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大吾乡大吾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大吾乡大吾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大吾乡大吾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大吾乡大吾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大吾乡大吾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大吾乡大吾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解决了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问题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中共“七大”

C.七届二中全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考答案:C2.近代以来,各种主张不断涌现,以下主张出现于体现20世纪初期历史发展趋势的新思潮是①“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②“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③“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④“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D3.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美国“既像-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托克维尔评说的美国精神与形象主要源于A.两党制原则B.任期制原则C.分权制原则D.邦联制原则参考答案:C4.右图是1987年两岸离散兄妹在大陆相见的场面。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A.他们离散了至少有38年

B.哥哥是乘飞机直接从台湾抵达大陆的

C.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终被打破

D.他们都盼望海峡两岸的统一参考答案:B5.你若去新疆旅游,手持图1所示门票参观。为使自己充实这一人文资源,之前你应了解其历史渊源。下列有关其开凿方法叙述的正确选项是A.源于战国都江堰

B.源于汉朝龙首渠C.源于汉朝的漕渠

D.源于汉朝的白渠

图1

古坎儿井的门票参考答案:B6.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日本君臣发愤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西国(英、法)制造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恃为攻城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

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参考答案:D洋务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李鸿章只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中国落后的根源是落后的政治制度,李鸿章显然也的确未找到。所以本题选D。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和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这三项显然都和李鸿章不吻合,都不能选。7.中日甲午战争后,张之洞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战略。他建议“急宜筹护华商、华工之法,以抵倭人”。该建议得到了清廷的认可,光皇帝发布谕令,着地方官员在开埠的苏州等地,“筹议招商,多设织布、织绸等局”。这一战略的实施A.摆脱了列强资本输出的控制B.鼓舞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信心C.增强了洋务运动办厂的能力D.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布局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中日甲午战争后”“急宜筹护华商、华工之法”“该建议得到了清廷的认可,光皇帝发布谕令,着地方官员在开埠的苏州等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以后,为了解决战争赔款和财政枯竭问题,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极大鼓舞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信心,故本题答案选B项。这时期的列强加大了资本输出,A项不符合基本史实,排除;甲午中日战争宣告洋务运动走向失败,C项表述错误,排除;近代中国的主要工业都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并没有改变,排除D项。8.清代学者储大文曰“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在此他认为A.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元代行省制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C.元代行省制克服了唐宋之弊

D.行省制不利于维持地方治安稳定参考答案:【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答案解析】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储氏所说行省不合理划分,因天险尽去而引起地方治安无法维持,故D项正确;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材料主旨没有体现中央集权加强,故A项错误;“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无所堵,去无所侦”反映的是地方治安问题,不是国家分裂割据,故B项错误;元代行省制克服了唐宋之弊,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元朝行省制度的理解。9.巴黎公社会议决定,在市政厅开设公共食堂。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饭菜的价格和花样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1.5法郎,晚餐2法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就是这样一个公共食堂,也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材料主要反映了A.公社因财政紧张提倡节俭B.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C.公社的公共食堂管理规范D.公社实行平均主义原则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A项,题干不能反映公社的财政状况。故A项错误。B项,“自己掏钱买”“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和“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说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故B项正确。C项,公共食堂管理规范只是材料内容的简单概括,不是其反映。故C项错误。D项,平均主义原则和材料中“掏钱买饭”等描述不符。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革命措施、革命意义。10.1942年5月前后,日军曾提出要“合作经营”无锡申新三厂和茂新二厂,或签订租约租用这两家工厂,荣德生都严词拒绝;日商丰田纱厂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也不答应。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下列有关材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B.民族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完成反帝的任务C.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D.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参考答案:A11.“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这段材料反思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参考答案:A12.《后汉书》的仪礼志中记载,冬至日来临之前夜,京城百官都于夜漏未尽五刻时(约等于现在晨六时)穿黑衣服,迎气于“黑郊”行礼毕,改穿红色袍。这反映出A.推崇承天理物、天人合一B.阴阳五行思想的盛行C.先黑后红寓意“以汉代秦”D.上层社会贺冬成风俗参考答案:A根据“冬至日来临之前夜,京城百官都于夜漏未尽五刻时(约等于现在晨六时)穿黑衣服,迎气于‘黑郊’行礼毕,改穿红色袍”,结合所学,因为冬至那天昼最短夜最长,以后白昼渐长,黑夜趋短,也就是阴去阳来,朝廷也要集体的相时而动,才能“承天理物”,符合天人合一的思想,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冬至日来临的仪礼,无法体现阴阳五行思想的盛行,排除B;C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京城百官在冬至日来临的仪礼,不能体现成风俗,排除D。13.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主要表明中国共产党A.决定发动土地革命,以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B.对农民所受的各种痛苦的表示深切同情C.已充分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大作用D.决定开辟农村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从中共“二大”指出“中国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可以看出中共已经认识到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A在材料中没有反映,B是在八七会议上决定的,D在大革命失败后才出现。因此选C。14.在构成未来多极结构的各种战略力量中,不仅有全球性大国,也有地区性大国;不仅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发展中大国;不仅有以信仰基督教为主的国家,也有以信仰佛教或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材料反映出世界格局的发展是()A.体现多样性和复杂性

