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前门西街中学高一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北京前门西街中学高一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北京前门西街中学高一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北京前门西街中学高一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北京前门西街中学高一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北京前门西街中学高一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是脱氧核糖核酸

B.都是核糖核酸C.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D.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参考答案:D2.右图表示变形虫摄食、获取营养物质等生理过程。以下对该图分析错误的是(

)A.细胞膜和细胞质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溶酶体内含有消化酶C.细胞内的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D.该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参考答案:D3.下列关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拉马克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B.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C.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D.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不可以遗传给后代参考答案:D解析:选D。拉马克认为由于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4.下列是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变化,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

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

B.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

D.麦芽糖为二糖,葡萄糖为单糖参考答案:C5.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与YYRr的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有

A.2种

B.4种

C.6种

D.8种参考答案:C6.每个细胞都有复杂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使各种蛋白质在需要时才被合成,这样能使生物适应多变的环境,防止生命活动中出现浪费现象.大肠杆菌色氨酸操纵子(如图)负责调控色氨酸的合成,它的激活与否完全根据培养基中有无色氨酸而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是通过影响基因翻译过程实现的B.色氨酸的作用是阻止阻遏蛋白与某些区域结合,从而导致色氨酸合成酶基因的转录受阻C.基因表达的调控除了图示作用机理外,还可通过调控翻译过程实现D.当培养基中无色氨酸时,阻遏蛋白才能阻止RNA聚合酶与启动子区域结合,从而阻止色氨酸合成酶能被合成参考答案:C【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色氨酸操纵子负责调控色氨酸的生物合成,它的激活与否完全根据培养基中有无色氨酸而定.当培养基中有足够的色氨酸时,该操纵子自动关闭;缺乏色氨酸时,操纵子被打开.色氨酸在这里不是起诱导作用而是阻遏,因而被称作辅阻遏分子,意指能帮助阻遏蛋白发生作用.色氨酸操纵子恰和乳糖操纵子相反.【解答】解:A、色氨酸的作用是和阻遏蛋白相结合,该复合蛋白与基因某些区域结合,从而导致色氨酸合成酶基因的转录受阻,A错误;B、色氨酸的作用是和阻遏蛋白相结合,该复合蛋白与基因某些区域结合,从而导致色氨酸合成酶基因的转录受阻,B错误;C、图示中为通过调控转录过程调控基因表达,除此外,还可通过调控翻译过程实现,C正确;D、当培养基中无色氨酸时,阻遏蛋白不能阻止RNA聚合酶与启动子区域结合,色氨酸合成酶能被合成,D错误.故选:C.7.下列物质中都含有肽键的一类是()A.胰岛素、抗体、生长激素

B.维生素D、甲状腺激素、雌性激素C.雄性激素、载体、酶

D.酶、雄性激素、抗体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分子,考查对蛋白质、脂质种类的理解和识记。明确选项中各种物质所属的种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胰岛素、抗体、生长激素均属于蛋白质类物质,均含有肽键,A项符合题意;维生素D、雌性激素均属于脂质,甲状腺激素为氨基酸的衍生物,均不含有肽键,B项不符合题意;雄性激素属于脂质,少数酶属于RNA,脂质、RNA中不含有肽键,C项、D项不符合题意。8.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②同源染色体是有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③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④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①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①正确;②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而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②错误;③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③正确;④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因此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④正确.【考点定位】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名师点睛】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据此答题.9.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或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为双层膜,共有2层磷脂分子组成B.②为染色质,是DNA的主要载体C.③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④为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参考答案:A由图分析可知①是核膜双层膜,共有4层磷脂分子组成,A错误。②为染色质,是DNA的主要载体,B正确。③为核仁,与核糖体及某种RNA的形成有关,C正确。④为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正确。10.如图甲、乙是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点条件下,适当提高温度,净光合速率增大B.b点条件下,适当增强光照,净光合速率增大C.c点条件下,适当提高温度,净光合速率增大D.d点条件下,适当增强光照,净光合速率增大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a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增大净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可适当提高温度或增加CO2浓度,增大光合速率,故A正确;b点时,由图甲知可通过适当增加大气中CO2浓度或温度,增加净光合速率,由于已经达到光饱和点,故增强光照,不能提高净光合速率,故B错误;c点时再增加温度,净光合速率降低,故C错误;d点条件下,已经达到光饱和点,适当增强光照,净光合速率不变,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和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11.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是。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同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同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的数目相同参考答案:C12.基因型为YyRr的水稻自交,其子代中的表现型、基因型分别有(

