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工商职业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从一个微笑开始刘心武⑴又是一年春柳绿。⑵春光烂漫,心里却丝丝忧郁,问依依垂柳,怎么办?⑶不要害怕开始,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勇敢些,请现出一个微笑。⑷一些固有的格局打破了,现出一些陌生的局面,对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慌慌,真想退回到从前,但是日历不能倒翻,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无妨对镜沉思,从现出一个微笑开始,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为坦然。⑸是的,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变故,更多的失落、更多的背叛,也会有更多的疑惑、更多的烦恼、更多的辛酸;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穿过世事的云烟,就可能沉着应变。努力耕耘,收获果实,并提升认知,强健心弦,迎向幸福的彼岸。⑹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达成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⑺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藏的遗憾。⑻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当然,开怀大笑与嚎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动,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将微笑遗忘。⑼惟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欢。⑽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即使虚伪的微笑,也不必怒目相视,仍可报之以一粲。⑾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⑿微笑毋需学习,生而俱会,然而微笑的能力却有可能退化。倘若一个人完全丧失了微笑的心绪,那么,他应该像防癌一样,赶快采取措施,甚至对镜自视,把心底的温柔、顾念、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从一个最淡的微笑开始,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再次将胸臆拓宽。⒀微笑吧!在每一个清晨,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微笑吧!在每一个春天,面对着地上第一根新草;微笑吧!在每一个起点,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⒁相信吧,从一个微笑开始,那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远!1、第⑤段“世事的云烟”指什么?(请从文中找答案)
“世事的云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第⑤-⑨段中,作者联系现实生活,有针对性地谈到了“微笑的作用,请分条概述。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此文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哲理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了微笑是一个饱含热情、拓宽心胸、获得成功与幸福的基础。B、作者认为,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金钱、地位,但不一定会拥有宁静的内心和真正的幸福。C、微笑毋需学习,但存有微笑心绪的前提是心存温柔、顾眷、自惜、自信的情感。D、倒数第二段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拥有微笑心绪的人对瞬间之美的捕捉,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E、作者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表情“微笑”入手,表现自己对生命、生活的深层感悟,做到了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参考答案:1.变故、失落、背叛、疑惑、烦恼、辛酸2.①使人学着应变,努力耕耘,收获果实,提升认知,强健体态。②可以构筑和平,达成理解,净化心灵。③能使人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观。3.BE3.B“一定不会”,E无“托物言志”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
