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测试 微课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测试 微课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测试 微课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测试 微课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测试 微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1历史第八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下列各项中,属于美苏冷战具体表现的是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③北约的建立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2.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鸦片战争C.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3.观看右面一幅漫画,漫画中所示的局面正式开始形成是()A.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华沙条约》的签订4.下表为“马歇尔计划资金分配比”(截至1951年),这反映出马歇尔计划的主旨是()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购买粮食、饲料及农业生产资料输入机械设备、车辆等重工业产品购买燃料其他26%24%15%12%23%A.向西欧倾销剩余商品B.恢复西欧经济稳定社会秩序C.控制欧洲的经济命脉D.扶植并控制西欧5.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向古巴运送导弹 B.成立经互会C.成立华约组织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6.《与斯大林谈话录》一书中有关于二战后欧洲形势的记载:“这场战争与以往有所不同。无论是哪一方占领了一块领土,都会在该地区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以下各项中,能为这一观点提供最佳佐证的是()A.北约、华约成立 B.两个德国分立C.抗美援朝 D.古巴导弹危机7.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深切地感觉到,如果听任南朝鲜沦丧,那么共产党的领袖们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我们海岸的国家进行侵略。”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为此美国悍然挑起了朝鲜战争B.美国的随后行动导致了朝鲜的分裂C.这标志着杜鲁门主义的提出D.这种思想体现出了典型的冷战思维8.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深受美国的压迫和剥削C.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D.法国和联邦德国已开始和解10.《全球通史》指出:“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此局面开始于()A.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 B.1967年欧共体形成C.1993年欧盟的出现 D.2023年欧元发行年欧共体成立。其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组成欧共体的三个机构不包括()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经济共同体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D.欧洲军事共同体世纪70年代初,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这表明()A.北约集团内部要分裂B.国际局势的发展要求北约加强台作C.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D.西欧各国要摆脱美国的控制13.日本是亚洲第一个举办现代奥运会(1964年第18届)和世博会(1970年)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A.日本经济的崛起和综合实力的增强B.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C.日本成为政治大国D.日本国际地位、威望的迅速提高14.英国《旁观者》评价说:“富豪可能有能力买一所豪宅,但在世界的第一张圆桌边上,钱却不易买到一个位置。”这一评价最有可能针对的是当今世界的()A.美国 B.德国C.日本 D.中国15.这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初,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一组织是()A.欧洲煤钢共同体 B.不结盟运动C.亚太经合组织 D.华沙条约组织16.右面是某同学在学习20世纪70年代世界历史的过程中制作的一幅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B.西欧和日本取得了同美国同等的地位C.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加强D.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17.历史学习需要时空想象力。“1991年的欧洲”会让你想到的词语是()A.同盟与对峙 B.和解与一体C.多极与单极 D.解体与一体18.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的版图变化情况。其变化顺序正确的是()A.③①②④ 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但冷战的“化石”仍然存在。属于冷战化石的是()A.北约 B.华约C.欧盟 D.欧共体20.当今世界并不安宁,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A.地区冲突 B.民族矛盾C.宗教纷争 D.霸权主义21.“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日本为独霸世界谋求政治大国地位B.美国面临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而迅速衰落C.中国在新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D.俄罗斯凭借经济实力在国际事务中频繁施威22.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D.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23.仔细观察下边的漫画(Iraq、Afghanistan、Balkan分别指伊拉克、阿富汗、巴尔干),局部战争在冷战结束后屡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两极格局的瓦解 B.美国试图独霸世界C.恐怖主义威胁世界 D.地区霸权主义抬头24.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说明当今世界呈现()A.五极世界格局 B.巨人主宰的迹象C.多极化趋势 D.经济多样化特征25.右图为某学者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其中:美、欧、日是基础;美、俄、日是关键;美、欧、俄是欧洲一翼;美、日、中是亚洲一翼。可见,该学者认为A.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B.美国在多极力量中仍具优势C.日本已成为世界政治大国D.大国力量的均衡保障了世界和平二.非选择题。(26题12分,27题14分,28题11分,29题13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材料二类别美国苏联经济政治军事材料三、有人说,“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一些地区性冲突至今难以合理解决,继续影响着地区局势的发展;从“两极”格局到新格局出现之前的过渡期内,地区战乱和冲突不断;留存于世的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仍在危及人类的安全……这些,不妨称之为冷战的“伤痕遗产”。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战后怎样的战略意图?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2)依据材料二填写美苏冷战时期的重大敌对行动。(4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留下的“伤痕遗产”有哪些?为消除“冷战”的“伤痕”你认为国际社会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1969年1月尼克松政府上台后,对美国的东亚政策开始做出重大调整,主要是从这一地区实行战略收缩。与此同时,却进一步加强了同日本的关系,使美日关系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曾明确表示,“日本是我国亚洲政策的基石,加强这种关系,必须成为我国的基本目标”。——摘自[美]德斯特勒《管理联盟:美日关系的政治学》材料二、在尼克松任内,美日经济矛盾始终是影响两国“伙伴关系”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日关系中“最迫切的问题”。基辛格对此曾不无感慨地说:“我们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府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执行自主的国家经济政策,同时又不至于同既是政治盟友又是贸易敌手的国家搞得关系日益紧张。——摘自[日]神谷不二《战后史中的日美关系》材料三、1973年5月,尼克松向美国国会提交长篇外交咨文。他指出,在同美国的关系中,“日本不再需要也不再能够几乎完全集中力量从事经济发展或者保持充当小伙伴的习惯了”,日本也“不再是一个在更广泛的外交领域中依赖美国的区域性的太平洋国家”,它已经“在一个日益扩大的范围内自主地行动了”。——摘自[美]理查德·斯特宾斯、伊莱恩·亚当《美国对外关系文件》(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和美国关系的状况,并分析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日本“不再需要也不再能够几乎完全集中力量从事经济发展或者保持充当小伙伴的习惯了”的表现。