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革命1919-1949_第1页
专题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革命1919-1949_第2页
专题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革命1919-1949_第3页
专题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革命1919-1949_第4页
专题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革命1919-194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国民革命1924--1927一、第一次国共合作条件1、背景①时代要求:打倒列强,除军阀(反帝反封建,封建军阀)②1923年,“二七”惨案,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后,中共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合作方针;③孙中山领导的反军阀斗争屡遭失败,同意与共产党合作。④共产国际的帮助;2、实现标志——国民党“一大”国民党“一大”,1924.1,广州内容:①改组国民党,同意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方式)第一次国共合作基础②重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增加反帝内容)第一次国共合作基础③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④1924.6,“以俄为师”,创建黄埔军校, 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⑤意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兴起。5、影响:标志革命统一战线形成,国民革命兴起(二)国民大革命(1924——1927)1、兴起:国民党一大的召开2、发展:1925年五卅运动、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并将所属军队统一编为国民革命军。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统一3、高潮:北伐战争【知识链接】国民革命歌民阈十五年七月一日公布卷暂代阈歌,弱卷黄埔罩校政治教官所作,以法阈完歌「你睡了嗝?」(一般所熟知的「雨堡老虎」)^曲^。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1)目的: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2)对象: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个军阀。(封建军阀为列强之代理人,反封建军阀同时达到反帝的作用)(3)经过: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1927年春,北伐军沿长江东下,占领南京,进驻上海。从广州誓师到攻占南京,近10个月,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推进到了长江流域,威震全国。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收回汉口和九江英租界。4、国民革命的失败标志: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合作探究】:大革命为什么会失败?有何教训?(1)失败原因客观:敌人力量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主观:中共缺乏经验;共产国际错误指示;陈独秀在后期放弃领导权。(2)教训:工人阶级应该坚持对于革命、尤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第2讲、土地革命/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6一、武装起义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背景:国民革命失败,中共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2、南昌起义:时间:1927.8.1,南昌,周恩来、贺龙意义:第一枪、建军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3、八七会议:时间:1927.8.7,汉口内容:清算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在会上作“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理论,符合中国国情。意义:给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4、、秋收起义经过: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受挫。毛泽东率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一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最后发展成为燎原之势。二、“土地革命”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2、结果:形成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其中,土地革命是核心。3、意义:贫苦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I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革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符合中国国情理论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星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红军长征(1934---1936)1、背景: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江西瑞金,主席毛泽东1930-1934,国民党五次“围剿”2、原因:直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根本:“左”倾错误的泛滥(王明,博古,李德)3、经过1934年10月,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后冲破敌人围追堵截,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1936年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4、遵义会议(1)时间:1935年1月;地点:遵义;A内容:①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没有纠正思想上的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④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B意义:①、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②、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地位;③、这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存在的路线方针等问题,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党、红军、中国革命。④、是党从幼稚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合作探究】:什么说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1)党的领导实质是指导思想、方针的领导。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也就从指导思想、方针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2)长征途中红军的中心任务是军事斗争,毛泽东进入三人军事小组,负责军事行动,从而确立了其在全党和全军的领导地位。【知识链接】对遵义会议的正确理解(1)遵义会议由于受形势的制约,它只是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而没有从思想上彻底消除党内的“左”倾思想。(从思想上彻底消除党内的“左”倾和右倾错误是中国七大的召开)(2)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其理由是,虽然毛泽东并没有在党中央担任总书记,但是党的领导是思想路线的领导,党中央已经采纳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会议后,毛泽东担任三人军事小组的成员之一,当时党的主要任务就是军事行动,因此也就是掌握了党的实权。(3)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其理由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5、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①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成了长征精神。③红军主力到达抗日前线,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四、西安事变1、原因:民族危机加深,蒋的不抵抗政策,激化国民党内部矛盾,2、经过: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压蒋介石,中共派周恩来到西安谈判,事变和平解决。