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28.1宣贯材料之二主要技术内容_第1页
GBT228.1宣贯材料之二主要技术内容_第2页
GBT228.1宣贯材料之二主要技术内容_第3页
GBT228.1宣贯材料之二主要技术内容_第4页
GBT228.1宣贯材料之二主要技术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主要技术内容

吴朝晖2011.09综述本部分系修改采用ISO6982.1-2009《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英文版欧标也已等同采用ISO6982.1-2009,目前版本为ENISO6892.1-2009,代替EN10002-1:2001GB/T228.1-2010与GB/T228-2002的区别增加了试验速率的控制方法:方法A应变速率控制方法;试验结果的数值修约;拉伸试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计算机控制拉伸试验机使用时的建议;增加了资料性附录F考虑试验机刚度(或柔度)后估算的横梁位移速率。引言两种试验速率控制方法。第一种方法A为应变速率(包括横梁位移速率),第二种方法B为应力速率。方法A旨在减小测定应变速率敏感参数时试验速率的变化和减小试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本部分将来将推荐使用应变速率的控制模式进行拉伸试验。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的测定标准中11、12条规定:上屈服强度ReH可以从力-延伸曲线或峰值力显示器上测得,定义为下降前的最大力值对应的应力;下屈服强度ReL可以从力-延伸曲线上测得,定义为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力所对应的应力。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的测定方法1:图解法应采用不劣于1级精确度的引伸计,引伸计标距应不小于试样标距的一半(即Le≥1/2L0);应采用1级或优于1级精确度的试验机;试验时,可以采用记录力-延伸曲线或力-位移曲线方式。采用自动测定方法时,相应地采集力-延伸或力-位移数据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的测定方法A:a)在直至测定ReH应按照规定的应变速率。这一范围需要在试样上装夹引伸计,消除拉伸试验机柔度的影响,以准确控制应变速率。(对于不能进行应变速率控制的拉伸试验机,根据平行长度部分估计的应变速率也可用。)应变速率应尽可能保持恒定,在测定这些性能时,应选用下面两个范围之一:范围1:相对误差±20%范围2:相对误差±20%(如果没有其他规定,推荐采用该速率)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的测定方法A:b)对于不连续屈服的材料,应选用根据平行长度部分估计的应变速率。上屈服点之后,在测定下屈服强度时,应保持下列两种范围之一的平行长度估计的应变速率范围,知道不连续屈服结束。范围2:,相对误差±20%(测定ReL时推荐采用该速率)范围3:,相对误差±20%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的测定方法B:如仅测定上屈服强度,试验时的弹性应力速率应在表3的规定范围内,试验机夹头的分离速率应尽可能保持恒定。如仅测定下屈服强度,在试样平行长度的屈服期间应变速率应在0.00025/s-0.0025/s之间。平行长度内的应变速率应尽可能保持恒定。如不能直接调节这一应变速率,应通过调节屈服即将开始前的应力速率来调整,在屈服完成之前不再调节试验机的控制。任何情况下,弹性范围内的应力速率不得超过表3规定的最大速率。如在同一试验中测定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测定下屈服强度的条件应符合10.4.2.2的要求。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的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N/mm2)应力速率/(N/mm2·s-1)最小最大<150000220≥150000660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的测定确定下屈服强度时,要排除“初始瞬时效应影响”。所谓初始瞬时效应是指从上屈服强度向下屈服强度过渡时发生的瞬时效应(也称惯性效应),与试验机加力系统的柔度、试样的柔度、试验速率、试样屈服特性和测力系统惯性守恒等多种因素相关。