵憎恨革命,他的妹妹吉娜却嫁了一个拿破仑军中的少尉。吉娜喜欢侄儿法布利斯,资助他去法国投奔拿破仑。法布利斯赶上了滑铁卢战役的尾声。吉娜在米兰认识了巴马亲王的大臣莫斯卡伯爵,他曾在拿破仑军中服务,与吉娜情趣相投。吉娜做了他的情妇,住在巴马公国。在莫斯卡的帮助下,法布利斯被送去那不勒斯神学院读书,准备将来当巴马的总主教。后来他当上了巴马首席代理总主教,却在自卫中杀死了情敌。法布利斯被吉娜和莫斯卡的政敌送进了监狱,他对要塞司令的女儿克莱莉娅产生了爱,不愿离开监狱。吉娜向亲王五世求情,释放了法布利斯。他做了巴马大主教,但仍和已婚的克莱莉娅保持关系,并生了个儿子。儿子不幸病死,克莱莉娅也相继死去。法布利斯万念俱灰,辞去总主教职务,退隐巴马修道院。《红与白》(《吕西安·娄万》)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写于1836年前后,以七月王朝时期生活为题材。作者逝世后,1894年出版。主人公吕西安是巴黎大银行家的儿子,青年时代曾因共和主义倾向被学校开除,在父亲安排下进了外省军队。不久,离开军队返回巴黎,又根据父亲的意见,当上内政部长秘书。吕西安厌恶政界的腐败,最后远离法国,到卡佩尔大使馆担任二等秘书。《法尼娜·法尼尼》(1829)著名的短篇小说,以意大利生活为主题,描写烧炭党人彼特罗和贵族小姐法尼尼的恋爱悲剧。这个短篇收在中短篇小说集《意大利遗事》(1855)里。彼特罗越狱后与贵族小姐法尼娜·法尼尼相遇,两人热恋起来。法尼尼愿意抛弃自己的门第和财产,与彼特罗结婚,彼特罗为了投身民族独立革命,毅然离开了她。法尼尼为了把彼特罗拉回到自己身边,出卖了彼特罗领导下密谋起义的同志,使他们遭到逮捕。彼特罗知道自己情人是出卖者后,十分愤怒,遂和她彻底决裂。代表作《红与黑》创作时间:1828-1829年

1830年以后出版;副标题:1830年纪事创作内容斯丹达尔在《论〈红与黑)》这篇文章中说,这部小说是“认真地描写19世纪最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描写“1814至1830年的波旁王朝所留给我们的这个严肃的、尊重道德的、愁眉苦脸的法国”。(一)、情节人物:

于连老军医西朗神父德瑞那夫人彼拉神父玛蒂尔德小姐德·拉木尔侯爵

维利叶尔城—贝尚松神学院—巴黎木尔侯爵府

关于《红与黑》书名的含义:

一、时代说:“红”:指拿破仑时期的热血和革命“黑”:指波旁复辟王朝时期的黑暗。

二、人生选择说:

曾想通过“红色军功”立功扬名,又不得不选择身穿圣职黑袍。

三、预言性或寓意说:枪杀市长夫人与玛蒂尔每年全身披黑一次(三)、人物形象

主人公于连是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者的典型形象。请看小说中的描述:

“他的腮红红的,两目低垂着。他是一个十八岁到十九岁之间的少年,表面看来,文弱、清秀,面貌不同寻常。他的鼻子好像鹰嘴,两眼又大又黑。在宁静的时候,眼中射出火一般的光辉,又好像熟思和探寻的样子,但是在一转瞬间,他的眼睛又露出可怕的仇恨的表情。”

