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西省大同市第七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428e0b732476b8f959f14a753ef4696/f428e0b732476b8f959f14a753ef46961.gif)
![2022山西省大同市第七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428e0b732476b8f959f14a753ef4696/f428e0b732476b8f959f14a753ef46962.gif)
![2022山西省大同市第七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428e0b732476b8f959f14a753ef4696/f428e0b732476b8f959f14a753ef46963.gif)
![2022山西省大同市第七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428e0b732476b8f959f14a753ef4696/f428e0b732476b8f959f14a753ef46964.gif)
![2022山西省大同市第七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428e0b732476b8f959f14a753ef4696/f428e0b732476b8f959f14a753ef469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山西省大同市第七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短文《淡定的中国人》,回答11-13题。淡定的中国人梁实秋如果你起个大早,赶到邮局烧头炷香,柜台前即使只有你一个人,你也休想能从容办事,因为柜台里面的先生小姐忙着开柜子,取邮票文件,调整邮戳,这时候就有顾客陆续进来,说不定一位站在你左边,一位站在你右边,总之是会把你夹在中间。夹在中间的人未必有优先权,所以,三个人就挤得很紧,胳博粗、个子大,脚跟稳的占便宜。夹在中间的人也未必轮到第二名,因为说不定又有人附在你的背上,像长臂猿似的伸出一只胳膊,越过你的头部拿着钱要买邮票。人越聚越多,最后像是橄榄球赛似的挤成一团,你想钻出来也不容易。三人曰众,古有明训。所以三个人聚在一起就要挤成一堆。排队是洋玩意儿,我们所谓“鱼贯而行”都是在极不得已的情形之下所做的动作。《晋书·范汪传》:“玄冬之月,沔汉干涸,皆当鱼贯而行,推排而进。”水不干涸谁肯循序而进,虽然鱼贯,仍不免于推排。我小时候,在北平有过一段经验,过年父亲常带我逛厂甸,进入海王村,里面有旧书铺、古玩铺、玉器摊,以及临时搭起的几个茶座儿。我们是礼义之邦,君子无所争,从来没有鼓励人争先恐后之说。很多地方我们都讲究揖让,尤其是几个朋友走出门口的时候,常不免于拉拉扯扯礼让了半天,其实鱼贯而行也就够了。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到了陌生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便不肯排队,而一定要奋不顾身。难道真需要那一条鞭子才行么?据说:“让”本是我们“固有道德”的一个项目,谁都知道孔融让梨、王泰推枣的故事。《左传》老早就有这样的嘉言:“让,德之主也。”(昭·十)“让,礼之主也。”(襄·十三)《魏书》卷二十记载着东夷弁辰国的风俗:“其俗,行者相逢,皆住让路。”当初避秦流亡海外的人还懂得“行者相逢皆住让路”的道理,所以史官秉笔特别标出,表示礼让乃泱泱大国的流风遗韵,远至海外,犹堪称述。我们抛掷一根肉骨头于群犬之间,我们可以料想到将要发生什么情况。人为万物之灵,当不至于狼奔豕窜地攘臂争先地夺取一根骨头。但是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窥察到懂得克己复礼的道理的人毕竟不太多。小的地方肯让,大的地方才会与人无争。争先是本能,一切动物皆不能免:让是美德,是文明进化培养出来的习惯。