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大兴区礼贤第二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北京大兴区礼贤第二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北京大兴区礼贤第二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北京大兴区礼贤第二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北京大兴区礼贤第二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北京大兴区礼贤第二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下图为“我国东部锋面带位置变化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雨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关于锋面带位置变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③①②④ B.②③①④C.④②③① D.③①④②16.当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梅时节家家雨,背草池塘处处蛙”时,雨带位置示意图是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15.B

16.C【15题详解】根据锋面雨带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的移动规律,5月份在南部沿海登陆,对应②图;6月份北移到江淮地区,对应③图;7、8月份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对应①图;9月份退回长江以南,对应④图。所以顺序为②③①④,B对。故本题选择B。【16题详解】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梅时节家家雨,背草池塘处处蛙”时,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结合上题判断,此时雨带推移到江淮地区,雨带位置对应图中的③,故本题选择C。2.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图,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28~29题。28.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

D.③④⑤29.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优势是()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③交通便利④复种指数高⑤市场需求量大A.①②⑤

B.②④⑤C.②③⑤

D.①③⑤参考答案:28.D

29.C3.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生动物通道的理念,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3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平等性原则参考答案:A4.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变质作用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C5.读某半球30°~40°纬度带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各题。29.关于图中甲、乙、丙三个大陆,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B.乙大陆是海拔最高的大陆C.丙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D.丙大陆位于太平洋板块上30.关于图中①、②、③三个大洋,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跨面积最小的大洋B.②是经度最广的大洋C.②大洋全部在西半球D.③大洋面积将不断扩大参考答案:29.C

30.D29.由图示分布及轮廓可判断甲是南美大陆,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乙是非洲大陆,不是海拔最高的大陆;丙是澳大利亚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上。选C正确。30.图中①是太平洋,是跨面积最大的大洋;②是印度洋,不是经度最广的大洋,全部在东半球;③是大西洋,在不断扩张,面积将不断扩大。选C正确。6.下图为105°E某旅游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4.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40m,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

)A.200m

B.240m

C.280m

D.300m15.某登山旅行者于北京时间13时到达甲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看到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B.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C.发现太阳位于丙所在方位

D.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参考答案:14.C

15.A【分析】考查相对高度计算,时间计算,地图上的方向。【14题详解】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判断,等高距为50m,甲地海拔500—600米,若图中急流河段高差为40cm,则乙地海拔300—310米。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190—300米之间,C对。【15题详解】某登山旅行者于北京时间13时到达甲处,该地经度是105°E,此时的地方时是正午12点。所以太阳位于甲地的正南或正北方向,用北京时间,该地应位于我国,最可能是正南方向,丙不在正南正北方向上,C错;结合指向标,急流段的漂流者基本是向西漂去,A对;湖畔丁处是图坡下,不能看的游人戏水,B错;位于陡崖上面,不能看的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D错。故选A。【点睛】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判断出点的海拔范围,再计算出高差范围。根据区时计算,判断出甲地是当地正午时间,确定太阳位于正南、或正北方向,不会偏向一旁。要注意利用图中的指向标,判断地图上的方向。7.下面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读图回答29~30题。29.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30.X、Y两国主要的人口问题分别是A.人口老龄化

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B.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人口老龄化C.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人口老龄化

D.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参考答案:C

C8.读右图,回答下列10-11两题。10.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

B.暖流

C.寒流

D.径流11.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参考答案:D

A9.读“我国四地温度带和年降水量统计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9.关于四地熟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一年两熟 B.②一年两熟 C.③一年一熟 D.④两年三熟20.形成②地降水量较大的主要因素是A.季风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参考答案:19.B

20.A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读图析图能力以及区域认知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我国的热量带以及农作物的熟制,我国南方地区降水成因分析,需要结合到对应的基础知识分析答题。【19题详解】由图可知,①位于热带应该为一年三熟,②位于亚热带应该为一年两熟,③位于暖温带应该为两年三熟,④位于中温带应该为一年一熟,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20题详解】②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主要是因为受到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较大,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10.图6为甲、乙、丙、丁四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18—20题。18.关于四地气候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地,水热条件最为优越

B.乙地,大陆性气候特征最突出C.丙地,年降水量最少

D.丁地,气温年较差最大19.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B.乙气候类型分布在各大洲C.丙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D.丁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20.甲、乙、丙、丁四地气候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而形成的是A.甲、乙地

