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复习_第1页
中国历史复习_第2页
中国历史复习_第3页
中国历史复习_第4页
中国历史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历史复习第二、三分册核心关键词:

大一统主线:国体、政体的演变分两个阶段:

中华文明起源——秦:走向大一统秦——清(1840年):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巩固约距今4000年前BC221年1840年文明起源夏商东周春秋战国西周秦清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辽宋夏金元明走向大一统社会巩固发展大一统社会约2000年约2000年约距今5000年前文明起源夏商西周东周约距今5000年前BC21世纪前BC1600年BC1046年

BC770年

文明起源—夏—商—周—秦,社会(国家形态)变革过程:王国(夏)——方国联盟(商)——分封建制(周)——社会变革(春秋战国)——大一统的皇帝与中央集权制国家(秦)秦——清:大一统帝国的不断发展、巩固,最终形成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社会状况证据文明起源时间:距今5000——4000年前地区:满天星斗,八方雄起核心地区: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神话传说:盘古氏、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等的传说,大体反映了早期先民生活经历的几个阶段。他们都是先民创业过程中出现的英雄人物。华夏族形成过程中,黄帝、炎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地位。新时期时代后期遗址的考古成就:玉器、墓葬、古城、祭坛等,表明社会等级已经存在,凌驾于一般聚落或部落之上的政治实体产生。夏第一个王朝传说、后世文献偃师二里头文化商方国联盟、内外服制度甲骨文、文献记载;商朝历史是信史殷墟、青铜器

第一阶段:国家的诞生:农耕生活——农耕聚落形成——凌驾于一般聚落或部落之上的政治实体产生——王国诞生(距今5000——4000年前)西周春秋战国秦政治封建制宗法制制度破坏,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统一六国,皇帝与中央集权制,暴政经济井田制井田破坏;土地买卖出现,自耕农和地主产生,小农经济为主;啬夫管赋税文化制礼作乐礼崩乐坏;社会变革,百家争鸣法家治国,焚书坑儒统一思想第二阶段:西周——春秋战国——秦这是一个走向大一统社会的过程。春秋战国,社会大转型,经历了500多年。朝代政治、体制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科技秦皇帝与中央集权制度秦末起义与秦短命原因西汉汉初承秦制;布衣将相无为而治;内外朝制度推恩与刺史。文景之治汉与匈奴的战争、和亲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独尊儒家东汉光武中兴;豪强政治庄园推举制与官宦世家魏晋南北朝政权更替南方发展孝文帝改革隋唐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科举;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文成公主、金成公主入藏和亲丝绸之路;遣唐使创科举制度宋文官体制;完善科举制度宋辽和战;宋夏战和;宋金对峙;蒙古灭宋海上丝绸之路活字印刷;火药武器;《梦溪笔谈》元中书省与行省制对吐蕃、台湾的统治海、陆丝绸之路的全盛古代科学技术的西传明内阁制度与皇权加强特务机构朝贡贸易;民间海外贸易;海禁到闭关;西学传入及其意义清军机处康乾盛世经济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四库全书》文字狱第三阶段:

