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达才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达才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达才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达才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达才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达才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古典之殇(节选)王开岭①每个词语本身,无不包藏着巨大的文化、民俗、生态、历史、生物学信息。那“蒹葭”、“涟漪”、“鹿鸣”、“雎鸠”、“鹤唳”、“猿声”、“虎啸”、“莺啼”、“青山”、“白水”……不仅代表一种草本或动物,更指向一种生态文化、一种自然的繁蕤和物种的丰盛,包含丰富的美学含量和社会学信息。她让今人在欣赏一部美好的自然经典的同时,更对我们今天的生态有一种对比、检验和校正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古典文学给我们矗起了一座纪念碑。她是丰碑,但更是殇碑!一座刻有灭绝物象的冰冷的青苔之碑!②我不知道老师们在沉醉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当儿,有没有升起过一丝隐隐伤感和悲情?有没有把一份疼痛悄悄传递给台下的孩子?如果有,如果能把这粒“痛”种进孩子们的心里,那我要替我们的教育和家长感到庆幸,要为这位老师鼓掌——感谢他为孩子接种了一支珍贵的精神“疫苗”!因为在未来,这粒小小的“痛”或许会生出郁郁葱葱的“良知”来……如果老师尚做不到这一点,如果那“忧郁”和“哀怨”率先闪现在孩子的眼神里,那老师也应立即醒悟,并亲切地鼓励这“忧郁”(千万不要施加“消极”“脆弱”之类的粗暴评语)。要知道,这“忧郁”是多么的美!她包含一种多么美好的生命看法和价值判断。③我相信,携带这支“疫苗”的孩子,多少年后,当面对一片将被砍伐的森林、一条将被推土机铲平的古街时,当人们被囚禁在钢筋混凝土牢房里不能凝视明亮的星辰时,当人们被莫名的工业尘埃所吞噬时,至少一丝心痛和迟疑总是有的吧!这就有救了,最终阻止无知与粗鲁的,或许正是那一丝迟疑和心痛——而它的源头,或许正是当年的那一节课、那一支无声的“疫苗”!④其实,又何止语文课!地理、音乐、美术、哲学、生物、历史……哪个不包含着丰饶的自然信息和生命审美?哪个不蕴藏着比僵硬的字根、词条、年代、人名、事件、“中心思想”更辽阔的人文资源和精神含量?关键看你能否感受到那些信息,并有力地展示和传递那些信息——⑤这些细节和感受,这样的联想与发言,为什么没有进入我们的课堂?为什么不能种进孩子们的心里?难道不比空洞的广告宣传更感人更有力?⑥如果连最日常最初级的人文课堂都无法让孩子矗起“热爱自然”“尊重生命”“保护动物”的信仰,当他们进入成人序列后,那些所谓的环保宣传和口号标语又有什么用呢?影响一个人终生价值观的,一定是童年的记忆和生命印象——那些最早深深感动过心灵的细节!⑦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大多停留在了概念说教和灌输上,而在最重要的“审美”和“感动”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最好的教育,一定来源于“感动”——生命美学的“震颤”和“流泪”!

