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小河口镇中学2022年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小河口镇中学2022年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小河口镇中学2022年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小河口镇中学2022年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小河口镇中学2022年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小河口镇中学2022年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将他们‘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指的是A.遵义会议B.八七会议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参考答案:A材料中的“第一次”指的是遵义会议。1935年,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故排除BCD,选A。2.20世纪60、70年代,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苏联综合国力的增强

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

C.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参考答案:A3.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至康第六年(1667)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己。”说明了苏州A.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雇佣关系全面盛行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可知,明朝苏州丝织业中出现雇佣关系,这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资本主义萌芽,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仅苏州丝织业中出现雇佣关系,无法推断出雇佣关系全面盛行,故D项错误。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史实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4.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对此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言论符合史实的有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的权利了

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到运到中国去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B5.历史学家黄宗智认为,知道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确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以下是对黄宗智这一观点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中国经济完全没有发展B.这种增长是以传统方式来实现的,实际“劳动生产率”没有增长C.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已处于落后地位D.中国经济总量增加,“劳动生产率”也在增长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然而这确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增长是以传统方式即小农经济来实现的,实际“劳动生产率”没有增长,故B正确。当时中国经济有发展,故A错误。当时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故C错误。当时中国实际“劳动生产率”没有增长,故D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影响6.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

A.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B.井田制得以恢复

C.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D.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参考答案:A7.西欧走向一体化的开始是:A.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B.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

C.欧元的正是流通

D.煤钢共同体的建立参考答案:D8.“(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可知“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较大自主权,排除AD。根据“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可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排除B。分封制下,周王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但是各诸侯有较大的自主权,所以西周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国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是在秦朝。所以C项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9.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仅英国领事处理的刑事案件就有503起,共有630名英国人涉案。这种处理案件的方式,是因为英国具有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和租地权D.军舰“巡查贸易”权参考答案:A【详解】联系《南京条约》的附件可知,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要求在华外人的一切民、刑事诉讼,均由本国领事等官询明办理,这为列强在中国为非作歹提供了法律方面的保护,使他们有恃无恐,故A项正确;BC项与司法权无关,故排除;D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的内容,排除。10.“……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主要反映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A.联邦制原则

B.民主原则C.权力制衡原则

D.自由原则参考答案:C11.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法律文献是A.《人权宣言》

B.1870年宪法

C.《拿破仑法典》

D.1875年宪法参考答案:D12.封泥是将稠泥浆贴在捆好书绳的简策的锁口处,在其尚存软性的似干非干之时,用刻好的印章在封泥上盖印(压印),从而留印迹于封泥之上。从下图秦印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秦左丞相

秦廷尉封泥①秦朝设立左右丞相制度②秦印封泥中的文字是小篆③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④秦朝廷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13.1972年,作为中国问题观察家的费正清跟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费正清当时谈到中美两国间的关系时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干涉B.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美中两国间无任何共同利益D.美国采取对华敌视和遏制政策参考答案:D1950年到1971年世界处于两极格局下,美国敌视中国,“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说明美国采取对华敌视和遏制政策,故D正确;A与材料无关;B不是主要原因;C表述不准确,过于绝对,C错误。【名师点睛】联系1950年到1971年的世界背景,正处在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尖锐对立、对抗,美国对中国采取敌对、仇视政策。14.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最为密集和完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A.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B.“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参考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统治者厉行“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导致中国缺乏海外市场无法发生革命性变化,故B项正确。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不适应工商业发展,是政治体制影响的结果,并非内在原因,故A顼错误。C、D项不属于中国的内在原因,故C、D项错误。15.《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里提到的周朝的政治文化制度不包括A.分封制B.宗法制度C.郡县制D.礼乐制度参考答案:C【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反映了西周实行分封制而巩固了统治,排除A;宗法制是分封制的理论依据依据,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原则而实施的,排除B;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排除D;郡县制在秦朝在全国推行,故选C。16.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现象与“第一次商业革命”相对应的是A.开始形成民间集市——夜市B.江南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C.政府放松了商业活动的直接监管D.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大商帮参考答案:C【详解】夜市的出现最早是在唐朝,故排除A项;江南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是在明清时期,故排除B项;宋代商品经济发达,政府放松了商业活动的直接监管,故选C项;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大商帮是在明清时期,故排除D项。17.轮班匠是明代官府手工业中服劳役工匠。1485年允许轮班匠可以缴银代役,不愿出银的仍旧当班。1562年轮班匠一律改为征银。这一变化A.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自由流动B.反映了官营手工业普遍衰落C.说明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参考答案:D【详解】材料强调的是以银代役的做法,反映了国家对工匠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有利于增加自由劳动力,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到工匠,并没有涉及到社会各阶层,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对工匠的管理制度有所变化,并不能反映官营手工业普遍衰落的现象,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白银在社会的流通情况,故无法得出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的结论,故C项错误。18.有人认为,哥伦布的远洋航行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无心插柳”是指A.成为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B.发现了美洲新大陆C.证实地圆学说的正确性D.使西班牙控制了整个美洲地区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航行的目的地是东方的印度,结果他却到达了美洲,故B项正确;A项是指迪亚士,排除;C项是指麦哲伦,排除;D项说法错误,错在“整个”。【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哥伦布”。19.历史学家波普尔说:“总之,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只能有对历史的解释,而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因此每一代都有权作出自己的解释。”作者试图强调A.对历史的解释可以随心所欲

