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江口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耄耋之年的黄永玉①斜戴一顶深蓝色贝雷帽,叼一支咖啡色烟斗,永远是时尚小老头黄永玉的标志。被称为“一代鬼才”的他,绘画、雕塑、木刻、写作样样俱佳。虽然今年已经87岁了,可是黄永玉有时像小孩,有时慈悲,有时兴高采烈,有时泪流满面,活得最像自己。②80岁过后的黄永玉曾说,除了画画和应付来客,他的工作就是写《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黄永玉颇为自信地说:“小说写的就是我的亲身经历,而非虚构。如我这般的生活,没有人经历过,相信尤为引人注意。它是部很好玩的小说,一定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但直到2008年,小说的故事依然在“黄永玉”4岁时徘徊,“我写得很慢,因为我是老老实实地写,没有随意删改,我要把所经历的每个时代与社会的各个侧面勾勒出来。一些年代久远的事就让笔触随着记忆逶迤而行,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要写多长。”黄永玉解释说,写得慢的主要原因是“手里写着小说,却总想着要画上几笔”,“现在我得努力戒掉画画这个‘恶习,’不然把小说写完的可能性都不大了。”③回顾黄永玉的艺术成就,不难发现在黄永玉的绘画题材里,荷花是一个非常具有风格的主题,对于荷花,中国的文人也画了上千年了,各种流派的,比如说像明末清初的朱耷画的那种残荷就有一种孤傲于世的感觉。但是黄永玉画的荷花,没有给人那种非常清高、出世的感觉,而是一种很绚丽、很灿烂的气质。黄永玉打趣地说,荷花从哪儿长的,从污泥里面长的,什么是污泥呢?就是土地渗了水的那个叫做污泥,是充满养料的那种土。从土地母亲那里长出来的,回头再来骂它是污泥,这叫忘本。④据黄永玉回忆,他小时候,外婆家附近有个荷塘,他一淘气犯事,外婆要找他算账的时候,他就把一个高高的洗澡盆滚入荷塘,跳到里面躲起。“小时候个儿不高,看着荷花像房顶那么高,待久了,青蛙都过来了,水蛇什么,能够仔细地看到它了,于是发现荷花底下的那种变化,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种一根一根这么清清爽爽,有很多的苔、草,那种光的反映、色彩的关系丰富多了,我开始画荷花。”“我常想到的是外婆当年池塘里头给我的那种感觉。”⑤目前,黄永玉在写作之余,也常常读书,他认为读书对人生有着重要意义。在《书的回忆》这篇文章中,黄永玉有这样的总结:“读书能使人的思想有节奏感,有灵活性。不那么干巴巴,使尽了力气还拐不过弯来。读一点书,思考一点什么问题时不那么费力,而且还觉得妙趣横生。”难怪老先生的文章读起来也让人觉得妙趣横生,不那么干巴巴的。例如他写道:“读得高兴,便在书眉上写出自己的联想和看法,明知道这是很学究气的东西,没想到‘文化大革命’时很为它吃了些苦头。”寥寥数语,既写出了一种读书习惯,还写出了一段严酷的历史,风趣又沉重。⑥读书需要顺乎情趣,否则必会苦不堪言。对此,黄永玉说出了他的体会,他不无幽默地说:“我这个老头子一辈子过得不那么难过的秘密就是,凭自己的高兴读书。”在另一处又说:“我喜欢读书,遇到没听过、没见过的东西便特别高兴……”正因为如此吧,他才博学多才,他才把书读得津津有味,并写出津津有味的东西供人阅读。⑦耄耋之年的黄老对人生看得尤为豁达与透彻,“人生不要去找意义,过日子平平常常就好。有的有意思,有的没意思,不要什么都找意义。我常常想,我怎么一眨眼就80多岁了呢,感觉像自己的年龄被人给偷去了似的。有个美国学者说过,他恨不得把帽子摘下向年轻人伸过去说‘请施舍几年时间给我吧’,可是这是异想天开。”在黄永玉看来,人到八十,不绝望,感觉生活有意思就很满足了。黄永玉说自己一直很累,“不仅是体力上的累,还有情感上的累,假如哪天我死了,我的碑上就写‘太累了’三个字。或者写上‘爱,怜悯,感恩’。爱就是博爱,爱自己爱众生;怜悯就是要保持一颗怜悯之心,连虐待人的人都要怜悯他,尽管他无知、残暴;而感恩不是感一个人的恩,而是鼓励一切人帮助人的美德。”(选自《共鸣》2011年第5期,有删改)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文章开头说,黄永玉“绘画、雕塑、木刻、写作样样俱佳”,这就确定了本文写黄永玉多才多艺的重心以及本文的行文线索。B.黄永玉写作《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比较慢,是因为他写作时采用的慎重态度,另一方面是写作时“总想着要画上几笔”。C.在黄永玉的绘画题材里,荷花是一个非常具有风格的主题,是因为对荷花他有着仔细观察与感悟的经历,有着努力跳出荷花“孤傲于世”之境界的追求。D.黄永玉喜欢读书,所以他博学多才,而且黄永玉读书时喜欢顺乎情趣,凭自己高兴读书,这是他读书有味和写书有味的原因。E.“人生不要去找意义”表明了黄永玉对人生看得尤为豁达与透彻,这与黄永玉对“爱”“怜悯”“感恩”等的解读有着一定的矛盾。18.请简要概括文章第一段的内容并分析其在行文结构上的作用。(3分)
19.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在“生活”“读书”及“创作”方面有独特个性和深刻理解的黄永玉的形象,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的实际,任选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5分)
参考答案:17.A、E(5分)18.(3分)①文章开头一段简要介绍了老年黄永玉独特的肖像、成就以及“活得最像自己”的性格特点。②在行文结构上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点明下文主要写老年黄永玉的现状、性格与追求。19.(5分)示例:观点一:生活就是自我个性的展示。①黄永玉的生活就是自我本色的展示:例如他有时像小孩,有时慈悲,有时兴高采烈,有时泪流满面等等。②展示自我的前提是不伤害他人,不损害他人利益。这要求我们做一个本性善良的人。③我们要展示自我积极向上的个性,反对将低俗下流及不健康的生活情趣当做个性展示。观点二:只有将读书当做乐趣,才能真正有所收获。①黄永玉认为读书对人生有着重要意义。它能使人的思想有节奏感,有灵活性,思考问题时不那么费力。②读书还要顺乎情趣,黄永玉是凭自己高兴读书,遇到没听过、没见过的东西便特别高兴,他能从读书中发现乐趣。