19.第①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她是丰碑,但更是殇碑!”?(4分)答:(1)说“她是丰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2分)(2)说“更是殇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2分)20.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率先在孩子们眼神里闪现的“忧郁”是一种美?(2分)21.第③段中谈到“最终阻止无知与粗鲁的,或许正是那一丝迟疑和心痛”,从全文看,作者谈到的现代社会的“无知与粗暴”有哪些?(6分)22.第②段中,作者说:“感谢他为孩子接种了一支珍贵的精神‘疫苗’!”请通览全文作答,探究“精神疫苗”的具体含义。(6分)参考答案:19.(1)因为她包含着巨大的文化信息,并能让人欣赏,更对我们今天的生态有一种对比、检验和校正的作用(如果学生写出原文:因为它“包含更丰富的美学含量和社会学信息。她让今人在欣赏一部美好的自然经典的同时,更对我们今天的生态有一种对比、检验和校正的作用”也给分)。(2分)②因为它起到了见证文化物象灭绝的作用(或因为它是“一座刻有灭绝物象的冰冷的青苔之碑”也给分。)(2分)20.因为它蕴涵着一种美好的生命看法和价值判断。(4分)21.①现代都市的钢筋水泥森林成了“囚禁”人们精神的牢房。②现代工业文明的尘埃吞噬着人们的美好情怀。③推土机铲平了一条条古街。④一片片森林被砍伐。⑤教育停留在概念的说教和灌输上。(答对其中任何三项即可得全分。每要点2分,共6分)22.美好的生命看法和价值判断,(3分)热爱自然、尊重生命、保护动物的信仰和良知。(3分)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嫦娥四号自2018年12月8日发射到2019年1月3日着陆月球用了26天,为什么嫦娥四号绕月时间比嫦娥三号多用了13天呢?一是嫦娥四号需要等待月昼充能量。月球自转的周期是28天,探测器只有在月球着陆区的白天着陆,才能得到充分的太阳光开展工作。而嫦娥四号“近月制动”之后,运行的轨道面到着陆区上方的时候正好是着陆区的晚上,因此嫦娥四号要持续绕月飞行一段时间,才能赶在月背的白天实施着陆。二是嫦娥四号发射窗口限制多。为获取最大的运载能力,嫦娥四号的发射窗口要考虑很多约束条件,使其与日、地、月的相对关系满足任务需求。例如,奔月轨道需要调整近月点经度和飞行时间,让环月轨道临近着月点上空,为登月创造条件;奔月飞行过程中,要考虑太阳能帆板的受晒问题,要求太阳光入射方向与太阳帆板之间的夹角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三是嫦娥四号的在轨测试需要力求精细。在升空和着陆过程中,嫦娥四号要按需调整速度和轨道机动参数,而且在接近月球的过程中,还会有相应的科研测试项目。嫦娥四号绕月期间一些设备需要开机进行测试,有足够的时间,才能让测试更完整,准备更充分。(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9年1月9日)材料二:“嫦娥四号任务是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孙泽洲介绍说。虽然有嫦娥三号的技术基础,但是嫦娥四号有许多新研设备,有些还需要全新研制,而且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未知因素和各种风险非常高,设计难度非常大。同时,还需要新研制和发射一颗中继卫星,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位于日地连线上、地球外侧约150万公里处)上为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巡视器与地球之间搭建一条通信的纽带,这将实现首次人类航天器的对地对月中继通信。目前,他带领研制队伍已经进入最后决战决胜的时刻,即将迎来发射“大考”。“我们希望用有限的条件尽可能多获得一些成果,在已有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希望步子迈得大一点儿,更高效地推动技术进步”。孙泽洲总设计师充满希望和自信地说。而他的这种希望和自信正是源于他投身中国航天事业二十余年的艰辛探索和悉心积累,从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开创我国航天第三个里程碑,到嫦娥三号完美的落月之旅,再到接过中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大旗,从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拓展到4亿公里远的火星,孙泽洲和他带领的团队一步一个脚印,迈出中国深空探测一连串坚实的脚步。(摘编自《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飞月探火”的故事》)材料三:《科学美国人》月刊12月21日报道: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将使中国进入“月球未知领域”。自2007年以来,中国已经进行了三次探月任务,其中一次使用了该国首个机器人着陆器和月球车。中国这一最新的月球探险始于2018年12月8日凌晨,一枚携带嫦娥四号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位于中国西南部四川省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由着陆器和月球车组成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目标是月对球背面,即月球永远背对地球的那个半球。此前还从来没有航天器在那里实现过软着陆,不过1962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徘徊者4号探测器曾在月球背面坠毀。在发射升空并朝着月球飞行了4天半之后、嫦娥四号进入了椭圆形的环月轨道,等待着命运的降临。中国官员尚未公开宣布嫦娥四号将于何时尝试着陆,但大多数专家猜测,着陆最早将于2019年1月初进行,因为从那时起,月球背面将有大约14天的时间沐浴在充足的阳光下,为嫦娥四号的太阳能电池充电。美国布朗大学著名行星学家吉姆?黑德说,嫦娥四号任务进一步证明,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支撑的中国不仅将月球视为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天体,而且将它视为成为新的全球超级大国的漫长征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资产。(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12月27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等待月昼充能量”“发射窗口限制多”“在轨测试需要力求精细”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嫦娥四号绕月时间比嫦娥三号多用了13天。B.嫦娥四号“近月制动”之后,运行的轨道面到着陆区上方的时候正好是晚上,为了更好地进行探测活动,嫦娥四号需要持续绕月飞行一段时间。C.嫦娥四号的技术难度比嫦娥三号大,嫦娥四号在升空和着陆过程中,要按需调整速度和轨道机动参数,在未到达月背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相关的测试项目。D.带着“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任务的嫦娥四号是史上首次到达月球背面的航天器,它使中国进入了“月球未知领域”。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四号的发射窗口限制较多,约束条件多,因而嫦娥四号着陆必须满足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关系,才能获取最大的运载能力。B.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长期致力于深空探测领域的研究事业,探月工程还在进行,他的眼光已经看到了更为遥远的火星。C.为嫦娥四号任务而新研制发射的中继卫星,是连接月球背面着陆器、巡视器与地球三者之间通信的中转站,它具有重大的意义。D.从2007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到2019年嫦娥四号成功软着陆,嫦娥系列探月工程表明我国在航天领域已经拥有较为卓越的技术能力。6.综合三则材料,概括分析嫦娥四号完成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成功的原因。参考答案:4.D

