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大划乡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63394d2d2ea77ba2f02962bf8b9f150/f63394d2d2ea77ba2f02962bf8b9f1501.gif)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大划乡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63394d2d2ea77ba2f02962bf8b9f150/f63394d2d2ea77ba2f02962bf8b9f1502.gif)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大划乡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63394d2d2ea77ba2f02962bf8b9f150/f63394d2d2ea77ba2f02962bf8b9f1503.gif)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大划乡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63394d2d2ea77ba2f02962bf8b9f150/f63394d2d2ea77ba2f02962bf8b9f1504.gif)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大划乡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63394d2d2ea77ba2f02962bf8b9f150/f63394d2d2ea77ba2f02962bf8b9f15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大划乡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继续增长,中国网民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了移动网民,他们手中使用的绝大多数是国产的移动智能终端,移动接入流量与2015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热潮未退,直播平台、网红经济、虚拟现实、共享单车、人工智能等潮起潮涌。与此同时,与倖统行业的融合、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移动空间安全防御等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移动互联网在成为创新发展新领域、公共服务新平台、信息分享新渠道的过程中,日益趋向平稳发展,呈现出理性成熟的一面。(摘编自《步入平稳发展期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7年12月13日《新闻战线》)(资料来源于2017年12月4日中国产业信息网)材料三当我们谈到互联网时,第一时间会想到的关键词是创意、创新和无限可能。很巧的是这也是在谈及儿童时会想到的词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副执行主任法图玛塔·恩达耶的席话,引起在场听众的共鸣。《法制日报》记者获悉,目前,中国青少年网民已有1.7亿人,8岁以前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的未成年人超过五成。未成年人的心智发育还不健全,他们对互联网利弊的认知还很模糊多年来,各政府部门加强网络领域综合执法,持续开展“净网”“护苗”等专项行动,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信息,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对未成年人实施侵害的违法犯罪行为,即将颁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从立法层面构筑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法律基石。(摘编自《一亿多青少年网民网络权益如何保护》,2017年12月5日人民网)材料四无须讳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网络已被赋予了太多的功能,但也无可避免地存在着现实社会所呈现的各类问题,如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病毒、传播色情、造谣诽谤等等,致使网络空间时有阴霾出现,实在让人痛心为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我国已经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于如此广大的网络空间、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也难免会百密一疏,挂一漏万。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必须多管齐下、多层治理、多面共进。网民是网络社会的细胞,只有网民的网络素质普遍提高了,网络社会的肌体才能始终保持健康状态,也才能让网络空间保持晴朗。