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十二章2015)_第1页
宏观经济(十二章2015)_第2页
宏观经济(十二章2015)_第3页
宏观经济(十二章2015)_第4页
宏观经济(十二章201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在一定经济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应用统计、会计、数学等方法,为测定一个国家(地区、部门)在特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流量)和特定时点上的经济成果(存量)所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其各项总量指标及其组成,是进行经济分析、经济预测和决策研究的重要依据。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种: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简称SNA(asystemofnationalaccounts)主要由市场经济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采用,也叫西方体系。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MPS(thesystemofmaterialproductbalances)主要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国家采用,也叫东方体系。3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2.1国内生产总值概念2.2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2.3国民收入账户其他总量指标2.4宏观统计恒等式2.5名义和实际GDP及GDP指标存在的问题2.6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变42.1国内生产总值概念2.1.1国民收入账户:产生背景2.1.2国内生产总值概念2.1.3名义和实际GDP2.1.4一些GDP数据资料52.1.1国民收入帐户:产生背景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对经济运行整体情况的信息需求比任何时侯都更为迫切,国民经济帐户和GDP度量体系应运而生;二战期间政府控制经济需要上升,推动了有关统计体系进一步发展;后来由于政府,专家,企业界和公众的合作和不断努力,国民收入帐户统计不断改进和丰富。6经济大危机

1929-1933年期间美国农场主销毁“过剩”牛奶

1929-1933排队领取食品的美国饥民72.1.2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s:GDP)是国民收入帐户的核心指标。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运用生产要素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8GDP概念理解为了避免重复计算,GDP只计算最终产品价值,而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GDP是个市场价值概念。除少数例外,GDP仅仅是指为市场而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非市场活动不包括在内。GDP仅指一个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而不是一定时间内所售出的最终产品。(是个生产概念)GDP仅仅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价值,故包含时间因素,是个流量。GDP是指一个国家国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不管这种生产的生产要素的归属关系。这就有了GNP与GDP的区别。9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Finalgoods&Intermediategoods)最终产品(finalproducts)指最后使用者购买的全部商品和劳务,中间产品(intermediategoods)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和劳务。计算最终产品价值时用增值法(valueadded)或最终产品法(finalproductapproach)10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计算GDP的方法最终产品法:最终产品价值和。价值增值法:计算在生产不同阶段增加产值,即计算销售产品收益与为生产该产品购买的中间产品费用之间差额。GDP作为流量,仅度量某一个时期(例如一年内)新生产产品价值,不计算以前时期产值。生产阶段销售阶段增加值种棉$15$15纺纱$20$5织布$30$10制衣$45$15销售$50$5合计$160$50GDP=增加值=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11一个假设的纺纱厂年产出和收入报表收入(支)产出(收)工资和薪金20000利息15000地租5000利润10000生产出成品200000减:购买原料棉花150000总计收入50000产出增值5000012理解“价值增值”GDP=总产出产出=新增价值新增价值=收入产出=收入=支出GNP计算方法:支出法收入法部门法13利润正或负当利润=$5000,表明盈利当利润=-$5000,表明亏损14市场价值其中P是按当年的实际价格计算的,因此V=p×q是当年市场价值。实际价格意味着价格中可能含有通货膨胀因素、也可能有通货紧缩因素。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15市场价值如果不是市场交易活动,不计入GDP。自给自足的生产、慈善机构的活动、在家中做饭和打扫卫生的活动等等,都不计入GDP。一般转移支付、证券的买卖、旧货的交易等等,不计入GDP。162.1.3名义和实际GDPGDP变动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数量变动;二是价格变动。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172.1.4一些GDP数据资料年份国民国内生产

人均国内总收入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生产总值

工业建筑业(元)

19783645.23645.21027.51745.21607.0138.2872.538119794062.64062.61270.21913.51769.7143.8878.941919804545.64545.61371.62192.01996.5195.5982.0463

2001108068.2109655.215781.349512.343580.65931.744361.686222002119095.7120332.716537.053896.847431.36465.549898.993982003135174.0135822.817381.762436.354945.57490.856004.7105422004159586.7159878.321412.773904.365210.08694.364561.3123362005185808.6184937.422420.087598.177230.810367.374919.3141852006217522.7216314.424040.0103719.591310.912408.688554.9165002007267763.7265810.328627.0125831.4110534.915296.5111351.9201692008316228.8314045.433702.0149003.4130260.218743.2131340.0237082009343464.7340506.935226.0157638.8135239.922398.8147642.1255752009年美国GDP总量为14.119万亿美元