5.A

6.①技术上:之前已经成功完成了三次探月任务,积累了的一定技术基础。②科研者:有一批献身于中国航天事业的科技工作者,他们艰辛探索。③国家层面: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的重视,不仅将月球视为一个具体的科学意义的天体,还将探月视为国家崛起的一个重要步骤。【4题详解】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D项,“嫦娥四号是史上首次到达月球背面的航天器”错,原文“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将使中国进入‘月球未知领域’”可见应是“首次实现软着陆”。故选D。【5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题中A项,“约束条件多,因而嫦娥四号着陆必须满足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关系,才能获取最大的运载能力”错误,因为嫦娥四号着陆必须满足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关系,所以受约束条件多,选项因果倒置。故选A。【6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要求概括析嫦娥四号完成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成功的原因,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答题的区位在材料二和材料三,注意结合文中的句子。技术上“虽然有嫦娥三号的技术基础,但是嫦娥四号有许多新研设备,有些还需要全新研制”;科研人员方面“而他的这种希望和自信正是源于他投身中国航天事业二十余年的艰辛探索和悉心积累”“孙泽洲和他带领的团队一步一个脚印,迈出中国深空探测一连串坚实的脚步”;国家层面“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支撑的中国不仅将月球视为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天体,而且将它视为成为新的全球超级大国的漫长征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资产”概括答题要点即可。【点睛】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3.现代文阅读(18分)走在人生的边上

杨绛①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按基督教的说法,人生一世是考验。人死了,好人的灵魂升天。不好不坏又好又坏的人,灵魂受到了该当的惩罚,或得到充分的净化之后,例如经过炼狱里的烧炼。我认为这种考验不公平。人生在世,遭遇不同,天赋不同。有人生在富裕的家里,又天生性情和顺,生活幸运,做一个好人很现成。若处境贫困,生性顽劣,生活艰苦,堕落比较容易。

②佛家轮回之说,说来也有道理。考验一次不够,再来一次。但因果之说,也使我困惑。因因果果,第一个因是什么呢?当然,各种宗教的各种说法,都不属我自问自答的探索。但是我尊重一切宗教。不过,宗教讲的来世,我只是愚昧而又渺小的人,不能探索来世的事,我只求知道,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一辈子,能有什么价值。

③不是说,“留下些声名”吗?这就是说,能留下的是身后之名。但名与实是不相符的。“一将功成万骨枯”,但战争中奉献生命的“无名英雄”更受世人的崇敬与爱戴。我国首都天安门广场上,正中不是有“人民英雄纪念碑”吗?人世间得到功勋的人,都有赖无数默默无闻的老百姓,他们活了一辈子,就毫无价值吗?从个人的角度看,他们自己没有任何收获,但是从人类社会集体的角度看,他们的功绩是历代累积的经验和智慧。人类的文明是社会集体共同造成的。况且身后之名,又有什么价值呢?声名,活着也许对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

④一代又一代的人,人生到死,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到头来只成了一批又一批的尸体,人生一世,还说得到什么价值呢?

⑤匹夫匹妇,各有品德,为人一世,都有或多或少的修养。俗语“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得”就是得到的功德,有多少功德就有多少价值。修来的功德不在肉体上而在灵魂上。

⑥其实,信仰是感性的,不是纯由理性推断出来的。人类天生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统治者只是借人类对神明的敬畏,顺水推舟,因势利导,为宗教定了隆重的仪式。虔信宗教的,不限于愚夫愚妇。

⑦一个人有了信仰,对人生才能有正确的价值观。佛家爱说人生如空花泡影,一切皆空。佛家否定一切。唯独对信心肯定又肯定。“若复有人……能生信心……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得如是无量福德……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为什么呢?因为我佛无相,非但看不见,也无从想象。能感悟到佛的存在,需有“宿根”“宿慧”,也就是说,需有经久的锻炼。如能把信仰传授于人,就是助人得福,功德无量。

⑧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了人世了。灵魂既然为死,就和灵魂自称的“我”,还在一处呢。

⑨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品质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质也不相同的灵魂。有关这些灵魂的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只能胡思乱想罢了。我无从问起,也无从回答。孔子日:“未知生,焉知死。”“不知为不知。”我的自问自答,只可以到此为止了。

