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唐坊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_第1页
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唐坊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_第2页
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唐坊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_第3页
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唐坊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_第4页
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唐坊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唐坊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唐宋变革说”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以下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商品货币在经济中影响增大

②文化生活明显出现市民化趋势③经济重心转移逐渐完成

④中枢机构分权制约了君主专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B唐宋商业的发展、宋朝经济重心的转移。本题主要考查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宋代的二府三司制都分割了中枢机构的权力,从而加强了皇权,而不是制约了君主专制,因此④结论不合史实。①②③表述符合史实。故正确答案为B。2.下列各组古今地名对应正确的是

①大都-北京②汴梁-开封③临安-苏州④益州-成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B3.王阳明批评理性主义“致知”的偏失,他强调人的尊贵品质在于他的“良知良能”,主张人应该从“致知”升华为“致良知”,康德强调:不是上帝制造了像他自己一样自由、平等、博爱的人,而是信奉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需要一个上帝作为其信奉的理性依据,并且这个理性具有超人的上帝属性。在这里,王阳明和康德实际上都A.反对上帝,自觉理性

B.强调博爱与平等C.认识自我的纯粹理性

D.强调理在先气在后参考答案:【知识点】O1P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王阳明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及其发展·启蒙运动·康德思想C解析:致良知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内心的良知,良知良能就是纯粹理性,康德则强调信奉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需要一个上帝作为其信奉的理性依据,并且这个理性具有超人的上帝属性,因此是“纯粹理性”,故要将宗教限制在纯粹理性的范围之内,正确答案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王阳明和康德思想比较。4.近代中国交谊舞最初还局限于上流社会的少数人,但到20世纪20年代初,跳舞之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起。早年认为男女合群手舞足蹈“男女杂沓,大败风纪”“与中国美俗良法有所背离”避而不观的中国人,随跳舞潮流由临海一带向内陆澎湃涌来,其旧有之念渐次华离犋碎(支离破碎)。这反映了A.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B.儒家的传统观念被国人完全抛弃C.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D.国人接受西方生活方式全盘西化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但到20世纪20年代初,跳舞之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起”“与中国美俗良法有所背离”“其旧有之念渐次华离犋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交谊舞源于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后逐渐被人们接受,说明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民主平等的思想,故A项排除;B项说法绝对化,儒家的传统思想没有被完全抛弃;D项说法错误,国人生活没有全盘西化,排除。5.“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主要是在批评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参考答案:B选官制度。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比较简单。材料中“举秀才”、“察孝廉”等字词,可知其为察举制度,两汉的察举制度是当时士人出身的正途,除诏举外,地方可向朝廷荐举人才,东汉郡国每年察举孝廉二人,至后期渐浮滥,有营私请托的现象,所举之才多名实不符,曹魏时以九品官人法取代。所以答案选B。6.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参考答案:B解析: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中期”,此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厂制度确立,再结合材料中的“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说明当时工厂纪律严格。7.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1952年到1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12.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

A.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

B.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C.土地革命取得了一定成效

D.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参考答案:A8.汪康年于光绪十五年参加乡试,因在“日月星辰系焉”(出自《四书·中庸》)一题中,能“以吸力解‘系’字,罗列最新天文家言,被主考官认为是“新旧学均有根柢”,因此想把他列为第一名。这反映了A.科举考试的内容变化顺应了时代潮流

B.科举取士标准随时代发展而有所不同C.中国向西方的学习逐步转向思想领域

D.戊戌变法的开展推动科举制度的变革参考答案:9.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从克里昂到亚西比德,雅典民主一次次选错主将,人性缺陷聚滴水而成洪流,终于冲垮了雅典的堤岸,败给贵族寡头制的斯巴达。雅典失败在于A.直接民主制的弊端B.公民广泛参政的两面性C.选举制度的主动性D.斯巴达士兵的英勇善战参考答案:A【详解】从“雅典民主一次次选错主将,人性缺陷聚滴水而成洪流,终于冲垮了雅典的堤岸”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雅典直接民主制下公民权利的滥用和误用所带来的危害,说明雅典的失败在于直接民主制的弊端。故答案为A项。材料只涉及直接民主制的危害,排除B项;C、D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均排除。10.学生们帮助商人们抵制日货,还举行通俗的演讲,让兄弟姐妹们看清楚国内外的真正形势;他们还自己出钱办起了免费学校教育儿童。推动这一现象出现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解放战争参考答案:C11.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的反对,沃波尔被迫辞职。这为英国创下一个惯例:首相遭议会反对时,首相就会引咎辞职。这一事件意味着A.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形成