B.乙、丙地C.丙、丁地

D.甲、丁地参考答案:C

A

D11.读四条世界著名运河图。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A.巴拿马运河、莱茵河—多瑙河运河、苏伊士运河、基尔运河B.基尔运河、莱茵河—多瑙河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C.莱茵河—多瑙河运河、基尔运河、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D.基尔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莱茵河—多瑙河运河参考答案:B12.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19.深圳能够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A.地理位置

B.交通条件

C.国家政策

D.是著名侨乡20.深圳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又经历着一场产业结构的变革,这种变革可能是()A.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B.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C.走以生态农业为主的生产结构道路

D.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解决就业问题参考答案:19.C

20.A本题主要考查以深圳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的工业发展,结合地区的地理知识分析经济发展的条件。20.深圳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的价格不断上升,不可能再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D错;工业化水平较高,不可能走以生态农业为主的生产结构道路,C错;重工业污染大,经济效益低,不会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B错;应该以加快新能源、互联网、生态医药等新兴工业发展,A对。13.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其值越高,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一般来说,当区位熵大于1时,该地区的某项经济指标在全国有优势;当区位熵小于1时,则处于劣势。下表为我国某地形区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区位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农产品产量/万吨区位熵小麦5959.32.41玉米4206.61.19稻谷841.10.18棉花233.54.22注:棉花多分布在热量充足、光照强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15.该地形区可能是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16.与塔里木盆地相比,该地形区发展棉花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秋季少雨,有利于采摘

B.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近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质量较好,市场需求量大参考答案:15.B

16.B试题分析:【15题详解】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地形区的棉花生产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而稻谷生产劣势明显,因此排除A、C、D,B项正确。故选B。【16题详解】塔里木盆地秋季更为干旱,因此A项错误;C、D项为塔里木盆地棉花生产的优势,故排除。华北地区交通便利,经济较发达,棉花需求量大,故选B。14.读某区域图,回答11~12题。11.关于图中四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被称为“白金之国”

B.乙国是人口稠密的内陆国C.丙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西部转移

D.丁国东部分布有大面积针叶林12.丙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参考答案:C

D15.将河流年径流总量平均分布在全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单位:mm)称为年径流深度,它直观地反映出了各地区年径流量的大小。读表,回答10-11题。河名流域面积(km2)长度(km)河口年平均流量(m3/s)年径流总量(×108m3)长江18085006397339809623.71珠江4536902214110703360.00黄河75244354641820574.50淮河18700010001110621.0010.四条河流中,年径流深度最大的是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淮河11.导致四条河流年径流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河床海拔

B.年降水量C.河流长度

D.流域内地貌特征参考答案:10.C

11.B10.从题干可知,年径流深度是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通过计算可知,年径流深度最大的是珠江。11.四条河流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所以年降水量是导致河流年径流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16.某同学将太阳能热水器支架改造成可以升降的活动方式。据下图回答下列各题。5.将支架改造成可以升降的活动方式后,可以保证更充分地利用太阳能,其主要依据的地理原理是A.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B.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C.昼夜长短的日变化规律 D.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6.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效果最好的应该是A.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东北平原参考答案:5.B

6.C试题解析:【5题详解】考查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为了最大限度接受太阳光照,太阳能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始终保持垂直的关系,将支架改造成可以升降的活动方式,主要依据的地理原理是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6题详解】考查中国太阳辐射的分布及。我国太阳辐射极大值出现在青藏高原,因为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效果最好。选C。17.下图为世界四个地点的坐标,据此分析并回答作为大洲分界线的经线经过的地点是

()A.A

B.B

C.C

D.D参考答案:A18.绿肥作物是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栽培植物总称,多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茶国等地种植,除用以改良土壤以外,也可作为饲草,或作为覆盖作物栽培以改善环境,抑制杂草等。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有间种、套种、混种、插种等多种种植方式,群众对种植绿肥作物深有体会地说:“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42.我国南方的茶园中,常利用茶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以提高茶叶品质,其原理是()A.增加空气湿度,改变茶园小气候 B.控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C.调整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的威胁 D.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43.“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说明威胁绿肥作物种植的自然灾害是()A.旱涝 B.冻害 C.高温 D.大风44.在华北平原的引黄灌区常采取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态效益是()A.降低风速,改善农田的小气候 B.保持水土,增加地表粗糙度C.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产增收 D.减少蒸发,减轻表土盐碱化参考答案:42.B