北京城是大气的。这种大气首先体现在建筑上,不要说偌大的一个紫禁城只住皇帝“一家人”,便是最不起眼的四合院,也是疏落有致,颇多空间的。北京城的大气更体现在文化上,北京从来就是汉胡①,五方杂处的地方,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在这里出入、汇集和发展,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和融合。一个外地人,只要他到了北京,保准不会感到别扭;如果他还很随和,会说几句普通话,那么,用不了几天,他几乎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北京人了。
这就是北京:古老而又新鲜,博大而又精深,高远而又亲切,迷人而又难解。它是单纯的,单纯得你一眼就能认出这就是北京;它又是多彩的,多彩得你永远无法一言以蔽之。而无论久远深厚的历史也好,生机勃发的现实也好;豪雄
甲
的王气也好,醇厚平和的民风也好,只要你一走进北京,它们都会向你扑面而来,让你②。你可能会惊异于现代都会的日新月异,可能会流连于千年古都的
乙
深沉,可能会
丙
于文化名邑的清雅幽远,所有这些,都会使一个初进北京的人感到无比的神奇,它会使你心旌摇荡,神志痴迷,不知所以。可以这么说,任何试图读懂北京的人,一开始,都会有一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
(取材于易中天《读城记》,有删改)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①②处的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偌(nuò)大
杂揉
五方杂处(chǔ)
目不瑕接
B.偌(ruò)大
杂糅
五方杂处(chǔ)
目不暇接
C.偌(nuò)大
杂揉
五方杂处(chù)
目不暇接
D.偌(ruò)大
杂糅
五方杂处(chù)
目不瑕接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浩荡
深厚
沉湎
B.浩瀚
雄厚
沉湎
C.浩荡
雄厚
沉醉
D.浩瀚
深厚
沉醉参考答案:1.B
解析:可通过排除法,确定一两个后排除其它选项。如目不暇接的“暇”一定与眼睛有关,排除AD,处读chù时,一般表示地点、部门,这样就能得到答案了。2.C
解析:浩荡:形容广阔或壮大;浩瀚:形容广大或繁多。深厚:(感情)浓厚;雄厚:(人力、物力等)充足。沉湎: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等方面),不能自拔;沉醉:大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故乡林贤治①
我不止一次为世代的城里人感到遗憾。他们没有故乡。②
故乡的一切——田野、林木、农舍,饲养和吆喝的牲畜的语言,是人类的摇篮,我来大都市将近十年,故乡犹自温柔着,在暗暗老去的心中……③
我思念月亮。月亮是城里所没有的。它无声地泻落在乌黑的屋瓦,霉墙、石子路,清凉如水,池塘是别一风味,磷光如荧光,而荧光又是别一种风味。月夜的笛声是好的,难怪帕斯卡尔因吹笛儿赞美了人的脆弱。还是潇潇春雨夜,满枕蛙声,客人不来不也很好吗?我思念我的小屋子,以及那棕色的小木门。傍晚,父亲常常走出大屋巷口,高高叫唤着乳名催我吃饭,见我迟不归,就会径直走过来,手抚木门,静静的看我读书和写字……④
故乡!那里像土地一样浑厚,牛一样勤劳,野草一样生生不息的人们,使我所怀念的。我一直生活在甜蜜的乡愁之中,以致在自欺自慰自满自足中忘了人生的一个重要情节:假使怀乡病可以算一种病,那么,当年为什么要逃一般的离开?⑤
为我所熟悉的土地,多年来渴望着农机、化肥、优良的管理。偶尔回乡,却见阡陌从横,界标林立,若抹去几根电线杆子,直是走在陶渊明和范成大的诗行里了。笔直的机耕道固然不得见,连几年前铺就的石板路也日渐颓废,运河桥原有的两道护栏,因为少许的钢筋被盗,已经彻彻底底的坍没了。未来的管理人员,成批的中辍了读书的机会,而提前进入了庞大的劳动队伍之中。殷实的庄稼人,收入都靠出售有限的粮食和鸡豕。有的人家,甚至连半条牛腿也没有,一到农忙,只好以人力换畜力,幸好庄稼依然茁壮——神农的后裔呵!⑥
都市是富足和享乐的象征。芸芸众生,充满人性的弱点,怎么可能抵御都市文明的诱惑?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留守家园?如果有可容劳作和享受的地方,何处不可以成为故乡呢?与其为故乡贫困的活着,不如抛弃故乡赢得自由、幸福的生存!⑦
我不禁暗自吃惊于这个结论,然而不管如何深爱着故乡,也无法推翻本身生活固有的逻辑。好在农民们都是生活的忠实儿女,无须恪守任何教条,只要周围有一个缺口,他们就会充满幻想,充满活力吆呼着聚集着喧哗着从故乡出发,向陌生的城市。他们所到之处,旋即形成“盲流”,形成“丐帮”,形成建筑大军,形成保姆市场……⑧