“中国好网民”不仅要具备网络伦理自律能力,更需要形成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切实以自身之力,在网络空间中不断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展现充满正能量的形象,共同打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精神家园。(摘编自《“中国好网民”既是标准更是目标》,2017年12月10日“今日头条”)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网民总体规模继续扩张,预计2019年将达7.8亿。B.2013年中国整体网民为6.2亿,比上年增加0.6亿,其中移动网民为5亿,比上年增加0.8亿;整体网民和移动网民增长率都是最高年份。C.中国移动网民增长率总体上远超整体网民,但是2015年移动网民增长率持续下滑,而整体网民却呈现增长,移动网民增长率首次低于整体网民。D.从2011~2019年中国网民规模走势来看,无论整体网民还是移动网民,增长率虽然略有反复,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19年增长率最低。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在网红经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服务共享等诸多领域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这标志着移动互联网即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B.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互联网和传统经济的深度融合倍受关注,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创新发展的新领域、公共服务的新平台、信息分享的新渠道。C.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已达1.7亿人,其中超过五成为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这些人心智尚未发育健全,还不能辨别网络世界的精华与糟粕,令人担忧。D.《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一经颁布,就会筑起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防波堤,政府才可以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信息,净化网络环境。E.当前,网络空间存在着诈骗、暴力、病毒、色情、造谣诽谤等各类社会问题,这也是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移动空间安全防御等受到重视的原因。9.怎样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参考答案:7.C
8.BE
9.①国家职能部门加强立法执法,发挥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②依靠各种社会力量,多管齐下、多层治理、多面共进。③网民应该加强自律,提升自身网络素质,养成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做“中国好网民”。【7题详解】题干是“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理解把握材料相关内容要点能力。材料二内容主要是两幅图表,也是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类题,仔细阅读选项内容,把选项内容与相应的图表内容进行对比,判断正误。C项,“移动网民增长率首次低于整体网民”说法错误,仔细观察这两幅图表,根据图表内数字,可以得出2015年移动网民增长率虽然持续下滑,但仍远高于整体网民增长率。故选C。【8题详解】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分析概括材料相关内容要点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两项”,A项,“即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说法错误,根据原文,2016年就已经“日益趋向平稳发展”;C项,“其中超过五成为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说法错误,原文是“8岁以前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的未成年人超过五成”,并非现有1.7亿青少年网民里有超过一半是8岁以下的儿童;D项,“政府才可以依法保护”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三,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颁布之前,政府已经在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信息。故选BE。【9题详解】题干是“怎样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答题区域,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分条回答问题。本题,通读材料,可以确定答题区域在材料三和材料四,仔细阅读这两则材料,可以从中筛选出“目前,中国青少年网民已有1.7亿人,8岁以前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的未成年人超过五成。