18

1992年GNP(GDP)人均GDP我国统计23938亿元370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00亿美元1700美元世界银行28700亿美元2460美元19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统计值调整值1953--19775.93.7(-2.2)1978--19919.28.2(-1.0)1992--199711.59.0(-2.5)1978--19979.98.4(-1.5)1953--19977.55.6(-1.9)〈经济研究〉2000,10。202.2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2.2.1支出法2.2.2收入法2.2.3部门法国民经济统计中把三个方法统计出来的结果相互验证,如果数据不统一,一般用支出法的结果调整另外两个结果。因为支出法的数据来源相对简单可靠。212.2.1支出法产品支出法(expenditureapproach)又称最终产品法(finalproductapproach)。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采用产品支出法计算GDP时,统计对象主要包含以下项目22支出法(2)1.消费(consumption)2.总投资(GrossInvestment)

固定投资(fixedinvestment):从投资主体分居民住房投资和企业固定投资,“固定”表示这类投资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从量上分为重置投资(replacementinvestment)与净投资。存货投资(inventoryinvestment):它不代表产品和劳务实际支出,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变化,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累。3.政府购买(governmentpurchase)4.净出口(netexports)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国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其市场价值。GDP=C+I+G+(X-M)23支出法(2)2-17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年份支出法国内

资本形成率最终消费率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货物和服务(投资率)(消费率)(亿元)支出总额净出口(%)(%)2001108972.466878.339769.42324.736.561.42002120350.371691.245565.03094.137.959.62003136398.877449.555963.02986.341.056.82004160280.487032.969168.44079.143.254.32005188692.197822.780646.310223.142.751.8

2006221651.3110595.394402.016654.042.649.92007263242.5128444.6111417.423380.542.348.8

24消费支出

C-consumptionexpenditure消费C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易耗品)服务(或劳务)25总投资(GrossInvestment)总投资I固定资产投资(assetsInvestment)机械设备厂房(非住宅类)、住宅类投资存货投资(inventoryInvestment)意愿存货投资非意愿存货投资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26总投资(GrossInvestment)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200620072007年比上年增长(%)

投资总额(亿元)109998.2137323.924.8按城乡分

城镇93368.7117464.525.8

#房地产开发19422.925288.830.2农村16629.519859.519.4

#农户4436.25123.315.5按构成分

建筑安装工程66775.883518.325.1设备工具器具购置25563.931574.823.5其他费用17658.422230.925.927经济学上的投资指实际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即购买实物资本用于扩大生产(而不是金融投资)。总投资与净投资总投资=净投资+折旧(或重置投资)I=NI+D(Depreciation)D=I-NI注意:设备不是中间产品,它们在生产中有损耗(折旧);如果是中间产品表示在生产中全部转化成另一种产品。28投资与资本存量(投资额)投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资本存量当年底的资本存量=上年底的资本存量+当年的资本流量。即Kt=Kt-1+It,或It=Kt-Kt-129支出法统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居民购买住宅不计入消费支出,而列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下的住房投资中。在计算GDP时,所有产品和劳务都按销售价格即购买者支付的价格计算的,其中自然包括了政府征收的营业税、货物税等间接税。公寓可以出租也可以自用,自用时理论上也是有房租可收。存货投资是指已经生产出来还未销售的产品的存量的增量。经济学中的投资是实际投资。如购买厂房设备等;但购买土地、房屋、股票、债券只不过是产权转移,并未使社会资产有任何的增加。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即折旧)政府的转移支付(如退休金、养老金等)和公债利息支付不计入GDP。30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3)2-18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结构年份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绝对数(亿元)构成绝对数(亿元)构成最终消费支出=100居民消费支出=100(资本形成总额=100)居民消费

政府消费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农村城镇固定资本存货固定资本存货支出农村城镇支出支出支出居民居民形成总额增加形成总额增加