看一眼矗立乡野的大风车,或是盘挂悬崖的行人道,可以知道农人所具有的非凡的想象和冒险精神。他们何尝安贫乐道呢?农民即使”安贫”,乃系不得已;“乐道”也是自嘲,在他们的名字中,除了阿猫阿狗,尚有不少叫做阿福阿运阿改阿变之类,便可窥知他们意欲扭转命运而不能的时代相传的痛苦情节。⑨
此刻,农民已和平的方式改变命运的历史性尝试已经开始。这实在很可以鼓舞祝祷的。然而,我们所见的是:农民潮水般的涌向城市,最后不免潮水般的退回农村,在不断的潮汐涨落之间,劳动者角色遂时时得以替换,且得继续替换下去。乡村中最精锐的劳动力量,最强壮的血液补给给了城市,由是,城市永远年轻。⑩
为什么农民不可以一次性地选择城市呢?为什么出发点总是成为终点?纠缠的社会问题,如何使我可以数说明白的呢?但我已经自觉,精神还乡是一种奢侈;而表同情于离乡,也不过“忏悔贵族”的心情罢了。除了这些近乎无聊的话,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选自《平民的信使》,有删改)11、文中反映的农民并不安贫乐道的精神状态有哪些?请分条列举.(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文章第③段描写了故乡的风物,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我一直生活在甜蜜的乡愁之中,以致在自欺自慰自满自足中忘了人生的一个重要情节:假使怀乡病可以算一种病,那么,当年为什么要逃一般的离开?”这些续写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说明。(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除了这些无聊的话,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作者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在“近乎无聊的话”中透露出的石对“农民”、“故乡”的复杂感情。根据全文,探究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1)都市文明的巨大诱惑使他们有赢得自由幸福生存的愿望;(2)充满活力,具有非凡的想象和冒险精神;(3)与命运抗争,意欲扭转命运而不能的世代相传的痛苦的情节。(每点2分,共6分)12、(1)细节描写。选取故乡最具代表性的风景、人情(父亲唤我回家吃饭)等细节,表现家乡的美丽和纯朴的亲情。(2)运用了化静为东(如:它无声地泻落在乌黑的屋瓦……)、移动衬静(如:月夜的笛声是好的……,还有潇潇春夜雨,满枕蛙声……)手法表现家乡的宁静。(3)融情于景(借机新典型风物如月亮、屋瓦、霉墙等抒发对家乡的思念)、融情与事(借对父亲的回忆表达对家乡的思念)等冰岛方式、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4)联想(如:由笛声想到斯卡尔因吹笛儿而赞美了人的脆弱)。(任意答出三点得6分,每一点2分,中间必须包括表达手法和分析)13、承接上文,强调上文对故乡的思念和赞美是一种自欺自慰,从而加以否定;总领下文,探讨逃离故乡的原因。(5分)14、(1)对故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2)对农民生活的贫困充满同情;(3)对故乡的未来深感担忧;(4)对农民们为改变命运的行为而感到高兴;(5)对农民们不能享受到都市文明感到困惑,为他们的前途感到担忧;(6)对农民为城市的建设的辛勤付出充满敬意。(7)对城市(政府)不能狠好解决农民工的生活待遇问题感到痛心。(8)对自己不能有效地帮助农民工感到沮丧和无奈。(答对4点即可,每点两分,共8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参考答案:5.D捐:舍弃,语境意义为拿出6.D副词,竟然,原来是/副词,才;A
因:介词,通过,由;B而:连词,可是;C以:目的连词,来。7.B“经过魏无知的调查”有错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完颜陈和尚,丰州人,系出萧王诸孙。贞祐中,陈和尚年二十余,为北兵①所掠,大帅甚爱之,置帐下。时陈和尚母留丰州,从兄斜烈事之甚谨。陈和尚在北岁余,托以省母,乞还。大帅以卒监之至丰,乃与斜烈劫杀监卒。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②奇之陈和尚天资高明,雅好文史,人以秀才目之。正大二年,斜烈落帅职,例为总领,屯方城。陈和尚随以往,凡兄军中事皆预知之。斜烈时在病,军中李太和者,与方城镇防军葛宜翁相殴,诉于陈和尚,宜翁事不直,即量笞之。宜翁素凶悍,耻以理屈受杖,竟郁郁以死,留语其妻,必报陈和尚。妻讼陈和尚以私忿侵官,故杀其夫,诉于台省。以故陈和尚系狱。议者疑陈和尚倚兵阃之重,必横恣违法,当以大辟。奏上,久不能决。未几,斜烈卒。上闻,始驰赦陈和尚,曰:“有司奏汝以私忿杀人。今以汝兄故,曲法赦汝,天下必有议我者。汝奋发立功名,始以我为不妄赦矣。”陈和尚且泣且拜,不能出一言为谢。乃以白衣领紫微军都统,逾年转忠孝军提控。