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西省临汾市新华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2022山西省临汾市新华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2022山西省临汾市新华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2022山西省临汾市新华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2022山西省临汾市新华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山西省临汾市新华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仅英国领事处理刑事案件就有503起,共630名英国人涉案。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

)A.上海社会治安状况混乱

B.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C、领事裁判权使其为所欲为

D.英国人法律意识浓厚参考答案:C2.右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参考答案:B3.供给学派认为:“巨额的政府支出或减税不能直接增加总需求和总生产。如果政府用借债来为它增加支出或补偿失去的税收来融通资金,……但总支出和总收入却一点没有增加。同样,如果政府简单地用印钞票的办法来使债券的增加部分货币化,那只会使物价上涨,但总生产却不会增加。”这个学派的观点①是在经济滞胀时期产生的

②来源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③主张重点要改善生产条件发展实体经济④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参考答案:A4.美国学者约翰·赞恩在《法律的故事》一书中讲道:“罗马的法律机器得以完善地运行,得益于程序完备的罗马法庭和专业律师阶层的出现……所有这些贡献为现代世界的法律制度构造了近于完善的框架。”该学者意在A.探究罗马法律制度完善的根源B.分析罗马法于帝国巩固之作用C.强调罗马法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D.指出自然法是罗马法的哲学基础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所有这些贡献为现代世界的法律制度构造了近于完善的框架”可知,该学者强调罗马法对现代世界的法律制度具有重大意义,强调罗马法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探究罗马法律制度完善的根源,排除A;材料强调罗马法对现代世界的法律制度的影响,并非罗马法于帝国巩固之作用,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涉及自然法,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所有这些贡献为现代世界的法律制度构造了近于完善的框架”,紧扣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罗马法的意义分析解答。5.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每九天举行一次至少要求6000位公民参加的雅典公民大会,期间,雅典警卫在街道上巡逻,并用沾了红色粉末的绳子将公民们从市镇广场的最北端护送到集会场所,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了A.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B.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C.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D.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参考答案:A3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D解析:题干中的“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说明公民参加公民大会和民主政治是一种强制行为,雅典民主政治已经走到了极端不民主的地步,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的正确认识。6.1889年,粱启超对比古代中国与欧洲的国体,认为中国周代和古希腊的国体相同点最多。中国周代和古希腊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A.分封诸侯、城邦国家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D.贵族政治、列国分立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中国周代实行宗法分封制,形成了贵族政治和诸侯并立的局面,与周代同期的古希腊形了数以万计的城邦,贵族在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故D项正确;小国寡民、城邦国家是古希腊的特点,与中国周代的情况不符,故AC项错误;中国周代还没有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故B项错误。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7.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材料表明孙中山()A.调整了国民革命策略B.认可苏联的革命道路C.采用中共的革命纲领D.抛弃了民主革命立场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关键信息“1925年”可知,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回忆所学知识,当时孙中山为促成国共两党合作,发展了三民主义,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说明孙中山的革命策略有所调整,故A正确;孙中山属于资产阶级,不可能采用苏联的革命道路,排除B;孙中山属于资产阶级,不可能采用中共的革命纲领,排除C;孙中山领导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错误,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25年”,联系所学国民大革命时期孙中山思想的发展分析解答。8.晚年的牛顿迷恋和钻研宗教与神秘思想,写下了大量的《圣经》评注和其他神学论文,认为“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这说明A.牛顿毕生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B.牛顿晚年否定了自己所发展的科学C.牛顿受时代的限制也有其局限性D.牛顿真实地目的是用科学战胜神学参考答案:C9.古代罗马法不断积累与完善的根本推动力是(

)A.法学家的不断努力

B.维护统治的需要C.平民的要求和斗争

D.社会的不断发展参考答案:B10.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进化论”“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发展资本主义

B.反对专制统治

C.反抗外来侵略

D.救亡图存参考答案:D

11.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参考答案:D分析材料大意是说,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尊重民意,百姓认为“之所是”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之以为非”,百姓认为“之所非”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之以为是”,故选D。A项错误,中国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是在十九世纪末期;B项错误,材料中明显可以看出作者主张保留君主;C项错误,主张建立法治社会是在近代才出现的。12.某文件写到:“英帝国内的自治实体,地位平等,在内政和外交事务的任何方面彼此无任何隶属关系,虽以对英王室的共同效忠为纽带联合成一体,却是各自作为英联邦的成员自愿的结合在一起。”该文件()A.表述了英帝国向英联邦的转变

B.是英帝国发展到顶点的反映C.说明英国改变了殖民政策

D.反映了英王室走向衰落的史实参考答案:A【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英联邦建立由“无任何隶属关系”可以说明英帝国在向英联邦转变,故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恰恰是英帝国的衰落,故B项错误;题干展示的是英国殖民政策的消亡,而非改变,故C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英帝国的情况,而非英王室的情况,故D项错误。13.普罗泰格拉出生于公元前480年前后,他曾与雅典民主派政治家伯利克里结为至友,一生旅居各地,收徒传授修辞和论辩知识。晚年因“不敬神灵”被控,著作《论神》被焚,本人被逐出雅典,在渡海去西西里的途中沉船失事。下列关于普罗泰格拉的表述,正确的是A.曾生活于雅典民主制的黄金时代B.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C.否定了神的权威,受到神的报复D.他强调理性、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源参考答案:A14.阅读下面的《英国出口总额(万英镑)示意图》,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