未成年人的心智发育还不健全,他们对互联网利弊的认知还很模糊多年来,各政府部门加强网络领域综合执法,持续开展‘净网’‘护苗’等专项行动,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信息,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对未成年人实施侵害的违法犯罪行为,即将颁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从立法层面构筑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法律基石”“无须讳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网络已被赋予了太多的功能,但也无可避免地存在着现实社会所呈现的各类问题,如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病毒、传播色情、造谣诽谤等等,致使网络空间时有阴霾出现,实在让人痛心”“为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我国已经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如此广大的网络空间、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也难免会百密一疏,挂一漏万。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必须多管齐下、多层治理、多面共进”“网民是网络社会的细胞,只有网民的网络素质普遍提高了,网络社会的肌体才能始终保持健康状态,也才能让网络空间保持晴朗”“‘中国好网民’不仅要具备网络伦理自律能力,更需要形成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切实以自身之力,在网络空间中不断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展现充满正能量的形象,共同打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精神家园”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简要概括怎样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点睛】信息筛选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几种在文段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此题属于信息筛选,注意从材料中分出角度进行概括。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神秘的“不明病原体”唐?休伯博士是我的校友,比我高了32届,年近八旬了。他曾经是美国普渡大学植物病理学的教授,已退休多年。他最惊人的一个“发现”,是退休后做出的。2006年,他声称在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微生物,它不仅引起了大豆、玉米成批死亡,还能导致牲畜大批流产和人类疾病。据他说,这种病原体只有病毒大小,但是又长得像真菌。他唯一的证据是用电子显微镜拍下的照片,模模糊糊的一团东西,据称就是这种不明病原体。如果这是真的,这将是一个极其重大的发现。转基因作物能够产生新的病原体,这用现有的生物学知识无法解释,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而这种病原体能够同时感染植物、动物和人,而且都导致严重的后果,这也是前所未有的。2010年有人发现辣椒轻斑驳病毒能让一些人出现发烧、腹痛等症状,认为是第一种能感染人的植物病毒,但也没有获得学术界的公认。所以休伯的发现如果能被证实,那是一种全新的微生物,该成果毫无疑问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即使休伯淡泊名利,既然这种病原体对农业、畜牧业和公共卫生如此重要,他也该尽快让学术界承认其发现,促使政府采取紧急措施防止这种病原体的蔓延,例如严禁种植转基因作物。一项科研成果要获得学术界的承认,首先应该写成论文,经过同行评议后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如果是重大的成果,还应该争取在著名的国际期刊上发表。然而,七、八年,休伯只是热衷于向没有专业识别能力的媒体、公众宣布其发现,在世界各地(包括到中国)到处向非专业人士做演讲(这些活动往往由有机食品商资助,目的是为了抨击转基因作物的危害),却从不写成论文发表。到了2011年,休伯才想到要报告政府部门,给美国农业部写了一封公开信,简略地叙述其惊人发现,说这是紧急事件,要求美国农业部不要批准转基因苜蓿的种植,美国农业部没有理他,批准了。爱荷华州农业部官员找他要病原体样本做鉴定,却被他拒绝了。休伯声称他有自己的研究团队,但拒绝透露成员名单,说是怕自己的合作者受到打击报复。休伯的这种做法,连他的同事都看不下去了。普渡大学植物病理学系的主任说:“这根本就是荒唐的。如果这是真的,而且你能证明它,那就是一张诺贝尔奖的单程票。证据在哪里呢?他在隐瞒什么呢?”今年11月,休伯到佛罗里达州做演讲继续向公众讲他的惊人发现,最爱揭穿反转基因骗局的佛罗里达大学副教授凯文?佛尔塔跑去听,当场向其发难,请休伯把那种神秘病原体的样本交给他做测序,一个月后就可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佛尔塔愿承担全部费用)。休伯拒绝了,说担心把样本交给佛尔塔会给佛尔塔人身带危险。