五年,北兵入大昌原,平章合达问谁可为前锋者,陈和尚出应命。先已沐浴易衣,若将就木然者,擐甲上马不反顾。是日,以四百骑破八千众,名动天下。六年,有卫州之胜。八年,有倒回谷之胜。九年正月,三峰山之败,走钧州。城破,大兵入,即纵军巷战。陈和尚趋避隐处,杀掠稍定乃出,自言曰:“我金国大将,欲见白事。”兵士以数骑夹之,诣行帐前。时欲其降,斫足胫折不为屈,豁口吻至耳,噀血而呼,至死不绝,时年四十一。是年六月,诏赠镇南军节度使,勒石纪其忠烈。(摘编自《金史·忠义传》)【注】①北兵:蒙古兵。②宣宗:金朝第八位皇帝,1213年至1224年在位。1234年金朝灭亡。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B.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C.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D.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兄,指父亲的亲兄弟即自己的伯父、叔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也称“从父兄”,现在一般称“堂兄”。B.台省,汉朝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后因以“台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C.白衣,犹“布衣”“乌衣”,古代平民穿的衣服。后世以此借指平民,亦用来指代无功名或无官职的读书人。D.勒石,刻石记功,亦指立碑。此典故出自《后汉书》“勒石燕然”,当时东汉窦宪破北匈奴后,封燕然山,刻石记功。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和尚出身高贵,天资聪颖。他是金朝贵族,身为武将而有才名,雅好读书,颇受时人称赞。B.陈和尚善于应变,处事灵活。他被蒙古兵俘虏后,虽受赏识,但以探望母亲为借口回到丰州。C.陈和尚守法不阿,性情刚烈。他因误判葛宜翁案而锒铛入狱,但内心坦然,坚信自己清白无辜。D.陈和尚能征善战,忠心报国。他屡破蒙军,“力挽大厦之将倾”,功绩显赫,终于壮烈殉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议者疑陈和尚倚兵阃之重,必横恣违法,当以大辟。(2)先已沐浴易衣,若将就木然者,擐甲上马不反顾。参考答案:10.B
11.C
12.C
13.(1)议论的人怀疑陈和尚依仗统率军队的重大权势,必定横行恣肆,违犯法律,判处死刑。(2)他先前就已经洗澡更换了衣服,好像就要去死一样,披挂铠甲骑上战马,不再回头看。【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一般用排除法。本题根据对原文文句的理解,“夺马奉其母南奔”夺过马侍候着母亲向南奔逃,“南奔”做状语不能断开,所以可以排除AC两项。根据理解原文文句,“载以鹿角车”就用鹿角车载着她,可以排除D。故答案选B。【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考察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选项C,“白衣”“布衣”“乌衣”三者内涵同中有异。布衣,古代平民穿的衣服,借指平民:鸟衣,黑色衣服,古代贫贱者之服,借指穿黑衣的差役。故答案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选项C,“因误判葛宜翁案而锒铛入狱"理解错误,原文是“宜翁事不直,即量笞之”,“宜翁……留语其妻,必报陈和尚"。故答案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疑”怀疑;“倚”依仗;“之”结构助词,的;“横恣”横行恣肆;“以”介词。(2)“已”已经;“易衣”换了衣服;“若”好像;“然”的样子;“擐”披挂;“顾”回头看。【点睛】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参考译文:完颜陈和尚,是丰州人。出身于萧王的孙子辈。贞祐年间,陈和尚二十多岁,被蒙古兵掳掠,蒙古军大帅很喜爱他,将他安置在军帐中。当时陈和尚的母亲留在丰州,堂兄安平都尉完颜斜烈侍奉她很恭敬。陈和尚在北方一年多,假托要探视母亲,乞求回家。大帅派士兵监视他来到丰州,他就与完颜斜烈劫持杀死了监视的士兵。夺过马侍候着母亲向南奔逃,大军发觉后,集合骑兵追赶他们,(他们因为)走其他的道路得以逃脱。不久又丧失了马,母亲年老不能行走,(他们)就用鹿角车载着她,兄弟两人共同拉着,向南渡过黄河。宣宗感到很惊奇。陈和尚天资聪慧,一向爱好文史,人们把他看着是优秀的人才。正大二年,完颜斜烈被罢去元帅之职,按规定改任总领,屯驻在方城。陈和尚跟随他前往,凡是堂兄军中的事务他都参与并了解内情。完颜斜烈当时正患病,军队中李太和与方城镇防军军士葛宣翁相殴斗,向陈和尚申诉,葛宜翁的事理有亏,陈和尚就参酌军令笞打了他。葛宜翁一向凶横强悍,以输理受杖刑为耻辱,竟然忧郁苦闷而死去,(他)留话告诉妻子,一定要报复陈和尚。