——选自《读者》15、作者认为宗教对人的考验不公平的原因是什么?请作简要概括。(4分)答:

16、根据文中第3段的内容,概括作者对名声的看法。(6分)答:

17、作者在文中说“信仰是感性的,不是单纯由理性推断出来的”,请指出它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答:

18、探索人生的价值是本文的中心话题,根据文中的内容,概括作者的价值观。(4分)答:

参考答案:15、生在富裕的家里、生活幸运的人,做一个好人很现成,进入天堂的机会就大;而若处境贫困、生活艰苦的人,堕落比较容易,容易下地狱。(4分)16、(1)名与实是不相符的。(2)人世间得到名声的人,都离不开无名英雄的贡献。身后的名声没有价值。(4)声名对活着的人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答对3点得6分)(6分)17、(1)愚夫愚妇虔诚信仰宗教。(2)大智大慧的人、大哲学家、大科学家、大文学家等信仰上帝的虔诚,远胜于愚夫愚妇。(4分)18、(1)有名声并不意味有价值。(2)人的价值体现在人的品德和修养上。(3)人的价值表现在他的一生作出了多少成绩。(答对2点给4分)(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共22分)先妣事略归有光先妣周孺人①,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②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③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纟卢)④,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⑤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⑥。遇僮奴有恩,虽至箠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选自《震川先生集》)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十六来归来归:出嫁,嫁过来。

B.室靡弃物靡:无。C.每至夜分夜分:半夜。

D.遇僮奴有恩遇:遇到。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 B.①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②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②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C.①以二子肖母也D.①乃劳苦若不谋夕②垣墙周庭,以当南日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3.下列四组句子中,全都体现母亲勤劳品德的一组是(

)①之吴家桥,则治木棉

②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③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

④灯火荧荧,每至夜分⑤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⑥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14.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这是用儿时的无知来反衬今日的深切悲痛。B.“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中“余则茫然矣”道出了自己当时因年幼,对母亲事迹记忆不多,所以感情也有点模糊。C.“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从侧面道出了母亲对下人的宽厚。D.“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这一笔道出了母亲去世前牵挂幼子的慈爱。参考答案:5.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6题,每题2分,7题8分)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中进士第,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僚吏郑陶、饶奭①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加直集贤院。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召修起居注。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概闻,请郡②,除天章阁待制,修遂知制诰。逾岁,概始代之。苏舜钦等以群饮逐,概言:“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觖③士大夫望,非国之福也。”不报。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擢枢密使、参知政事。数以老求去。高考资源网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赐诏曰:“请老而去者,类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谥曰康靖。概秉心和平,与人无怨怒。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比刘宽、娄师德。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欧阳修遇概素薄,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其长者。(《宋史·赵概传》,有删节)注:①奭(shì):盛大的样子。②请郡: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③觖(jué):因不满意而怨恨。高考资源网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以太子少师致仕

致仕:官员退休B.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

省阅:审视阅览C.概独抗章明其罪

抗章:向皇帝上奏章D.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

报怨:同“抱怨”5.以下全都表现赵概是一位“长者”的一项是(

)(2分)A.①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②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B.①今黜之,何以示天下

②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C.①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

②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D.①诰死,恤其家备至

②概独抗章明其罪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洪州属官郑陶、饶奭把持郡里事务,并编造流言说士兵得到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米。后来赵概斩杀了从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并趁机查办了陶、奭二人。B.赵概编修起居注在先,欧阳修是后来被召编修起居注的,朝廷想破格任用欧阳修,但难在不好超越次序进行提拔。赵概知道后,虽然心有不快,但仍主动请求外放任郡官来让贤。C.官员因年老辞官回家后,一般都是唯恐自己的一些说辞、议论等传到朝廷而获罪,但赵概即使退居在家,却依然能够忠耿尽职,编写《谏林》来提醒皇上注意纳谏。D.赵概秉性平和,与人无怨怒。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做了不少对别人有利的事情,连一直对赵概冷淡的欧阳修最终也为之折服。高考资源网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4分)(2)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4分)参考答案:4.D报怨:应为“报复仇怨”,《过秦论》中有“士不敢弯弓而报怨”。5.D(“长者”在文中应指“德高望重”“有德行的人”。A项①表现其深得赏识;B项②表现其卓越才干;C项①表现其对朝廷的赤诚,②表现其坚持正义。D项正确)6.B(原文并未提到“心有不快”。)7.(1)韩绛因奏议张茂实不应主持(掌管)宿卫一职被罢职,赵概上任后,首先奏议这件事,张茂实最终离任宿卫一职。(“典、罢、竟”)(2)(赵概)因张诰被贬职六年,(但)他对张诰始终念念不忘,张诰死后,赵概体恤照顾他的家人非常周到。(“坐、恤、备至”)