)A.3种、9种

B.3种、16种

C.4种、8种

D.4种、9种参考答案:D略13.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B.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有线粒体C.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D.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参考答案:C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其上分布有大量的酶,因此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低,A错误;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有线粒体,如需氧型原核生物,B错误;成人心肌细胞新陈代谢旺盛,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因此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C正确;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尾的基部,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名师点睛】线粒体:真核细胞中的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和基质中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基质中含少量的DNA、RNA.14.在人的精子形成过程中,一个四分体包含(

A.4条染色体

B.4条染色单体

C.2对同源染色体

D.2个双链DNA分子

参考答案:B15.某种毒素因妨碍细胞对O2的利用而影响有机体的生命活动,这种毒素可能作用于细胞内的(

)A.线粒体 B.细胞核 C.核糖体 D.内质网参考答案:A【分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而第三阶段是氧气和还原氢反应生成水。【详解】人体细胞可利用氧气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某种毒素因妨碍细胞对氧气的利用而影响有机体的生命活动,可能作用于线粒体,A正确;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不消耗氧气,B错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不消耗氧气,C错误;内质网对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脂质的合成有重要作用,不消耗氧气,D错误。

故选A。16.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他获得成功的原因包括:(

)①正确选用实验材料;②采用从一对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③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④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证;⑤找出配子形成时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A17.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源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A.①→②→③→④

B.③→①→②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②参考答案:C18.对下列有关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Dd的豌豆产生的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杂种后代性状表现的数量比是9:3:3:1C.水毛茛的水面、水下的叶的形态有差异,说明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D.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参考答案:C水毛茛的水面、水下的叶的形态有差异,说明环境对生物的表现型有影响,即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不一定相同。19.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遗传因子G决定雄株,遗传因子g决定两性植株,遗传因子g-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Gg和Gg-杂交并能产生雄株,且子代中雄株所占比例更高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C.两性植株自交后代不能产生雄株,却能产生雌株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等于杂合子参考答案:C20.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最多能有几个肽键(

A.63个

B.17个

C.62个

D.16个参考答案:D略21.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图6表示透析袋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参考答案:B22.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色豚鼠的纯合与否,应采取的简便方法依次是

A.自交和自交

B.自交和测交

C.测交和自交

D.测交和测交参考答案:B23.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参考答案:C24.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都是脱氧核糖核酸

B.都是核糖核酸C.同时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D.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参考答案:D略25.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提高B.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C.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D.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参考答案:A【考点】4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51:细胞的分化;57:细胞凋亡的含义;5A: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1、生物的生长主要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和细胞数量的增加,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2、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4、细胞癌变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癌变.【解答】解:A、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表面积)下降,物质交换效率降低,A错误;B、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涉及多个基因的突变,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是癌变细胞的特征之一,B正确;C、细胞凋亡是细胞在基因的控制下主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相关基因活动加强,对于多细胞个体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具有重要意义,C正确;D、细胞的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使不同的细胞内基因的转录情况不同而出现不同的mRNA,但此过程并没有改变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A.

26.下图①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结合图②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①所示分裂时期处于图②中的BC段B.此细胞产生AB精子的概率是0C.图①细胞中含有两个四分体D.图②中C→D的原因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

参考答案:C略27.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相连,这种结构特点表明内质网的功能之一是A.扩展细胞内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

B.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C.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D.参与细胞内的某些代谢反应参考答案:B28.陆地棉枝条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抗黄萎病(D)对不抗黄萎病(d)为显性。农业科研工作者用该植物黄色枝条抗黄萎病和绿色枝条抗黄萎病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子代(F1)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若去掉花瓣,让F1中黄色枝条抗黄萎病植株随机受粉,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A.黄抗∶黄不抗∶绿抗∶绿不抗=24∶8∶3∶1B.黄抗∶黄不抗∶绿抗∶绿不抗=25∶5∶5∶1C.黄抗∶黄不抗∶绿抗∶绿不抗=24∶3∶8∶1D.黄抗∶黄不抗∶绿抗∶绿不抗=15∶5∶3∶1参考答案:C【分析】根据F1中抗黄萎病:不抗黄萎病=3:1,可知亲本基因型均为Dd,根据F1中黄色:绿色=1:1,可知亲本基因型为Yy和yy,综合考虑,亲本基因型为YyDd和yyDd。F1中黄色枝条抗黄萎病植株基因型和比例为YyDD(1/3)、YyDd(2/3)。【详解】由分析可以知道,子一代黄色枝条抗黄萎病植株的基因型是YyDD:YyDd=1:2,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2个分离定律问题:Yy自由交配,后代中黄色:绿色=3:1,(1DD,2Dd)自由交配,因为Dd占2/3,DD占1/3,不抗病的比例是dd=2/3×2/3×1/4=1/9,抗病植株的比例是1-1/9=8/9,抗病:不抗病=8:1,因此考虑2对相对性状,让F1中黄色枝条抗黄萎病植株随机授粉,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3黄色:1绿色)(8抗黄萎病:1不抗黄萎病)=黄色抗黄萎病:黄色不抗黄萎病:绿色抗黄萎病:绿色不抗黄萎病=24:3:8:1。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29.如果给人注射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A.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B.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 参考答案:B【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 体液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致敏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 (3)效应阶段:致敏T细胞发挥效应. 【解答】解: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致敏T细胞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A错误; B、T细胞接受刺激后致敏T细胞和记忆细胞,也可以产生淋巴因子,B正确; C、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起到的是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不能产生抗体,产生抗体的是效应B细胞,C错误; 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这部分知识点比较容易遗忘,平时应加以训练提升能力. 30.下列有关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由桑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B.胆固醇、维生素D等物质能优先通过细胞膜,这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有关C.图中①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D.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具有屏障作用.参考答案:B【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①为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②为蛋白质;③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详解】A.1972年,桑格和尼科尔森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A正确;B.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所以胆固醇、维生素D等脂类物质能优先通过细胞膜,B错误;C.图中①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具有识别、润滑、保护等作用,C正确;D.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具有屏障作用,D正确。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成分的名称,明确糖蛋白只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进而结合选项分析答题。31.下列有关酶的正确叙述是