宜翁的妻子控告陈和尚因为私人愤恨侵犯官吏职权,有意谋杀地的丈夫,向御史台申诉。因为这个缘故,陈和尚被关在狱中。议论的人怀疑陈和尚依仗统率军队的重大权势,必定横行恣肆,违犯法律,判处死刑。奏章呈递上去,很长时间不能决断。不久,完颜斜烈去世。皇帝听到消息,才立即赦免了陈和尚,说:“主管部门上奏你因为私人愤恨杀人。现在因为你兄长去世(的缘故),我违背法令放免你,天下一定会有议论我的人。你发奋努力,建立功名,天下人才会认为我不是随意救免你的。”陈和尚边哭边行拜礼,说不出一句感谢的话。(他)于是以平民百姓身份接受紫微军都统的职务,过了一年调任忠孝军提控官。正大五年,蒙古军进攻大昌原(今甘肃宁县东南),总帅平章政事完颜合达问谁可为前锋,陈和尚应声而出。他先前就已经洗澡更换了衣服,好像就要去死一样,披挂铠甲骑上战马,不再回头看。这一天,他率领四百名骑兵打败了蒙古兵八千之众,名声震动天下。正大六年,取得卫州之战的胜利,正大八年,取得倒回谷之战的胜利。正大九年正月,三峰山之战战败,(他)跑到钧州。钧州城被攻破,蒙古大军入城,(陈和尚)就任由士兵在街巷中作战。陈和尚躲藏在偏僻隐蔽的地方,等到军队杀我掳掠稍微结束才出来,自己声称:“我是金国大将,要见大帅禀告事情。”兵士们用几个骑兵将他夹在中间,来到行营军帐前面。当时蒙古军想叫他归降,他被砍去脚折断胫骨也不屈服,嘴被割开,创口一直连到耳朵边,他仍然喷血呼喊,喊声到死也不停止,当时他年龄是四十一岁。这年六月,(哀宗)下诏赠镇南军节度使,刻石立碑纪念他忠烈的事迹。6.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祁侯与王孙书曰:“王孙苦疾,仆迫从上祠雍,未得诣前。愿存精神,省思虑,进医药,厚自持。窃闻王孙先令裸葬,令死者亡知则已,若其有知,是戮尸地下,将裸见先人,窃为王孙不取也。且《孝经》曰‘为之棺椁衣衾’,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王孙报曰:“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亡形亡声,乃合道情。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隔真,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得变,是使物各失其所也。且吾闻之,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之为言归也。其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裹以币帛,隔以棺椁,支体络束,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千载之后,棺椁朽腐,乃得归土,就其真宅。由是言之,焉用久客!昔帝尧之葬也,窾木为匵,葛藟为缄,其穿下不乱泉,上不泄殠【注】。故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于戏!吾不为也。”祁侯曰:“善。”遂裸葬。《汉书·杨胡硃梅云传》【注】窾(kuǎn),当中挖空的木头。匵(dú):小棺材。藟(lěi),藤。殠(chòu),腐臭的气味。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必亡易吾意
易:改变
B.重废父命
废:废除C.窃闻王孙先令裸葬
先令:指示
D.将以矫世也
矫:欺骗
6.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杨王孙“吾欲裸葬”一组的是(3分)
(
)①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
②重废父命
③王孙苦疾
④将以矫世也
⑤靡财单币,腐之地下
⑥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⑤⑥
D.①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杨王孙在病重将要临终时,叮嘱他的儿子说:“我想死后裸身入葬,以还我真身,你一定不要违背我的心意。B.杨王孙的儿子认为父亲的想法难以理解,如果按父亲的意思办,自己不好做人。于是就去找杨王孙的朋友祁侯请教。C.祁侯希望王孙仔细考虑圣人留下来的规矩——死者是要装内外棺材,穿衣服,盖被子的。D.杨王孙裸葬是想以次来改变世俗之人越礼厚葬、互相攀比抬高、向别人炫耀、浪费钱财的世风。8.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⑴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3分)
⑵其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2分)
⑶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5分)