略6.阅读下列古文,回答问题。(甲)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乙)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信然矣

信:相信B.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克:能C.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业:继承……的事业。D.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尤:怨恨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B.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C.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D.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12.下列句子,没有倒装句式的是(

)A.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B.吾实为之,其又何尤!C.彼苍者天,曷其有极!D.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参考答案:10、A

11、D

12、C10、A信:真实,确实11、D其:语气助词,表示揣测。12、A“何为”介词宾语前置,B“何尤”动词宾语前置,D“于伊颍之上”介词短语后置。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大批网友表示自己有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在打车、通讯套餐、电影订票、网络购物等线上消费中,电商“杀熟”的现象可谓

。低价是有效的“拉新”手段,在流量红利见顶、电商获客成本日益增高的当下,用低价把新用户留存成老用户,在用户消费形成后提高价格,已经成为部分商家不公开的获取更高利润的“潜规则”。基于大数据的“千人千面”,通过出让部分个人隐私,帮助企业作最优决策,本是

的事情,但一些企业却利用大数据“作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新零售行业,在新零售火爆的当下,线上消费积累的亿万消费大数据优势是其能够继续引领消费的有力保障。大数据“杀熟”丑闻如果一再出现,将会影响新零售用户对大数据这个工具的态度。()最终影响这个新零售电商行业的发展。大数据“杀熟”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消费者无法了解企业在数据黑箱里究竟装了哪些运算法则,也没有人能够在智能定义运算的经济社会中

。利用好大数据的同时,强化治理,谨防其对我们的生活造成新困扰,已经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额一项是(

)A.比比皆是

各得其所

明哲保身

刻不容缓B.俯拾即

各得其所

独善其身

迫不及待C.俯拾即是

两全其美

明哲保身

迫不及待D.比比皆是

两全其美

独善其身

刻不容缓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毛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用低价把新用户留存成老用户,在用户消费习惯形成后提高价格,已经成为部分商家获取更高利润的不公开的“潜规则”。B.在用户消费习惯形成后提高价格,用低价把新用户留存成老用户,这已经成为部分商家获取更高利润“潜规则”。C.用低价把新用户留存成老用户,在用户消费习惯形成后提高价格,已经成为部分商家获取更高利润的“潜规则”。D.用低价把新用户留存成老用户,在用户消费形成后提升价格,这已经成为部分商家获取更高利润的“潜规则”。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用户将会对新零售的各种应用采取抵制态度B.使用户对于新零售的各种应用采取抵制态度C.新零售的各种应用将会被用户抵制不用D.将让用户采取抵制新零售的各种应用的态度参考答案:17.D

18.C

19.B【1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俯拾即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比比皆是:到处都是。“俯拾即是”偏指多得非常容易得到,而句中强调“杀熟”的现象到处都是,应用“比比皆是”。两全其美:做一件事情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句中用于形容双方互利共赢的情况,应用“两全其美”。独善其身:坐不上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现在也指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也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的利益而对原则性的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句中强调的是处在经济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不能避免被大数据“杀熟”,应用“独善其身”。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式急迫。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句中强调强化治理大数据不能拖延,形式紧迫。应用:刻不容缓。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原句存在两处语病:“消费”与“形成”搭配不当,“潜规则”与“不公开的”语意重复。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的能力,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本题中,由括号前后文“将会影响……”“最终影响……”的主语都是“大数据‘杀熟’丑闻一再出现”这一现象可知,补写的句子的主语也应为此,据此排除AC两项。根据前文语意可知,不屑地句子应是对“态度”一词的具体描述,据此对比BD两项可以发现,两项虽表意相似,但是D项“将”与前文“将会”有所重复,而且“让用户……的态度”的表述也不如B项通顺、简洁,故选B。【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此题属于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致。如句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谚语云:“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然而,①

,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给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它对健康的好处超过你的想象。给予不仅能让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正面情绪,而且还能保护心脏,提高免疫力,降低抑郁和自杀风险,提升自信,延长寿命等,总之②

。其实,只要愿意,③

,做慈善、做好事、帮助困难之人,你可以常怀感恩之心,谅解和尊重别人,你还可以绽放一个动人的微笑,说出一句由衷的赞美。参考答案:①我们并不习惯给予②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③你可以用各种方式给予此题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句的具体语境,关联词语来组织答案。此类题目应结合上下文来解答。①处结合下文“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给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可判断出此处应填“不习惯给予”之类的内容;②处结合前文“它对健康的好处超过你的想象。给予不仅能让人获得快乐、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