(4分)(3)根据上述日美关系演变的历程,概括影响日美关系的主要因素。(4分)28.国际关系格局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同时随着构成国际关系间重要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却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材料三、2023年,美国副总统乔·拜登为美国外交“新规”定调。“新规”否定了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拜登说:“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美国需要世界,正如我相信世界需要美国。”(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乔治•凯南发出上述论调的原因。(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指什么?有哪些主要表现?(5分)(3)据材料三,分析概括美国的外交“新规”反映了什么?(2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但由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及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材料二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1999年(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张并指出其目的。(2)材料二提出了什么观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两种观点的认识。参考答案.注意时间“1945年5月8日”,刚刚结束的是二战,随后展开的是“冷战”。材料中的“我们采取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说的是冷战,冷战的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选B项。A项揭开了冷战的序幕;C项是冷战在经济方面的措施;D项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考虑这一时期的国际形势: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从经济上控制了西欧。根据提示“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指的应该是美国在经济上的冷战措施——马歇尔计划。苏联的反击措施是经济上组织经互会。A、C两项属于军事方面;D项属于政治方面。材料信息表明对这个国家进行分区占领,并且实行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据此分析应属于对德国的分区占领。材料中“如果听任南朝鲜沦丧”表明该言论应发表于朝鲜战争爆发后。“共产党的领袖们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我们海岸的国家进行侵略”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且在“冷战”的背景下对对方充满了不信任和对形势的夸张判断,故选D项。A项错误,朝鲜战争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统一朝鲜半岛发起的;B项错误,朝鲜的分裂是在日本投降后,美苏以38度线为界分驻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而导致;C项错误,杜鲁门主义出台的标志是1947年的国情咨文的出台。“长时期的和平”应该理解为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而方式是不采用武力,所以应该选择D项。随着欧洲的联合,欧洲的实力不断增强,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仅仅是欧洲合作的开始,排除A项。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C、D两项晚于B项。故选B项。欧共体是由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合并而成的,没有欧洲军事共同体这一组织,因此答案为D项。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成为美国强劲的竞争对手;而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利,实力遭到削弱,其世界霸权地位遭到削弱。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和综合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奥运会和世博会在日本举办即是其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体现,故选A项。B项与题中时间特征不符,C项说法错误,D项是重要原因而非主要原因。本题关键是对“世界的第一张圆桌”的解读,世界第一张圆桌是指联合国安理会。伴随日本经济的崛起,日本近年来极力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但遇到了失败,故选C项。从材料“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和时间“60年代”这两个信息可以看出这是不结盟运动,故选B项。A、D两项是在50年代,C项是在80年代。该示意图说明西欧、日本的实力上升,资本主义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预示着国际经济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和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但西欧和日本并没有取得同美国平等的地位,两极格局的结束是因为苏联解体,并不是被三足鼎立局面取代。“1991年的欧洲”苏联宣告解体,两极格局宣告瓦解;此前欧共体已经成立,西欧各国正在试图建立欧洲联盟实现欧洲国家一体化,所以D项表述最符合题意,A、B、C三项中“对峙、和解与多极”均与苏联解体的史实特征不符。18.C①是1871~1918年的德意志第二帝国;②是二战后在分区占领基础上,英法美三国控制的区域和苏联控制的区域形成了两个独立的国家;③是二战后形成的四国对德国的分区占领;④是东欧剧变后,1990年重新完成统一的德国。因此C项正确。冷战的“化石”即冷战后仍然存在的冷战产物,C、D两项与冷战无关;B项在苏联解体之前已经解散,A项为冷战产物并一直延续至今,选择A项。霸权主义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故本题应选D项。A、B、C三项都是地区因素,不属于世界范围内的威胁。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不对,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但还不足以说明是为了独霸世界;B项不对,美国虽然面临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但仍然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D项不对,“冷战”结束后,俄罗斯陷入困境,后在普京务实政策下,虽然逐渐走出低谷,但还不能频繁施威。故选C项。据材料信息判断这场“求变之风”就是20世纪80年代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剧变,其最终结果是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进而引起世界格局的变化,故选A项。这场剧变导致社会主义力量严重削弱、社会主义运动严重受挫,故排除B项;早在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时社会主义阵营就开始瓦解,故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反映了冷战结束以后,局部战争不断的世界局势,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企图独霸世界,执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因此选B项。从材料可以看出当今世界没有绝对的霸主,相互制衡,表明多极化趋势明显加强。26.答案:(1)战略意图:领导世界,攫取世界霸权。(2分)影响:形成了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两极格局(或冷战格局)。(2分)(2)经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1分)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分)政治军事:美国成立北约组织;(1分)苏联成立华约组织。(1分)(3)地区冲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留存。(2分)措施:充分发挥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与地区事务中的积极作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大力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27.试题分析:战后国际关系。(1)从二战后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日本听命于美国到日本有独立的外交方针,归根结底是由于美国经济地位的下降和日本经济地位的上升。(2)结合日本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日本的外交活动加以解答,尽量做到多角度。(3)从影响外交政策制定的因素出发,结合美日关系的特殊性予以解答。答案:(1)状况:由外交领域依赖美国、唯美国马首是瞻,到日本在外交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既是政治盟友又是贸易对手”的关系。(2分)原因: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跃居世界第二;政治上要求独立自主。(2分)美国,经济出现了“滞胀”;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战略防御态势;在侵越战争中,陷入泥潭;美国被迫调整对日关系,确保其在东亚的战略利益。(2分,任答2点即可)(2)表现:多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要求加入联合国安理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