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分析_第1页
2021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分析_第2页
2021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分析_第3页
2021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分析_第4页
2021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一、负极材料对比负极作为锂电四大主材之一,占锂电池成本10%-15%左右。主流石墨负极可细分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两大类,其中人造石墨凭借较好的循环寿命及一致性在动力领域占据主要位置,天然石墨则凭借较低的成本和较高容量普遍应用于消费领域。出于成本考虑,部分动力厂商也开始用天然和人造复合石墨做负极。二、负极材料行业产业链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上游,原材料根据产品种类不同而不同,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上游原料为天然石墨矿石,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上游原料是针状焦、石油焦、沥青焦等;锂电池负极材料的设备主要包括流化床、回转炉等。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中游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加工商,生产含不同种类的负极材料。锂电池负极材料下游为锂电池行业,下游行业的产品最终应用于动力电池、3C消费电池及工业储能电池三大领域。下游行业对负极材料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其需求变化直接影响到负极材料行业未来的发展状况。三、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分析1、出货量据统计,2021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为72万吨,同比增长97%,出货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为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226GWh,同比增长183%,其次数码市场受国产化替代带动,电动工具用锂电池出货11GWh,同比增长96%,储能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96%。2、细分品类出货量2021年我国人造石墨出货量超60.5万吨,同比增长97%,占比84%,同比持平,随着负极厂商人造石墨产能的加速投产,预计到2025年国内人造石墨出货量将达到179万吨,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6%;2021年我国天然石墨出货量超10.4万吨,占比达14%,随着消费类电池需求的增长以及比亚迪等部分动力厂商加大采购天然石墨,预计到2025年出货量将增长至24万吨。2021年国内硅基负极出货量达1.1万吨,同比增长83%,占负极材料出货比例为1.5%。随着特斯拉4680电池的量产以及大圆柱电池的推广应用,预计2025年中国硅基负极出货量达5.5万吨,相比2021年有超4倍的成长空间。3、产能产量分布全球负极产能集中分布在中、日、韩三国,截至2021年底,全球负极厂商名义总产能110万吨,其中中国负极厂商总产能达94万吨,占比85%,韩国、日本总产能16万吨,占比15%。据统计,2021年内蒙地区石墨化产能27.1万吨,约占比全国65.8万吨的41%,内蒙古地区成为影响负极石墨化供给的关键。独立及配套负极石墨化企业限电比例20-50%不等,约影响5.4-13.6万吨产能,占比全国产能比例约8.2%-20.67%,影响较大。此外,叠加冬季采暖和冬奥会因素的影响,导致负极石墨化供应紧缺加剧,负极材料企业因为石墨化资源稀缺产销受到限制。产能分布来看,2021年我国锂电负极材料产能主要集中在广东、内蒙古、江西、上海、山西、安徽等地,七个地区产能合计占比达78%。4、进出口从我国负极材料进出口数量来看,2015-2021年我国负极材料出口量波动上升,2021年出口量为62.82万吨,同比增长31.4%。进口量为8.8万吨,同比增长84.5%。截至2022年1-4月我国负极材料出口量为17.43万吨,同比下降13.5%,进口数量为5.78万吨,同比增长114.83%。注:进出口数据统计于海关编码磷片天然石墨(25041010)、其他粉末或粉片天然石墨(25041099)、天然石墨(粉末或粉片除外)(25049000)与人造石墨(38011000),下同。进出口金额方面,据统计,截至2022年1-4月我国负极材料出口金额为3.4亿美元,同比增长22.33%,进口金额为1.04亿美元,同比增长36.63%。从我国负极材料进口来源地进口额分布来看,日本是我国负极材料主要进口地区,2021年进口金额为0.77亿美元,占比进口总额的31.05%。其次是瑞士、美国、韩国等地区,进口额分别占比16.04%、11.04%与10.56%。我国负极材料主要出口前往波兰、韩国、日本、美国等地,2021年四个地区出口额合计占比60.46%,匈牙利、日本、荷兰出口分别占比4.67%、3.19%与2.89%,其他地区出口额占比28.8%。四、中国负极材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1、石墨化产能分布石墨化是人造石墨的必备工序,由于“双限”政策影响,国内各地对属于高能耗产业的石墨化项目严格限制,目前纯石墨化厂商扩产项目较难通过地方政府能评及环评审批。负极厂商一体化产能项目由于更能促进地方就业和贡献更多税收,并属于国家鼓励的新能源产业,相对更容易拿到能评和环评审批。2021年我国石墨化产能合计98.1万吨。2、竞争格局2021年国内负极材料产量达66万吨,同比增长85%。负极龙头贝特瑞市占率26%,同比增长3%,国内负极CR3/CR5分别达56%/80%,同比下降2%/持平,龙头厂商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其中贝特瑞、中科星城和尚太科技扩产积极,市占率提升较为明显。在人造石墨领域,璞泰来(江西紫宸)和杉杉股份是双龙头,2021年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均超过15%,凯金能源、贝特瑞、中科电气、尚太科技等紧随其后。2021年贝特瑞在天然石墨领域一家独大,市场份额超过60%,翔丰华、江西正拓与中科电气分别占比17%、2%与2%,其他企业占比15%。3、性能对比从我国主要负极厂家人造石墨产品性能对比来看,多年来璞泰来主流产品均应用在高容量、高压实密度、低膨胀和长循环的高端电池。璞泰来人造石墨产品首次容量可达352-360mAh/g,首周效率92-96%,压实密度最高可达2.25g/cm³,适用于消费、动力、储能领域,产品各项指标性能明显优于其他企业产品。4、单价对比2017-2021年,璞泰来负极产品单价分别为6.2万元/吨、6.8万元/吨、6.7万元/吨、5.8万元/吨,5.3万元/吨,明显超过其他负极厂商价格,占领高端市场。同时,高端产品带来了高盈利,2017-2021年,璞泰来负极产品单吨毛利分别为2.4万元/吨、2.3万元/吨、1.8万元/吨、1.8万元/吨,1.56万元/吨,领先于其他企业。五、石墨化技术现状分析传统石墨化工艺主要包括艾奇逊石墨化炉,内热串接式石墨化炉两种,均属于间歇式石墨化炉。艾奇逊石墨化炉使用历史悠久,是目前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石墨化炉,其主要优点包括结构简单、坚固耐用、容易维修等,但是缺点是热损失大,能量有效利用率仅30%左右,单位电耗达4000-4800kWh/t,且需要大量的冶金焦作为电阻料,污染比较严重。内串式石墨化炉相比艾奇逊炉加热速度快,生产周期短,且电耗下降20%-35%,产品石墨化程度更均匀,但该炉一般只适用于电极的生产,不适用于颗粒料的负极石墨化生产。为了应对国内越来越严厉的能耗政策以及不断上升的成本压力,负极企业探索新的石墨化技术,其主要的发展方向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传统的艾奇逊炉基础上进行改进的箱式炉,另外一种是连续石墨化炉。六、2022年负极材料行业发展趋势1、受国内外需求带动,动力负极市场出货量仍将快速增长;2、CR3企业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