参考答案:5.A(B.废:违背;C.先令:事先立言;D.矫:矫正、改变。)6.D(“②重废父命”和“③王孙苦疾”,两项与王孙“吾欲裸葬”无关。)7.B(B项正确意思应该是父命难违,又不忍心给父亲裸葬。)8.(1)况且人的死,是生命结束时的转化,像物体的回归自然一样。(2)死者的尸体孤独地停在那里,怎么会有知觉?(3)如今浪费钱财实施厚葬,阻留死者不得“归”,设置障碍不得“至”,死去的人什么也不知道,活着的人什么也得不到,这叫做双重的糊涂。【参考译文】杨王孙是武帝时期的人。学习黄(帝)、老(子)“无为而治”的理论主张。家中产业上千,生活上供养自己非常丰厚,保养身体无所不至。等到生病临终时,先给儿子留下遗言,说:“我想死后裸身入葬,来返回我的本质,一定不要改变我的意思!死了就做一个布袋盛我的身体,葬到离地面七尺深的地方,尸体下葬后,从脚下扯下那布袋,使身体贴近土地。”他的儿子想默不依从,但父命难违;想按照父亲的意思办,又不忍心,就去见杨王孙的友人祁侯。祁侯给杨王孙写了封信说:“获悉王孙被疾病折磨,我因急着要跟从皇帝到雍地祭祀,不能前去看望你。希望你能振作精神,不要过多地忧虑,好好看病吃药,坚持爱惜自己的生命。我听说王孙提前立言要裸体入葬。假如死人没有知觉也就罢了,如果有知觉,像你说的那样陈尸地下,裸体去见先人,我认为你不应该那么做。况且《孝经》上说:‘死者是要装内外棺材,穿衣服,盖被子的。’这也是圣人留下来的规矩,何必要拘泥于这种做法呢!希望王孙仔细考虑。”杨王孙回信说:“我听说古代的圣王,由于人之常情不忍心看着他们的亲人死去,所以制定了安葬的礼仪制度,现在却超过了那些礼仪制度的规定,所以我准备裸体埋葬,想要以此矫正世俗的厚葬风气。厚葬实在无益于死者,可是世俗之人却争着相互攀比,费尽财物钱财,使它们烂在地下。有的甚至今天才埋下去而明天就被挖掘出来,这究竟和暴露尸骨在田野中有什么两样?况且人的死,是生命结束时的转化,像物体的回归自然一样。回归的能够得其所,转化的能够顺其变,这是事物各自复归于它的本质。返回本真就是进入一种玄远的境界,无形无声,才合乎道的真理。如果装饰外表来向众人夸耀华贵,用厚葬来阻隔死者返回本真,使该回归的不能得其所归,该转化的不能顺其变。这是使万物失去他们各自的归宿呀。况且我听说,人的精神是天赋予的,形骸是地赋予的。精神离开形骸,各自回到它的本质,所以叫做鬼,‘鬼’的意思说的就是‘归’。死者的尸体孤独地停在那里,怎么会有知觉?用丝织品包裹尸体,装进棺椁与土地隔绝,肢体被捆束,口里含着玉石,尸体不能腐化,千年以后,棺椁腐朽,才能归土,到达它真正的去处。由此而言,一个人死了何必用那么长时间去做土地的客人,而不返回真宅呢!从前帝尧安葬时,用掏空的木料做小棺材,用藤蔓当绳索捆绑棺材。他的墓穴往下不隔绝泉水,往上不排出臭气。所以说圣王在世的时候,对他的奉养容易满足,死了容易安葬。这是不在无用的地方下工夫,不在没道理的地方花钱财。如今浪费钱财实施厚葬,阻留死者不得“归”,设置障碍不得“至”,死去的人什么也不知道,活着的人什么也得不到,这叫做双重的糊涂。唉!我决不这样做。”祁侯说:“说得好!”于是(按杨王孙的遗愿)裸葬。
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2005年11月26日,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是指在每年农历4月到5月初,韩国江陵地区举行的萨满祭祀、歌舞表演、民俗游戏等一系列庆祝活动。而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的“龙舟粽子节”。2009年9月30日,中国的端午节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请用一句话概括该材料的内容。(2分)(2)有人认为,韩国抢走了端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看法。(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5分)参考答案:(1)(2分)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韩两国“端午”本质不同。
(2)
(5分)
示例一:“韩国抢走了端午”的说法体现国人的忧患意识。首先,担心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端午节被抢注,国人的爱国情怀受到影响;其次担心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削弱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第三,也提醒国人要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精华并加以传承发扬。
示例二:“韩国抢走了端午”反映国人缺乏理性思考。首先要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两国的端午节仅仅时间重合,内涵并不一样。其次也折射出国人的文化沙文主义(文化优越感)。再次,缺乏对本国传统节日利民俗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反思。(言之成理即可)8.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对历史细节,普通人往往采取
▲