③带着功利的目的去读书,包括为考试而读书,必会苦不堪言。所以调整心态,找到读书的乐趣是我们学习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观点三:创作的基础是生活和读书。①黄永玉被称为“一代鬼才“,多有建树,这与其深厚的生活体验和热爱读书的习惯密不可分。②虽然当前也有一些“偶像派写手”在没有生活阅历、没有读过多少书的情况下却能一写成名,但其成功有偶然性。其作品也经不起时间的检验。③创作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年轻人应该多向老一辈艺术家如黄永玉等人学习,不应该梦想终南捷径、一夜成名。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讲“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其中的“无我之境”和“以物观物”是根据叔本华(德国哲学家)的说法提出的。叔本华认为,人在直观(直觉)中与万物无异,所以说“无我”,说“以物观物”,即指写直觉中的境界。直觉中的境界用触景生情来解释,是比较合适的。
从“无我之境”看,实际上就是触景生情。作者当时的心里比较平静,
没有什么激情,王国维称这种心境为“物”,这时凭直觉去观察外物,他称为“以物观物”。
这时受到外界景物的刺激,激起感情.由于这种感情是由外物引起的,好像是从外物那里传过来的,
所以“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实际上,触景生情的“情”还是作者本身所具有的,
所以一接触到某种景物,又被唤起了。比方陶渊明<饮酒》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说“东篱”,说“悠然见南山”,显然有个“我”在,可见“无我之境”还是有“我”的。诗人在《归去来兮辞》里把自己的辞官归隐比做“鸟倦飞而知还”,所以看到“飞鸟相与还”引起了自己的感触,觉得气象很好,是触景生情。
元好问<颍亭留别》:“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诗人急于想归去,心情并不悠闲。可是他看到寒波淡淡,白鸟悠悠,很悠闲的样子,跟自己的心情并不相同。诗人于是把悠闲的物态写出来,用来同自己的心情对照,起到反衬的作用。当时诗人的心情并不悠闲,这种悠闲的感觉是外界的景物唤起来的,所以也是触景生情。这种情当然也是诗人所本有的,所以能够被外界景物所唤起。
“有我之境”指的是诗人当时的心情比较激动,把这种激动的心情加到景物上去,高兴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高兴,悲哀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悲哀,所谓“物皆著我之色彩”,构成缘情写景。像欧阳修《蝶恋花》:“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位女子因为她所想念的人在外游荡不归,无法留住,所以在“无计留春住”中感慨很深,非常悲苦。她把这种感情加到景物上去,把花人格化而去问它,又写花的飘零,来显示自己的感触。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眷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作者遭到贬谪,把自己悲苦的心情移到景物上去。,所以他看到的是孤馆锁闭,又是在春寒袭人的季节,更是冷寂凄切;听到的是杜鹃哀鸣,又是“斜阳暮”的时候,更显得悲苦。
(摘编自《“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1.下列各项诗句所呈现的“境界”,从“有我…‘无我”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
B.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C.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苏轼<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
D.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无我之境”是指“以我观物”,以致“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B.“有我之境”是指诗人因心情悲喜的不同,诗所描写对象的感情色彩也相应不同。
C.“有我之境”即由于心情的不同,则在对景物的描绘中带上了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
D.“无我之境”指外物刺激作者原本平静的心而激起感情,这种感情似从外物传来,达
到“物我合一”。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引述陶渊明的<饮酒》一例旨在证明“无我之境”中有“我”的观点。
B.引述<颍亭留别》诗是为了阐述“无我之境”实际上就是“触景生情”的观点。
C.本文作者对王国维的“‘有我之境,说”的看法基本一致,没有什么不同。