居民居民

200149213.215791.033422.217665.173.626.432.167.937754.52014.994.95.1200252571.316271.736299.619119.973.326.731.069.043632.11932.995.84.2200356834.416305.740528.720615.173.426.628.771.353490.72472.395.64.4200463833.517550.646282.923199.473.326.727.572.565117.74050.794.15.9200571217.519228.251989.326605.272.827.227.073.077304.83341.595.94.1200680476.921106.759370.230118.472.827.226.273.890150.94251.195.54.5200793317.223913.769403.535127.472.727.325.674.4105221.36196.194.45.6

312.2.2收入法收入法(incomeapproach),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paymentapproach),即从要素收入(或企业生产成本)角度计算GDP。即把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即工资、利息、利润、租金以及间接税、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加总得到国民收入。32收入法包括: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非公司制企业主收入公司税前利润间接税与企业转移支付资本折旧即: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33注意:上述公式可具体分解为工资收入、净利息、公司利润收入、所有者收入、租金收入、间接税-补贴、企业转移支付、折旧净利息是贷款利息与存款利息的差额。间接税是消费者在购买物品和劳务时所支付的税收,它是政府的收入,但补贴是政府的支出,因而计算时应是净值,以免重复。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盈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折旧包括在支出法计算的投资中,因而收入法也应加上折旧,这主要是起平衡的作用,否则,支出法与收入法的计算就会不一样。如果不计算折旧,则是国内生产净值(netdomesticproductatmarketpricesNDP)。收入法34收入法要素收入工资:W(wage)租金:R(rent)利息:I(interest,公债利息不计入)利润:B(benefit包括:股息+所得税+未分配利润)业主的收入:B1(非公司制)间接税:T(indirecttax)折旧:D(depreciation)GDP=W+R+I+B+B1+Ti+D,化简后有:GDP=C+S+T+D35收入法(2)我国依据收入法统计GDP分四项:(1)劳动者报酬:包括货币工资、实物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等三部分。(2)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费(因为从事生产活动使用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3)固定资产折旧:为了弥补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损耗而提取的价值。(4)营业盈余:经济活动增加值在扣除了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之后的余额,主要指企业的营业利润。36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3)37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3)382.2.3部门法部门法(sectorapproach)又称生产法(productionapproach)。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各部门增加值计算GDP,从生产角度反映了GDP来源。政府部门劳务按其收入计算。我国现行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分为农业,采掘业,化学工业,金融保险业等17个部门进行生产或部门法统计。39支出法(2)2-1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年份国民国内生产

人均国内总收入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生产总值

工业建筑业(元)2001108068.2109655.215781.349512.343580.65931.744361.686222002119095.7120332.716537.053896.847431.36465.549898.993982003135174.0135822.817381.762436.354945.57490.856004.7105422004159586.7159878.321412.773904.365210.08694.364561.3123362005184088.6183217.422420.087364.677230.810133.873432.9140532006213131.7211923.524040.0103162.091310.911851.184721.4161652007251483.2249529.928095.0121381.3107367.214014.1100053.51893440国内生产总值:部门法(2)412.3国民收入账户其他总量指标2.3.1GDP与GNP2.3.2其他总量指标2.3.3国民收入核算中总量间关系的总结2.3.4一些宏观经济总量2.3.1GDP与GNP(1)GDP从地域角度划分的,考虑的是一国经济领土内经济产出总量;GNP从身份角度,统计利用一国国民(常住单位)拥有的劳动和资本等要素所提供的产出总量。GNP统计范围为该国“永久居民”即:住在该国的具有该国国籍的公民住在该国具有永久居住权的外国移民居住在海外的该国国籍公民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GDP统计范围为:住在该国的具有该国国籍的公民住在该国具有永久居住权的外国移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在本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例如,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GNP。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432.3.1GDP与GNP(2)442.3.2其他总量指标国内生产净值(netdomesticproducts:NDP):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国民生产净值(netnationalproducts:NNP):它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452.3.2其他总量指标由于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的价值,而是以前创造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转移,因而,从理论上讲,与GDP或GNP相比,NDP和NNP是更为可取的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总量指标。然而,由于折旧占GDP或GNP比例一般来说是相对稳定,用GDP(GNP)与NDP(NNP)在表示经济活动总量变动意义上差别不大,人们一般更为习惯采用GDP(GNP)概念。46其它总量指标(2)国民收入(nationalincome:NI)。广义国民收入泛指GDP、GNP等经济活动总量。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指广义国民收入。狭义国民收入指一国一年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国民收入要加上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等才形成GDP。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47其它总量指标(3)个人收入(personalincome:PI):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即国民收入中不包括公司利润等部分。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费+政府的个人转移支付48其它总量指标(3)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disposableincome:PDI):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492.3.3国民收入核算中总量间关系的总结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所创造的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领土上所创造的价值NDP=GDP-DNNP=GNP-DNI=NDP-T-企业转移支付+政府对企业补助-误差或NI=工资+租金+利息+公司税前利润+非公司制收入PI=NI-(未分配的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障费)+转移支付(政府和企业)+个人利息和红利收入DPI=PI-个人税-非税支付50五个总量指标的关系国民生产国民生产国民个人总值净值收入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折旧间接税净额保险税等所得税转移支付512.3.4一些宏观经济总量(1)中国GDP的增长522.3.4一些宏观经济总量(2)53谁能跨入富国行列在128年中,只有一个取得成功的国家——日本!在世界经济中,它(中国)是一个赛手。中国退出,会为人所知的。在20世纪,富国俱乐部只接纳了一个新的工业化国家会员——日本。在21世纪,如果没有一个国家能成为新的会员,那也不令人奇怪。