佛尔塔说他不怕被灭口,休伯还是不愿意给他,要佛尔塔自己去找病原体。佛尔塔请他提供分离该病原体的步骤,休伯也拒绝了。佛尔塔录下了他和休伯交锋的整个过程,并发起签名要求休伯将其神秘病原体交给科学界研究,已有470多名科学家签名。最近崔永元等人去美国“调查转基因”,也带回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中国质检的科学家证实了休伯的发现,用电子显微镜在转基因大豆中发现了“不明病原体”,而且可能正是它导致5000万中国人不育、女童性早熟、儿童哮喘发病率增加、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缺陷上升、自闭症剧增、肝癌增加、多种慢性病增加……有人要求他们告知这名中国科学家的名字以便了解详情,被以保护该科学家不受打击报复为由拒绝。要求他们提供病原体样本供做鉴定,也被拒绝。这一点他们学休伯倒是学得很像,没把亿万人民的身体健康当回事,听任“不明病原体”肆虐而不愿配合学术界将其搞明白。靠模模糊糊的电子显微镜照片是难以鉴定那究竟是什么东西的,甚至连是否是生物都很成问题。很可能,那不过是无生命的杂质、晶体。如果有病原体样本,就可以知道它究竟是不是生命,含不含核酸。如果含核酸,就可测定其基因组序列,把序列与已知的微生物序列做比较,就可以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按现在的技术,几星期就可得到结果。然而休伯和那个不知真假的中国科学家都号称手上有该病原体样本,却都不愿拿去做基因组测序,就不能不让人怀疑,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科学研究有一条原则,不寻常的主张需要不寻常的证据。休伯的主张本已经够不寻常的了,传到了中国,又无限膨胀,仿佛一切的疾病都因这种“不明病原体”引起,转基因作物成了万恶之。而全部的证据,就是真假不明的电子显微镜照片。难怪此事在美国成了笑柄,那些联名向休伯索要病原体样本的科学家,无非是想让休伯出丑,谁会真的相信他手上真有病原体样本?连去听休伯演讲的农民,也觉得他不靠谱。但中国就不同了。看看网上评论,很多人是真的相信在转基因作物中有让人断子绝孙的“不明病原体”。在他们看,不寻常的主张只需要一点点经不起推敲的证据,甚至不需要任何证据,敢说就行。(《新华每日电讯》2013.12.26)19.标题中所说的“神秘”在文中体现在哪些地方?(4分)20.文中引用了普渡大学植物病理学系主任的话并提到在休伯演讲时“最爱揭穿反转基因骗局的佛罗里达大学副教授凯文?佛尔塔跑去听”这件事,有何作用?试简析。(5分)21.面对一项新的科研成果,人们应怎样判断才能信服?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分)参考答案:19.①声称能引发多种人畜、植物发病,但又得不到证实;②休伯从未就“不明病原体”写过学术论文;③休伯拒绝将这种病原体交给科学界研究,让科学证据辨真假;④中国不知名科学家也发现了这一“不明病原体”但同样不愿配合学术界,交出样本。(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20.①引用“普渡大学植物病理学系的主任”的话,说明了休伯根本无法向世人拿出证据。②写“最爱揭穿反转基因骗局的佛罗里达大学副教授凯文?佛尔塔跑去听”这件事,说明了人们对休伯的无证据说法的质疑。③这两个例子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一“不明病原体”的神秘和他的荒唐,无法令人信服;也突出人们不轻信没有科学证据的主张;暗示病原体的不存在。(①②点各1分,第③点3分,共5分)21.人们要信服一项新的科研成果,应该从以下方面作出判断:①要在学术期刊甚至著名的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休伯除了宣布、演讲,并未将成果写成论文,并未得到权威部门的认可。②要有坦诚、开放的学术态度。休伯多次拒绝透露成员名单、研究样本,受同行质疑。③要有真实、可信的证据。休伯全部的证据,只是真假不明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因此在美国成了笑柄。(6分,每点3分,观点1分,分析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秦淮河上寻浆声文瑞①最早对秦淮河的认识,缘于唐代杜牧的诗《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雾霭如烟,酒肆飞歌,人家热闹,商女如花……从此,在我的印象中,秦淮河与风月,与商女、人家、诗人是裹挟在一块儿的。②当时的我没有能力走近秦淮河,只能是心生些无端的遐想。想什么呢?想秦淮河的风月,历经六朝撂下来是不是可以撂成一摞诗册了?想有谁可以测知秦淮河里究竟融了商女胭脂红多还是融了商女相思泪多?想秦淮人家是谁?是酒家、船家、商家、女人家?是酒家的花雕芬芳?是船家的轻舟载月?是商家的挥金如土?是女人家的袅袅婷婷?想是秦淮河风流还是来到秦淮河的诗人风流?是秦淮河的风流诱发了诗人的风流,还是诗人的风流赋予了秦淮河风流?到过秦淮河的人说,在秦淮河,诗境与环境曼妙无比——诗歌中可以读出秦淮河,秦淮河可以流出诗歌。③我想象的秦淮河,两岸的酒家肯定是要有的,软软的吴歌也肯定是要有的,即便是艳俗的女子也可以有的,而每个酒家门前肯定也飘逸着一方旌旗或是几盏灯笼,打着诱人的“秦淮人家”字样,吸引着天下来客;临河的窗边最好有一扇窗开着,窗台上吊一盏小灯,供着一盆兰花或茶花,或倚着一个婉约的江南女子,如果没有女子倚窗,则要有吴歌从窗里飘逸出来,迷得游船的才子、公子们船舱探头,引颈觅美人。而秦淮河的水呢,必定是清澈见底,甚至可见鱼虾追逐,船从如镜的水面划过,划出一道清波,清波在逶迤的灯光下闪烁着片片鳞光;天上有一轮孤月随着船走,船窗里有三两个知己男女,或抚琴或轻歌,或饮酒或品茗,或叙情或抒怀,尽说些风花雪月的事。