3、意义: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打下了重要的基础。第3讲伟大的抗日战争1937—1945【课程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一、背景(1)日本:①根本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冲击,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对策②现实原因: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心膨胀③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的既定国策(蓄谋已久)(2)中国:①国共十年对峙:蒋介石打内战,忙于剿共,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②且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3)国际:英法美的绥靖之风盛行二、抗战前的日本侵华活动(中国的局部抗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在东北成立伪满洲国1932年,“一二八”事变,上海,十九路军抗战1935年,华北事变,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开始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原因: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过程: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1935年12月,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1936年底,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承认中共地位和表示抗战。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蒋介石3、意义:对抗战的胜利起决定性的作用。♦注意:抗战是全民族抗战,不单是国共两党。

四、全民族抗战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战略防御阶段1937.7.7七七事变—11.12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美梦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太原会战(国共两党共同参战)、平型关大捷1938.1--5徐州会战、李宗仁、台儿庄大捷1938.6—10下旬广州失守武汉会战此阶段抗战的主要战场特点:努力抗战、节节败退1937.8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1937.9陕甘宁边区成立1937年下旬,西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红军改编为新四军此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游击战争1937.9.25平型关大捷1938.5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战略相持阶段1940.5,枣宜会战张自忠殉国1941.1,皖南事变1941.12.8,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12.9,中国对日宣战1942.1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成立中国战区,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942年初一1945中国远征军远征缅甸特点: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此阶段抗战的主要战场1940下半年,百团大战歼敌4万多人“克服投降危险”,提高士气1941-1945巩固根据地的措施:政治:实行“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经济: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大生产运动思想:整风运动从思想上清算“左”和右的错误1945年春,中共七大,毛泽东发表《论联合政府》,明确党的任务: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意义:为抗战和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做了重要准备。战略反攻阶段1945.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路线单纯依靠军队和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阵地战)实行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游击战)评价抗战初期,积极抗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也鼓舞了全国人民,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抗战中后期: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相持阶段后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两者联系相互依存,互相配合,一起对抗日本侵略者五、侵华日军的罪行1、损害中国的领土与主权2、日本“七三一”细菌部队,用中国活人作解剖、细菌等各种试验,进行细菌战,毒气战;3、日军战争期间杀人、放火、抢劫、强奸,实行“三光政策”1937.12.南京大屠杀。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1941年潘家峪惨案。4、对沦陷区实行殖民统治,扶植傀儡政权,“以华制华”政策,还进行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实行“以战养战”。【思考】如何对待这段历史?还有日本教科书事件,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珍惜和平;落后就要挨打,奋发图强等六、抗战的胜利1、抗战胜利根本原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2、抗战争胜利的意义(1)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表现:收回台湾,澎湖列岛,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合作探究】:1、抗日战争的特点?(相对之前的反侵略战争,它呈现出的新特点)提示:①它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②双重性,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③两个战场并存,相互配合,相互依存;④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⑤以弱胜强,持久性(八年抗战)。【合作探究】:2、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比较(1)战争领导: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2)民众动员: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3)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4)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绥靖政策,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第4讲、解放战争1946-1949【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一、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1、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国内主要矛盾:由中日民族矛盾演变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3、国内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人民大众----渴望和平中共—一尽力争取和平民主。国民党—一假和平、真内战。(原因:①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②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二、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辿£8口46年夏)1、重庆谈判。1945.8边打边谈1945年,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为揭穿美蒋阴谋,争取和平,1945.8,毛泽东等人赴重庆谈判,经谈判,于1945年.10.10签订《双十协定》,扩大了中共的影响;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重庆。结果: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注意:区别于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过渡:重庆谈判只不过是蒋缓兵之计,美国帮蒋运兵,经过充分准备后,蒋于1946年撕毁假和平的面具,重新挑起内战。