对于瞬时效应做定量评定是困难的。定性的把从屈服强度向下屈服强度过渡期间的第1个下降谷区作为“初始瞬时效应”的影响区。为了避开该区影响,把第1个下降谷值应力(不管它是否最小)排除不计后,取其后的最小应力为下屈服强度。只呈现一个谷值情况,该谷值应力为下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的测定除了按照定义进行判定外,上下屈服强度位置判定基本原则是:屈服前的第1个峰值应力(第1个极大值应力)判为上屈服强度,不管其后的峰值应力比它大还是小;屈服阶段中如呈现2个或2个以上的谷值应力,舍去第1个谷值应力(第1个极小值应力)不计,取其余谷值应力中的最小值判为下屈服强度。若只呈现1个下降谷,此谷值应力判为下屈服强度;屈服阶段中呈现屈服平台,平台应力判为下屈服强度;如呈现多个且后者高于前者的屈服平台,判第1个平台应力为下屈服强度。为提高试验效率,看报告在上屈服强度之后延伸率为0.25%范围内的最低应力为下屈服强度,不考虑任何初始瞬时效应。此方法测定下屈服强度后,试验速率可按10.3.4增加。试验报告应注明使用了此简捷方法注:此规定仅仅适用于呈现明显屈服的材料和不测定屈服点延伸率的情况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的测定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的测定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的测定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的测定上述关于上、下屈服强度的位置判定的基本原则十分重要,不仅对于人工判定,而更重要的是对于自动化测定方法中测定程序的软件编写有帮助。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的测定方法2:指针方法采用指针法测定时,在试验测定中要注视试验机测力表盘指针的指示,按照定义判读上下屈服强度:当指针首次停止转动保持恒定的力为下屈服力FeL;当指针首次回转前指示的最大力判为上屈服力FeH;当指针出现多次回转,则不考虑第1次回转,而取其余这些回转指示的最低力判为下屈服力FeL;当只有一次回转,则取回转的最低力为下屈服力FeL。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的测定注意事项:a)当材料呈现明显屈服时,相关产品标准应规定或说明测定哪种屈服强度。若无明确规定,2个都测定并报告;只呈现单一屈服(屈服平台)时,测定为下屈服强度并报告;如无异议可仅测定下屈服强度并报告。b)材料试验时没有呈现明显屈服状态,若无规定,建议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0.2,并注明“无明显屈服”。c)如材料屈服期间力既不下降也不保持恒定而是呈缓慢增加,只要能分辨出力在增加,尽管增加的量不大,这种状态判为无明显屈服状态。d)仲裁试验采用图解法。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的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试验速率要求:测定Rp的范围,应按照规定的应变速率。这一范围需要在试样上装夹引伸计,消除拉伸试验机柔度的影响,以准确控制应变速率。(对于不能进行应变速率控制的试验机,根据平行长度估计的应变速率也可用)应变速率应尽可能保持恒定,在测定这些性能时,应选用下面2个范围之一:范围1:相对误差±20%范围2:相对误差±20%(如果没有其他规定,推荐选用该速率)如果试验机不能直接进行应变速率控制,应该采用平行长度估计的应变速率即恒定的横梁分离速率。该速率应依据标准中的公式(1)进行计算,应考虑试验机的系统的柔度,详见附录F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方法1:常规平行线法常规平行线法适用于具有明显弹性直线段的材料这种方法采用图解法(包括自动测定方法),引伸计标距Le≥1/2L0。引伸计应为1级或优于1级准确度试验机测力系统的准确度应不劣于1级准确度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试验时记录力-延伸曲线或采集力-延伸数据,直至超过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然后,在力-延伸曲线上,经过延伸轴上等于εpLe的C点作平行于曲线弹性直线段的平行线CB,与曲线相交的交点B所对应的力为所测的规定塑性延伸力,此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便得到规定塑性延伸强度。