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随州市郝店镇中心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随州市郝店镇中心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随州市郝店镇中心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随州市郝店镇中心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随州市郝店镇中心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随州市郝店镇中心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参考答案:B维新变法时期报纸比较多,除了《国闻报》,还有《时务报》等,故A错误。材料中“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说明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故B正确。清政府对维新活动是限制的,C错误。维新思想的传播面向全国,材料中只是说“偏重于北方各省”,并不是“仅限于北方各省”,D错误。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思想?报纸影响2.“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由此及所学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B.其体现了分封制的内容C.其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D.其靠母系血缘关系维系参考答案:A由材料“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宗法制的内容,目的在于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稳定秩序,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的,A正确,BD错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秦朝,排除C。3. 张鸣在《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写道:“唐代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宰相制度,而且为了防止各机构之间的扯皮,实行了宰相集中议事制。三省长官和其他参与决策的官员,集中到门下省开会,开会的地点被称为政事堂。”这说明唐朝A.权力中心转移到了政事堂B.三省之间扯皮的现象被杜绝C.皇帝的决策失误彻底消失D.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实行了宰相集中议事制。三省长官和其他参与决策的官员,集中到门下省开会”可知唐朝政事堂的设立使得三省长官共议政事,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有助于减少三省之间扯皮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故D项正确。唐朝权力中心仍在皇帝,故A项错误。BC两项属于绝对化错误,排除。4.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D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材料中的“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表明流动人口众多。材料听“瓷镇(景德镇)上佣工”表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所以①④两项正确。材料中制瓷作坊的雇佣工人众多,所以表明制瓷业发达,所以第②项正确,故答案选择D项。5.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政府的其他部落。这一观点可表明A.有利于扩大西周的统治范围

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D.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参考答案:A6.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天人感应”的思想

B.中国古代早期的天文学成就C.“君权神授”的思想

D.中央集权的加强参考答案:D略7.1890年,美国的反垄断法规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订立契约、实行合并或阴谋限制贸易的行为,旨中垄断州际商业和贸易的任何一部分的垄断或试图垄断、联合或共谋犯罪的行为,均属违法。这反映出美国政府(

)A.力图维护自由贸易秩序

B.严格规范市场秩序C.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反对成立垄断组织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反垄断法。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国家分为自由竞争阶段和垄断阶段,反垄断法就是在维护自由竞争,即力图维护自由贸易秩序,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反垄断法不是严格规范市场秩序而是力图维护自由贸易秩序而已,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是后来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垄断组织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无法反对成立垄断组织的,是反垄断法而非反对成立垄断组织,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的反垄断法8.公元前5世纪,雅典在伯里克利担任首席将军期间,规定除了将军的职务必须由有军事才能的人担任以外,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和大部分的政府官员,都不再以选举的方式产生,而改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这一变化A.体现了“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B.有利于保障公民内部的平等C.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D.反映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倒退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和大部分的政府官员……而改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可知抽签选举保障了公民内部的平等,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成年男性当家作主,A选项排除。克里斯提尼改革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C选项排除。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了黄金时期,D选项排除。9.以下比喻能体现20世纪80年代英、法、美政府经济职能的是

A、“守夜人”

B、“大管家”

C、“甩手掌柜”

D、“裁判员”参考答案:A10.《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秋七月,初税田”

B.“庶人食力,工商食官”C.“除井田,民得卖买”

D.“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A项反映的是农业生产,C项反映的是生产力发展,小农经济形成取代了之前的井田制,D项反映了农业生产的贡献,这些都是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B项反映的是各个阶层都为国家服务,不符合题意,所以选B项。11.自1904年以后,地方督抚便以积极的姿态活跃在立宪舞台上,到1910年的国会请愿运动期间,更是大规模地加入,决定性地使清政府决定提前召开国会,将宪政改革的时间表提前了三年。地方督抚的这些活动()A.造成了中央政府权力的旁落 B.拓宽了汉族地主的参政途径C.消弭了革命势力的社会影响 D.维护了清王朝的根本利益参考答案:B12.《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参考答案:A第一句话意思是:从已经生成的宇宙看,在已有的事物中,道是大的,天是大的,地是大的,人也是大的。它们都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类是四大事物之一;第二句意思是说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以人最为尊贵;第三句意思是说人民是神的主人;第四句话是说,治国者观察天文,用以认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观察人文,用以教化,造就天下的人。综合说明这些材料都反映出对人的关注,都体现了人文精神。13.某个排演剧场有这样一组镜头:美国总统在内阁会议上就一个方案征询意见,结果出席会议的七名内阁成员都表示反对。但总统宣布结果时却说:“一票赞成,七票反对无效,方案通过。”你认为镜头中这种做法是(