孔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只有当仁的时候才可以不让,此外则一定当以谦让为宜。(节选于《书摘》2015年01月01日,有删改)11.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下列对“让”的理解不符合原文的是:(3分)A.我们“固有道德”的项目有很多,“让”是其中之一。“争”是人之本性,“让”可以在后面慢慢培养形成。B.孔融让梨、王泰推枣的故事体现古人“让”之精神,“让”之道德。日常生活中,懂得克己复礼的道理的人甚少。C.“让,德之主也”(昭·十)“当仁不让于师”来源于《左转》《论语》,在赞赏“让”之行为的同时提倡只有当仁的时候才可以不让,否则则一定当以谦让为宜。D、避秦流亡海外的人还懂得“行者相逢皆住让路”的道理,所以史官秉笔特别标出,表示礼让乃泱泱大国的流风遗韵,远至海外,犹堪称述。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3分)A、因为柜台里面的先生小姐忙着开柜子,取邮票文件,调整邮戳,这时候人陆续进来,会把你夹在中间,所以即使你起个大早,赶到邮局烧头炷香,柜台前即使只有你一个人,你也不能从容办事。B、古有明训:三个人聚在一起就要挤成一堆。排队是洋玩意儿,我们所谓“鱼贯而行”都是在极不得已的情形之下所做的动作。小的地方肯让,大的地方才会与人无争。“争”与“让”需辩证对待,一切动物皆会“争”,让是发展到文明社会存有的习惯。C、因为人为万物之灵,当不至于狼奔豕窜地攘臂争先地夺取一根骨头。但是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我们必“争”不“让”。D、我们是礼义之邦,君子无所争,从来没有鼓励人争先恐后之说。很多地方我们都讲究揖让,但当我们混在陌生人人群中,我们便奋不顾身。1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事件或说法体现“让”的美德的是:(4分)A、因父亲病危而五天没有公开露面的李总理,昨天来到丹戎巴葛民众俱乐部,神情自若地写下祝福父亲康复的祝语,并感谢该区居民连日来表达的关怀与慰问。(凤凰网)B、“土气”跟“宁在宝马车里哭”的价值取向格格不入,却是艰苦朴素的精神体现。党的干部不该整天穿名牌、抽名烟、喝名酒,更应该让于甘愿淡泊、乐于清贫的精神,为“出无车食无鱼”的“土气”而欣慰。(人民日报)C、往来车辆的驾驶人,一见Yield(“让”)这个牌示,把车停了下来,左顾右盼,直到可以通行无阻的时候才把车直驶过去。有时候路上根本并无车辆横过,但是驾驶人仍然照常停车。(《不淡定的中国人》)D、协警要求男子驾车靠边接受检查,男子却开车将协警撞倒在地,并对协警大骂:“穿狗皮的宝儿(傻子),弄你狗日的。”后经查证,驾车男子为安岳城区某工商所所长刘涛,当时身着工商制服。(华西都市报)参考答案:11.A
12.B
13.C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挂幅日本?夏目漱石李明非译大刀老人决心在亡妻三周年忌辰之前,一定给她立一块墓碑。但是靠着儿子那点本事,只能勉强糊口度日,此外再也无力积蓄一文钱。春天又来到了,老人苦窘着脸对儿子道:“那忌辰也是三月初八呢。”儿子只回答说“啊,是呀”,就不再做声了。大刀老人终于决定卖掉祖传的一幅珍贵的画来筹措费用,便和儿子商量道:“行吗?”儿子以冷淡到可恨的态度赞成道:“那行吧。”儿子在内务省社寺局工作,拿四十元的月薪,有妻子和两个孩子,而且还要奉养大刀老人,所以很吃力。老人若不在,这珍贵的挂幅早就变成通融的东西了。这挂幅是一方尺左右的画绢,因为年深月久,颜色变得和熏过一般,如果挂在暗的房间里,就模糊到分辨不出画的是什么东西。老人说这是王若水①画的葵花,并且每月从壁橱里拿出两三次,拂去桐盒上的灰尘,恭恭敬敬地取出里面的东西,立即挂在三尺的墙壁上,凝望着。的确不错,定睛一看,那熏污的浊暗之中,确有淤血似的很大的花样。有的地方,还略微残留着疑是青绿色脱落的斑迹。老人面对这模糊的古画,就忘却了这个由于他活得过久简直住旧了的人世。有时候,一面注视着挂幅,一面吸烟或喝茶;不然就光是凝神看着。“爷爷,这是什么?”