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由于在试验开始后的初始阶段容易受非线性因素的干扰,使得力-延伸曲线初始部分弯曲,遇这种情况要对曲线原点进行修正。修正的方法一般是通过对表观弹性直线段反向延长交于延伸轴,即可找到实际原点“0”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方法2:滞后环法滞后环法仅适用于不具有明显弹性直线段的材料。具有明显弹性直线段时采用滞后环法,会使得测定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偏高,原因是该法系以卸力线和再次施力线斜率的近似平均斜率作为参考斜率,而这一平均斜率总是比首次施力的直线斜率小。采用滞后环法测定时,测力系统的准确度、引伸计标距和精确度级别以及试验时的速率等要求与“常规平行线法”相同。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采用滞后环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程序是,对试样连续施力,同时记录力-延伸曲线或采集力-延伸数据,施力到超过预期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点后卸力至已达到的力的10%左右,接着再施力直至进入力-延伸曲线的包迹线范围。在正常情况下,会在施力线与再卸力线构成一个完整的滞后环。通过滞后环的两端点划一直线,然后经过延伸轴上与曲线原点的距离等于εpLe的点作平行于这一直线的平行线CB,平行线与力-延伸曲线的交点给出了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力。此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即为规定塑性延伸强度。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因为卸力点是预期选择,或者说是凭经验选定,这难免会出现未达到实际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点之前卸力,使得滞后环处于平行线CB的左侧。这种情况下,应按下图a)和b)取平行线与包迹线相交的点。所谓包迹线是指一次施力的曲线轨迹。曲线原点修正(国际标准给出):在曲线上穿过其斜率最接近滞后环斜率的弹性上升部分,划一条平行于滞后环所确定直线的平行线,此平行线与延伸轴的交截点即为曲线的修正原点。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方法3:逐步逼近法逐步逼近法既适用于具有弹性直线段材料,也适用于无明显弹性直线段的材料。在国内已有不少自动测定系统中采用了这种方法,标准的附录H给出了这种方法。该方法是建立在“表观比例极限不低于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0.2的一半”的假定,这一假定对于常见的金属材料是近似真实的。测力系统的准确度级别、引伸计标距和准确度级别以及试验速率与前同。试验时对试样连续施力,记录力-延伸曲线或力-延伸数据,直至超过预期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点(实际上可以直至到最大力点)。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程序:在力-延伸曲线上任意取A0点拟为规定塑性延伸率等于0.2%时的力F0p0.2,在曲线上分别确定为0.1F0p0.2和0.5F0p0.2的B1和D1两点,作直线B1D1。从曲线原点0(必要时进行原点修正)起截取OC(OC=0.2%Le),过C点作平行于B1D1的平行线CA1交曲线于A1点。如A1与A0重合,F0p0.2即为相应于规定塑性延伸率为0.2%时的力。如A1点未与A0点重合,需要按照上述步骤进行进一步逼近。此时,取A1点的力F1p0.2,在曲线上分别确定力为0.1F1p0.2和0.5F1p0.2的B2和D2两点,作直线B2D2。过C点作平行于直线B2D2的平行线CA2交曲线于A2点,如此逐步逼近,直至最后一次得到的交点An与前一次的交点An-1重合(见下图)。An的力即为规定塑性延伸率达0.2%时的力,此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测定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0.2。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最终得到的直线BnDn的斜率,一般可以作为确定其他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基准斜率。