——《红与黑》罗玉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这段文字对我们认识于连有什么样的帮助?第一、长得清秀第二、爱深思,喜欢探寻问题第三、在某一瞬间,会显出仇恨的目光于连性格的二重性孤傲、反抗,对上流社会存在仇视心理虚伪和妥协我和谁一起吃饭?让我和奴仆一起吃饭,我宁可死掉。夫人,我出身低微,可是我绝不卑鄙。“啊!污秽的财富啊!你将会得到的!只能在这样的境况下和这样的伴侣里,你才能享受它!也许你将来会获得两万法郎的位置,可是当你大吃大嚼的时候,你必须阻止可怜的囚徒歌唱;你从那些可怜的口粮里,剥削来的金钱,用来宴饮宾客,而且在你大开宴席的时候,他们还更倒霉呀!……人们从战场的危险里才能获得富贵,而不从贫贱人的痛苦里卑污地从事掠夺!于连在法庭的慷慨陈词陪审官先生们:对轻蔑的憎恨,使我发言,这种憎恨,我原本以为在死亡的时候是可以克服的。先生们,我没有荣幸属于你们那个阶级,你们可以从我身上看见一个乡下人,他不甘心处于卑微的地位而起来反抗罢了。我不向你们祈求任何恩惠,我一点也不存在幻想,死亡正等待着我,而且它是公正的。我企图枪杀一个最值得敬爱的女人。德·雷纳尔夫人曾经象慈母一样对待我。我的罪行是残暴的,而且是蓄谋的。陪审官先生们,我是应该被判处死刑的。即使我的罪没有那么严重,我也看见有许多人,不会因为我年青就怜惜我,而且要利用我的榜样,来惩罚和摧残一些年轻人所属的阶级,这些年轻人,出身微贱,遭受贫困的压迫,可是有机会获得广博的知识,而且敢于闯进有钱人引以为豪的上流社会里去。先生们,这就是我的罪行,它将受到严厉的惩处,因为事实上,审判我的都不是我同阶级的人。在陪审官席位上,我没有看见有一个富裕的农民,而只是一些气愤不平的资产者……性格的矛盾复杂无神论者——扮演虔诚的教徒;倾向雅各宾党人——参加保皇党阴谋;民主主义者——装成他鄙视的贵族;向往高尚道德——装扮成答尔丢夫;渴望真正爱情——却利用它达到目的。“如今我们眼见四十岁左右的神父们,能拿到十万法郎的薪俸。这就是说,他们的家资,三倍于拿破仑当时手下的著名大将的收入,并且这些大将还要有人来为他撑腰。瞧瞧这个裁判官,他的头脑如此清楚,为人这样清廉,年纪又是这样高迈了,然而他害怕得罪一个三十岁的小小的神父。这样看来,我应该做神父了。”“他捧着这顶帽子,慢慢地从大厅走过,心里骄傲得很。他很恭敬在用两只手捧着。”我们主人公最后剩下的一点理智也消失干净了,在那一刹那,他会诚心诚意为宗教裁判所的事业而奋战。我当遵照给我这个勋章的政府的意旨而行动。于连自尊与自卑的心理

瞬间的自卑——自尊的反抗——胜利的满足——瞬间的自卑……

例如:当他抓住夫人手之后……

“于连站在最大的岩石上,双目仰望苍穹……他望着老鹰们在天空中静悄悄地画了无数的大圆圈。于连的眼睛机械地随着鹫鹰转动,这猛禽飞翔起来那种有力的安谧的活动在于连心理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羡慕这种力量,他羡慕这种孤独,这是拿破仑的命运,难道有一天也会是他自己的命运吗?”

——《红与黑》罗玉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这段文字有什么意义?

它告诉我们,征服德瑞那夫人,对他来讲,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得到爱情,而在于证明了自己的力量,即重建那种拿破仑式的信心。德瑞那夫人与马特尔小姐深沉、温柔、优雅、浪漫、高傲纯洁、真实、热情、有风采。冲破门阀观念进一步与之结婚“心坎里的爱情”“头脑里的爱情”背弃宗教、叛逆思古幽情与于连同死埋葬情人的头颅温柔善良的德·雷纳尔市长夫人身穿黑丧服的玛蒂尔德《红与黑》的思想内容这部作品是19世纪法国社会的风俗画面,全面地展现了当时法国从小城到省城直至京城的贵族、教会、资产阶级和贫民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作者对拿破仑的崇敬和对波旁王朝的憎恨在小说中有所体现。《红与黑》是一部具有强烈政治倾向性的小说,它描绘了王政复辟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红与黑》对现实抨击最尖锐的描写,对贵族政权卖国行径的进行了深刻地揭露。作品对神学院的种种描写,是作品最有揭露性的篇章之一。作者对候爵府第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社会的画面。作者对外省小城市长和贫民收养所所长的描写很富讽刺意味。人物形象:

于连是法国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奋斗的典型。于连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他的性格不是固定的,他经历反抗——妥协——反抗这样的变化。于连也是个“性格分裂”的人物。他是一个自尊、自爱、勇敢、真诚而有自卑、怯懦、虚伪的矛盾统一体,他既充满激情而又冷静,既要确立自主,又时时表现出屈从和依附于连的人物形象三点:1强大的个人野心。2顽强的反抗意识。3坚守的平等观念和公正思想。尊严感、公正意识孕生反抗精神,尊严和反抗高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