B.导致利益的重新分配C.缺乏稳定的根基支撑

D.调整了大国间的关系参考答案: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在构成未来多极结构的各种战略力量中,不仅有全球性大国,也有地区性大国;不仅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发展中大国;不仅有以信仰基督教为主的国家,也有以信仰佛教或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可知世界格局的发展体现了多样性和复杂性,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利益的分配,B错误;材料不涉及世界格局发展的根基支撑,C错误;材料没有突出世界格局的发展会调整大国间的关系,D错误。15.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①由诸侯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②由百家争鸣走向独尊儒术③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④由奴隶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w参考答案:D16.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满足了所有人对权益的要求

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A17.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这主要表现在(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统治基础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践了近代第一资本主义方案参考答案:D18.据下图可知,关于宋朝的表述正确的是A.三衙互不统属,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B.枢密院分割丞相的财权C.枢密院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D.“强枝弱干”、“守外虚内”的部兵原则参考答案:C【详解】枢密院有调兵权无统兵权,C选项正确。“三衙”则有统兵权无调兵权,A选项错误。枢密院分割的是军权而非财权,分割财权的是“三司”即度支、盐铁、户部,B选项错误,排除。北宋实行“二府三司制”,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实行的必然是“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原则,D选项错误。【点睛】二府三司制是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重要举措。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宰相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权力相互制衡。将政务、财政、监察等权分开,而大权收归皇帝手中。19.据《唐六典》载,长安城共有114坊,东市和西市各占2坊,每处坊、市皆有围墙。此外110坊以朱雀大街为界由万年县、长安县分半统辖。东西市共4坊中,亦有坊墙与其他居民区坊院隔开。正北面为唐朝中央机构所在地这种布局体现了A.规模宏大的商业功能B.分化管理便于控制的理念C.儒家思想的政治追求D.政治以及军事中心的价值参考答案:B从材料来看,主要介绍的是唐朝的坊市格局。可以看出,唐朝的坊和市有明显的分区,布局清晰,体现出便于控制的理念,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宏大”的内容;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儒家思想的内容;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军事的内容。20.汉代太学的建立,以公元前124年汉武帝置博士弟子员为标志,从数十人增加到汉成帝时的3千人,东汉太学生最多时达3万人。太学教育的发展A.宣扬了黄老“无为”学说

B.有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C.提高了官员执政能力

D.缓和了西汉以来的阶级矛盾参考答案: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试题分析:汉武帝时期,放弃了西汉初年以来的无为学说,故A项错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汉武帝采取多种措施以提高儒学的社会地位,其中在教育方面设置太学、教授儒家经典是一个关键性措施,推动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故B项正确;太学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文化素质,与提高执政能力无关,故C项错误;太学的设立是提高儒学地位、适应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与阶级矛盾的缓和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B21.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一组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A.自强求富的探索