逐步逼近法为我国建立,已被ISO6892-1:2009采纳。原点修正:由于各种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力-延伸曲线的原点可能需要修正,修正的办法通过弹性上升段的曲线走势反向延长与延伸轴交截,交截点即为修正原点,或者以逐步逼近得到BnDn直线与延伸轴的交截点作为曲线修正原点。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注意事项:若无规定,当材料呈现无明显屈服(连续屈服)状态时,应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当材料呈现明显屈服(不连续屈服)状态时,应测定上下屈服强度。判定连续屈服的基本原则是:试验时当试样从弹性进入塑性屈服变形状态阶段,如果力仍然保持持续增加状态,即使增加很小(只要试验仪器能分辨或显示出),则属于无明显屈服状态。相关产品标准应说明规定延伸的百分比。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注意事项按照定义,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是规定塑性延伸率对应的应力。因此,不管在达到规定塑性延伸强度之前是否有高于它的应力出现,均以规定塑性延伸率对应的应力为规定塑性延伸强度。可以使用自动处理装置(例如处理机等)或自动测试系统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可以不绘制力-延伸曲线。如果在产品标准中没有规定或得到客户的容易,在不连续屈服期间或之后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是不合适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规定总延伸强度的测定试验速率要求测定Rt的范围,应按照规定的应变速率。这一范围需要在试样上装夹引伸计,消除拉伸试验机柔度的影响,以准确控制应变速率。(对于不能进行应变速率控制的试验机,根据平行长度估计的应变速率也可用)应变速率应尽可能保持恒定。在测定这些性能时,应选用下面两个范围之一:范围1:相对误差±20%范围2:相对误差±20%(如果没有其他规定,推荐选该速率)如果试验机不能直接进行应变速率控制,应该采用通过平行长度估计应变速率,即恒定横梁分离速率,该速率应依据标准中提出的式(1)计算,应考虑试验机系统的柔度,详见附录F。规定总延伸强度的测定在力-延伸曲线上,划一条平行于力轴并与该轴的距离等于规定总延伸率的平行线,此平行线与曲线的交截点给出相应于规定总延伸强度的力,此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0得到规定总延伸强度Rt。规定总延伸强度的测定方法:图解法图解法适用于具有或不具有明显弹性直段的材料。因为图解法测定规定总延伸强度时,在力-延伸曲线上图解确定规定总延伸力时并不需要以曲线的弹性直线段斜率为基准。试验机测力准确度应不劣于1级。引伸计标距应等于或小于试样标距L0,但不小于试样标距的一半。引伸计应为2级或优于1级准确度。规定总延伸强度的测定程序:试验时,记录力-延伸曲线或采集力-延伸数据,直至超过规定总延伸强度。在力-延伸曲线上,经过延伸轴上等于εtLe的点作平行于力轴的平行线CB,该线与曲线的交点B对应的力即为规定总延伸力。按照定义,规定总延伸强度是规定总延伸率对应的应力,因此,不管在达到规定总延伸强度之前是否有高于它的应力出现,均以总延伸对应的应力为规定总延伸强度。一般情况下,也需要修正曲线原点。规定总延伸强度的测定规定残余延伸强度的验证试样施加相当于规定残余延伸强度的力,保持力10s-12s,卸除力后验证残余延伸率未超过规定百分率。这种仅仅验证试样是否合格的试验,比要测出具体性能数值的试验要相对简单。这种验证方法,对于只要判定产品合不合格,而不要求具体性能值是多少的场合是很有用的,因为效率高对大批量和多批量产品的检验有利。因这种验证方法不能得到具体数值因此,相关产品标准或协议应说明是否采用验证方法或具体测定的方法。规定残余延伸强度的验证规定残余延伸强度的验证试验机、引伸计、试验速率要求同Rp、Rt。验证试验示例:材料为钢,标准规定最小值Rr0.2为600MPa,要求验证是否合格,试样直径为10.00mm,引伸计标距为50mm。据此,施加于试样上的验证力和规定残余延伸的计算如下:验证力:F0.2=S0×Rr0.2=78.54×600=47.12KN残余延伸:ΔLr0.2=0.2%×50=0.1mm对试样连续施力直至47.12KN,在此力上保持10s-12s后卸除力,检验残余延伸为0.09mm,小于0.10mm,试样通过验证合格。规定残余延伸强度的测定测定方法在国际标准正文中没有规定,但在附录K中给出了测定方法。测定方法:卸力法(反复逐次递增-卸力法)方法要点:对试样连续施力直至预期的规定残余力,保持此力后卸力至0或预拉力(F0)。