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联结学习理论_第1页
第2章 联结学习理论_第2页
第2章 联结学习理论_第3页
第2章 联结学习理论_第4页
第2章 联结学习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杨秀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联结派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桑代克、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班杜拉基本观点:

1.学习实质:使个体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强调可观察的行为。

2.学习过程:个体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

3.学习条件:注重学习外部条件,忽略内部条件,强调外部环境对人学习的决定作用。本节主义内容一、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二、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和华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五、总结一、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桑代克(1898-1930)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他的学习理论在美国影响延续整整半个世纪。他是最早用动物实验研究学习规律的心理学家。他是第一个系统地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基本的观点:学习的规律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应该是通用的。他从1896年开始用猫、鸡狗等做实验,最著名的实验用猫做的“迷箱实验”。反应

结果猫用爪子击打杠杆立即拿到食物效果:猫将来更有可能击打杠杆。桑代克饿猫开迷笼实验(1911年)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S-R联结1人类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31.桑代克的学习观点联结通过盲目试误过程而建立2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一个动作跟随以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反之则减少准备律练习律

效果律2.桑代克的三个学习律对教育的意义?评价贡献缺陷3.对桑代克联结说的评价指导了的教育实践;以实验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西方最早的学习理论;提出了学习不需要意识参与的观点,受到后来的行为主义者的关注。抹杀了人类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将人类复杂的学习过程简单化适合解释简单的学习和机械的学习。二、巴甫洛夫的典条件反射作用

与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巴甫洛夫俄国著名生理学家1904年获消化生理学的成果获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巴甫洛夫对条件反射系统的研究一直持续了30多年,直到他87岁逝世为止。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对心理学影响甚大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1849-1936)

1.经典的条件作用实验1.经典的条件作用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中性刺激和行为之间就建立了一种新的联系,称之为条件作用(CR)。2、恐惧性条件作用恐惧性条件作用律:以引起个体恐惧刺激(如电击、高噪音等)作为无条件刺激来建立条件反应,结果发现它们也能控制个体的行为,像这种以对具有恐惧性质的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而进行的条件作用,称为恐惧性条件作用。3、高级条件作用高级条件作用律:中性刺激一旦成为条件刺激,可以起到无条件刺激相同的作用。另一种中性刺激与其反复结合,可形成新的条件这样。这一过程成为高级条件作用。实验:1、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2、相比来说行为获和行为消除那个更困难?为什么?3、考试焦虑是如何形成的?4、对狗恐惧是如何形成的?(二)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相信,巴甫洛夫的条件作用模式适用于用来建立人类行为的科学。认为学习就是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作用的过程。华生的观点有两大特点:一是拒绝研究意识二是要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华生的环境决定论:刺激(S)----反应(R)。小阿尔伯特实验-----恐惧性条件反应

“请给我一打健康和天资完善的婴儿,让我放在我自己之特殊的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些婴儿中,我随便拿一个来,都可以训练其成为任何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我都能够任意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可以训练他成一个乞丐或窃贼”。(华生名言)如何对华生的这段话?著名实验:恐惧形成的实验华生与雷纳的小艾伯特实验(1920年):恐惧性条件反射的经典研究琼斯的“皮特实验”(1924年):对上述实验的继续——蕴涵“系统脱敏疗法”的基本思想。(三)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当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刺激(CS)作出条件反应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引发其条件作用,称为泛化。行为的获得与消退刺激的泛化与分化当泛化形成后,只对条件刺激进行强化,而对近似的刺激不给予强化,这样泛化反应就逐渐消失,这种想象称为条件作用的分化。获得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结合,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过程而建立起来的。在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终消失,即为消退。条件作用的消退条件作用的泛化条件作用的分化高级条件作用条件作用形成后,由于没有无条件刺激的结合,机体对条件刺激的反应逐渐消失。条件作用形成后,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反应。只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而对其它相似的刺激不作出条件反应。条件作用形成后,另一个中性刺激与条件刺激反复结合,形成新的条件作用。举例说明消退、泛化和分化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评价贡献缺点对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的评价经典性条件作用对教学实践很有意义:许多学生的学习态度就是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而学到的——态度是学习的结果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前提是有机体存在的条件作用,对于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过程的学习,如果用此来解释,就会犯简单化和机械论的错误。三、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B·F·斯金纳(1904~1990)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彻底的行为主义者”。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其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疗中仍然被广为应用。斯金纳的一天“我会六点钟起床,一直学习到吃早饭,然后去课堂、实验室和图书馆,一天当中,只有15分钟没有列入时间表,晚上学习到九点整,然后上床睡觉。在这段时间,我没有看过电影或戏剧,很少去参加音乐会,几乎没有什么约会,除了心理学和生理学的书,其他方面的书概不涉猎。”斯金纳认为行为可分为两种,由此区分出两种条件作用操作性行为有机体在一定情境中自然产生并由于结果的强化固定下来的行为。如,小孩学会自己穿衣服;上课举手发言等。应答性行为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行为。比如,人咀嚼食物时分泌唾液;遇到强光会眯起眼睛等应答性条件作用(与经典性条件作用对应)由刺激情境引发的反应,与经典的条件作用类似。强调刺激对引起所期望的反应。比如,人咀嚼食物时分泌唾液;遇到强光会眯起眼睛等。操作性条件作用(又称反应性条件作用)是由有机体自发行为引发的。在一定情境中自然产生并由于结果的强化而固定下来的。强调行为反应及其后果。如,小孩学会自己穿衣服;上课举手发言等。1.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过程说明:白鼠学会了按压杠杆以取得食物的反应,即在刺激情境与按压杠杆之间形成固定的联系。与经典性条件作用比较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