如果是冬天则要有一炉暖炭煮着黄酒,如果是夏天则要有一把绢丝的扇摇着凉风,如果是春天就遐想“无风自婀娜”的王献之诗中的桃叶姑娘,如果是秋天就戏说来江南贡院考试的才子唐伯虎的风流韵事……④后来,我读大学时,读到了朱自清、俞平伯两位散文大师的同题美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秦淮河有了新的感悟。两位大师因为生活经历和对事物感悟的角度不同,写出来的文章或重于抒情或偏于状景,伯仲难分,均是千秋文章。这时的秦淮河,已然没了六朝的历史味的古韵,但仍有商女的歌声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朱、俞是性情中人,更是道德中人,显然不适应这种缺乏情韵的歌声,他们宁愿在灯与月交融的秦淮河静静的一隅“静听那汩——汩的桨声”……于是,秦淮河的风月在我心中演变成了“汩——汩的桨声”。⑤2005年农历大雪的一天,我走近秦淮河。时值寒冬,却人流如织。秦淮河窄窄的,不过百米,两岸灯火如炬,迷离闪烁,旧唐诗流淌的风韵被放大得有些变形,感觉上更似一位珠光宝气的女子。这热烈的场景令我一时竟不能适应。我心想:秦淮河可以有商女有人家,但秦淮河不应该是如许艳俗的呀!⑥显然,我要失望了。把秦淮河定格于美好想象的诗歌与传说中,只会是如同朱自清一样的感觉了——“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21世纪的市场经济,商业运作古文化,秦淮河的商味浓郁得像黏稠的蜜,现代、时尚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加之行色匆匆的人群、南腔北调的人语,蛊惑得秦淮河的清韵全然了无踪影。或许,秦淮河的唐诗宋词的妙韵全部回到诗卷中去,回到历史中去了。这日,天寒地冻,我四处寻觅也没有寻觅到曾经载过朱、俞的那种带桨的“七板子”船,因此,我放弃了游船的想法,我预见上了船去必定也感受不到杜牧的诗韵,感受不到朱、俞笔下的那感动人心的“汩——汩的桨声”。
⑦其实,浮躁的是人心。秦淮河始终是厚重的,她沉淀了层层叠叠的历史,流逝了年年岁岁的时光,而且,还将继续把历史沉淀,把时光溶解,直到永远。秦淮河始终是静谧的,她历经千秋岁月,早已看惯了风花雪月、刀光剑影,看惯了朝野更迭、聚合离散,看惯了春风杨柳、冰霜残梅,也早就习惯了商女们的歌舞升平,习惯了商女们的爱恨情仇。秦淮河始终是自然的,她为城市承载了过多的奢侈,包容了过多的繁华,可这奢侈与繁华是人类给予她的呀,应该返朴的是人类,是搅了秦淮河清韵的人类。历史一页一页翻过,时光一年一年走过,世事变迁,世事缤纷,灵魂属于自己,本就是走马观花的我们又何必向秦淮河寻求些什么呢?⑧这心的静水中,一支灵魂之桨在游弋,发出“汩——汩的桨声”……1.分别概括作者早年与读大学时对秦淮河的认识。(4分)
早年:
读大学时:
2.作者在第⑤段中说,秦淮河上“旧唐诗流淌的风韵被放大得有些变形,感觉上更似一位珠光宝气的女子”,阐释这句话蕴含的意义。(4分)
3.本文作者到秦淮河寻找浆声,其寻找的结果如何?通过这一寻找的过程,作者在思想上有了怎样的领悟?(6分)
4.第②段结尾说:“诗歌中可以读出秦淮河,秦淮河可以流出诗歌。”其实何止是一条秦淮河,许多的山川河流,乃至风花雪月,都与文学有着类似的不解之缘。请结合你掌握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特定的文学现象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1.(4分)早年:秦淮河与风月、商女、人家、诗人是裹挟在一块的。
读大学时:已经没了六朝历史味的古韵,商女的歌声缺乏情韵,但可以静听那汩—汩的浆声。2.(4分)秦淮河以商业运作古文化,使它原有的文化风味扭曲变形,给人以艳俗的感觉。3.(6分)(1)虽然在现实中没有找到秦淮河的清韵,但却在“心的静水”中找到了“汩—汩的浆声”。(2)秦淮河始终是厚重、静谧和自然的,改变的只是人类自己,应该返朴的也只是人类。4.(6分)(这是一道探究性题目,要求学生作出个性化的回答。但不管怎样回答,都要注意两点:①理解题意;②将文本内外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符合这一要求,可得基本分4分,如见解深刻,或文采漂亮,可得满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23.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
24.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23、(1)贵人贱马
(2)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24、解析:本题考查了论语的仁爱观,两个断句的差别在于,前者“不问马”为一句,后者将“不问马”标断。这一细小的变化,使意义有了明显不同,对比如下:第一种,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译文:马房烧了,孔子退朝回家,问道:“伤了人吗?”没有问马。第二种,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译文:马房烧了,孔子退朝回家,问道:“伤了人吗?”(回答说:)“没有。”接着询问马的情况。按照前一种标点,孔子只关心人的伤亡,对马的伤亡则不闻不问。而唐人的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5.阅读下文,完成第8一11题。熊廷弼,字飞百,江夏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保定推官,擢御史。三十六年,巡按辽东。岁大旱,廷弼行部金州,祷城隍神,约七日雨,不雨毁其庙。及至广宁,逾三日,大书白牌,封剑,使使往斩之。未至,风雷大作,雨如注,辽人以为神。