43.A

44.D【42题详解】绿肥作物种植于茶园茶树行间,可以改良土壤,补充有机质,同时由于绿肥作物充斥行间,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减少使用农药,从而提高茶叶品质,选B。绿肥植物种植于行间,对茶园气候作用不大;D项与茶叶品质关系也不大,选B。【43题详解】“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中,开沟是给排水问题,说明威胁绿肥作物种植的自然灾害是与旱涝、水相关的因素,结合选项选A。【44题详解】华北地区严重缺水,采取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可以增大地表植被覆盖率,从而减少蒸发,减轻表土盐碱化,选D。19.中国纺织业集聚于东部沿海,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推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但表现出了很强的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特征。产业区际转移粘性是指由于诸多因素的约束,导致某产业强烈依附于原产业所在地的倾向,使得产业梯度推移难以秩序进行的情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下列因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特征的影响,对当前纺织业转移方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A.津流向冀

B.鲁流向湘

C.苏流向桂

D.粤流向晋22.造成我国纺织业区际转移粘性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中西部地区原料不足

B.中西部地区能源短缺C.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较低

D.东部地区市场广阔23.下列措施有利于减轻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的是①给予一定力度的政策支持

②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③扩大东部地区生产规模

④提高东中西部地区间贸易自由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21.A

22.D

23.B21.对当前纺织业转移方向是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津流向冀,A对。鲁流向湘是向南部转移,B错。苏流向桂是向西南转移,C错。粤流向晋是向北部转移,D错。22.造成我国纺织业区际转移粘性的原因是东部地区市场广阔,便于占有市场,D对。中西部地区原料丰富,A错。中西部地区能源丰富,B错。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较高,C错。23.有利于减轻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的措施是给予一定力度的政策支持,①对。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吸引产业转移,②对。扩大东部地区生产规模,竞争力增强,不利于产业转移,③错。提高东中西部地区间贸易自由度,④对。B对,A、C、D错。20.下图是对某地区一次森林大火事件T0至T3四个时段卫星影像进行分析而绘制成的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4.获取四个时段的卫星影像图需要A.利用遥感技术B.利用地理信息系统C.利用全球定位系统D.实地勘测15.从该地区森林大火燃烧情况推断,下列最为合理的是A.甲区可能是湖泊

B.丙区的树种比戊区易燃烧C.丁区大火燃烧时间最久

D.森林大火到了3时已熄灭参考答案:14.A

15.A遥感技术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像,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图像信息,不能拍摄图像,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甲区没有燃烧现象,可能是湖泊。14.在这次森林火灾事件中,要获取四个时段的卫星影像图,需要利用遥感技术拍摄遥感图像,A对。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图像信息,不能拍摄图像,B错。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C错。实地勘测危险性大,且不实际,D错。15.根据图例,从该地区森林大火燃烧情况推断,甲区未燃烧,可能是湖泊,A对。丙区的树种与戊区燃烧程度相同,树种相同,B错。丁区燃烧少,大火燃烧时间最短,C错。森林大火到了3时仍未熄灭,D错。21.读“南京北城郊秋季某日垂直温度梯度(℃/100米)时空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21.仅从空气质量的角度,该地室外相对适宜的锻炼身体时段是A.18时-次日7时

B.9时-17时C.17时-次日9时

D.19时-次日6时22.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时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

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C.有利于大气成云致雨

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参考答案:21.B

22.B21.从图中“垂直温度梯度(℃/100米)可知图中所给的不是气温,而是上升一个单位高程后气温的变化值,正负表示温度升高或降低,只要垂直递减率等于或大于零,就属于逆温现象。逆温现象发生时,对流运动减弱,不利污染物的净化,空气质量较差,因此户外锻炼应选择垂直递减率小于零的时段,据此结合图示选B。22.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对流运动减弱,不利污染物的净化,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选B。22.图1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是

A.37.6:17.4:45.0

B.31.6:30.5:37.9

C.15.5:24.5:60.0

D.37.6:23.5:38.910.图中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9.D

10.A23.下图表示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7.正确表示棉花、水稻、小麦三种作物的是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28.关于印度,说法正确的是(