D.本文作者对王国维的“‘无我之境’说”的看法基本一致,没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积淀了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如何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在当代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深刻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儒、道、禅为一体的思想系统,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开放性和包容性。要想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就需要对它的思想体系进行学习和理解,因此教育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立青少年去学习四书五经、古典诗词等国学经典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举措。但是不能让学习中国传统经典成为一种形式主义一一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背诗而背诗,这与让中国传统经典走进教育的真正目的-一学习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是本末倒置的。只有通过教育让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内化于心,才能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把握住其精神内核。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而中国传统艺术可以说是其最集中的表现形式。中国戏曲种类繁多,不论是昆曲、京剧,还是黄梅戏、河北梆子,其化妆、服裴、语调、唱词、步法无不体现着中国特色,这与以欧洲歌剧为代表的外国戏曲艺术明显不同。中国的水墨画使用宣纸、毛笔、墨汁,讲究“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追求在一幅有限的画境里觅得无限的天地,这与西方油画的画布、笔刷、颜料等工具以及将绘画当做科学从而追求客观、逼真的传统绘画态度也大相径庭。中国书法更是发展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字体,成为世界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的精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缺少传统艺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上,还应身体力行,落实到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行为范式”。炎黄子孙在华夏文地躬耕多年,已形成许多对自然和生活的认识。比如“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先人指导农业耕种的历法,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包括“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在内的中国传统节日则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通过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因素,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又可以间接地促进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总之,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自觉的一个生动体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古今中外、优胜劣汰”的原则,即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厚古薄今或厚今薄吉,也不能崇洋媚外或唯我独尊,还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就是说要坚持开放、发发展和辩证的态度。三个途径虽各有不同,但殊途同归,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中国的文化自觉并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摘编自张新科《传承传统文化需要“三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在当代社会应该思考如何传承和发展以儒.道、禅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B.通过对四书五经、古典诗词等中国传统国学经典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就能内化于心。C.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集中的表现形式,比西方艺术更加丰富多彩,是世界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D.身体力行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北每一个人都应传承包括传统节日、传统风俗等所包含的中国古人对自然、生活的认识。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当代社会应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本文论证的前提,文章在此共础上论述了传承传统文化的三种途径。