孩子走过来,说着就想用指头触。像刚想起时日似的,老人一面说“不要碰”,一面轻轻地站起,去卷挂幅。于是孩子便问:“爷爷,糖球呢?”“嗯,买糖球,可不要淘气了。”老人说着,慢慢地卷上挂幅,放进桐盒,送到壁橱里,然后上外面去散步。回来的时候,顺便到街上的糖店里买两袋薄荷糖球,递给孩子道:“喂,糖球!”儿子晚婚,小孩子是六岁和四岁。和儿子商量的第二天,老人拿包袱皮包上桐盒,一清早就出去了。到四点钟,又拿着桐盒回来了。孩子跑到房门口问道:“爷爷,糖球呢?”老人什么也不说,走进屋,从盒子里拿出挂幅,挂在墙上,失神地望起来,听说转了四五家古董店,有说无落款的,有说画剥落的,竟没有人像老人预期的那样对这挂幅表示敬重。儿子说:“古董店别去了。”老人也说:“古董店是不成。”过了两个星期,老人又抱着桐盒出去了。这回是得到介绍,送请儿子的科长和朋友看一看。这回也没买糖球来。儿子刚一到家,他便像儿子有失检点似的嗔怪说:“那种没眼力的家伙,怎么能卖给他!他那里的都是些赝本!”儿子苦笑着。二月上旬,偶然来了个高明的经纪人,老人把画卖给了好事家。老人立刻到谷中去,给亡妻定做了像样的墓碑,余下的钱存进了邮局。过了五六天,老人又照例出去散步,但比平时晚两个小时才回来,两手抱着两大袋糖球。说是由于不放心卖掉的挂幅,又去看了一回,见到静静地挂在四叠半的品茗室里,前面插着透明似的腊梅。老人说他在那里被招待了茗茶。“说不定比收藏在我手里还放心呢。”老人对儿子说。儿子答道:“也许是这样吧。”一连三日,孩子们吃着糖球。注:①王若水是中国元代画家王渊的字,号澹轩,尤精花鸟竹石。16.请分点简介老人卖画的前后过程。(4分)17.分析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5分)18.你觉得小说中的老人有什么个性特点?请结合小说分点作简要评述。(6分)参考答案:略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中国人丑陋吗?冯骥才国民性是文化学最深层的问题之一。对于作家来说,国民性则是一种集体性格。作家的天性是批判的,所以笔下的国民性自然是国民性的负面,即劣根性。鲁迅先生的重要成就是对中国人国民劣根性的揭示;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所激烈批评的也是中国人国民性的负面。应该说,他们都不是进行严谨而逻辑的理性剖析,而是凭着作家的敏感与尖锐,随感式却一针见血地刺中国民性格中的痼疾。鲁迅用这种国民集体性格的元素塑造出中国小说人物画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阿Q。当然,鲁迅先生也把这种国民性批判写在他许多杂文中。柏杨则认为杂文更可以像“匕首一样”直插问题的“心脏”。故而柏杨没有将国民性写入小说。这使我想起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传教士文学”——到中国来传教的西方教士所写的见闻。传教士出于对异文化的好奇,热衷于对中国文化形态进行描述。他们笔下中国人的劣根性是相当复杂的。有善意的批评,有文化误解,也有轻蔑和贬损。特别是后者,与西方殖民者傲慢的心态相关。由于人们对鸦片战争以后那段屈辱的历史刻骨铭心,所以很少有人直面这些出自西方人笔下的批评。然而我们对自我的批评为什么也不能接收呢?是鲁迅和柏杨所言荒谬,还是揭疤揭得大狠?不狠不痛,焉能触动。其实任何国家和地域的集体性格中都有劣根。指出劣根,并不等于否定优根。应该说,揭示劣根,剪除劣根,正是要保存自己民族特有的优良的根性。我们对国民的劣根性的反省始自“五四”以来。一方面由于国门打开,中西接触,两种文化不同,便有了比较。另一方面,由于在中西的碰撞中,中国一直处于弱势。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面对这种软弱与无奈,苦苦寻求解脱,一定会反观自己,追究自己之所以不强的深在于自身的缘故。这便从社会观察到文化观察,从体制与观念到国民性,然而从文化视角观察与解析国民性需要非凡的眼光,用批评精神将国民性格的痼疾揭示出来需要勇气。所以我一直钦佩柏杨先生的这种批评精神与勇气。尤其是这个充满自责和自警的题目——丑陋的中国人——多容易被误解呀!但是只要我们在这些激烈的自责中能够体会一位作家对民族的爱意,其所言之“丑陋”便会开始悄悄地转化。如今,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向繁荣。繁荣带来的自信使我们难免内心膨胀。似乎我们不再需要自省什么“丑陋不丑陋”了。然而一个真正的文明的民族,总要不断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不管是穷是富。为此,柏杨先生这本令人深省的书该重新放在我们的案头。