B.英国是世界上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C.英国已逐步取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参考答案:D15.1978年,中共党内逐步形成一种共识:实现现代化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为此,中央A.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继续深化“文化大革命”C.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D.把工作重点放在政治建设上参考答案:CA、B两项所述都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与材料所述不符。“实现现代化”“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等信息表明工作重点在经济建设上而不是政治建设上,其他方面的变化都是围绕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进行的,排除D项,答案选C项。16.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A.制瓷业开始兴起 B.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C.全员参与瓷器生产

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参考答案:B

从材料中的“挟其技能以食力者”可知,是出现了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故选B项。制瓷业早在唐代以前就兴起了,A项错误;景德镇虽是瓷都,但也还有其他行业,不可能全员参与瓷器生产,C项错误;材料只说明了从业情况,并没有说明对市场的占有情况,D项不符合题意。17.早期罗马法规定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妻子不能拥有任何独立财产,公元6世纪的法律规定,妻子可以保持其人身和财产的独立,甚至从“某些方面看,当时的妇女甚至要比当下大多数文明国家法律下的妇女获得了更大的解放”这一变化A.蕴含着自然法精神B.适应了帝国建立的需要C.体现了公民法的灵活性D.使妻子和丈夫分庭抗礼参考答案:答案:A分析:材料“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妻子不能拥有任何独立财产”到“妻子可以保持其人身和财产的独立”“妇女获得了更大的解放”反映出妇女地位的提高,这体现了自然法的精神,故A项正确;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万民法,故C项错误;D项错误,错在“分庭抗礼”。点睛:材料“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妻子不能拥有任何独立财产”到“妻子可以保持其人身和财产的独立”“妇女获得了更大的解放”是解题的关键。18.【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材料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邓小平(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6分)(2)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并分析其原因。二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10分)参考答案:(1)爱因斯坦:科学是工具,其作用取决于人类本身。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对生产发展作用巨大。(6分)(2)侧重及原因:爱因斯坦侧重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原因是当时人类正面临战争威胁。邓小平侧重于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原因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中国改革开放。(8分)价值取向:科学应造福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2分)19.红一方面军从中央根据地出发时有86000人,一路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最终虽仅剩7000人到达陕北,但仍宣告了长征伟大战略转移的胜利。这―胜利表明A.坚定理想信念是成功的支柱

B.党内根徐了左傾错误C.党的工作重心暂时转入城市

D.毛泽东思想己经成熟参考答案:A材料中的“一路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最终……仍宣告了长征伟大战略转移的胜利”,表明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支柱,故答案为A项。B项中的“根除了”的表述过于夸大,排除;C项提出于1949年3月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D项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均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排除CD项。20.“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是宋元以来而非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故A符合题意。其它三个选项是对丝绸之路的准确描述,如汉代丝绸之路到达地中海,中国当时被称为“丝国”;再如,明清政府采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了丝绸之路的繁荣;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因为1500年前后的新航路开辟才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15世纪以前,故排除BCD。21.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参考答案:D解放战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是指中共即将发动解放战争,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故是中共领导的革命军队由守转攻的转折点,所以答案选D,A发生在此之前,B是解放战争的结束战役,C是解放战争的关键。22.(宋)《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至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櫞木、果树、器皿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比较多

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已经出现C.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

D.商品贸易以服务耕织为主参考答案:C23.议会是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有关议会的正确叙述是A.英国1689年宪法规定议会权力高于王权,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D.德国1871年宪法赋予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议会不具有立法权参考答案:C

24.宋真宗曾作《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表明宋代科举A.推动了八股取士的形成B.完善了中央集权体制C.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D.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参考答案:D【详解】材料“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反映了宋代科举对社会价值取向和观念的较大影响,故D正确;八股取士形成于明清时期,故A排除;材料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故B排除;“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说法过于绝对,故C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科举制影响社会观念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25.著名哲学、美学家李泽厚说:后代人们,对待儒学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衡,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索,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于是,有了董仲舒的儒学,有了朱熹的儒学……。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

)A.使儒学和皇权更加充满宗教色彩 B.得到了当朝统治者的推崇C.提出了一定程度上限制君权的主张 D.进一步稳固了儒学的统治地位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董仲舒新儒学宣扬“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他开启了儒家宗教化的进程,故A项不符合朱熹,故错误;朱熹的思想在南宋以后才成为官方哲学,故B项错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理论,朱熹的“理欲二分”、“以理制欲”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君权,故C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开始确立儒学的封建正统地位,朱熹的思想巩固了儒学的统治地位,故D项错误。26.新时期,我国在外交上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下列能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①向海外派遣维和部队