B.列强的经济侵略C.民族工业的兴起

D.经济结构的变迁参考答案:D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兴起。该组图片从左到右依次反映了自然经济、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因此反映了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ABC项都是片面的理解。22.右图是民国初年的传单,其最大的史学价值在于(

)A.足以证明袁世凯的专制祸国殃民B.能够说明当时的工商业极为萧条C.可作为研究五四运动的一手材料D.印证了白话文运动的巨大影响力参考答案:C23.明初,朱元璋研究历代兵制,创立卫所兵制,该制度的特点是:平时把军力分驻在各地方,遇有征战时命将出师。卫所兵制的建立A.促进了义务兵役制的建立B.威胁了当时的中央集权C.导致地方武装力量尾大不掉D.有利于抑制领军将领权力参考答案:D24.创刊于1861年11月《上海新报》发刊词写到:“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其创办目的是A.报道重大时事

C.宣传政治主张

B.评价社会风气

D.传播商业信息参考答案:D25.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粮食和原料的生产越来越集中于第三世界国家,工业生产则集中于欧美诸国和日本。该状况反映出()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全球经济秩序在竞争中逐步建立C.该时期的国际关系日趋简单

D.亚非拉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受益最大参考答案: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全球经济秩序在竞争中逐步建立,故B项正确;该时期的国际关系日趋简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受益最大,故D项错误。26.罗马法律规定,“抗辩是赋予被告的一种辩护手段。因为往往会发生这种情形,即原告所提起的诉讼本身是有合法根据的,但是对被告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为驳回原诉,你有权提出基于胁迫或欺诈的抗辩,或基于事实之抗辩。”这一规定反映了当时的罗马法A.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B.坚持司法公正的原则C.既果板而又有弹性

D.维护贵族利益的宗旨参考答案:B27.孙中山先生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他强调的是A.用考试选拔人才的合理性 B.科举考试逐渐发展完善C.科举考试打破了门阀制度 D.民国应该坚持科举制度参考答案:A根据材料“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可知孙中山强调的是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具有合理性,故本题答案为A项;B、C、D三项表述均不符合材料主旨。28.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思想()A.是对君主专制集权的批判B.具有鲜明近代代议制度的特征C.奠定了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基础D.提出了学校议政的方式参考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黄宗羲的思想.黄宗羲的思想有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唯一机构、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解答】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黄宗羲的观点主要是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地方自治,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B项不符合题意,黄宗羲并未提出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只是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不具有近代西方代议制度的特征;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奠定了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基础;D项不合题意,材料只是提出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并未提出学校议政的方式;故选A.29.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B.中共党内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认识不一致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D.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问题。从材料“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分析,李立三认为城市是开展革命斗争的中心,坚持城市中心论,反对在农村中开展革命斗争,应选B项“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A项与材料不相符合;CD项说法是错误的。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30.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C、清朝设置军机处

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参考答案:C解析: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国启蒙运动发生在18世纪,孟德斯鸠所说的“今天”刚好是中国的清朝。清朝专制制度强化,体现在雍正设立的军机处上。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先生承接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的正统,而淘洗了他们的帝王思想、宗教思想。整理了三合会、哥老会一类的民间的民族的结社,改进了他们的思想,使入于革命的正轨。——《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的组织形式、领导阶级、斗争目标有哪些新发展。(3分)材料二、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只赶走了一个皇帝。剪了一条辫子,革命失败了”。(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1分)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3分)材料三、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整理自《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6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新发展:组织形式:从旧式的宗教组织“拜上帝教”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领导阶级:从农民阶级发展为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斗争目标:从追求空想的“人间天国”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分)(2)观点:(1分)成功: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3分)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任意两点3分)(3)努力: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一大,标志着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推动中国近代化。(6分)试题分析: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淘洗了他们的帝王思想、宗教思想”、“改进了他们的思想”等,回忆、再现所学辛亥革命相关知识,归纳、概括出,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呈现出“新发展”,主要体现在:A.组织形式上:从旧式的宗教组织“拜上帝教”,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B.领导阶级上:从落后农民阶级,发展为近代先进民族资产阶级;C.斗争目标上:从追求空想的“人间天国”(绝对平均主义的社会),到建立现实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等。(2)根据题干要求及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本问实际上考查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即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回忆、再现所学辛亥革命相关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既成功了,又失败了。具体可以这样来认识:A.成功之处:①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等。B.失败之处:①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③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紧接着袁世凯复辟了帝制(君主专制)等。(3)根据题干要求及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本问实际上考查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相关重大事件。回忆、再现所学相关知识,不难知道,这些重大事件主要包括:A.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无产阶级开始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C.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首次明确提出反帝,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D.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国民大革命的开展,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等。3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改革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十姓百姓不通婚。