(节选自《杂文选刊》2008年10月上)6.下列有关于“传教士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指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来华传教士写中国的文学作品。B.西方传教士在写“传教士文学”时,对中国抱着复杂的心态。C.轻蔑和贬损的“传教士文学”与西方殖民者傲慢的心态相关。D.少有中国人直面“传教士文学”,与近代中国的屈辱史有关。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家眼中的国民性是一种集体性格,他们更多地从批判的角度对待国民性。B.中国作家们所批判的中华民族的国民劣根性与西方传教士所批判的完全不同。C.中国作家对国民性的批判与近代国门被迫打开、在中西交往中处于劣势有很大关系。D.柏杨先生《丑陋的中国人》饱含着对民族的爱意,却又很容易被读者误解。8.下列关于鲁迅和柏杨对“国民劣根性的揭示”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人都凭着敏感与尖锐,一针见血地刺中国民性格中的劣根性。B.两人的批判都并非严谨而逻辑的理性剖析,以至于有人无法接受。C.两人都有着非凡的眼光、强烈的批判性和勇气,批判得又狠又痛。D.柏杨主要用杂文进行批判,鲁迅在小说和杂文中都有批判的因素。9.根据文章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从作者对《丑陋的中国人》的惊叹和钦佩来看,他更喜欢柏杨式的批判。B.我们已经剪除了民族中的劣根性,才得以以如此惊人的速度走向繁荣。C.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可以用来惊醒因繁荣而内心膨胀的国人。D.由于时代的关系,我们需要用柏杨的而不是鲁迅的作品来不断自我批评。参考答案:6.B
(“对中国抱着复杂的心态”不正确,原文所说的“复杂”是形容、陈述“他们笔下中国人的劣根性”。)7.B
(“完全不同”不准确,因为有些传教士还是带着“善意的批判”。)8.B
(“以至于有人无法接受”应该是因为他们批判得“又狠又痛”。)9.C
(作者并没有厚此薄彼,故A、D两项均不正确;“任何国家和地域的集体性格中都有劣根”,而国民劣根性的表现是顽固而多样的,不可能完全剪除,所以B项“已经剪除了”不正确。)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贾黯,字直孺,邓州穰人。擢进士第一,起家将作临丞、通判襄州。还为秘书省著作佐郎、直集贤院,迁左正言、判三司开拆司。黯自以年少遭遇,备位谏官,果于言事。首论韩琦、富弼、范仲淹可大用。杜枢覆张彦方狱,将驳正,忤执政意,执政□他罪绌枢。黯言:“枢无罪,且旨从中出,不因臣下弹奏。恐自此贵幸近习,言一得入,则将阴肆谗毁,害及善良,不可不察。”时言者或论事亡状,辄戒励穷诘。黯奏:“谏官、御史,迹既疏远,未尝预闻时政,不免采于传闻,一有失言,而诘难沮辱随之,非所以开广言路。请如唐太宗用王珪、魏徵故事,每执政奏事,听谏官一人随入。”执政又患言事官旅进,论议上前不肯止。乃诏:“凡欲合班上殿者,皆禀中书俟旨。”黯论以为:“今得进见言事者,独谏官、御史,若然,言路将壅,陛下不得闻外事矣。请如故便。”皆弗许。英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受诏撰《仁宗实录》,权知审刑院,为群牧使。时封拜皇子,并除检校太傅。黯言:“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师,天子之所师法。