测量残余延伸ΔL,并与规定残余延伸比较,规定残余延伸按下式计算:ΔLr=εrLe规定残余延伸强度的测定卸力法:续如果卸力后测量的残余延伸等于规定的残余延伸,则试验结束,所施加的力为规定残余延伸力;如果测量的残余延伸小于规定的残余延伸,再对试样施加比前一次较高的力,保持后卸力,测量残余延伸并比较,如此重复,直至测得的残余延伸等于或稍稍超过规定的残余延伸。通过内插法计算出规定残余延伸力Frεr。测定的引伸计、试验机、试验速率要求同验证。规定残余延伸强度的测定规定残余延伸强度的测定测定Rr的注意事项:A)因为验证或测定金属材料的规定残余延伸强度,对结果的表达不同,因此,相关产品在规定Rr时,应说明“要求验证”或“要求测定”,若无规定,建议按“要求测定”处理。B)相关产品标准在规定Rr的同时,应说明保持力的时间,如无规定按10s-12s进行试验,若不是该时间,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C)可采用符合本标准要求的自动测定系统或装置。抗拉强度的测定试验速率的要求:在屈服强度或塑性延伸强度测定后,根据试样平行长度计算得到横梁位移速率eLc在下述范围内选择,换成下述范围之一的应变速率:范围2:相对误差±20%范围3:相对误差±20%范围4:相对误差±20%(0.4min-1,相对误差±20%)(如果没有其他规定,推荐选该速率)如果拉伸试验仅仅是为了测定抗拉强度,根据范围3或4得到的平行长度估计的应变速率适用于整个试验。抗拉强度的测定在ISO6892-1:2009及GB/T228.1-2010中未给出抗拉强度的具体测定方法,只给出了抗拉强度的定义以及图例,见下图。对于图C所示应力-延伸率状态的材料,按照本标准无确定的抗拉强度,双方可以另作协议。抗拉强度的测定屈服点延伸率(Ae)的测定对于不连续屈服的材料,从力-延伸曲线上均匀加工硬化开始点的延伸减去上屈服强度对应的延伸得到屈服点延伸率Ae。均匀加工硬化开始点的延伸通过在曲线上,经过不连续屈服阶段最后的最小值划一条水平线或经过均匀加工硬化前屈服范围的回归线,与均匀加工硬化开始处曲线的最高斜率线相交点确定。屈服点延伸除以引伸计标距Le得到屈服点延伸率(见下图)。试验报告应注明确定均匀加工硬化开始点的方法。屈服点延伸率(Ae)的测定屈服点延伸率(Ae)的测定对于Ae的测定方法标准未给出具体办法,通常认为采用1级或优于1级准确度的引伸计。引伸计标距应等于或尽量接近试样标距(试验报告中应记录引伸计标距)。试验时的试验速率应按照测定下屈服强度时规定的试验速率要求。最大力塑性延伸率(Ag)和最大力总延伸率(Agt)的测定Ag:在用引伸计得到的力-延伸曲线上从最大力时的总延伸中扣除弹性延伸部分即得到最大力时的塑性延伸,将其除以引伸计标距得到最大力塑性延伸率。Agt:在用引伸计得到的力-延伸曲线上测定最大力总延伸。最大力塑性延伸率(Ag)和最大力总延伸率(Agt)的测定式中:Le是引伸计标距mE是应力-延伸率曲线弹性部分的斜率Rm是抗拉强度ΔLm是最大力下的延伸最大力塑性延伸率(Ag)和最大力总延伸率(Agt)的测定试验速率的要求:在屈服强度或塑性延伸强度测定后,根据试样平行长度计算得到横梁位移速率

在下述范围内选择,换成下述范围之一的应变速率:范围2:相对误差±20%范围3:相对误差±20%范围4:相对误差±20%(0.4min-1,相对误差±20%)(如果没有其他规定,推荐选该速率)最大力塑性延伸率(Ag)和最大力总延伸率(Agt)的测定方法:图解法采用2级或优于2级准确度的引伸计,当最大总伸长率小于5%时,建议采用不劣于1级准确度的引伸计,引伸计的标距建议等于或近似试样标距L0。试验时记录力-延伸曲线(或采集力-延伸数据),直至过了最大力点。有些材料在最大力时呈现一平台,这种情况下,去平台中点的最大力对应的总延伸率。有些材料其最大塑性延伸率不等于无颈缩塑性延伸率,对于棒材、线材和条材等长材产品,可采用附录I的方法测定无颈缩塑性延伸率Awn。最大力塑性延伸率(Ag)和最大力总延伸率(Agt)的测定断裂总延伸率(At)的测定在用引伸计得到的力-延伸曲线上测定断裂总延伸。公式按式4计算。试验速率同Ag、Agt。采用不劣于2级的引伸计,当断裂总伸长率小于5%时建议采用不劣于1级的的引伸计。引伸计标距应等于试样标距。断后伸长率(A)的测定A:断后标距残余伸长(Lu-L0)与原始标距(L0)之比的百分率。对于比例试样,若比例系数K不为5.65,符号A后应附以下角注说明所使用的比例系数,例如A11.3。对于非比例试样,符号A应附以下角注说明所使用的原始标距,以mm表示,例如A80mm。断后伸长率(A)的测定为了测定断后伸长率,应将试样断裂的部分仔细的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确保试样断裂部分适当接触后测量试样断后标距。应使用分辨力足够的量具或测量装置测定断后伸长量(Lu-L0),并准确到±0.25mm。