三、全面内战的爆发1、国民党全面进攻: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全面爆发;2、国民党重点进攻:1947年春,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山东,陕北•“蘑菇战术”;山东•孟良崮战役3、中共战略反攻:1947年夏,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4、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时间1948年9月——1949年1月部队东北解放军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指挥林彪、罗荣恒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林彪、罗荣恒、聂荣臻战果歼敌47万,解放东北全境歼敌55万,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地区、中原地区歼敌52万,华北全境战果: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5、北平谈判(1949.4、北平)(1)结果:达成《国内和平协定》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2)作用: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假和谈的阴谋,打破了其划江而治的美梦。6、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不要写完全胜利)。7、进军全国8、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进行土地改革【合作探究】:在艰苦的解放战争之余,中国共产党还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土地改革运动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翻身农民不仅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还积极承担抬担架、送粮草等任务,这一切使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增加,使战争胜利的方向转向人民解放军。【合作探究】:材料: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一一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

1)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渡江战役或占领南京2)"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寓意是鼓足勇气,乘胜追击,把革命进行到底。3)诗句中所涉及的城市在历史上曾称“虎踞龙盘”之地。请列举近代曾定都于此的政权: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四、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①国内意义:结束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②国际意义: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③思想意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课后巩固练习1、“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会选择下列哪项回答他()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解析:D,1924年,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这里1923年前后应该选D,其它表述都是错误的。)2(2010•安徽文综)图4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A.B.A.B.C.D.“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共赴国难”“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析:B,从图中寻找有效历史信息,从广州出发,进军武昌,南京,上海,可以判定为北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3(2010•重庆文综《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D.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国民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革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解析:A,“八七会议”当纠正的错误命武装的领导权,因此选A.4、毛主席说:“1927年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实行了彻底改革土地制度的办法,实现了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下列有关土地革命的说明错误的是:()A、“八七会议”上确定了要开展土地革命B、土地革命推翻了私有制,实行公有制C、没有土地革命,革命根据地就不能巩固D、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中心内容解析:选B。土地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将田地分给农民,是农民土地私有制。5、童谣也能证史。79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嘣嘭嘣嘭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童谣写作的时期是()A.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B.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C,:79岁的老人熟知的童谣,大概是20世纪30、40年代的。童谣里“国仇未报”“救国”等关键词,都指向了C抗日战争时期。(2010•天津文综)《□大□□大□□: “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天下’大大‘家族'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 (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析:C,从“亡国灭种的危机”等关键词不难做出判断。7、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周恩来深谙历史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C.要依靠政府军队D.中共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解析:D,本题主要利用背景分析法。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应该重兵卒”,突出反映了中共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8、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入侵内蒙古西部,成吉思汗陵的安全受到威胁,国共两党一致举助成吉思汗陵寝(棺材)西迁至青海的塔尔寺。这一行动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 )A、体现了国共两党民族平等政策 B、有利于团结各人民,共同抗日C、促进民族融合 D、使文物免受日本侵略者的破坏解析:B,【考点定位】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中国的最主要矛盾。对于这样一道题,同学们的答案完全有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同学从民族融合的角度去分析,认为这样做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融合,所以选择C答案;有的同学从抗日战争的时代大背景出发,认为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抗日才是重中之重,所以选择了B,还有从保护文化遗产这一点去考虑,认为这样做使我们的文物得到了保护,认为D才是正确的答案等等。同学们肯定是各持己见,争执不下。此时,老师应该对各种观点进行评价,并对题目本身的命题意图、背景做介绍,让学生重新思考,最后得出结论,在这几个观点中,“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抗日”是最重要的意义,最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日。中等题9、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解析:。抗日战争的重要特点是始终存在两个战场、两条路线、两个政党、两支军队;在抗战过程中有合作,但国共两党各自指挥着自己的军队。10(2010•辽宁文综)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解析:C,“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这一描述适合于运动战,选项中符合这一战法的战役只有百团大战。故选C。11、1942年1月2日,蒋介石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日,罗斯福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美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 )A.中国抗战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部分 B.美国干涉中国内政C.中国军队接受美国人的领导 D.