B.研究历史规律没有意义C.历史不能复原,故无法证伪

D.历史研究应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认为“每一代都有权对过去的历史作出自己的解释”,可见作者强调历史研究应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故选D。考点:史学理论和方法·史学研究·历史研究的方法20.下列对西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说法错误的是A.主要为了满足官府需要

B.增加了财政收入C.有利于从经济上加强中央集权

D.它所反映的不是地主和商人的矛盾参考答案:A21.族规又称族训、家训、宗约家礼等。清朝《毗邻城南张氏宗谱?家规》记载:“王者以一人治天下,则有纪纲;君子以一身教家人,则有家训。纲纪不立,天下不平;家训不设,家人不齐矣。”家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A.辅助国家法制之所不及B.维持家族血缘伦理C.用来祭祀家族列祖列宗D.强化族人对宗族的依赖参考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影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王者以一人治天下,则有纪纲;君子以一身教家人,则有家训”体现中国古代推行家国一体的政治特点,家训起到家族治理的作用。A项不是家训的主要作用,故A项错误;家训作为宗法观念的表现,主要起到维持家族血缘伦理的作用,故B项正确;家训用来规范家族成员行为,主要不是起祭祀列祖列宗的作用,C项错误;家训可以凝聚家族成员,但不能起到强化族人对宗族的依赖作用,D项错误。故选B。22.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律令。此举A.促进了民族交融B.确立了三国鼎立局面C.加快了江南地区开发D.实现了南北方的统一参考答案:A【详解】从材料“5世纪末”“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律令”中可以分析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故A项正确;B项是三国时期,排除;迁都洛阳,无法加快江南的开发,故C项排除;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没有统一南北,故D项错误。23.“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首歌开始流行的时期是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参考答案:D24.科举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

)A.扩大了官吏来源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C.有利于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D.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参考答案:C25.“鬻者兼赢,求着不匮……五都货殖,既迁既引。商旅联槅,隐隐展展。冠带交错,方辕接轸……”张衡在《二京赋》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汉代洛阳的全景式丹青长卷从材料中你能看到(

)①汉代洛阳商品种类繁多,店铺林立

②商品交易频繁,商人获利丰厚③洛阳交通发达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④政府支持商业贸易,商业发展水平较高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B考点:汉代的商业发展。从材料可以看出汉代店铺林立,商旅众多,商品种类繁多,因此①②③正确,故选B。④项错误,政府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并不支持商业的发展。26.对于印第安人而言,1492年哥伦布首次出航美洲意味着

A.“开启了可怕损失的历史”

B.“开启欧洲人扩张与征服的英雄历史”

C.“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

D.“大西洋变成了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

参考答案:A略27.“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十二铜表法》。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能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是专门解决债务问题的法律条文

B.蕴含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C.完全抛弃了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D.无限制地放纵了贵族的专横参考答案:B28.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A.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C.知识分子的共识D.人民的迫切愿望参考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在军阀割据的状态下,人民生活在战乱之中,大家都渴望国内和平,所以打倒军阀成为人民的迫切愿望。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只能表明中国共产党希望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以实现国内和平,而中国共产党无法代表全体国民;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并非国民政府,并且国民政府1922年时并未建立;C选项错误,中国共产党不能代表中国知识分子。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9.1929-1933经济危机期间,美国修建了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该工程是一项水坝、水电站、航运、防洪兼有的水利系统。美国政府修建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是(

)A.该地区水患严重,根治水患迫在眉睫B.解决就业问题,从而扩大消费,刺激生产C.国家在危机期间也不能放弃大型工程的修建D.制造繁荣景象以增加美国人民反危机的信心参考答案:B考点:罗斯福新政。美国修建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是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的代表性工程,政府建立专门机构,举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B符合题意。30.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历史机遇使下列地区受益最大的是(

)A.大西洋沿岸B.印度洋沿岸C.非洲东海岸D.太平洋沿岸参考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图中所示的法律的积极意义是A、这部法律使得平民的利益得到了保护B、贵族的权力被完全限制

C、这部法律保护奴隶主的利益D、保留了比较野蛮的习惯法参考答案:A32.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材料一:图一毛泽东与斯大林在一起图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材料二: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知道,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材料三: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为什么要确立这样的外交政策?(2)材料二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3)材料三反映了新时期中国怎样的外交政策?并指出其影响。

参考答案:(1)外交政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原因: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的政策。(2)变化:中美两国结束长期对立,开始走向正常化。原因: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挑战;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破产;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苏关系恶化。’(3)政策:独立自主;不结盟。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赢得了有利的发展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图片一毛泽东与斯大林在一起以及图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可以得出是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第二小问依据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格局以及形式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可以得出中美两国结束长期对立,开始走向正常化。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所学从美国方面以及中国方面回答。(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真正的不结盟”可知新时期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赢得了有利的发展环境以及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材料二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较细致地加以研究。——恩格斯1895年为《法兰西内战1848~1850》一书所作的导言材料三但是由于这样有成效地使用普选权,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并且迅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结果,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恩格斯1895年为《法兰西内战1848~1850》一书所作的导言材料四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列宁“四月提纲”(1)材料一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是怎样认识的?原因何在?(2)材料二、三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又是怎样认识的?依据材料说明理由。(3)材料四中列宁是怎样总结当时的历史特点的?因此他主张怎样夺权?实际上怎样夺权?导致这种情况的关键因素是什么?(4)从恩格斯的修正和列宁的变化你能得到哪些认识?参考答案:(1)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