①是有分泌功能细胞产生的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③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④酶都是有机物

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A.①②⑤

B.②③⑦

C.③④⑧

D.④⑤⑥参考答案:C32.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可表示为如图所示的关系,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A.中心粒移向两极B.着丝点分裂C.细胞板形成D.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并向两极移动参考答案:A【考点】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分析柱形图:图纸a表示染色体数目、b表示染色单体数、c是DNA分子数,且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分子数目=1:2:2,说明此细胞可能出于有丝分裂前期或有丝分裂中期.【解答】解:A、中心粒移向两极是在前期,A正确;B、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错误;C、细胞板形成于有丝分裂末期,C错误;D、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并向两极移动发生在后期,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过程中各种物质数目变化规律,能判断图中细胞所处时期,再结合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选出正确的选项.33.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下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向右上方

B.向左上方

C.向右下方

D.向左下方

参考答案:A34.有人把分化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形象地分为“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表达,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而“奢侈基因”只在特定组织细胞中表达。下列属于“奢侈基因”表达产物的是()A.ATP水解酶

B.呼吸酶

C.膜蛋白

D.血红蛋白参考答案:D根据题意:在各种类型细胞中普遍存在的蛋白质由“管家基因”控制合成,所以ATP水解酶、呼吸酶、膜蛋白等都是“管家基因”的表达产物。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特有的,所以血红蛋白是“奢侈基因”的表达产物。35.下列男性身体内的细胞中,有可能不含Y染色体的是A.精原细胞

B.肝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参考答案:D36.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为植物提供最适宜的条件,利于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在封闭的温室内栽培农作物,以下措施中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有(

) A.适当增加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 C.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参考答案:D37.关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统一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核仁中的DNA控制着细胞代谢B.染色质上的DNA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C.不同细胞的核孔数量是相同的D.原核细胞的核膜也具有两层膜,利于控制物质的进出参考答案:B38.区别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依据是(

)A.氨基酸数目不同

B.R基不同

C.羧基不同

D.碳原子数不同参考答案:B略39.关于DNA的描述错误的是()A.每个DNA分子都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缠绕而成B.两条链的碱基以严格的互补配对C.DNA双链的互补碱基对之间以氢键相连D.两条链反向平行排列参考答案:A【考点】78: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答】解:A、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链组成,有的DNA是单链DNA,A错误;B、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正确;C、双链DNA上互补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C正确;D、双链DNA分子的两条链从方向上看是反向平行的,D正确.故选:A.

40.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一个DNA分子上一般含有许多个基因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在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参考答案:C略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项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控制褐色眼(D)和蓝色眼(d)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其表现型不受性别影响。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回答问题:

(1)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位其父亲为秃顶蓝色眼而本人为秃顶褐色眼的男性与一位非秃顶蓝色眼的女性结婚。这位男性的基因型为____或_____,这位女性的基因型为______或_______。若两人生育一个女儿,其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42.2011年甘肃舟曲发生了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立即指挥救援工作。我武警官兵,救援队员接到命令后立即进行救援打通生命通道向被困人员输送水和营养液。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质和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在人体细胞中有着重要的作用。(1)被运送的牛奶、奶粉中都添加钙、铁等元素。其中碳酸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__

_

_--

___。被运送的大量药品之一是0.9%的生理盐水它对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非常重要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