在辽数年,杜馈遗,核军实,按劾将吏,不事姑息,风纪大振。督学南畿,严明有声。以杖死诸生事,与巡按御史荆养乔相讦奏。养乔投劾去,廷弼亦听勘归。四十七年,廷议以廷弼熟边事,起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宣慰辽东。廷弼之初抵辽也,令佥事韩原善往抚沈阳,惮不肯行。继命佥事阎鸣泰,至虎皮驿恸哭而返。廷弼乃躬自巡历,自虎皮驿抵沈阳,复乘雪夜赴抚顺。总兵贺世贤以近敌沮之,廷弼曰:“冰雪满地,敌不料我来。”鼓吹入。时兵燹后,数百里无人迹,廷弼祭诸死事者而哭之。遂耀兵奉集,相度形势而还。所至招流移,缮守具,分置士马,由是人心复固。廷弼身长七尺,有胆知兵,善左右射。自按辽即持守边议,至是主守御益坚。然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当是时,光宗崩,熹宗初立,朝端方多事,而封疆议起。御史冯三元劾延弼无谋者八、欺君者三,谓不罢,辽必不保。诏下廷议。廷弼愤,抗疏极辨,且求罢。而御史张修德复劾其破坏辽阳。廷弼益愤再疏自明云辽已转危为安臣且之生致死。遂缴还尚方剑,力求罢斥。给事中魏应嘉复劾之。朝议允廷弼去,以袁应泰代。廷弼乃上疏求勘。帝从之,命兵科给事中朱童蒙往。及童蒙还奏,备陈廷弼功状,末言:“臣入辽时,士民垂泣而道,谓数十万生灵皆廷弼一人所留,其罪何可轻议?独是廷弼受知最深,蒲河之役,敌攻沈阳,策马趋救,何其壮也;及见官兵驽弱,遽尔乞骸以归,将置君恩何地。廷弼功在存辽,微劳虽有可纪;罪在负君,大义实无所逃。此则罪浮于功者矣。”帝以廷弼力保危城,仍议起用。
(节选自《明史·列传·熊廷弼》)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辽数年,杜馈遗,核军实
遗:遗失B.养乔投劾去,廷弼亦听勘归
勘:调查C.总兵贺世贤以近敌沮之
沮:阻止D.及童蒙还奏,备陈廷弼功状
备:详细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熊廷弼“有胆知兵”和“物情不甚附”的一组是A.①按劾将吏,不事姑息,风纪大振。
②以杖死诸生事,与巡按御史荆养乔相讦奏。B.①祷城隍神,约七日雨,不雨毁其庙。②令佥事韩原善往抚沈阳,惮不肯行。C.①廷弼曰:“冰雪满地,敌不料我来。”鼓吹人。②给事中魏应嘉复劾之。D.①蒲河之役,敌攻沈阳,策马趋救,何其壮也。②帝从之,命兵科给事中朱童蒙往。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熊廷弼巡按辽东期间,执法严明,法度和纲纪大为振作。B.熊廷弼安抚辽东时竭力保全城市,深受百姓爱戴。C.熊廷弼性情刚强、意气用事,不屈服于人,多次被人弹劾D.皇上派人调查后认定了熊廷弼的罪责,允许他戴罪立功11.用斜线(/)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用斜线(/)断句。
廷弼益愤再疏自明云辽已转危为安臣且之生致死
(2)翻译。①廷弼乃躬自巡历,自虎皮驿抵沈阳,复乘雪夜赴抚顺。
译文:②谓数十万生灵皆廷弼一人所留,其罪何可轻议?译文:参考答案:8.A(遗:w,给予,赠送。)9.C10.D(原文没有认定罪责、戴罪立功的意思)11.(1)(4分)廷弼益愤/再疏自明/云/辽已转危为安/臣且之生致死(划对1个“/”给1分)
(2)①(3分)熊廷弼就亲自巡行视察,从虎皮驿抵达沈阳,再趁雪天连夜赶赴抚顺。(1句1分)
②(3分)(土人和百姓)讲几十万人命都是熊廷弼一个人所保全的,他的罪名怎么可以轻率论定?(第1句2分,第2句1分).6.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赵光逢,字延吉。曾祖植,岭南节度使。祖存约,兴元府推官。父隐,右仆射。光逢与弟光裔,皆以文学德行知名。(《旧唐书》:光裔光启三年进士擢第累迁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膳部郎中知制诰季述废立之后旅游江表以避患岭南刘隐深礼之奏为副使因家岭外。)光逢幼嗜坟典,动守规检,议者目之为“玉界尺”。唐僖宗朝,登进士第。逾月,辟度支巡官,历官台省,内外两制,俱有能名,转尚书左丞、翰林承旨。昭宗幸石门,光逢不从,昭宗遣内养戴知权诏赴行在,称疾解官。驾在华州,拜御史中丞。时有道士许岩士、瞽者马道殷出入禁庭,骤至列卿宫相,因此以左道求进者众。光逢持宪纪治之,皆伏法,自是其徒颇息。改礼部侍郎、知贡举。光化中,王道浸衰,南北司为党。光逢素惟慎静,虑祸及己,因挂冠伊洛,屏绝交游,凡五六年。门人柳璨登庸,除吏部侍郎、太常卿。(《唐摭言》云:光化二年,赵光逢放柳璨及第,后三年不迁,时璨自内庭大拜,光逢始以左丞征入。)入梁为中书侍郎、平章事,累转左仆射兼租庸使,上章求退,以太子太保致仕。梁末帝爱其才,征拜司空、平章事。无几以疾辞,授司徒致仕。(《唐摭言》云:光逢膺大用,居重地十余岁,七表乞骸,守司空致仕。)居二年,复征拜上相。同光初,弟光允为平章事,时谒问于私第,尝语及政事,他日,光逢署其户曰“请不言中书事”,其清净寡欲端默如此。尝有女冠寄黄金一镒于其室家,时属乱离,女冠委化于他土。后二十年,金无所归,纳于河南尹张全义,请付诸宫观,其旧封尚在。两登廊庙,四退邱园,百行五常,不欺暗室,搢绅咸仰以为名教主。天成初,迁太保致仕,封齐国公,卒于洛阳。诏赠太傅。(节选自《旧五代史·卷五十八》,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光裔/光启三年进士/擢第累迁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膳部郎中知制诰/季述废立之后/旅游江表/以避患岭南/刘隐深礼之/奏为副使/因家岭外/B.光裔/光启三年进士擢第/累迁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膳部郎中知制诰/季述废立之后/旅游江表以避患/岭南刘隐深礼之/奏为副使/因家岭外/C.