)A.水热条件丰富,水旱灾害少

B.高科技工业中心位于该国东北地区C.耕地面积亚洲最大

D.是佛教发源地,居民多信奉佛教参考答案:27.D

28.C27.图示为印度半岛,根据作物的分布位置判断,乙是小麦,分布在印度西北部降水较少的恒河平原中、上游地区。甲是水稻,分布在印度东北部恒河平原中游和半岛沿海平原,水热条件较好。丙是棉花,分布在半岛西北部,降水较少,光照条件较好。据此分析选D。28.印度多季风气候,季风不稳定导致水旱灾害多;高科技工业中心位于该国南部德干高原上;印度的耕地面积亚洲最大,印度是佛教发源地,但现在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据此分析选C。24.沿60°N附近从东向西,俄罗斯的气候变化是

A.大陆性→海洋性

B.季风性→大陆性→海洋性

C.海洋性→大陆性→季风性

D.大陆性→季风性→海洋性参考答案:B25.2011年7月29日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调整公布第十期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通知,对已发布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进行了调整。8.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体现了政府在环境管理中()。A.是执行主体 B.是被管理对象C.既是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对象 D.既不是执行主体又不是被管理对象9.政府采购节能产品,采用了环境管理的()。A.技术手段 B.行政手段C.经济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参考答案:8.C9.C在环境管理中,政府既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通过采购节能产品,引导市场导向,扩大节能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这是利用经济手段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体现。26.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据此回答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①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不少,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的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型缺水

④人口的剧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C二、填空题(共10分)27.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西气东输主干道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____________自治区,东到B所表示的_________________,C处的_________________盆地、D处的_________________盆地、E处的_________________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2)西气东输主干道管道经过的F处(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_________________。G处是当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以_________________(省级行政区)为中心的能源地。(3)天然气按其来源和形成,应属于来自_________________的能源。(4)进一步开发天然气,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5)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新疆维吾尔上海塔里木柴达木四川(2)河西走廊山西(3)太阳辐射(4)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开发和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等(5)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拉动相关产业;经济优势的进一步发挥等解析:西气东输管道西起新疆的轮南油田,途经甘肃河西走廊、宁、陕、晋、豫、皖、苏,东到我国最大城市上海。主干管道以南的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和它附近的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天然气按其来源和形成来划分,属于古地质时期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我国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已成为我国以煤炭为中心的能源生产基地。我国能源丰富,但是分布不均匀,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协调。西气东输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开发与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等;西气东输还有利于东部地区能源压力的减轻,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有利于环境改善、使经济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等。

28.海平面上升是_______增强的表现;_______是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强烈的地区。参考答案:温室效应海岸带解析:海平面上升是温室效应增强的表现;海岸带是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强烈的地区。29.读一组海峡轮廓图(空白部分为陆地,深色为海洋),回答下列问题。(1)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亚洲和大洋洲的海峡是_______,图中代号是____;(2)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代号是________;(3)跨越两大洲又位于同一个国家内的海峡是___________,图中代号是________;(4)周围沙漠气候广布,附近盛产石油的海峡是_____________,图中代号是________。参考答案:(1)马六甲海峡

(2)直布罗陀海峡

(3)土耳其海峡

(4)霍尔木兹海峡

④【详解】(1)读图可知,①为土耳其海峡,②为直布罗陀海峡,③为马六甲海峡,④为霍尔木兹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亚洲大洋洲的海峡为马六甲海峡。(2)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为直布罗陀海峡,为图中②。(3)跨越两大洲,又位于同一国家的为土耳其海峡,为图中①。(4)周围沙漠广布,盛产石油的为霍尔木兹海峡,为图中④。三、综合题(共38分)30.如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12分)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

(季节)。(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3)气候类型①所示地区植被类型是,由气候①→②→③→④→⑤变化所产生的自然带变化反映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说明因素对该差异的影响明显。(4)图中⑥所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气候类型④所示地区主要的水果有

(至少写两个)。(5)除了亚洲东部外,其他地区有没有⑥气候分布?为什么?参考答案:(1)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2)南北纬30°~60°的大陆西岸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3)热带雨林

由赤道向两级

纬度(太阳辐射)(4)夏季高温多雨(或雨热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