B.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完善C.确立议会权力的至高无上

D.议会权力受到人民的限制参考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721年英国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形成。而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的反对,沃波尔被迫辞职。进而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完善。故选:B思路点拨L: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的相关内容的准确把握。12.20世纪初,作为理论经济学代表的《国富论》虽经严复和梁启超的翻译介绍,但在中国仍“不曾引起任何值得重视的反响”,反而是会计学、企业管理等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在同时代更受关注。这从侧面反映了A.维新变法影响较小B.实业救国渐成风尚C.民族经济缺乏市场意识D.近代教育欠缺理论深度参考答案:B材料反映了20世纪初理论经济学在中国影响不大,但会计学、企业管理等应用经济学更受关注,而会计学、企业管理等为企业经营服务,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实业救国的思潮,故B正确;1898年维新变法已经失败,材料与维新变法无关,故A错误;会计学、企业管理等有利于企业参与市场,不能说明民族经济缺乏市场意识,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近代教育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B。13.《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该科技成就()A.由少数民族带到中原

B.由阿拉伯人传到中国C.金朝开始应用于军事

D.助推了世界文明的转型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并调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文字“声如雷震”“热力”和“人与牛皮皆碎”说明这种科技成就是火药。而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为世界文明的转型做出很大贡献,所以选择D项。火药是中国道家丹药术士发明的,因此A、B项错误。火药用于军事在唐末至宋初,因此C项也错误。点睛:对古文的理解分析是这道题的关键。14.元朝在对行省划界时广泛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例如陕西行省跨越秦岭,溯广行省、江西行省均踌越南岭,河南江北行省跨越淮河,中书省直辖区则跨越太行山。元朝的这一做法A.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

B.分割地方,以便于加张对地方的控制C.肥瘠搭配,便于农也生产的管理和发展

D.充分体砚了元朝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行省15.下表为1843年与1858年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货物单位1843年税率%1858年税率%棉花担6.545.72印花匹14.254.98袈裟布匹10.684.98棉纱匹6.944.86A.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激增

B.中国自然经济加速解体C.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D.中国降低进口洋货税率参考答案:C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激增这是表象不是实质,故A项错误;表格只涉及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未涉及中国本土商品的情况,故项错误;表格反映了税率都在下降,这必然不是中国自主决定的,而是受列强胁迫之后调整的,可见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故C项正确;降低税率是表面现象不是实质,故D项错误。16.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这样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这段话反映了

A.雅典公民履行职责意在避免极少数人的暴政

B.狭隘的城邦体制制约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C.小国寡民状态方便了公民参加民主政治

D.交通落后促使雅典民主制实行直接民主参考答案:C17.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皇帝认为“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诉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说明清政府A.外交政策失去了自主权,

B.放弃了保卫国家主权的立场C.逐步接受近代国际规则

D.灵活利用国际规则维护权益参考答案:答案:C分析:从咸丰皇帝的“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即不尊重所签条约,到恭亲王奕?的“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说明清政府认识到遵守条约的重要性,逐步接受近代国际规则。故答案为C项。A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项“维护权益”材料没有涉及,排除。18.“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文化领域尤其如此……”能为该观点提供史实依据的是A.宋应星撰写了具有世界影响力《天工开物》B.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C.《窦娥冤》《西厢记》等作品问世D.雕版印刷术应用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参考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本题考查对唐宋时期文化领域成就的理解。A项是在明朝中期;B项是在明清之际;C项是在元朝。故正确选项是D。19.六集电视系列片《东方之光》解说词:“自然,中国还有千古一律的‘科举制度’……无论士农工商,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必是子曰诗云。”对上述说法理解错误的是:A.“言必称三代”中的“三代”指夏、商、周

B.“子曰诗云”泛指儒家言论C.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D.古代文学呈现出古典与高雅的发展趋势参考答案:D略20.以下是在2011年春广东某村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的宣传标语:“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平竞争,接受群众监督!”“直接选举村委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珍惜民主权利,投好庄严一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①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加快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②村委会实行的是间接选举③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④乡村基层选举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的参政热情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D21.两宋时期,政府针对众多官员经由当时最大外贸港口广州偷渡走私贩运,屡禁而不能止的情况,陆续制定颁发了《透漏法》《漏舶法》《关防约束》《与化外人私交易罪赏法》等多部反走私或带有反走私内容的法令。这反映了A.当时官员以权谋私问题很严重B.宋代海外贸易受到制度约束C.市民反对官员的偷渡走私行为D.政府禁止官员进行经商活动参考答案:A【详解】由材料“众多官员经由当时最大外贸港口广州偷渡走私贩运”,可见当时官员以权谋私问题很严重,故选A;材料反映宋代海外贸易受到法律的约束,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市民反对官员的偷渡走私行为的信息,排除C;材料反映政府打击官员的走私活动而非正常的经商活动,排除D。22.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是鸦片战争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