B.文章第三段阐述中国传统艺术关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是为了论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缺少传统艺术。C.文章第四段运用举例论证,阐述了通过生活实践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行为范式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D.围绕花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文章逐层深入地论证了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以及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认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三个途径,即通过教育内化于心、通过艺术传承中关观念,通过生活传承行为范式。B.戏曲绘画书法等传统艺术、“-二十四节气”这样的传统历法、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共司构成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C.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每个途径都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价值和意义,这三个途径显各有不同,但殊途同归。D.当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已成为当代中国的文化白觉,共目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参考答案:1.A
2.D
3.B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项“通过对四书五经、古典诗词等中国传统国学经典的学习”并非就一定能“内化于心”;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条件关系。C项“比西方艺术更加丰富多彩”不正确,文中并没有将两者做比较;D项“身体力行”不仅是认识,更应落实到行为上。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章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D项“逐层深入”不正确,本文是并列式论证结构。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推理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仔细阅读文章,找到有效的答题区间,比对备选答案。B项以偏概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远远不指这几个方面。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书。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元帝征为少府卿。
君理美风仪,博涉经史,有识鉴。起家湘东王法曹参军。高祖镇南徐州,巡遣君理自东阳谒于高祖,高祖器之,命尚会稽长公主,辟为府西曹掾,稍迁中卫豫章王从事中郎,寻加明威将军,兼尚书吏部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监吴郡。高祖受禅,拜驸马都尉,封永安亭侯。出为吴郡太守。是时兵革未宁,百姓荒弊,军国之用,咸资东境,君理集士卒,修器械,民悦附,深以干理见称。
世祖嗣位,征为侍中,迁守左民尚书,未拜,为明威将军、丹阳尹。天嘉三年,重授左民尚书,领步兵校尉,寻改前军将军。四年,侯安都徙镇江州,以本官监南徐州。六年,出为仁威将军、东阳太守。天康元年,以父忧去职。君理因自请往荆州迎丧柩,朝议以在位重臣,难令出境,乃遣令长兄君严往焉。及还,将葬,诏赠巡侍中、领军将军,谥曰敬子。其年起君理为信威将军、左卫将军。又起为持节、都督东衡、衡二州诸军事、仁威将军、东衡州刺史,领始兴内史。又起为明威将军、中书令。前后夺情者三,皆不就。太建元年,服阕,除太子詹事,行东宫事,迁吏部尚书。二年,高宗以君理女为皇太子妃,赐爵望蔡县侯,邑五百户。四年,加侍中。五年,迁尚书右仆射,领吏部,侍中如故。其年有疾,舆驾亲临视,九月卒,时年四十九。诏赠侍中、太子少傅。丧事所须,随由资给。重赠翊左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如故。谥曰贞宪。
(节选自《陈书·沈君理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巡,素与高祖相善
素:平素,一向B.元帝征为少府卿
征:征召C.领步兵校尉
领:统领D.兵革未宁,百姓荒弊
弊:凋敝,疲困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沈君理被高祖器重的一组是(3分)①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②命尚会稽长公主,辟为府西曹掾③寻加明威将军,兼尚书吏部侍郎
④拜驸马都尉,封永安亭侯⑤朝议以在位重臣,难令出境