——史仲文《中国全史》材料二

宗教改革前,婚姻审判权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欧洲盛行僧侣教士的独身制度……推行禁欲主义成为罗马教会公开标榜的政府目标,提倡不婚单身,并且规定不允许离婚。当时,有40%的妇女过单身生活。……马丁·路德发起了修女还俗、教士结婚运动,提出制定新的婚姻法规,用政府控制的世俗法庭或由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审核批准结婚。

——朱孝远《宗教改革和婚姻的世俗化》(1)据材料一、二概括北魏孝文帝和马丁·路德在婚俗方面的各自改革措施。(9分)(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婚俗改革作用的认识。(6分)参考答案:(1)措施:北魏孝文帝:禁止鲜卑族宗族十姓通婚,提倡鲜卑贵族与汉族土族通婚。马丁·路德:允许宗教人员结婚,制定婚姻法规,婚姻裁判权由世俗政权掌握。(9分)(2)认识:婚俗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联姻是处理政治矛盾的一种有效策略;婚俗变化反应时代变化并推动社会进步。(6分)马丁路德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该题以婚姻习俗改革为切入点考察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宗教改革,(1)各自改革措施结合材料概括即可,孝文帝主要涉及“禁止鲜卑族宗族十姓通婚,提倡鲜卑贵族与汉族土族通婚”,而路德主要是“允许宗教人员结婚,制定婚姻法规,婚姻裁判权由世俗政权掌握”;(2)对婚姻习俗改革的作用主要结合婚姻与政治、婚姻与社会生活变迁的关系方面回答即可,婚俗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联姻是处理政治矛盾的一种有效策略;婚俗变化反应时代变化并推动社会进步。33.阅读下列有关中日关系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中日关系概况时期政

治经

济文

化东汉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赐赠“汉委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

隋唐互遣使节、仿照唐制日本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贸易往来频繁

学习建筑教授儒学

宋元忽必烈大军两次征日失败后,放弃征服计划,两国终无国家往来南宋和日本交往频繁元代海船直通日本

明清明朝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涌现抗倭英雄:戚继光、俞大猷清朝前期,闭关锁国,中日交往基本断绝中日贸易往来成为双方关系重要纽带

——以上史料摘编自论文《中日两国古代关系的性质与特征》,2011年《史学月刊》(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日关系的基本特征?(4分)分析出现以上特征的原因?(4分)材料二:近代中日关系概况

清政府统治时期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日俄战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扶植地方军阀势力、大力对中国进行资本、商品输出、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2年,建立伪满州国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1937年,全面侵华----以上史料摘编自论文《中日两国古代关系的性质与特征》,2011年《史学月刊》(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历史上中日关系有何规律性认识(4分),并阐述你的理由(4分)。材料三:中日关系的现状呈现以下走势:首先,中日经贸关系发展较快。目前,中日两国互为主要贸易伙伴,2002年两国贸易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日本连续10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还是仅次于美国的对华投资最多的国家。其二,政治上时常出现分歧甚至僵化。特别是在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日本修改教科书,钓鱼岛事件,日方在中国专属经济区打捞可疑船事件等,两国在政治方面摩擦纠纷不断。其三,安全合作领域上互相戒备,甚至对对方疑虑重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