A.符合美国民主集中制原则

B.不符合美国宪法,违反了权力制衡原则

C.总统一票赞成无效

D.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参考答案:D14.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个选项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31.根据对右图的观察,所得到的下列有关神庙与古代雅典的认识中,最确切是

)A.神庙规模巨大,可能是雅典公民大会集会议政的主要场所。B.神庙工程浩大,雅典依靠集权政府才能组织大量人力完工。C.神庙精美宏大,能够作为雅典社会全面繁荣的直接物证。D.神庙的设计与建造代表了全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32.在2007年10月纪念哥伦布首次抵达美洲活动中,有人说“今天是种族日,是美洲发现日,是两个世界相遇日”。这一说法所依据的正确史实应包括

)①早期殖民者大量屠杀印第安人

②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③新航路架起沟通欧美的桥梁

④工业文明与农耕文化由此交汇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3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和19世纪中后期我国所译西书变化图》,从中得出的最确切的推断是

)A.学习西方逐成中国社会思想主潮B.19世纪中后期维新变法思想兴起C.科学类书籍的翻译数量增长显著D.马克思主义终为中国人广泛接受34.1792年,英特使马戛尔尼来华。他曾邀请清军将领福康安检阅英国使团卫队演习新式武器操练,福康安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福康安的话语反映出

)A.清朝统治阶层对西洋武器非常熟悉B.福康安对西洋武器的先进认识不够C.当时清王朝统治阶层自大的心态D.清王朝统治阶层不了解世界变化35.右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苏联的漫画《华盛顿的“和平鸽”》,下列关于此漫画寓意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A.提醒苏联警惕美国的阴谋B.讽刺美国冷战政策的实质C.揭露美国积极进行军备竞赛D.提倡美苏之间的和平共处参考答案:

3分1分0分31CADB32DABC33ABCD34CBDA35BACD

15.上海开埠后,周边地区棉花种植迅速增多。19世纪80年代后,经由上海港输出的原棉,成为日本关西地区新兴棉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来源,日商大阪纺织会遂提出在上海建立扎花厂,并于1888年开工。华商紧随其后在新闸、杨树浦设立棉利公司和源记公司。材料说明

)A.上海开埠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列强经济侵略催生了民族工业的诞生

C.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相互推动

D.日本经济侵略推动了上海棉花加工参考答案:C分值:(1分)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再认再现和理解能力。分析题意,根据材料“上海开埠后,周边地区棉花种植迅速增多”、“日商大阪纺织会遂提出在上海建立扎花厂,并于1888年开工。华商紧随其后在新闸、杨树浦设立棉利公司和源记公司”可知,材料认为上海棉花种植的增加带动了外国投资,继而刺激上海民族棉纺织企业的创办。故答案为C【考查方向】民主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易错点】分析题干信息不全面,只注意到“日商大阪纺织会遂提出在上海建立扎花厂,并于1888年开工。华商紧随其后在新闸、杨树浦设立棉利公司和源记公司”而误选B。【解题思路】:读懂题干的全部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排除无关选项即可。16.马丁·路德认为:“那些说为求获得救赎或赎罪票并不需要痛悔的人,是在传与基督教不符的道理。……一个真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票,也完全脱离了惩罚和罪债。”该主张的直接目的是(

)A.推动宗教信仰自由

B.否定教会权威C.抵制天主教会的掠夺

D.传播无神论思想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马丁·路德”、“即令没有赎罪票,也完全脱离了惩罚和罪债”等可知,强调即使不买赎罪券,通过信仰一样可以免于惩罚和罪债,其目的在于抵制罗马天主教会的掠夺,C项正确;AB两项表述符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但不符合设问“直接目的”要求,排除;D项表述错误,不符合马丁·路德的思想,而且材料内容也无从体现,排除。所以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马丁·路德17.“截至2009年10月,两岸贸易额累计达1.6万亿美元;大陆有关方面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9万多个,台商对大陆投资总额累计超过588亿美元。大陆企业自2009年开始对台投资以来,项目约180个,金额近10亿美元。”这体现出()A.“一国两制”理论有新发展

B.“九二共识”原则得到国共两党认可C.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深化

D.“和平统一”是两岸关系的最终结局参考答案:C题干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一国两制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强调台湾和大陆的贸易来往,并没有强调九二共识,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主要强调的是大陆和台湾贸易额的增长,体现了海峡两岸的经济合作的加深,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两岸的统一问题,主要涉及的是经济贸易往来,故D项错误。18.罗马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这说明罗马法A.维护了财产私有