B.反映了国人消费能力的普遍提高

C.清末国人的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均发生较大变化

D.洋货的流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

参考答案:C23.“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宝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B.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C.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

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参考答案:A24.革命委员会是造反派在“全面夺权”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临时权力机构。人民法院院长本来是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我国曾制定的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改由革命委员会任免。这部宪法A.为司法独立提供了宪法保障

B.肯定了革命委员会的作用C.肯定了民主实践取得的成果

D.体现了民主法制遭到破坏参考答案:D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是我国权力机关,行政、司法机关均有其选举产生,材料反映的宪法规定破坏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是民主政治建设受到破坏的表现。根据“造反派”“全面夺权”“革命委员会”等可知,材料所述现象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体现了文革左倾错误对民主法制建设的破坏。故选D项。25.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A.摧毁了门阀政治 B.扩大了政权基础C.促进了社会公平 D.与人才培养脱节参考答案:考点:1O:科举制.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需要掌握科举制的局限性.解题的关键是对“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的分析理解.解答:门阀政治不是科举制摧毁的,故A项错误.钱穆主要关注科举制对人才培养的局限,与扩大政权基础和促进公平无关,故BC两项错误.“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可以看出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与人才培养脱节,故D项正确.故选D.26.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B.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C.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参考答案:C27.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略28.《周礼·地官·司市》载:“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这段材料能够说明()A.西周分封制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B.周人主要从事商业活动C.西周重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D.西周时期打破了“工商食官”制度参考答案:C29.中世纪中国财产继承主要实行均分制度,据记载,“今(南朝宋时)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导异计,十家有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至清代……大江南北其子有余财而不养父,弟有余财不养兄者比比也。”以上材料主要反映当时中国的家庭A.结构比较复杂

B.一度严重缺乏道德责任感C.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限

D.具有很强的再造和裂变能力参考答案:答案:D解析:材料提及“中世纪中国财产继承主要实行均分制度”,但“至清代……大江南北其子有余财而不养父,弟有余财不养兄者比比也”,可见财产继承从“均分制度”到有余财不养父兄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家庭具有很强的再造和裂变能力,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B项是现象,与材料旨意不符。儒家思想重孝,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30.下面是明清时期出现的主要农书简表。该表可以说明①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

②水稻种植遍及东西南北

③中国古代具有重视农业生产经验总结的传统

④明清时期的农书是历代最多的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文化与权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任何文化或文明的主要因素都是语言和宗教。……在整个历史上。不断出现通用语言,在古代世界和中世纪世界是拉丁语,在西方几个世纪中是法语,……20世纪后半叶,在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是英语。历史上,语言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世界权力的分配。使用的最广泛的语言——英语、汉语普通话、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和俄语,都是或曾是帝国的语言,这些帝国曾积极促进其他民族使用它们的语言。权力分配的变化产生了语言使用的变化。在全世界,两个世纪以来英国和美国殖民的、商业的、工业的、科学的和财政的权力在高等教育、政府、贸易和技术方面留下了相当大的遗产。文化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权力的分布。……历史上,一个文明权力的扩张通常总是同时伴随着其文化的繁荣,而且这一文明几乎总是运用它的这种权力向其他社会推行其价值观、实践和体制。罗马的权力在古典世界的有限范围内创造出了一个近乎普世的文明。19世纪以欧洲殖民主义为表现形式的西方权力和20世纪美国的霸权把西方文化推广到了当代世界的大部分地区。欧洲殖民主义已经结束,美国的霸权正在衰落。……现代化所带来的非西方社会权力的日益增长,正导致非西方文化在全世界的复兴。——以上摘编自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⑴材料中提及“罗马的权力在古典世界的有限范围内创造出了一个近乎普世的文明”,请以史实加以说明。(6分)⑵19世纪以欧洲殖民主义为表现形式的西方权力又是如何把西方文化推广到了世界大部分地区?(4分)⑶基于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材料中关于文化分布与权力分布关系的观点?(15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第1、2问答到要点即可。本题开放,视考生的答题角度及合理程度赋分。只做简单的表态,不提供史实依据,或者史论之间不具有逻辑联系的,不给分。(25分)⑴进入帝国时代以后,罗马人继续对外扩张,到公元2世纪初,罗马的统治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古代罗马人以军事立国,以法律治国。古代罗马国家在不断扩大疆域的同时,也随之逐渐完善了治国的法律体系。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提及基督教为国教等内容,酌情给分)(6分)⑵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欧洲殖民主义遍及世界各地(1分);殖民主义表现形式为武力侵略(殖民扩张,侵略战争)、商贸往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传教士的活动、租界示范及不平等条约等,在给被侵略地区带来灾难的同时,也把西方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对当地产生了巨大影响(任意两点给3分)。⑶如何看待:(15分)观点:文化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