⑥以君理女为皇太子妃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沈君理素有令名,讲风度重仪表,广泛涉猎经世典籍,有卓越的见识,曾受父亲沈巡派遣从东阳前去南徐州晋见高祖,高祖非常看重他。B.沈君理深受朝廷器重。高祖接受禅让后,任命沈君理为驸马都尉,封永安安亭侯,这时战争还没有停止,百姓生活在饥荒凋敝中,朝廷任命沈君理出任吴郡太守。C.沈君理历任要职。世祖天嘉三年,任命沈君理为前军将军,天嘉四年,监理南徐州政事,天嘉六年,调出朝廷任仁威将军,同年,因为父亲逝世去职。D.沈君理坚守孝道,朝廷三次要他夺情视事,都被他拒绝了。去世时四十九岁,谥号贞宪。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⑴君理集士卒,修器械,民悦附,深以干理见称。(5分)⑵又起为明威将军、中书令。前后夺情者三,皆不就。(5分)参考答案:4.C(兼任)5.C(①句说的是父亲沈巡;⑤句是说朝廷议员的意见)6.C(天康元年,因为父亲逝世去职,而不是天嘉六年。)7.⑴沈君理召集士兵,修造器械,百姓乐意归附,他以十分能干会办事被称道。(“悦附”“干理”“见称”各1分,句意2分。)⑵朝廷又起用沈君理担任明威将军、中书令。沈君理服丧期间,朝廷先后三次(多次)下诏要他除去丧服,居职视事,他都不就任。(“起”“夺情”“不就”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沈君理,字仲伦,吴兴县人。祖父沈僧畟,任梁朝左民尚书。父亲沈巡,一直和高祖相友好,梁朝太清年中,任东阳太守。侯景被平定后,元帝征召他为少府卿。沈君理有优美的风度仪表,广泛涉猎经典史籍,有卓越的见识。以出任湘东王法曹参军起家。高祖镇守南徐时,沈巡派沈君理自东阳前去晋见高祖,高祖看重他,命令娶会稽长公主为妻,征召为府西曹掾。逐渐提升任命为中卫豫章王从事中郎。接着加官明威将军,兼任尚书礼部侍郎。升任给事黄门侍郎,监理吴郡政事。高祖接受禅让后,任命他为驸马都尉,封永安亭侯,调出朝廷任吴郡太守。这时战争没有停止,百姓生活在饥荒凋敝中,军队和国家的用需,都由国家东边的地域供给,沈君理召集士兵,修造整理器械。属下民众乐意归附,以十分能干会办事而被人称道。
世祖继位,征召为侍中,升任代理左民尚书,没有到任,任命为明威将军、丹阳尹。天嘉三年,重新任命为左民尚书,兼任步兵校尉,接着改任前军将军,天嘉四年,侯安都迁移镇守江州,沈君理以本身官职监理南徐州政事。天嘉六年,调出朝廷任仁威将军、东阳太守。天康元年,因为父亲逝世二去职。沈君理请求亲自前往荆州迎接灵柩,朝廷议论认为他是在位的重臣不便让他出境,于是派遣长兄沈君严出行。等到回来将要安葬,诏命赠予沈巡侍中、领军将军的官衔,谥号叫做敬子。这年起用沈君理为信威将军、左威将军。又起用为持节,都督东衡、衡二州诸军事,仁威将军,东衡州刺史;领始兴内史。(朝廷)又起用(沈君理)为明威将军、中书令。沈君理服丧期间,朝廷先后三次下诏要他除去丧服,居职视事,他都不就任。
太建元年,服丧期满,任命为太子詹事,管理东宫事务,升任吏部尚书。太建二年,高宗以沈君理的女儿做皇太子的妃子,赐给沈君理望蔡县厚的爵位,食邑五百户。太建四年,加官侍中。太建五年,升任尚书右仆射,领管吏部,侍中职务依旧担任。这年有病,皇上亲临探望,九月去世,当时年级四十九岁。诏令赠给给事中、太子少傅的官衔。丧事所需,随所用供给。重新赠给翊左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衔,侍中官衔依旧保有。谥号叫做贞宪。5.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6分)(甲)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3.(1)请从上述文字中写出一个成语。(1分)
(2)孔子对“孝”有什么主张?请简要分析。(2分)(乙)《二十四孝图》上有一个“埋儿奉母”的故事。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幸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24.上述故事的做法是否符合孔子的“孝道观”?请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23.(1)犯上作乱(1分)(2)为长辈效劳,做些事情;有好吃好喝的,请长辈享用,这些还不是孝的全部。对长辈的孝应发自内心,表现在心中。比如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2分)24.示例:郭巨的孝举是“愚孝”。杀儿之举,有违人性,看似大孝,实则残忍。一则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本观念,二则有违老母爱孙之心,三则会险老母于不仁。6.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小题。清心亭记元·吴旭①清心亭者,广陵蒋公安道所筑也。公自至正六年春出宰来安(1),越明年人和岁丰,废坠悉举。县治之前,旧有官地一亩,为豪家侵据,人无敢理之者,公因询耆老以复之。于是薙榛莽,浚砂砾。深仞有奇,泉脉随应,环甃以石(2),波光云影,上下相映。植槐柳于四旁,种莲芡茭菱于其中。即池之隙地,筑亭三间,朴而不雕,高明严巩。②公退之暇,焚香静坐,徘徊徙倚,消遣世虑。或载酒肴,集僚友于其上。树荫蓊郁,禽声左右,引觞满酌,颓然就醉。宴酣之乐,人见其有欧阳公遗风,号公为小醉翁焉。亭成而未名,邑民请以小醉翁扁之。③公曰:“不然,此非吾志也。居仁不才,奉天子命出宰是邑,民之休戚系焉。夙夜祇惧(3),虑弗治为怀。矧来安素称难治,每听政之际,牒讼倥偬(4),工役劻勷(5),簿书期会之冗,赋役出纳之繁,剸之理之(6),百事丛脞(7),骚吾心,拂吾耳,幸不为物所忤而败事。则退席于斯亭之上,屏其视听以怡吾神,以静吾虑,逍遥徜徉,洞达古今。学校思欲兴之,田野思欲辟之,善良思欲安之,强暴思欲去之。户版何道以增之,词讼何道以简之。鼠窃狗偷,四境弗靖,欲防御以弭之。重科厚敛,贫富不齐,欲设法以均之。此皆所以致吾之思也。凡事物之来,意有未诚,则不能与民相感,故憩于斯亭之上,思有以清吾心焉。夫醉翁亭者,欧阳公寓一时游观之乐,非政治之所先。斯亭匾以清心,不亦可乎?④众皆曰:然。求旭文以记之。旭因曰:“子尝闻清心之说乎?夫心者,神明之舍,五官之主也。彼流其情,而乱于气。与夫端若槁木,块若死灰,皆不知清心之要者也。吕氏曰:当官者,要以清心省事为本,公兼得之矣。盖公之心,湛于止水,岂待登斯亭而后清哉?特以自警耳。”尝读包孝肃公“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之句(8),未尝不叹慕其政事文章之美,今幸获身亲见之,因为之记,且颂是诗以质焉。注:(1)来安:县名,在今安徽省。(2)甃:以砖瓦砌的井壁。(3)祇:很大。(4)倥偬:事情纷繁迫促。(5)劻勷:急迫不安的样子。(6)剸:割断,截断。(7)丛脞:琐碎、烦杂。(8)包孝肃公:包拯,谥号孝肃。(选自《来安县志卷十三》)23.文章第①自然段主要记叙并描写了清心亭的