子为父师,□义不可,盖前世因循弗思之过。请自今皇子及宗室属卑者,皆毋兼师傅官,随其迁序,改授三公。”下两制议,请如黯奏。而中书亦谓:“自唐以来,亲王无兼师傅者。国朝以三师、三公皆虚名,故因而授之,宜正其失。”诏可。时帝初即位,王广渊、周孟阳以藩邸之旧,数召对。黯言:“俊义满朝未有一被召者独亲近一二旧人示天下以不广请如太宗故事,召侍从馆阁之臣,以备顾问。”帝尝从容谓黯曰:“朕欲用人,少可任者。”黯对:“天下未尝乏人,顾所用如何尔。”退而上五事:一、知人之明,二、养育以渐,三、材不求备,四、以类荐举,五、择取自代。后与两制合议,请以濮王为皇伯,执政弗从,数诣中书争论。会大雨水,时黯已被疾,疏言:“简宗庙,逆天时,则水不润下。今二三执政,知陛下为先帝后,□阿谀容说,违背经义,建两统贰父之说,故七庙神灵震怒,天降雨水,流杀人民。”既病,求出,以翰林侍读学士知陈州。未行,卒,年四十四。口占遗奏数百言,犹以濮王议为请。赠尚书礼部侍郎。(选自《宋史?列传第六十一》,有删节)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枢覆张彦方狱
覆:审查;查究B.若然,言路将壅
壅:堵塞C.权知审刑院,为群牧使
知:知道D.会大雨水,时黯已被疾
被:遭受10.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忤执政意,执政□他罪绌枢②子为父师,□义不可③知陛下为先帝后,□阿谀容说A.①以 ②于 ③乃 B.①之 ②于 ③则C.①以 ②而 ③则 D.①之 ②而 ③乃1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俊义满朝/未有一被召者独亲近/一二旧人/示天下以不广B.俊义满朝/未有一被召者/独亲近一二旧人/示天下以不广
C.俊义满朝未有一/被召者独亲近一二/旧人示天下以不广
D.俊义满朝未有一/被召者独亲近一二旧人/示天下以不广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黯担任谏官,论说韩琦、富弼、范仲淹可以委以大任,体现了他敢于上书言事的性格特点。B.杜枢被执政者贬职,贾黯认为杜枢没有犯罪,而降职是由朝廷决定的,不是大臣弹劾的原因。C.贾黯认为太师、太傅、太保是天子学习效法的人,皇子以及宗室中地位低下的人,都不要兼任这三种官职。D.贾黯与执政宰相一起进谏,认为不能怠慢宗庙,应该以濮王为皇伯,从而顺应天时。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请如唐太宗用王珪、魏徵故事,每执政奏事,听谏官一人随入。(5分)(2)帝尝从容谓黯曰:“朕欲用人,少可任者。”黯对:“天下未尝乏人,顾所用如何尔。”(5分)参考答案:9.C(知,主持,管理。)10.A(①忤执政意,执政以他罪绌枢
②子为父师,于义不可③知陛下为先帝后,乃阿谀容说)11.B(俊义满朝,未有一被召者,独亲近一二旧人,示天下以不广。)12.D(贾黯应该以濮王为皇伯,执政宰相反对)13.(1)请求像唐太宗任用王珪、魏征进谏旧例,每当执政上奏言事,任凭谏官一人随时进入。(关键词:如、用、故事、每、听)(2)皇帝曾经私下对贾黯说:“我想任用人才,但很少有可以任用的人。”贾黯回答说:“天下未曾缺少人材,只不过是如何使用罢了。”(关键词:尝、者、乏、顾、尔)参考译文:贾黯字直孺,邓州穰县人。提升为进士第一,开始担任将作监丞、襄州通判。回京后任秘书省著作佐郎、直集贤院,升为左正言、判三司开拆司。贾黯以他少年时的遭遇,担任谏官,敢于上书言事。首先论说韩琦、富弼、范仲淹可以委以大任。杜枢审查张彦方案件,准备对原判加以驳斥和更正,冒犯了执政者的意愿,执政者用其他的罪名将杜枢贬职。贾黯说:“杜枢没有犯罪,而降职的决定由朝廷直接决定,没有臣下上奏对他进行弹劾。恐怕从此以后权贵宠幸之人,所说一旦被执政者听信,就会暗中大肆以谗言诋毁,使善良之人遭殃,不能不对此有所察觉。”这时进谏者有的论事没有状文,就严厉警告不断地责问。贾黯上奏说“:谏官、御史,既然已被朝廷疏远,不曾参预朝廷政事,不免利用一些传闻,一旦有不符之处,朝廷就对他们加以责难阻挠辱骂,这不是广开言路的办法。请求像唐太宗任用王珪、魏征进谏旧例,每当执政上奏言事,任凭谏官一人随时进入。”执政者又担心言事官共同进谏,在朝廷上议论不止。