反应类型

S-R型

(S)-R-S型

强化的性质

强化伴随着条件刺激,强化的是无条件刺激强化伴随着反应,强化的是反应反应的主动性

被动

主动学得了什么

刺激间信号关系

特定的反应

适合于解释

信号学习情绪学习

简单的技能学习

任何行为都可能同时包括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桑代克的猫迷箱实验和斯金纳的白鼠实验比较小白鼠的行为是自发产生的。桑代克斯金纳反应加强的不是S-R联结而是相同行为再发生的频率实际上就是一种操作性条件作用,前提是有能引发该行为的刺激物。猫的行为是主动产生的。奖励能加强存在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泛化和分化指所习得的行为、技能或概念从一个情境移到另一个情境中知觉到先前刺激的差异并对这种差异做出不同反应分化泛化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不仅行为的后果影响行为,先前的刺激也影响着行为1.强化及其分类指当有机体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导致了良性刺激的出现或强度的增加,并且提高了该行为在今后发生概率的过程。比如,给予食物或加大奖励。指当有机体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导致了不良刺激的消失或强度的降低,并且提高了该行为在今后发生概率的过程。比如,回避电击或减少处罚。关系正强化导致刺激(强化物)的出现或增加,负强化导致刺激(惩罚物)的消失或降低。但是最终目的都在于提高行为反应在今后再次发生的可能性。正强化负强化强化:增强某个反应发生概率的一种程序。2.强化物及其种类一级强化物二级强化物社会性强化物:拥抱、微笑、表扬、赞许、关注等信物:奖品、“五角星”、“小红旗”等活动:玩游戏、看电视、和朋友出去玩、自由空间、画画、听音乐等强化物:凡是能提高行为出现频率的刺激和事件。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如食物、水、氧气、温暖、安全等。中性刺激反复与一级强化物相联系而形成的一种刺激。比如,名次、分数、奖牌等;表扬、赞许、关注、微笑、点头等3.普雷马克原理(1954年)普雷马克原理: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即用学生喜爱的活动来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又称祖母法则。选择强化物时,要遵循普雷马克原理。教学中需注意:

1.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强化物系列。

2.选择强化物应考虑年龄因素。4.强化时程模式100%强化零强化

连续强化-----------------间歇强化---------------------消退行为形成初期行为维持巩固行为形成固定比率——定比例强化变化比率——变比例强化固定时间——定时距强化变化时间——变时距强化比率时间要训练持续性行为,那种方法更好,并举例说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强化原理?程序教学程序教学将学科知识分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前后衔接,逐步加深,学生逐一学习每项知识,并及时反馈和强化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1.明确说明学习目的2.小步子的逻辑系列3.学习者主动地作出反应4.信息的及时反馈5.低的错误率6.按学生自己的速度完成教学程序程序教学可以使用程序课本也可用教学机器进行。程序教学与计算机的结合,产生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评价贡献缺点对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评价①将联结派学习理论推向一个高度,加深了人们对行为习得机制的理解;②为行为塑造提供了理论基础;③程序教学理论独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了基本原理和思路。①试图解释人类的一切学习行为,过于狭隘;②忽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③不重要人的学习的内部机制。四、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是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1925-)观察学习:认为个体的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学习来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社会认知理论:从偏重于外部因素向强调外部与内部因素两者并重转化,(一)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个体(P)环境(E)行为(B)三元交互作用论信念、期望、态度、知识资源、行为结果、他人和物理条件个体行为、选择和言语表达1.三元交互作用论2.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能够有效处理特定任务的主观判断,即个人的一般胜任和效能感。教师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与学习行为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体的努力程度,从而导致成绩的好坏,而成绩的好坏反过来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环境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教师的鼓励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而学生的优越表现更促进了教师的积极教学行为。3.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参与性学习替代性学习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人类的大部分学习是替代性学习。通过实做并体验行动后果而进行的学习——“在做种学”,直接经验的学习。试误学习,条件作用学习(二)观察学习1、观察学习经典实验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他以学前儿童为对象进行了一个实验。首先让儿童看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他们自由活动。结果发现,儿童也学着成人榜样的动作对充气娃娃拳打脚踢。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2、观察学习的过程保持注意复制动机

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境的各个方面

记住从榜样情境中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的形式将其在记住中进行表征、编码和存储

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境的表象和符合概念转为外显的行为

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动机四个子过程榜样行为出现模仿行为观察者获得的实质上是榜样行为的符号表征,并以此作为以后适当行为表现的指南。直接强化:个体做出某种行为反应后直接受到强化。替代强化: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受到奖励或惩罚,而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过程,使自己在以后类似情况下也做出这种行为或抑制这种行为。自我强化:以自我奖惩的方式对自己的行动进行调节。3、三种行为强化模式斯金纳强调的强化主要是外部强化。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在对强化概念及其作用是认识上提出了新见解:认为强化是通过认知过程的中介发生作用的;强化对于新行为的形成只是一个促进条件而非必要条件;他提出了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等强化方式。4、关于学习的实质问题的基本看法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三)观察学习的教学应用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观察所学习的对象称为示范。示范的类型真实的示范:现实生活中观察者接触到的具体的人。象征性示范:通过语言或影视的图像而呈现的示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