断后伸长率(A)的测定方法1:手工法试验前,在试样的平行长度上居中部位标记试样标距L0,准确到±1%,在标距内标出N个等分隔(N一般为10),目的是为了能够采用“移位法”测定断裂发生在规定的中间1/3L0区域以外的试样的断后标距。拉断后将断裂部分在断裂处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采取适当措施(例如通过螺丝施加压力)确保试样断裂部分适当接触。断后伸长率(A)的测定移位法:若试样断裂处距最近标距标记的距离等于或大于1/3L0时,或者断后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的最小值时,直接测量两标距标记间的距离即为Lu。若试样拉断后断裂处是在标距的两标点间范围内,但不符合上述第一个条件(断裂处与标距标记的距离小于1/3L0),则完全可以采用“移位法”测定伸长率(见附录H)。如断裂处与最近标距标记的距离小于1/3L0,但其伸长率已等于或大于规定最小值,这种情况采用“移位法”测定伸长率也是允许的。具体方法见附录H。断后伸长率(A)的测定断后伸长率(A)的测定断后伸长率(A)的测定断后伸长率(A)的测定移位法测定断后伸长率:(a)N-n为偶数情况(见图a):分别测定距离XY和YZ,然后代入下式计算:(b)N-n为奇数情况(见图b):分别测量距离XY,YZ’和YZ”,然后代入下式计算:断后伸长率(A)的测定方法2:图解法由于拉伸自动化测试系统或装置逐渐普遍使用,完全可以用自动系统或装置测定断后伸长率,自动化方法将来会逐渐取代人工方法。为了得到与手工方法可比的结果,对能用引伸计测定断裂延伸的试验机,有一些额外的要求(例如:引伸计的动态响应和频带宽度,见附录A.3.2)。断后伸长率(A)的测定方法2:图解法使用自动方法测定断后伸长率时要求:A)引伸计标距应等于试样原始标距(即Le=L0),如产品标准规定用一固定标距测定断后伸长率,引伸计标距应等于这一标距。B)断裂位置处于引伸计标距范围内方为有效;但如测得的断后伸长率等于或大于规定最小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为有效。C)首先测量断裂时的总延伸,然后扣除弹性延伸部分,剩余的塑性延伸部分(非比例延伸部分)作为断后的伸长。扣除的方法见下图所示。D)使用的引伸计级别:断裂总延伸率小于5%时,不低于1级;等于或大于5%时,不低于2级。E)用自动法测定时,可以不在试样上标记原始标距L0,但标记出原始标距也仍有用,一旦测试系统出故障,还可人工测定。F)自动法目前还不能实现附录H提供的“移位法”。断后伸长率(A)的测定断后伸长率(A)的测定断后伸长率在5%以下的材料A的测定对于低延性材料,其断后伸长率的测定,用通常的方法难以做到准确,所以采用附录G提供的特殊方法:试验前在平行长度的一端作一小的标记,使用调节到标距的分规,以标记为圆心划一圆弧,拉断后,将断裂的试样置于装置上,最好借助螺丝施加轴向力,以使其在测量时牢固地对接在一起,以原圆心为圆心,以相同的半径划第二个圆弧,用工具显微镜或其他合适的仪器测量两个圆弧之间的距离即为断后伸长,准确到±0.02mm。为使划线清晰可见,试验前涂上一层染料。可以采用自动方法(如20.2中的引伸计方法)测定。断后伸长率(A)的测定断后伸长率(A)的换算标准20.3条提出,试验前通过协议,可以在一固定标距上测定断后伸长率,然后使用换算公式或换算表将其换算成比例标距的断后伸长率(GB/T17600.1-1998《钢的伸长率换算第1部分: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和GB/T17600.2-1998《钢的伸长率换算第2部分:奥氏体钢》)。仅当标距或引伸计标距、横截面的形状和面积均为相同时,或当比例系数(k)相同时,断后伸长率才具有可比性;伸长换算并不是严格准确的,带有一定误差,仅当双方同意才能使用。断面收缩率(Z)的测定将试样断裂部分仔细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断裂后最小横截面积的测定应准确到±2%(见下图)。原始横截面积与断后最小横截面积之差除以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率得到断面收缩率Z。对于小直径的圆试样或其他截面形状的试样,断后横截面积的测量准确度达到±2%很困难。断面收缩率是金属材料重要的延性性能,但由于试样拉断时形成的最小横截面形状复杂和多样性,因而对于复杂横截面形状的试样的断面收缩率测定还未有标准方法。仅仅对于圆形横截面和矩形横截面试样的断面收缩率有相对成熟的测定方法。断面收缩率(Z)的测定断面收缩率(Z)的测定圆形横截面试样原始横截面积的测定应准确到±1%,相应的原始平均直径的测定应准确到±0.5%;断后最小横截面积的测定应准确到±2%,相应的断后最小横截面平均直径的测定应准确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