和
。24.简析第②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25.从句式的角度对第③段划线句进行赏析。26.对于文末作者提及包孝肃公的用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包公的话赞扬蒋公内心清净与说法奉公。B.表达了对包公政事文章之美的赞叹和倾慕。C.将蒋公与包括作类比,赞扬蒋公政绩卓著。D.通过包公诗句引出下文对写作缘由的交代。27.综观全文,概述蒋公把亭子命名为清心亭的原因。参考答案:23.清心亭建造的过程(由来)与周围景色(环境)
24.描写了清心亭环境的优美与宴酣之乐(喝酒的情形),引出下文关于亭子命名的讨论(由来)
25.以整句(对偶)的形式,(整散结合、长短句结合均不给分)突出了蒋公希望四境安宁、贫富均衡的迫切愿望,(只答出其中一个内容不给分)音韵和谐,句式整齐。
26.B
27.亭子周围的环境很安静;蒋公在亭子里面可以怡神静虑,认真思考自己为自己为政时需要处理的各种政务,真正做到清心;与欧阳公以游观之乐命名亭子不同,蒋公以政治来命名亭子,清心两字代表了自己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2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疏通文意的能力。仔细阅读第一段,可以看出本段中描写了清心亭建造之前的这块地属于官地并且被豪家所占有,后来蒋公通过咨询当地有名望的老人拿到了这块地并且按照自己的想法对这块官地进行了改造,种植了很多花草树木,并且建造了亭子。注意顺序不能调换,因为题干上明确先提问的是记叙,后提问的是描写。2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段落中引用事例的作用。文章是作者为蒋公的清心亭而写,所以主人公应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由33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专业运动员和滑雪爱好者在白雪塑造的童话世界里一决雌雄。B.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规定红十字会将参与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工作,同时参与、推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C.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爱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D.未来五年,国家将通过改造棚户区、建设公租房等方式,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共给,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成分残缺,去掉“由”;C结构混乱,“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爱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句式杂糅;D成分残缺,“解决”后面没有宾语。点睛: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购销简单的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照明材料采购合同范本3篇
- 杭州公司合作合同范本
- 2024酒店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年度GRC构件生产与装配安全责任合同3篇
- 影视作品海外发行与推广2025年度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跨区域LNG管道运输及仓储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电机维修智能化改造升级合同3篇
- 2025年度电子元器件专用纸箱采购与仓储管理合同3篇
- 2024珠宝首饰租赁与购买合同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口算题大全1000道可打印带答案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
- 仓库智能化建设方案
- 海外市场开拓计划
- 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
- 供应链组织架构与职能设置
- 幼儿数学益智图形连线题100题(含完整答案)
- 七上-动点、动角问题12道好题-解析
- 2024年九省联考新高考 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红色历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 如何避免护理患者投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