于是下诏说:“凡是要聚集一起上殿进谏者,都要禀告中书听候消息。”贾黯上奏认为:“如今能上殿言事的人,只有谏官、御史,如果要听候中书消息,将会堵塞言路,陛下就不能知道朝外之事了,请求还是像过去一样。”朝廷对这些提议都未允许。英宗即皇帝位,升为中书舍人。接受诏令修撰《仁宗实录》,暂且主持审刑院,担任群牧使。这时朝廷封拜皇子,并授予皇子检校太傅。贾黯道:“太师、太傅、太保,称作三师,是天子学习的。儿子作父亲的老师,按情理来说是不可以的,前世遵循它而没有考虑它的错误。请求从今天皇子以及宗室中地位低下者,都不要兼任师傅官,按照其升任官职的秩序,改授三公。”将此奏议下达到两制议论,请求按照贾黯上奏所论而办。但中书也说:“从唐朝以来,亲王没有兼任师傅的。我朝因为三师、三公都是虚设之名,因而授予此官,恰好改正了前世的过失。”诏令允许。英宗即位之初,王广渊、周孟阳由于是先朝旧臣,多次被英宗召见问对。贾黯说:“满朝的贤才之臣,没有一个被召见,单独对一两位先朝旧臣表示亲近,这是向天下表示本朝不宏大。请求像太宗过去一样,召见侍从馆阁大臣,来作为顾问。”皇帝曾经私下对贾黯说:“我想任用人才,但很少有可任用的。”贾黯回答说:“天下从来就不缺少人材,只不过是如何使用罢了。”退朝后贾黯就五件事给英宗上书:一、了解人材的才智,二、逐步培养人材,三、不要对人材求全责备,四、按条例推举人材,五、有所选择地加以任用。后来与两制共同商议,请求以濮王为皇伯,宰相不依从,后来又多次到中书进行论争。恰遇大雨发生洪水,这时贾黯已经有病在身,上疏说:“怠慢宗庙,违背天时,则洪水会发生。如今二位执政者,知道陛下是先帝的后代,就阿谀奉迎,取悦陛下,违背经义,提出两统贰父之说,因而七庙神灵发怒,降下大雨,杀害人民。”已病,请求离开京城,以翰林侍读学士知陈州。没到任,去世,终年四十四岁。口头遗奏数百言,仍请求以濮王为皇伯。赠予尚书礼部侍郎。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6—20题。(19分)上梅直讲书苏轼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焉。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注】梅直讲,即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他曾任国子监直讲。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宰:总管B.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
徒:弟子,徒弟C.非左右为之先容
容:介绍,推荐D.从车骑数十人
从:带领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
去今之墓而葬焉B.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C.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焉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公富贵,但遭人怀疑诽谤,孔子困厄,但师徒怡然自得。因此苏轼认为,周公的富贵实在还比不上孔子的贫贱。B.苏轼认为,追求富贵不如空守贫贱,能成为大贤的学生,那是很快乐的事情。如果能带着成队的车马和几十个随从,使得里巷的百姓围着观看并且赞叹他,那就更快乐了。C.苏轼在这封信中用孔子和他学生的故事来比照自己与欧阳修、梅尧臣的关系,这样写表明对欧阳修与梅尧臣二人学识与人品的高度推崇。D.本文是苏轼应礼部试考取第二名之后写给梅尧臣的一封信,作者在信中畅谈了士遇知己的快乐,也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得到进一步培养的愿望。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3分)
(2)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4分)
参考答案:16.B.