秦——清1840年前:大一统社会的不断发展、巩固1840年1860年1870年1895年1900年1911年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影响洋务结束戊戌变法革命派掀起鸦片战争原因《南京条约》及其影响中国开埠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开国洋务运动瓜分中国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南京条约》:2100万银元;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割香港岛;《天津条约》:汉口、牛庄等开放通商10处;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传教自由通商;商船、军舰可以沿长江航行;公使进驻北京;赔偿英法军费400万两。《北京条约》:《天津》有效;天津为通商口岸;割让九龙司;赔款军费各增加至800万两。《马关条约》:承认朝鲜为日本占领;割让辽东、澎湖、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赔款2亿两;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等为通商口岸。通商口岸设厂;免内地税。《辛丑条约》:惩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赔款4.5亿两;东郊民巷为使馆区;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居六部之首;拆除大沽到北京通海沿线的炮台,准许外国在此驻兵。概况内容评价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原因: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维护清朝统治行政机构:总理衙门代表人物:奕訢、文祥;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等19世纪60年代:“求强”为主:重点是“练兵制器”,旨在学习西方的军工制造及其科学技术,以增强军事实力;创办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19世纪70年起:“求富”为主;着手兴办厂矿、铁路、航运、电报等工业,推动洋务运动由练兵制器转入民用制造。代表性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等。教育变革:创办京师同文官、广方言馆;派留学生留学。创办海军:北洋、南洋、福建水师;北洋舰队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此外,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多弊端。推动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戊戌变法(1898年)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马关条约》与公车上书宣传变法:《时务报》、《天演论》、强学会。严复的《天演论》宣传进化论之“物竞天择”观点。1898年年初,康有为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光绪颁“明定国是”诏,推行新政。政治:准许官民上书言事;裁冗官闲衙。废旗人寄生特权。经济:京师设铁路矿务局、设立农工商局,以保护和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设邮政局。军事:裁撤绿营,精练陆军,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文化:科举考试废八股文;设立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学科;准办报馆、学会;准出国留学、游历。公车上书: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次群众性爱国请愿行动。标志着维新运动的实质性启动。戊戌变法:积极倡导西方政治学说,宣扬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冲击了旧思想、旧文化。变法后,欢迎新学有识之士毅然走上了民主革命之途。大量的宣传,使得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使得中国人对中国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入。也直接影响了革命派的兴起。也说明照搬西方宪政的方法来改革中国社会行不通。清末新政(1901—1911年)背景:经历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军的打击之后,为了实现王朝的自我拯救。清政府成立了督办政务处,陆续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史称“清末新政”。内容:涉及废科举(1905年废)、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各个方面。成立谘议局,推行预备立宪,通过《钦定宪法大纲》,成立皇族内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激起了革命浪潮。辛亥革命(1911-1912年)背景:甲午战争后,社会危机加深。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激起民主革命势力的民主运动。孙中山是革命派的代表人物。1894年,兴中会创立,革命力量的崛起。1905年,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推举孙中山为总理,宣布以“驱除鞋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即“民族”、“民权”、“民生”,简称“三民主义”。1911年,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中华民国;1912、1、1,南京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成立了参议院;通过《临时约法》,这是一具有资产阶级共和性质的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袁世凯获得革命果实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是,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最终又失败了。革命失败,给中国先进分子以巨大的刺激和深刻的启发,使他们觉悟到必须另谋新的救国救民之路。自1840—1911年,历经72年的变迁,中国已从一个典型的传统社会向具有现代色彩的新式民族国家过渡。自1911年中华民国创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期间的急剧变动甚至更大。因社会转型所引发的国内与国际矛盾的激烈冲突,演化为各种政治力量的新的组合和分裂。分析了近代中国经济与贸易的变迁、中国近代社会的阶层流动、从中央集权到地方分权的政治转型过程、晚清国防与军队的转型、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近代农村与城市的变迁、中国近代教育与科技的转型、近代学术与文化观的转型以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及风俗的变迁等内容探讨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轨迹和特征近代中国工业化、市场、贸易与社会转型中国近代社会的阶层流动(传统社会群体的解体、中国近代社会群体的重构)中国近代政治的转型(从中央集权到地方分权、近代国家观念与近代国家形态的初步构建)中国近代国防与军队的转型近代中国农村与城市的转型(农村社会近代化因素的增长、中国近代农村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中国近代城市的兴起与发展、近代中国城市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中国近代教育与科技的转型(教育的近代化趋势、近代中国教育的转型、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转型)中国近代学术与文化观的转型(儒家文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进化论——民主科学、新旧文化的论战——马克思主义——儒家文化的现代化问题)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及风俗的变迁(中国近代社会的劳动生活方式、近代社会人们的消费生活、近代社会人们的闲暇生活、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迁、中国近代社会生活转型的特)1912年1949年1928年国民政府北洋政府南京临时政府社会习俗的变革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1921中共成立1924国民党“一大”与国共第一次合作1925孙文逝世1926“北伐”1927四一二政变与大革命失败中共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东北易帜与宁汉合流,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改订新约中共的农村革命根据地1931年江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九一八事变和日本侵华华北事变34年红军长征与35年遵义会议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国民政府组织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会战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重庆谈判1946内战爆发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南京解放1937年1945年1921年中华民国1949年2000年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政治与经济制度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一化三改造1954中共成立第一届全国“人大”《五四宪法》三大改造完成中共“八大”与开始十年的建设探索三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