②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③参加朝核“六方会谈”

④积极参加裁军工作会议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C27.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用三个五年计划或更多的时间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但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3%,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这说明()A.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发展

B.农村经济“左”倾错误严重C.农业改造中存在冒进倾向

D.农业集体化目标已顺利完成参考答案:C【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发展是1958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左倾错误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中“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3%,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说明改造中思想冒进,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是改造进行,不是完成,故D项错误。28.唐代,向中央入贡丝织品的巴蜀州郡有20多个,入贡的丝织品中仅“绫”这一类,就有宜州的“细绫”,遂州的“樗蒲绫”,彭州和汉州的“交梭绫”,梓州和嘉州的“水波绫”“鸟头绫”,阆州的“重莲绫”。这说明巴蜀地区A.丝织品形成地域特色B.丝织品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C.纺织品劳动分工细密D.丝织品地域发展水平不均衡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不同州郡进贡的“绫”品种不同,具有地域特色,故A项正确。入贡的丝织品是给中央政府用的,并不是民众的主要衣料,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看不出丝织业中的分工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各地进贡的绫的质量差异,故D项错误。29.“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

A.提出了具有革命性的土地纲领

B.打击了封建统治势力

C.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吸收西方基督教文化

参考答案:B略30.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据此判断西方列强获得的特权是①居住和租地②领事裁判权③关税自主权④最惠国待遇A.①③ B.②④C.①②D.③④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39.(20分,39题第(3)、(4)小题为历史题)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四明清时期,星罗棋布的江南市镇大都位于交通便利之区,农村居民出户,不到十里就有一个市或镇可以买卖货物。市镇的地位大致在农村与府城之间。苏州府城位于江南水网的中心地带,各主要水路把郊区市镇与苏州府城紧密地连在一起。(据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等)材料五(3)根据材料四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特点,(3分)分析其积极意义。(4分)【答案】:(3)(7分)特点:大多位于交通便利之地;数量众多,分布密集;地位处在城市和乡村之间(3分)。意义:加强城市与乡村的联系;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4分)。【解析】:从材料四中的关键句“大都位于交通便利之区”、“不到十里就有一个市或镇”、“市镇的地位大致在农村与府城之间”等概括特点。从联系和发展的角度简析积极意义。(4)图17反映了1846-1900年上海城区构成的演变过程。以图中的年份为序,描述这一过程,(3分)概括上海城区变化的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变化对当地经济的影响。(6分)【答案】:(4)(13分)过程:1846年,上海城区包括旧城区与英租界;1846—1861年,增加了美、法租界;1861—1900年,在旧城区与法租界之外,英、美租界进一步扩大为公共租界(3分)。特点:城区规模不断扩大;老城区规模长期不变;城区沿苏州河、黄埔江发展;租界扩张是造成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4分)。影响:经济主权受到损害;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生产方式出现;近代城市开始兴起(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解析】:从图17中的草图及图下的说明归纳不同时间段上海城区构成的变化。从城区规模、城区地形、租界日益扩张增大等角度归纳特点。从国家主权、经济基础、生产力、社会生活等多角度分析影响。参考答案:39.(20分,39题第(3)、(4)小题为历史题)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四明清时期,星罗棋布的江南市镇大都位于交通便利之区,农村居民出户,不到十里就有一个市或镇可以买卖货物。市镇的地位大致在农村与府城之间。苏州府城位于江南水网的中心地带,各主要水路把郊区市镇与苏州府城紧密地连在一起。(据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等)材料五(3)根据材料四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特点,(3分)分析其积极意义。(4分)【答案】:(3)(7分)特点:大多位于交通便利之地;数量众多,分布密集;地位处在城市和乡村之间(3分)。意义:加强城市与乡村的联系;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4分)。【解析】:从材料四中的关键句“大都位于交通便利之区”、“不到十里就有一个市或镇”、“市镇的地位大致在农村与府城之间”等概括特点。从联系和发展的角度简析积极意义。(4)图17反映了1846-1900年上海城区构成的演变过程。以图中的年份为序,描述这一过程,(3分)概括上海城区变化的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变化对当地经济的影响。(6分)【答案】:(4)(13分)过程:1846年,上海城区包括旧城区与英租界;1846—1861年,增加了美、法租界;1861—1900年,在旧城区与法租界之外,英、美租界进一步扩大为公共租界(3分)。特点:城区规模不断扩大;老城区规模长期不变;城区沿苏州河、黄埔江发展;租界扩张是造成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4分)。影响:经济主权受到损害;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生产方式出现;近代城市开始兴起(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解析】:从图17中的草图及图下的说明归纳不同时间段上海城区构成的变化。从城区规模、城区地形、租界日益扩张增大等角度归纳特点。从国家主权、经济基础、生产力、社会生活等多角度分析影响。32.1900年前后,世界整体化进程加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到19世纪末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