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湖南省岳阳市石化总厂第三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说文解字》中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和者。斯作《仓颉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大篆字体在秦朝统一后出现
B.隶书由秦朝时期囚徒发明C.用隶书取代篆书是政府决策
D.字体简化在秦朝成为趋势参考答案:D2.汉密尔顿解释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使政府能够“推行正当之措施”,应该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其主张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主要是考虑到()A.地方与中央争权影响美国政局的稳定
B.行政与立法机构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同C.“权力制衡”是美国宪法的基本精神
D.参议员专司其事才能提高其专业能力参考答案:D3.莫奈在其系列画作中将伦敦的雾画成紫红色,伦敦人为此到大街上仔细看雾,发现烟囱里不断喷出的带有火星的烟火与阳光发生映射,雾确实是紫红色的。由于莫奈的系列画作中如实地记录了日期及太阳所处的位置,他的作品成为近年来科学家研究维多利亚时期伦敦空气状况的一个依据。上述材料说明()①莫奈注重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②伦敦的工业化带来严重污染③莫奈以抽象的手法描绘伦敦
④莫奈将绘画与科研并举。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参考答案:考点:I9:印象画派.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例如,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解答:依据“伦敦人为此到大街上仔细看雾,发现烟囱里不断喷出的带有火星的烟火与阳光发生映射,雾确实是紫红色的”可知①正确;依据“他的作品成为近年来科学家研究维多利亚时期伦敦空气状况的一个依据”可知②正确;③中抽象与题意不符;④中科研不是莫奈的活动.故选D.4.著名维新人士容闳与友人论时局时说:“汝以为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中国下层愚氓,民气已动,将及于士大夫。”容闳在这里()A.肯定义和团民众蕴藏的力量
B.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C.强调义和团民众的愚昧无知
D.指明了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源参考答案:A材料中容闳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之民气”,它使“中国可免瓜分之局”,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的伟大力量,选择A项。5.义和团运动时期,御史赵炳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逞,歼其公使,败其战兵,势得而气锐自道(光)、咸(丰)数十年来,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
)A.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C.较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参考答案:A6.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认识方法的是
A.“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B.“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C.“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题干中“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可知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带来的不仅是危害,也有有利的地方,所以C正确,也带来了工业文明的成果;所以C正确。7.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与这一观点不一致的评析是A.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从孤立到整体
B.造纸术外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C.罗斯福新政促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D.西方民主思想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参考答案:C8.十九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的原因有:(
)①列强的资本输出,为进一步瓦解中国自然经济提供了客观条件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③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人才④清末“新政”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B9.在国共合作后的国民党中,孙中山是全党核心,在党内几乎有说一不二的权力。中共方针政策多不能直接推行,而必须通过在国民党内团结左派、争取中派、打击右派等间接方式实现。这充分表明()A.国共合作后中共没有取得实质性权力B.这时候的国共合作属于党外合作C.改组后的国民党并没有太多的变化D.国共两党必将分裂参考答案:A通过题中“在国共合作后的国民党中,孙中山是全党核心,在党内几乎有说一不二的权力。中共方针政策多不能直接推行……”可以看出,国共合作后,共产党并未获得和国民党等同的地位,故A项正确;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是属于党内合作,故B项错误;改组后的国民党推行“三大政策”,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变化很大,故C项错误;题中不能够体现国共两党必将分裂,故D项错误。10.20世纪前半期,随着战争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日益密切,技术创新不再只是一种商业活动,它同样会发生于诸如医疗和战争之类种种非商业活动中。这里强调的技术创新A.脱离商业活动
B.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C.与战争联系密切
D.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参考答案:C
解析:“技术创新不再只是一种商业活动”,表明技术创新没有脱离商业活动,故A项错误;技术创新“发生于医疗和战争之类种种非商业活动中”,与社会生产无关,故B项错误;医疗和战争的需要推动了技术创新,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技术创新转化为生产力,创造社会物资财富,故D项错误。故选:C思路点拨:注意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1.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a处:“焚书坑儒”