光裔/光启三年进士擢第/累迁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膳部郎中/知制诰/季述废立/之后旅游江表以避患/岭南刘隐深礼之奏为副使/因家岭外/D.光裔/光启三年进士/擢第累迁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膳部郎中/知制诰/季述废立之后/旅游江表以避患/岭南刘隐深礼之奏为副使/因家岭外/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江表,长江以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南方六朝都泛称江表。B.知制诰,官名,掌管起草皇帝诰命,以他官掌诏、敕、策、命者称为兼知制诰。C.坟典,是《三坟》、《五典》的合称,后来泛指古代的典籍。D.行在,也称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也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赵光逢世出名门。他的曾祖父赵植,曾经担任岭南节度使;他的祖父赵存约,曾经做过兴元府推官;他的父亲赵隐,也曾官至右仆射。B.赵光逢一贯谨慎宁静。唐朝光化年中,南北司结党,赵光逢辞官到伊洛隐居,五六年断绝交往;入梁为官,七次上表请求朝廷,允许自己退休。C.赵光逢清净寡欲,端正沉默。弟弟赵光允到家中拜访谈到政事,赵光逢在门上题字提醒,女道士寄放黄金在他家里,二十年后,金子原封没动。D.赵光逢做事深谋远虑。在改任礼部侍郎、知贡举时,赵光逢放柳璨及第,所以柳璨受朝廷重用后,赵光逢凭借老师的身份得以回到朝廷担任要职。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有道士许岩士、瞽者马道殷出入禁庭,骤至列卿宫相,因此以左道求进者众。(2)光逢素惟慎静,虑祸及己,因挂冠伊洛,屏绝交游,凡五六年。参考答案:10.B11.A12.D13.(1)这时有道士许岩士、盲人马道殷进出宫廷,很快当上卿相大官,因此用旁门左道求进的人很多。(“瞽者”、“禁廷”、“骤”、“左道”)(2)赵光逢一贯谨慎宁静,担心灾祸殃及自己,因而辞官到伊洛隐居,断绝交往,有五六年之久。(“素”、“及”“挂冠”“屏绝”)11.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A项,“江表”,应是长江以南地区。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墓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项,赵光逢放柳璨及第不是为了自己今后回到朝廷做打算。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赵光逢,字延吉。曾祖父赵植,是岭南节度使。祖父赵存约是兴元府推官。父亲赵隐任右仆射。赵光逢与弟弟赵光裔,都以文学德行知名。(《旧唐书》记载:光裔是光启三年考中进士接连调任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任膳部郎中、知制诰,季述被废立之后,旅居游历江南以避祸患,岭南人刘隐深礼待他,奏明朝廷让他担任副使,于是光裔定居岭外。)赵光逢年幼时爱读经典书籍,一举一动都很守规矩,当时的人把他看作像“玉界尺”那样正直温和的人。唐僖宗时,进士及第。过了一个月,任为度支巡官,历任台省官职,在朝廷内外都有能干的名声,转任尚书左丞、翰林承旨。昭宗巡幸石门,赵光逢不随从,昭宗派戴知权带诏书命他前往石门,他称病辞职。皇帝到华州,拜为御史中丞。这时有道士许岩士、盲人马道殷进出宫廷,很快当上卿相大官,因此用旁门左道求进的人很多。赵光逢依靠宪纪治理此事,都受到法纪制伏,从此这类人渐渐少了。后改任礼部侍郎、主管贡举。光化年中,王道衰退,南北司结党,赵光逢一贯谨慎宁静,担心灾祸殃及自己,因而辞官到伊洛隐居,断绝交往,有五六年之久。他的门人柳璨受重用,任吏部侍郎、太常卿。(《唐摭言》记载:光化二年,赵光逢放柳璨及第,以后三年没有得到调任,当时柳璨从皇宫得到重用,光逢才以左丞的身份调入朝廷。)到梁朝时赵光逢任中书侍郎、平章事,转任左仆射兼租庸使,上奏章请求退职,以太子太保身份退休。梁末帝爱他的才能,征召为司空、平章事。没过多久因病辞职,授司徒退休。(《唐摭言》记载:光逢接受大任,担任要职十多年,七次上表请求退休,最后以司空的身份退休。)过了两年朝廷又征召他任命为上相。同光初年,他的弟弟赵光允为平章事,时常到家中拜访,曾经谈到政事,有一天,赵光逢在门上题字道:“请不要谈论中书省的事。”他就是这样清净寡欲,端正沉默。曾经有女道士寄放二十两黄金在他家里,碰上乱世,女道士死在别处。二十年后,金子不好还给谁,便交给河南尹张全义,请转送给道观,金子上的旧封条还在。他在两个朝代任官,四次退休,遵行伦常,不暗中做坏事,官员绅士都敬仰地把他当作名教主。天成初年,迁太保退休,封齐国公,死在洛阳。下诏赠为太傅。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读漫画,请描述画面的内容并揭示漫画的寓意。(4分)内容:
寓意:
参考答案:内容:一人翘起食指,煞有介事地作出承诺,承诺膨胀成一个大泡泡,一只小鸟飞来,用尖锐的嘴巴轻轻一啄,泡泡破裂,炸裂声使承诺者站立不稳,几乎摔倒。寓意:讽刺社会上有些人轻诺寡信,难以取信于人。内容涉及三种形象,有细节,3分;寓意1分。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相传金圣叹之子自幼聪慧,善长对对子。一次他去参加童子试,途中采得鲜花一朵,边走边闻,不知不觉到了考场。老宗师(主考官)坐在堂上,他赶紧将鲜花藏入袖中。谁知主考官早已看到,随口
①
(xì
xuè)道:“小童子暗藏春色。”他一听,知道事情已无法隐瞒,于是就对道:老宗师
②
。”老宗师听了,大笑了起来。(1)找出文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1分)(2)根据拼音在①处写出汉字。
