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文化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二儒学的兴起 教案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文化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二儒学的兴起 教案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文化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二儒学的兴起 教案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文化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二儒学的兴起 教案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文化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二儒学的兴起 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人民版必修3)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二、汉代儒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罢黜百家的基本史实;知道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思想;理解罢黜百家的目的和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文言史料解读,历史视频观看,对罢黜百家感性认识,理性分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路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影响。2、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特点及实质的认识。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教师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孔子开创儒家学派,孟子、荀子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形成。儒学的前世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孔子开创儒家学派,孟子、荀子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形成。儒学的前世春秋战国秦汉前221年前206年前140年【重难点突破】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①①丞相李斯曰:……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制曰:”可。”②”始皇三十五年,书生议政有犯禁者四百六十余,皆坑于咸阳。”-----《史记--秦始皇本纪》问:材料体现什么事件,”焚书”中焚的是哪些书?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什么?实质是什么?1.焚书坑儒(秦朝)——儒学受打击背景:1、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确立,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2、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威胁秦朝统治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评价:有利于国家统一,巩固秦朝统治极大地摧残了文化,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过渡:法家思想指导下的秦王朝,穷兵黩武,暴政苛刑,很快走上了灭亡之路。到了西汉……幻灯片展示: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2.黄老思想、幻灯片展示:秦朝采用法家思想、以严刑酷法治国,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短期而亡。秦灭汉兴,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指导思想来治国呢?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教师提问:汉初统治者为什么要以黄老之术思想治理国家呢?学生回答:吸取秦灭亡教训;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修养生息政策需要教师总结:面对这种情况,汉初统治者总结秦亡教训,实行黄老思想“无为而治”,经过几代帝王的努力,经济得到了恢复,出现了“文景之治”。设计意图: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做铺垫。过渡:到了汉武帝时,情况又怎样呢?幻灯片展示:材料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汉书.食货志》提问:汉武帝时,经济与汉初有何区别?学生回答:经济发展、国力强盛。过渡:经济上国力虽然强盛了,但政治上面临一些列问题。引用材料: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匈奴威胁,边患不止诸侯坐大,威胁中央土地兼并,豪强势大丞相权重,威胁皇权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设问,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问:面对如此多的社会问题,汉武帝觉得再也不能“无为而治”了。那到底该采用哪家思想呢?学生活动: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有的说用法家;有的说用儒家……教师点拨:法家思想汉武帝决定举贤良对策。在众多测试者中有一个名叫董仲舒的对策甚合帝意。这董仲舒是何许人也?又上了什么对策?幻灯片展示:董仲舒生平、董仲舒对策董仲舒(前179—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西汉哲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博士、江都相及胶西王相。汉武帝朝举贤良文学之士,进“天人三策”,发展了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为武帝所采纳。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局面,从而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为此后两千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所沿袭。对策一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观点:“君权神授”“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观点:“天人合一”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观点:天人感应”目的:加强君权,抑制暴政材料二:‘‘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观点:“大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观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加强中央集权。材料三:“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是“天意”、“天志”的自然法规。观点:“三纲五常”目的:维护封建专制和和等级制度。材料四: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人名和诸侯应该服从他,认为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限田、薄敛、省役。观点:发挥儒家仁政思想目的:缓和矛盾,稳定统治秩序学生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以上材料各反映了什么主张?为什么会得到汉武帝的采纳?设计意图: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突破重点。教师总结:①发挥“仁政”,主张限田、薄敛、省役,轻徭薄赋——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②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核心)——加强君权的需要③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央集权的需要④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建立国家“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巩固统治.(以思想的大一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过渡:刚才我们讨论了,光用儒家思想也不行。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作何解释呢?幻灯片展示:材料一:武帝及董仲舒本人,均无此极端言论,他们的独尊儒术,无非是从思想大一统的政治目的出发,突出儒学的文化主潮地位。儒学独尊,并非儒学独存。——冯天瑜《中华文化史》设计意图:突破难点,汉代儒学新在哪?

秦“焚书坑儒”汉“罢黜百家”不同点原因秦刚统一;统治受儒士攻击汉国力强盛;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统治者需要对儒学态度排斥、打击尊崇作用儒学发展进入低潮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相同点目的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实质文化专制作用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教师点拨:新儒学是董仲舒糅合了法家、黄老之学而形成新的思想体系。西汉所确立的政教体系,骨子里乃是法家的“尊君卑臣”,只是吸收了些儒家思想而已,可以说是“外儒内法”或“阳儒阴法”。特点:以儒家思想为主,外儒内法,兼有道家、阴阳家等新儒学体系。实质:思想文化专制可见,时代选择了儒学,儒学适应了时代。3.问题探究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同?导致不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两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接下来汉武帝该怎么办呢?董仲舒回答:“三方面”。幻灯片展示:“独尊儒术”的措施:1、思想上:采纳新儒学思想2、政治上:起用文人儒士担任各级官吏3、教育上:①中央——兴办太学②地方——命各郡县设学校过渡:前面两个措施很清楚了,太学是什么样的呢?合作探究:动起来:设计汉代太学生招生简章(要求:结合所学,涉及汉代太学招生简章内容,包括:太学性质、招生目的、学习内容等。)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体性,同时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养。教师总结:太学性质: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招生目的:对教育:培养儒学人才,促进儒学的传播;对社会风气:带动全国的学风,促进文化的传播;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对政坛:太学生通过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教学内容:五经。师资力量:博士。过渡:同学们结合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及采取的措施,想一想如何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适应了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为其提供理论依据。2、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3、加强了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4、结束了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彻底结束),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评价事物的一般方法,一是放到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二是运用“一分为二”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合作探究: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成分?哪些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摒弃的?积极:1、“大一统”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仁政思想有利于关注民生。3、五常中推崇的“仁、义、礼、智、信”剔除其封建内容,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消极:1、“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带有神学迷信色彩,纯属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2、“罢黜百家”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争鸣3、“三纲”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设计意图:历史总是要为现实服务的。指出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与现实借鉴性,让学生认识到在信仰缺失的现代社会,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去汲取思想精华,复兴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精神,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过渡:儒学怎样全面影响文化生活?汉代以后,儒学地位又得到怎样的强化?下面请看科举制。播放视频:科举制。设计意图:通过历史视频的观看,一则加深对科举制的认识理解;二则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三则引导学生在历史视频中寻找历史信息。五、板书设计:汉代儒学--------漫漫长路之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儒学的前世儒学的今生儒学的未来六、练习1、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律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2、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3、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键是

A.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