B.b处:“独尊儒术”C.c处:“三教合一”
D.d处:“西学东渐”参考答案:D12.“他本人肯定没把扫除他前任所建立的那种政治体制当成自己的任务,相反,为了巩固他自己的权力以及实施某些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他还充分利用了这种体制的独裁主义结构。尽管这样,他在实质上还是修改了这个体制……而且也扫除了有关党及其领导人一贯正确的神话。”这段评论中的“他”是指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参考答案:B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由题干材料“而且也扫除了有关党及其领导人一贯正确的神话”可知,他的改革措施涉及到扫除个人崇拜,联系苏共二十大的相关内容,可得出这属于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故B项符合题意;A、C、D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所以应选B。13.“我们应该竭尽全力使我国(苏联)成为经济上独立自主而依靠国内市场的国家,成为能把其他一切逐渐脱离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经济轨道的国家吸引到自己方面来的基地。”为此,苏联实施了()A.新经济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C.农业集体化
D.赫鲁晓夫改革参考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当时的俄国已经改名为苏联,俄国改名为苏联是在1922年,“成为经济上独立自主而依靠国内市场的国家,成为能把其他一切逐渐脱离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经济轨道的国家吸引到自己方面来的基地”可以分析出苏联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A项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C项“农业集体化”在“社会工业化”之后;D项赫鲁晓夫改革时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故选: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有效解读。14.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A.全面内战爆发时B.战略反攻开始前C.三大战役进行中D.渡江战役结束后参考答案:C15.有学者将孔子视为平等主义者,这是因为孔子主张A.克己复礼
B.为政以德
C.民贵君轻
D.有教无类参考答案:D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体现等级,与“平等主义”不符,故A项错误;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但与“平等主义”不符,故B项错误;孟子提出“民贵君轻”,故C项错误;孔子强调“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体现了“平等主义”,故D项正确。16.《资治通鉴》载:“唐自武德以来,开拓边境,地连西域,皆置都督、府、州、县。……
当发山东丁壮为戍卒、缯帛为军资,开屯田以供糗粮,设牧监畜马牛,军城戍逻,万里相望”。材料主要反映了A.加强边疆行政管理与军事部署B.从内地迁移百姓巩固边防C.从军事角度实施屯田戍边
D.加强道路建设以运输军械军粮参考答案:C古代屯田政策。从材料“当发山东丁壮为戍卒、缯帛为军资,开屯田以供糗粮”可以看出屯田政策是实行的军民结合的方式,开垦荒地,增加收入,同时镇守边疆。故选C。17.“中国历史上不是政府‘均富贵’打击资本经济,就是人口膨胀后饥民暴动‘打土豪,分田地,来毁灭资本经济,使中国经济和社会文明总在小农经济的落后层次循环不前。”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判断在中国历史上以政府行为开创的“均富贵”措施的是
(
)A.秦始皇实行统一度量衡
B.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北魏实行均田制
D.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参考答案:C考察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理解题干含义:一是土地兼并,二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人民反抗与政府调整。题干所要求的正是政府的调整,并且是开创性的,北魏的均田制首开先河。故应选C。18.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述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营生的事实。”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B、小农经济已完全破产
C、商品经济已经深陷困境
D、纺织品产量高品种多参考答案:A19.下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的亚太战场形势,图中数字表示在当地发生的重大战役。这些战役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④②③①D.②③①④参考答案:D根据所学可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发生在1945年8月8日,美军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美军发起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时间是在1942年8月7日。中途岛海战是在1942年6月4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是在1941年12月7日。所以这些战役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③①④,故D项正确。20.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
(
)
A.夏人后裔
B.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参考答案:B21.白居易在《朱陈村》中提到:“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这体现出(
)A.古代农民具有较高的集体荣誉感 B.经营农业是当时农民的毕生追求