_(1分)(3)请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
,使之与“小童子暗藏春色。”形成一个对子。(2分)参考答案:9.文化经典阅读。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以南宋之词可学北宋不可学也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祖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学幼安者,率祖其粗犷、滑稽,以其粗犷、滑稽处可学,佳处不可学也。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气象论亦有“横素波、干青云”之概,宁后世龌龊小生所可拟耶?(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20.文中的“白石”和“幼安”各指谁?(2分)答:
。21.王国维为何说北宋词不可学?(2分)答:
。参考答案:19.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以南宋之词可学/北宋不可学也。20.姜夔
辛弃疾21.因为北宋词的情韵、格调、境界,并非普通人轻易模仿可得。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要解决网络文学思想苍白、审美水平不高的问题,网络文学作家要不断寻找衡量网络文学的标准,体现时代精神和文学的价值。B.艰苦奋斗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尽管他暂时可能富有,仍是一个没有前途和希望的民族。C.两会期间陈肇雄表示,自今年10月1日起将全面取消手机长途漫游费,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委扎实落实网络提速降费工作,推动网络建设进程。D.中国商务部和菲律宾贸工部3月7日在马尼拉举行的第二十八届中菲经贸联委会,会上双方就进一步加强两国经贸合作达成多项共识。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病句。A“体现时代精神”前缺主语。B把“尽管”放到“他”后面。D把“在马尼拉举行的第二十八届中菲经贸联委会”中的“的”改为“了”。六、写作(60分,共1题)11.阅读下面一组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要脱离漫画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参考答案:题目分析:这次作文是漫画式材料作文,本身这组漫画是由四张画面组成,但选入省考语文试卷删掉了第四张画面,给考生审题带来更多的障碍,导致这次考场作文偏题的同学较多,得分不理想。认真阅读画面上的三句旁白:1、(甲)多么精美的艺术品;2、(乙)送给你了;3、(甲)现在看来并不太精美。(省去的第四幅画面的旁白是:所拥有的东西都会因为拥有而变小。)如果你仔细琢磨,你还会发现,这组漫画的“灵魂”,就是“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其实,历史的和现实中的许多人都是这么一幅德性。分析到这一层,我们还可以再压缩一下,把它改造成一个话题,那就是“珍惜拥有”,或者是一个标题——《珍惜拥有》;这样,文章的主旨应该说要明朗化了。“拥有”是一个内涵很大的词语,拥有什么?哪些我们所拥有的,是很宝贵的?你还应该把立意具体化。哪一样宝贵的东西,在你拥有时,常常置若望闻、视而不见了;而一旦失去了,你却追悔莫及了?抓住体验最丰、感受最深的那一点来写,表达你对“珍惜拥有”这一话题(或标题)内涵的理解。立意解读根据“由果溯因”的方法,立意的关键在于:为什么现在看起来会不太精美?太容易得到的便不懂得珍惜何以精美?唯有珍惜。不因拥有而贬低其价值。得之不易,方显珍贵。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很多,应学会珍惜拥有。珍惜你现在的拥有,别为失去的东西徒劳伤心。拥有时人们往往不知珍惜,失去后才觉得可贵。2、近处无风景,生活在别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技术设备研发及销售合作合同
- 货物运输赔偿合同
- 集体土地征收合同及补偿安置细则
- 探讨产品授权经销合同的风险与防控
- 建筑工程专项劳务分包合同
- 公司设备采购合同样本
- 护理专业人才就业合同定制版
- 《之鼎郑州博物院》课件
- 202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7 古诗三首 配套说课稿 新人教版
- 企业文化建设与推广合同
- 2024年员工规章制度具体内容范本(三篇)
- 福建公安基础知识真题汇编2
- 合格网约车出售协议书范文范本
- 2024年金融理财-特许金融分析CFA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生物光合作用第1课课件-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人教版(PEP)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1 How tall are you?B Read and write 教案
- 第2课 玩泥巴(课件)科学一年级下册
-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生鲜超市未来工作计划
- 食材配送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