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战解析:A,两者材料表明,中国的抗战与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紧密联系在一起,蒋介石是中国战区的最高司令,与史迪威合作,共同作战,所以选A。12、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 )①使中国终于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屈辱历史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④使中国真正成为世界强国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解析:B,①错,使中国终于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屈辱历史的是新中国成立,可排除A与C;④亦错,抗日战争之后,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并未真正成为世界强国故答案为B。13(2010•重庆文综)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一一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解析:C,本题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从材料上可以分析,此事发生在抗战期间,美国总统强调中国当战对世界联合国家作战的贡献,抗战期间属于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故选D。14(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17题)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莪13侬年6月广东647.766广西8144曲南38.150湖北4120二11531宜泰河南270,0001927年&月00081444,5口.1如'2.502.600曲2,284560744500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答案C15、10年北京卷)17.“上海的炮声应该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抗日战争的掌握。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全民族团结抗战,应该反映的是民族矛盾,此题应该是指1937年,上海“八•一三”战役,所以正确选项是D。16、(10年山东卷)11.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扛击三外国泛酸节鼎盛闰钓宜维说◎扛击三外国泛酸节鼎盛闰钓宜维说Q羞的曼曼黑栩睡此曲甦子中包泡氏况_.. _电镀坏于中国暴走强将检讨住$%❷投明的一电跑筑g■曲至的例医答案:A【解析】从笔记中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理由中“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可以排除B,因为义和团运动不排斥清政府;“②提出的某些思想具有近代化的因素”,排除D,因为北伐战争中没有提出任何的关于近代化的思想主张;阻断了中国近代化理由中“①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可以排除C,因为辛亥革命后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和法令,故不是破坏了生产力,而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提出了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从四个选项中可以排除C、D,而B不符合题意,故A项为正确答案。17、(10年全国卷2)18.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答案】D【解析】注意时间是1925年,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属于以“时间”作为基点的选择题类型。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历史功绩在于:一是提出了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二是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指出中国革命需要“工人农民及城市中小资产阶级普遍的参加”,三是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既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还要“反对封建的经济关系”。这次大会党已经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要点提出来了,宣传了自己的思想主张;1925年5月的五卅运动,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多次开会研究对策。蔡和森提出:应当把工人的经济斗争转变到民族斗争。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运动浪潮,以不可遏止的浩大声势迅速席卷全国。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过程中也得到很大发展。这年年初党召开四大时还只有党员994人,同年10月即增加到三千人,年底更达到一万人。说明共产党快速发展是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所产生的作用。18、(10年全国卷1)16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答案】C【解析】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开始,故A错;国名党撕毁协议,发动内战,故B错;国名党没有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故D错19、1937年12月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而且也不在其他各大城市,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它反映了()

A.国民党决定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B.国民党统治中心转向农村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战场 D.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日答案D20、1910年在第一届资政院会议上,有议员提出剪辩易服方案,遭致部分满洲贵族的激烈反对,有贵族言:“发辩亡,中国虽不亡,大清国亡。”导致这一事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C)A、武昌起义的爆发B、清朝政府被反推翻C、西方新思潮的传播D、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21、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封建的历史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22、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B)A.进行武装斗争,反对独裁专制B.发动思想运动,解放民众思想C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23、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在拜谒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祭词中说:“……辛亥春雷,义起粤中,碧血飞溅,寡不敌众,忽焉殒命。出师未捷,千古遗恨。义声扬振,五月而后,武昌继之,遂覆清室。民国以立,共和新造。壮哉先烈,死以为国,身毁名荣,英风义烈,永为世率。……”对这段祭词理解正确的是(C)①表达了江丙坤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之情②较为准确地评价了黄花岗起义的历史作用③黄花岗起义使清朝的统治基础更加动摇④黄花岗起义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24、1937年2月,中共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C)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D.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25、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沾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上述材料说明(D )A.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B.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C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D.民国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材料二1944毛泽东与约翰•谢伟思谈话时指出:中国人民理解民主并且要求民主。它无需经过长期实验,或者教育,或者“监护”。中国农民并不愚蠢;和每个人一样,他很精明地关心于他的权利和利益。所谓“老百姓没有知识,不能实行民主政治”之说,是根本不能成立的。因而,中国应当立即结束“训政”,实行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约瑟夫•W•埃谢里春编著:《在中国失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