——莱斯特.瑟罗,HeadtoHead542.3.4一些宏观经济总量(3)1996-2000中国分产业的GDP的增长552.3.4一些宏观经济总量(4)562.3.4一些宏观经济总量(5)572.3.4一些宏观经济总量(5)582.3.4一些宏观经济总量(6)低收入国家760以下中下收入国家761–3035中上收入国家3036–9361高收入国家9361以上世界银行1995年按人均GNP(美元)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四类。592.4宏观统计恒等式2.4.1宏观统计恒等式2.4.2意愿(计划、事前)量与实际(统计、时后)量602.4.1宏观统计恒等式(1)用支出法统计GDP包含消费(C)、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I)、政府支出(G)、净出口(NX或X-M)四项。即GDP≡总支出≡C+I+G+NX用收入法统计GDP包含工资收入、净利息、公司利润收入、所有收者入、租金收入、间接税-补贴、折旧,把这些可以看作是家庭、企业和政府的收入,从最终用途上可以把家庭和企业收入分为消费和储蓄(S)。这样,从收入角度GDP≡C+S+T+D,为了简化问题,一般把折旧舍去。则GDP≡C+S+T由此可得宏观统计恒等式:C+I+G+NX≡GDP≡C+S+T612.4.1宏观统计恒等式(2)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式:I≡S只有消费者和企业,没有政府也就没有企业间接税。同时,为使问题简化,不考虑折旧。在两部门条件下:国民收入作为家庭收入的角度看,被分解为消费和储蓄

NI=C+S国民收入作为企业最终产品角度看,被用于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总支出(Aggregateexpenditure)

AE=C+I从经济统计的角度看:NI=AE=Y

因此I≡S

从国民收入会计角度看,事后的S和I总量相等的。622.4.1宏观统计恒等式(3)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式:I+G≡S+T

即:I≡S+(T-G)政府收入TN=TX

–TR

净税收=税收–

转移支付政府支出G(购买)632.4.1宏观统计恒等式(4)从收入角度看,总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和储蓄,居民先要纳税,又会得到政府转移支付,净纳税为TN,

Y=NI=C+S+TN从支出的角度看,包括居民消费、企业投资和政府支出,

Y=AE=C+I+G

当NI=AE,得S+TN

≡I+G

或 TN

–G≡I–S

或 I≡S+(TN–G)或I≡S+(T–G)投资与储蓄(个人储蓄+政府储蓄)恒相等。642.4.1宏观统计恒等式(5)四部门经济的恒等式:I+G+NX≡S+T+Kr即:I≡S+(T-G)+(M-X+Kr)因为:国外部门 作为供给者,提供进口(M)进口是国民收入的漏出量(货币角度)作为消费者,提供出口(X) 出口是国民收入的注入量

进行转移支付:Kr代表转移支付净额

652.4.1宏观统计恒等式(6)四部门经济中有四个漏出量:S、TN、M、Kr

从收入角度看:Y=NI=C+S+TN+M+Kr四部门经济中有三个注入量:I、G、X

从支出角度看:Y=AE=C+I+G+X∵ NI=AE∴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