B.维护了平民的利益C.维护了贵族特权

D.体现充分的民主性参考答案:A解析:材料中“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诉诸赔偿”强调的是保护财产的私有,罗马是奴隶社会维护的是贵族的利益,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所以A项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罗马法内容特点的理解。19.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在1689年否决了下院提出的《三年法案》,1693年再次否决此法案,一直到1694年才迫于对外战争需要签署此案。这表明当时英国A.民主政治体制亟待完善B.议会尚不能限制国王的权力C.责任内阁制的弊端明显D.光荣革命的成果遭到破坏参考答案:A英国议会虽然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材料表明国王仍然拥有一定的行政权,说明英国在民主政治改革的道路仍需完善,A正确;《权利法案》之后,议会开始限制国王权力,B错误;责任内阁是1721年之后,C错误;《权利法案》巩固了光荣革命成果,D错误。20.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歌手王少峰在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乡愁”的背景是海峡两岸的分离B.“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都渴望统一D.“太美”表明两岸都接受“一国两制”参考答案:D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余光中在《乡愁》的背景是海峡两岸的分离,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由于国共两党的内战多种两岸分离,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相逢太美分离太痛”说明两岸人民都渴望统一,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台湾当局没有接受“一国两制”,故D称为,符合题意。故选D。21.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等类,并一切贵重之器物,则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B.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C.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参考答案:C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广州在战前的唯一通商口岸的地位受到冲击,故“闽省并无赴粤之商”,五口通商体现了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故C正确;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并不是通商口岸变化的原因,故A错误;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B错误;通商口岸变化是清政府的被迫行为,不能说明“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鸦片战争后“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现象背后的原因,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的原因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解析】22.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流、物流和信息的运动半径很小。下列解释不确切的是(

)A.真正做到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B.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C.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居民流动性很小D.传统农业社会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参考答案:A23.1984年,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提出“允许职工投资入股,年终分红”,并指出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可以“运用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B.改变分配方式C.巩固公有制的地位

D.增强企业活力参考答案:D材料提供的时间是1984年,据材料“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提出‘允许职工投资入股,年终分红’,并指出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可以‘运用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可知这是1984年我国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允许职工投资入股,年终分红”目的是要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也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巩固公有制的地位也不是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故D项正确。24.唐诗中记载当时的长安城:“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宋词这样描写当时的汴州:“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B.城市经济功能的加强C.经济中心的逐渐南移 D.不抑工商政策的实施参考答案:考点:2M: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考查从唐到宋城市的变化特点.应注意古代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解答:从唐诗和宋词的内容可以看出唐朝长安的商业活动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宋代汴州的商业活动则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反映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与经济中心的逐渐南移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C两项排除.封建统治者一直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故选B.25.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处经济文化交流。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有(

)①丝绸

②纸张

③瓷器

④棉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A26.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材料反映了A.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B.汉代贫苦百姓普遍通过经商致富C.部分知识分子的重商思想D.汉初工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参考答案:C材料的意思是说善于经商者能集聚大量财富,巨商大贾能享受充裕的物质生活,虽非名义上的王侯而事实上与真正的王侯无异,体现的是重商思想,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重商而非抑商,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的说法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了汉初工商业发展但并未涉及影响农业生产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7.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

C.边境贸易繁荣

D.商业市镇兴盛参考答案:D28.下面是在研究性学习中一位同学搜集资料做的一张表。对表中“大臣”的职能反映出的时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1.发折