17.D.18.B.(“追求富贵不如空守贫贱”“那就更快乐了”两处皆不当)19.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20.(1)老师的道太伟大了,所以天下不能容纳。虽然如此,容纳不下(没人接受)又有什么害处呢?容纳不下(没人接受)就更能显示您是君子。[得分点:"病",害处;"见",显出。(2分)整个句子翻译顺畅。(1分)](2)人不能够苟且追求富贵,也不能够空守着(白白忍受)贫贱,有大贤人而能成为他的弟子,那也就足以有依托(依靠)了。(“苟富贵”、“徒贫贱”、“恃”各1分;意思对1分。)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新都县八阵图记杨慎
诸葛武侯八阵图,在蜀者二:一在夔州之永安宫;一在新都之弥牟镇。在夔者盖侯从先主伐昊,防守江路,行营布伍之遗制;新都为成都近郊,则其恒所讲武之场也。
武侯之人品事业,前哲论之极详,不复剿同其说。独其八阵,有重可慨者。史谓侯推演兵法,作为八阵,成得其要。自令行师,更不覆败,深识兵机者所不能洞了。盖胜之于多算,而出之于万全,非借一于背城,而侥幸于深入也。
惜乎!其方锐意以向中原,而溪蛮洞獠,左跳右跋,以裂其势。外寇方殷,内境自惫,使夫八阵之妙,不得加于二曹三马之枭敌,而乃止试于七纵七擒之孟获;天威神算,不骋于中原王者之区宇,而仅以服南中巴焚之偏方。事机既已迟,精力又已亏,勇贾其余,师用其分,以为大举,譬之逐盗救火之家,挺刃决水犹恐不及,而内外仇贼,自相乘机肤箧助燎,则虽有倍人之知力,亦自无如之何!侯之不幸,势正类此。天之所坏,谁能支乏?祚去炎汉,不待陨星而后知矣。
嗟乎!国之兴亡,天也。而千载之下,君子独遗恨于蜀汉之事者,非以武侯故耶?至其故垒遗墟,独为之爱惜不已?乃其忠艾之激人,不独其法制伍之妙也。不然,则窦宪尝勒八阵以击匈奴,晋马隆用八阵以复凉州,是在侯前已有之,而后亦未尝亡也。功既有成,而后世犹罕所称述,况能传其遗迹至今乎?
慎尝放舟过夔门,吊永安之宫,寻阵图之迹。惟时春初,水势正杀,自山上俯视,下百余丈,皆聚细石为之,凡八行六十四葩.。土人言:夏水盛时,没在深渊,水落依然如故。在吾新都者,其地象城门四起,中列土垒,约高三尺。耕者或铲平之,经旬余复突出。此乃其精诚之贯,天之所支,而不可坏者,盖非独人爱惜之而已耳?