C.小农经济有利于宗族的连续性` D.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参考答案: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给予正确认知的能力,具体考查对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特征的认识。由材料关键信息“家家守村业”、“生为村之民”等,材料主旨即能够体现出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材料没有提及“集体荣誉感”、“宗族”,排除A、C。B项“毕生追求”,明显不符合史实,具有片面性,排除。故正确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小农经济及其特征22.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项中,符合钱学森所述观点的是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B.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C.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D.电磁波一无线电―第二次科技革命参考答案:C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的辉煌·科学的发展·影响23.《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如下图所示)。这一体制A.吸取秦朝教训,否定了郡县制度
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皇权C.王国相对独立,威胁了中央集权
D.管理体系多样,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依据所学,汉高祖刘邦错误地认为,秦亡在于没有分封同姓子弟,故实行郡国并行制。这一制度的实行,导致王国问题的产生,威胁到中央集权的巩固。所以应选C。24.中国的经济在1840年之后和新时期改革开放之后,都逐渐融入了世界市场。从国际贸易角度看,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A.贸易是否有自主权
B国家是否独立
C.贸易是否对等
D.贸易是否有利于中国参考答案:C25.约翰·凯奇认为一切组织好的音乐都是邪恶的,他用铁钉、玩具、玻璃等杂物,放在钢琴中奏出各种怪声,称这才是“真正的音乐”;1952年,他在钢琴前静坐4分33秒,演奏一曲名为《4分33秒》的无声乐曲。下列作品与其音乐风格相同的是A. B.C. D.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近现代世界的文学艺术成就。材料中约翰·凯奇提出了反传统、理性的音乐艺术的观念,且采取了夸张、怪异的表现手法,属于现代主义的风格。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故选C。《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故A项错误;《大卫·科波菲尔》属于现实主义文学,《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B、D两项错误。26.下列职官或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财政的是(
)A.西汉刺史B.唐朝户部C.北宋三司使D.明朝承宣布政使司参考答案:D27.20世纪初,广东中部地区在织绣厂工作的女人很多,其中上千名女孩组成了一个专门反对包办婚姻的协会,主张和丈夫过新式的生活,有回娘家看望母亲的合法权利。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传统的家庭格局逐渐改变
B.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C.工业文明推动了观念进步
D.女性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力参考答案:28.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在文字、货币、度量衡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各有不同。为此,秦统一后采取的措施是A.中央集权制
B.郡县制
C.三公九卿制
D.统一文字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中强调的是“文字、货币、度量衡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问题,所以秦朝统一后的措施就是实现中央集权,对这些项目进行统一,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是具体管理措施,材料强调的是统一问题;C选项是中央官制,本题谈及的是中央和地方的问题;D选项只是一个方面。点睛:本题很容易错选和误选。误选B选项是因为强调秦朝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时候往往会选郡县制;误选D选项是因为看到了材料中涉及了文字统一问题。这两种情况都是对材料理解不够全面的问题,我们在解题的时候必须全面理解材料,不能只看一方面。29.“孙中山提倡的、一直被有身份的中国人当成非法行动来回避的武力推翻清王朝,这个时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支持。”这一情况出现在A.甲午中日战争后B.黄花岗起义后C.“预备立宪”后D.义和团运动后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材料中说的有身份的人指的是支持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立宪派和旧官僚,这些人逐渐的倾向革命,主要是因为清政府的预备立宪的举措让他们失望。甲午战争后、义和团运动后、黄花岗起义后,还有相当多的人对清政府抱有幻想,如立宪派,故排除ABD。故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名师点睛】辛亥革命的背景:(1)社会背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特别是《辛丑条约》签订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4)组织条件: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团体,后来创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5)思想条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思想论战。(6)军事条件:革命党人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其中皖浙起义和黄花岗起义最为著名,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革命时机日益成熟。(7)清王朝: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进一步陷入孤立。(立宪派倾向革命)30.“冷战时期,西方曾对列宁有过一种错觉,以为他最擅长的手法乃组织突袭。殊不知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人唯一的真正财产,在于能认识及把握群众的需要,并能追随群众,进而领导群众”。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列宁“认识及把握群众的需要”的是
A.提出《四月提纲》B.推翻临时政府
C.建立苏维埃政权
D.颁布《和平法令》参考答案:
【知识点】D2现代世界?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D解读材料信息,“唯一的真正财产,在于能认识及把握群众的需要。结合十月革命的相关史实可以判断,当时群众最大的愿望和呼声的就是退出一战,而最能体现列宁“认识及把握群众的需要”的是颁布《和平法令》。