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大臣

7.开面

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2.接折

章京将奏折送大臣阅

8.交折

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

3.见面

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9.月折

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

4.述旨

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

10.随手

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

5.过朱

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11.封柜

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

6.交发

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A.宰相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B.政府机构臃肿,国家积贫积弱C.专制皇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D.档案管理周密,文化日渐繁荣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材料反映的是明朝内阁制度。当时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下发有关衙门实施。A反映的是隋唐三省六部制;B反映的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后果;D与题干不符;明朝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因此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29.某学者在论中国画的特质时说:“诚如诗人发现逃避都市的竞争的最好出处是自然,以及哲学家在自然里寻求道德的典范和人生的指引,画家也在悠悠的溪旁沉思,在深山中忘怀了自己,感到这种莫名的精神在这些无言而永恒的事物中,比在纷扰的人生和人们的思维中,表现得更清楚。”该学者认为中国画的特质是A.诗画同源B.典范指引C.类型多样D.崇尚自然参考答案:D“诚如诗人发现逃避都市的竞争的最好出处是自然”说明作者认为中国画的特点从自然出发,D正确;A属于文人画特点;B和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30.1933年罗斯福执政后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并下令美国中央银行扩大美元的发行量,美元发行量成倍甚至成几十倍猛增,此举产生的后果是()A.加剧了西方国家间的贸易冲突B.导致美国国际信用降低,出口低迷C.导致美国出现物价飞涨,市场混乱D.削弱了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参考答案:考点:罗斯福新政.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考查罗斯福执政后取消金本位制的影响.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执政后取消金本位制,旨在禁止除属于外国的一切黄金的出口,使美国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保持平等的货币基础,这会加剧了西方国家间的贸易冲突,故A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东汉顺帝之前,选官过程中就已经存在射策、对策等考试之法。起初,察举制在操作过程中不试笔墨,民间评议时朝廷选官共有重要参考价值。达官贵族通过学习儒家经典获得官职,又令子孙修经明义,取得世代进官场的特权。豪族势力把持乡举里选,也就控制了选官途径。如此一来.被推荐的多为“年少能报恩者”,致使察举成为少数人扩大权力的工具。阳嘉年间,汉顺帝下令,士人不满四十岁原则上不能应选,倘若真的才学卓异,可适当放宽;被举荐者来到中央后,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其中包括笔试;“诸生(儒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章句家法是儒学经术,“笺奏”则是行政文书;考试不合格的要被“黜落”。阳阳新制的产生,标志着蕴含于察举制度之内的、与“以德取人”、“以能取人”并存的另一种因素,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制度化。这就是通过某种专门知识的程式化测验,来决定官员录用资格。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阳嘉新制出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阳嘉新制的变化之处及其影响。

参考答案:(1)背景:察举制存在弊端(选官过程中存在利益勾结、达官显贵与豪族势力垄断仕途);用考试选官的方式已经出现;官员的选拔不仅需要重视德行也要重视能力。

(2)变化:对应试者年龄要求,需要通过政府的考试。

影响: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打击豪强贵族把持官场的特权;有利于选拔出具有真才实学,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行政能力;考试的方法为后世科举制所采用,影响深远。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背景”从材料信息“东汉顺帝之前,选官过程中就已经存在射策、对策等考试之法”、“豪族势力把持乡举里选,也就控制了选官途径。如此一来.被推荐的多为“年少能报恩者”,致使察举成为少数人扩大权力的工具”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

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变化之处”从材料信息“士人不满四十岁原则上不能应选,倘若真的才学卓异,可适当放宽”、“被举荐者来到中央后,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中概括得出。“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有利于儒学发展、有利于选拔人才、打击士族势力等角度回答。32.【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王猛(325~375年),字景略,汉族人,氏族政权前秦的著名重臣。王猛出身贫寒,愤动乱之世而隐于华山,“博博学好兵书”、“怀佐世之志”。前秦氏族贵胄苻坚好读经史典籍,恳请王猛出山,两人谈及兴废大事,“若玄德之遇孔明也”。苻坚即位后,王猛受到重用,官至丞相。时前秦行胡汉分治,氏汉之间、氏族与其它少数民族的矛盾尖锐。王猛以“黎元应抚,夷狄应和”为基本国策,劝课农桑,兴修关中水利,汉族、勾奴、鲜卑等族有才干者皆被委以要职。在王猛的赞导下,前秦还恢复太学等各级学校,宣扬儒教,考核任用孝悌、廉直、文学之士,“宗室外成,无才能者皆弃不用”。由是前秦大治,仓库充实,百姓丰乐,“四夷宾服,凑集关中”。376年,前秦灭前凉和代国,统一北方。前一年,王猛病逝,苻坚极其哀痛道:“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耶?何夺吾景略之速也?”——摘编自贾俊菊《乱中求治一一试论前秦治国贤相王猛》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猛出仕前秦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猛的治国之策。参考答案:(1)原因:王猛才学兵略出众,有经世之志;前秦君主苻坚有统一天下的雄心,赏识和重用王猛。(每点,答出:东晋实行九品中正制,寒门子弟受到压制制(东晋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进取),同等计分。(2)评价:在群雄竞争的形势下,王猛的治国举措卓有成效,壮大了前秦国力,为统一北方莫定了基础础;推行儒学教育,以才任官,扩大了儒学的影响,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夷狄”政策顺应了民族融合趋势,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从材料“博博学好兵书”、“怀佐世之志”“苻坚即位后,王猛受到重用”中可以分析出答案。(2)从材料“以“黎元应抚,夷狄应和”为基本国策,劝课农桑,兴修关中水利,汉族、勾奴、鲜卑等族有才干者皆被委以要职”“前秦还恢复太学等各级学校,宣扬儒教”“前秦大治,仓库充实,百姓丰乐,“四夷宾服,凑集关中””“前秦灭前凉和代国,统一北方”中可以得出答案。33.(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