庆阳韩君大之,以进士出宰吾邑,始至,拜侯之荒祠,次观遗垒,重有感焉。谓慎日:“今阵图在夔者,有少陵东坡之诗,四方灼知,而此顾泯焉。无所表识,往来者不轼,樵牧者不禁,非缺欤?祠宇行当新乏。阵图所在,欲伐石树道左,大书日:‘诸葛武侯八阵图。’碑阴之辞,子宜为之。”
夫崇贤存古,以示向往焉,循良事也;推表山川,考记往昔者,则史氏职也。遂书之使刻焉。
(选自<太史升庵全集》卷四,有删节)【注】①葩(jue):标志。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复剿同其说
剿:抄袭。
B.则窦宪尝勒八阵以击匈奴
勒:强取。
C惟时春初,水势正杀
杀:消退。
D.往来者不轼
轼:伏轼致敬。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则其恒所讲武之场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B.其方锐意以向中原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C.四方灼知,而此顾泯焉因人之力而敝之D.遂书之使刻焉复鸳言兮焉求10.把第1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至其故垒遗墟,独为之爱惜不已?乃其忠义之激人,不独其法制伍之妙也。(4分)
答:_
___
(2)此乃其精诚之贯,天之所支,而不可坏者,盖非独人爱惜之而已耳?(4分)
答:_
__
_11.第I卷文言文中,杨慎为什么要写本文?请简要概括。(5分)
答:_
___参考答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面是某自来水公司一则广告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为方便群众,我公司想在最近这段时间对小区自来水管子进行改造,施工时间为上午八点到十一点半,下午两点到五点半,到时候可能会对用户用水造成不便,特此告诉大家,敬请谅解。参考答案:“想在”改为“将于”;“最近这段时间”改为“近期”;“管子”改为“管道”;“到时候”改为“届时”;“告诉大家”改为“告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语言表达要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一般来说,庄重场合,用语要规范雅正,多用书面语。文艺语体有形象性,科学语体有准确性和严出性,政论语体有逻辑性和鼓动性,公文讲究格式化和简明性。本题题干指出语段为“下面是某自来水公司一则广告初稿的片段”,且指出“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要求“找出并作修改”,所以做本题是注意启事语言的规范雅正,不能用口语。通读语段,语段中“想在”“最近这段时间”“管子”“到时候”“告诉大家”为口语,不符合启事的语言要求,改成规范雅正的书面语即可。【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得体能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看清对象,因人而异;三掌握谦敬,注意礼貌。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配送员是一项高风险、高强度、高负荷的“三高”工作。如何为配送员创造体面又尊严的生活和社会保障,是京东一直在思考和努力的方向。B.被誉为“绵阳的维多利亚港”的三江码头整体建筑自从完工以后,美丽绵阳又多了一个公共旅游景点、一张城市宣传名片。C.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作为肩负历史使命的发展新区,雄安的前途不可限量,发展的前景值得期待。D.绣花是慢工出细活,刺绣需要精心、耐心和恒心,其实,岂止是脱贫攻坚需要“绣花”功夫,做任何工作都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不可。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对中学历史课堂管理的认识和实践
- 武装押运申请书
- 土地并申请书
- 房地产申请书
- 工程仲裁申请书
- 大学生创业项目计划书爱心
- 大学生创业课旅游项目有哪些
- 天车工过关测验训练题大全附答案
-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水平监控模拟题大全附答案
- 小学四年级数学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能力测试习题
- 创伤性脑疝查房
- 《政府管制基本理论》课件
- 农村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
- XX医院网络及设备巡检记录表
- 开龙IT2021使用手册
- 《赵匡胤:北宋的开国皇帝》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干燥收缩检测记录11969-2020
-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人教版英语五年级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负债质量管理办法
- (完整word版)劳动合同书(电子版)正规范本(通用版)
- DB1522-T 1-2023 农用天气预报 水稻适宜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