,大而化之,甚至是玩笑戏谑的态度。比如中国戏曲,台上摆一张桌子,旁边放两把椅子,服装道具,
▲
,善恶忠奸,美丑妍媸,全靠脸谱区别,什么朝代,都是这一套。它和文人艺术真是
▲
,另有自己的欣赏规矩。即使贵为天下母仪,如慈禧太后,人称国学大师,像陈寅恪,只要是进戏园子听戏,都得遵守这套规矩,根本没有谁跟历史较真儿。A.漫不经心
千篇一律
大异其趣
B.
漠不关心
千人一面
大异其趣C.漠不关心
千篇一律
各异其趣
D.
漫不经心
千人一面
各异其趣参考答案:A9.右面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简要分析该会标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100个字左右。(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该标识以数字“70”符号,时间“1945—2015”,和平鸽,组成“V”字的长城图案为元素,(2分)体现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庆祝,亦代表中华民族组成的钢铁长城,共同抗敌,也表现了中国人民对和平的向往。(4分)10.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道德修养不是万能的,
①
,很可能跌跟斗甚至堕入深渊。《论语》说,“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一部《论语》,其实就是道德人伦的行为指南。因此,
②
,同构建严格规范的法律体系一样,
③
,须臾不可离开、偏废。参考答案:①但一个人没有道德底线的反省精神②大力倡导文明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③都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内在要求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本题,不仅要注意关联词的搭配,还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连贯,根据后文“很可能跌跟斗甚至堕入深渊”的提示,①处可以填“但一个人没有道德底线的反省精神”。②处根据“道德人伦的行为指南”的提示,可以围绕“道德修养”来填。③处可以填“都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内在要求”。六、写作(60分,共1题)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清朝文学家袁枚有一首赞美青苔的小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末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对于这两句诗,有人认为其中的“学”字很重要,因为有榜样才会有方向,在榜样的激励下,青苔才有勇气开出自己的“花”来;可也有人更赞誉其中的“开”字,认为它显示了青苔自己的行动与作为,倘若没有行动,没有实践,青苔永远不会受到他人的赞美。对此,你有什么想法?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参考答案:野百合也有春天清代诗人袁枚有一首赞美青苔的诗。写青苔即使阳光照不到,花儿又小如米,却也依旧如牡丹般自豪地开放,绽放出亮丽的青春色彩。弱小的苔花之所以能绽放自己,实现价值,就在于他坚定自信的行动以及不懈追求的作为。自然告诉我,青苔和野百合也有春天;生活告诉我,只要自信和努力,凡夫俗子也能赢得属于自己灿烂的春天。积极人生态度,会产生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FTTH入户施工》课件
- 《薄膜论坛报告》课件
- 工伤免责合同
- 铁路系统 单一采购 合同模板
- 工程内部联营合同要注意哪些问题
- 《骨科康复护理》课件
- 2025年南宁b2货运资格证模拟考试
- 体育园区施工合同
- 图书馆幕墙安装施工协议
- 钢铁厂新司机招聘模板
- 垃圾焚烧发电厂消防系统安装方案
-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021年版)
- 广东省公共数据管理办法
- 露天矿山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鸽巢问题(练习课)-人教版
- DGJ 08-70-2021 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技术标准
- 阀芯设计计算
- 百草园项目实施方案
- 史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共13页)
- 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 某乳业公司价格策略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