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行星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获奖作品_第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行星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获奖作品_第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行星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获奖作品_第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行星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获奖作品_第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行星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获奖作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练习一、单选题读地震波传播速度示意图图,完成1-2题。

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④通过三态传播,③的传播只能通过固体。

B.④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

C.④和③传到①时波速加快。

D.横波的传播速度高于纵波。

2.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A.地幔和地核

B.岩石圈和地壳

C.地壳和地幔

D.地幔和地壳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图回答下面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4.图中的X处为()

A.古登堡界面

B.莫霍界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内核与外核交界“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1060平方公里,14座新老时期火山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课书”。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称为“五大连池”。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图,回答下列5-6题。

5.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6.五大连池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下面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7-8题

7.图中A,B,C所示的圈层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为300多米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9.2023年初,群岛国家汤加附近洋面形成了一个新岛屿。该新岛

A.因地壳抬升而形成

B.物质主要源于地幔

C.主要由石灰岩组成

D.有丰富的淡水资源

北京时间2023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由长征二号FT2火箭发射升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在距离地面390公里的高空运行。据此回答下面10-11题。

10.长征二号FT2火箭在飞行过程中先后穿越的地球大气层依次是

A.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B.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C.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D.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

11.当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返回舱降落至万米高空,继续往下降落时,经历大气层气温的变化趋势是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气温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下列12-13题。

12.该地的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多少千米处()

13.该地可能是下列________地方()

A.东非大裂谷

B.青藏高原

C.南极点

D.太平洋1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④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想设计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它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据此回答下面15-16题在它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B.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

C.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

D.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16.如果喜羊羊希望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地球四大圈层共同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下图为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7-18题。

17.途中代表大气圈和水圈的序号分别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8.被称为地球生态系统主体的是()

A.大气

B.水

C.岩石

D.生物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下列19-20题。19.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

20.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面

D.软流层中部21.2023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三、综合题2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E、F所代表的不连续面名称分别是:E

F

(2)图中①②代表的地震波类型分别是:①

(3)图中代号代表的地球内部圈层名称是③

(4)从图中可看出地震波的变化特征:地震波通过莫霍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

;通过古登堡界面时横波完全

,纵波速度

。23.台湾花莲海域2023年12月19日级地震,读图,回答:(1)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震级就越大,震级每升高一级,相应的能量就增加约________倍(2)台湾省多地震,是因为其位于________地震带,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交界处,这里的板块边界属于________(生长界或消亡界)。台北市位于震中的________方向,若其它条件相同,A、B两地的地震烈度应该是________(填写代号)①相同

②A大于B

③B大于A(3)当地震发生时,人们感觉到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A.左右摇晃B.上下颠簸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4)写出地震发生时可能会诱发的其他自然灾害。24.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E、F代表的地震波类型分别是:E

F

。(2)地下M处地震波波速

,说明这里存在一个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M叫

,其陆地部分平均厚度为

KM.(3)地下G处,E波和F波的变化表现为E

,F

,说明这里存在另一个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G叫

。【答案】

22.(1)莫霍面

古登堡面

(2)横波

纵波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