故选:D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初沿袭明制,国于监为中央最高学府。教室分为六堂:率性(高等)、修过、诚心(中等)、正义、崇志、广业(初等),每堂设助教、学正与学录各一人,掌分教肄业之事。平时所习课程,为《四书》《五经》等,其能兼通《十三经》《二十一史》,博览群书者,随资学所诣。日摹晋唐名帖数百字,立有“日课册”。每月有月课一次,三月有季考一次。课考题,皆用《四书五经》文与诏、诰、表、策、论、判。考试成绩,清初首用积分法。坐监期满的学生,成绩特别优异者,可参与廷试,分发为通判、知县与州县佐贰,后因贡途壅滞停止。嘉庆道光以后。监规废弛,监生良莠不齐,遂不为世所重,一般士子趋于科举,都不愿在监读书,住学监生不过百余人。﹣﹣﹣﹣摘编自陈致平《中华通史?清史后编》材料二
1700年,(英国)大学教育的基础仍是传统的人文课程,使学生在神学、法律和医学方面获得较高的修养。一些学者提出热评:大学没有考虑到技术、工程和医学中各种新专业的实际需要,没有鼓励研究工作。18世纪初发生了一些文化,在数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地质和其他专门科学中渐设立新的教授职称。大学成立了天文台、解剑室,甚至成立物理和化学实脸室。担任教席的卓越科学家带进大学的研究工作,也对大学的课程起了影响。最为有利的形势是大学与科学院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英国的大学通过一些教授同皇家学会保持了强有力的联系。﹣﹣﹣﹣﹣摘编自《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六卷》(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8世纪中、英两国大学教育的特点及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大学教育各自对本国产生的影响。参考答案:考点:BA:中西方思想文化比较.分析:(1)本题考查18世纪中、英两国大学教育的特点及原因,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2)本题考查中、英两国大学教育各自对本国产生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特点,中国特点依据材料一中“率性(高等)、修过、诚心(中等)、正义、崇志”“《四书》《五经》等,其能兼通《十三经》《二十一史》”归纳特点;英国依据材料二中“传统的人文课程,使学生在神学、法律和医学方面获得较高的修养”的信息归纳;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晚清政府以及英国近代历史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逐条归纳作答.(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对中国影响依据材料一“坐监期满的学生,成绩特别优异者,可参与廷试,分发为通判、知县与州县佐贰”并结合所学从“儒家思想地位强化、培养人才阻碍中国科技落后”等角度思考回答;英国影响依据所学从“汉宣帝坦言郡太守是辅助天子治国理民的关键所在,是“吏民之本”的角度归纳目的.作用依据所学从“大学的课程起了影响.最为有利的形势是大学与科学院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英国的大学通过一些教授同皇家学会保持了强有力的联系”的角度归纳回答.答案:(1)特点:中方沿袭传统,创新少;重儒家经典研读和道德修养,忽略自然科学.英国人文与自然课程并重;重视自然科学与实验.原因:清朝君主专制强化,思想控制加强;儒家思想长期居统治地位(或科举制导向的影响).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科学革命取得突破性成果(或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2)对中国影响: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制约着实用人才培养;阻碍了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科技落后.对英国影响: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推动了生产技术革新,为工业革命在英国产生奠定了基础.32.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宏观地观察历史,分析历史和解释历史是考察历史思维品质的重要方法。某校历史研究会的小赵同学,根据新中国建立至今经济建设的历程,画出了下图。
2010年
50年代后期?
70年代末期
1949年
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轨迹示意图请回答:(5分)1)根据上图,说明我国的经济建设在建国后的60年中间,曾在某一时期出现过明显的曲折。请你用一、二句概括精练的语句,指明造成这一种曲折的最主要原因。并举两个史实,具体说明。(3分)2)这一曲折经历,给了中国人民哪些有益的启示?(2分)参考答案:1)主要原因:以“阶级斗争”为纲。
史实:以“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指导当时的经济工作,片面追求高速度。发动文革,造成十年动乱。(答其他史实:例如反右扩大化、反右倾斗争也可)(3分)
2)启示:一个国家要强大,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健全党内民主制是推动经济前进的强大动力;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分)3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著名改革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宋中期的财政状况年财政收入年财政支出6300—6800万缗军费约4800万缗官俸约1200万缗皇室约720万缗祭祀约325万缗岁币75万两绢——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材料二神宗下令从皇宫内库中拨出五百万贯钱和三百万石米作为周转经费,并使“周知六路财赋之有无而移用之”。还规定要尽量了解京师的库存及所需物资情况,并遵循“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并可通过“变易蓄买”的办法,使“利权归之公上”。——叶坦《大变法》材料三一人立标,万人射之,强者嫌其近,弱者恶其远。岂标有远近哉,亦射者之力不同耳。安石敢为异议而不顾,其才力气勇,必有大过人者,特急于见功,知有己而不知有人,知有利而不知有害,故其为法也,即无不善,以刚狠暴戾之心行之,宁有不为害者乎,况乎其未能尽善也。——(清)张彦士《读史矕疑》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北宋中期的财政状况。由此王安石提出了怎样的理财观?(2)材料二反映的变法措施是什么?有何益处?(3)材料三肯定了变法中的王安石有哪些长处?在作者看来,哪些因素制约了王安石变法的实际效果?参考答案:(1)财政状况:入不敷出。理财观:“民不加赋而国用饶”。(2)措施:均输法;益处:打击不法商人,利于调整供求关系,稳定物价;节省政府开支,增加财政收入。(3)长处:力排异议,变法意志坚定;才华和勇气超人因素:急于求成,不听取他人意见;变法手段简单粗暴;未看到变法措施不利和不完善的一面。第(1)问,主要考查准确解读史料及分析理解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需要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