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的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A可代表葡萄糖,物质E是淀粉B.相同质量的E和F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多的是FC.物质C的种类约20种,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D.SARS病毒的物质H彻底水解后,产物是CO2和H2O参考答案:D2.下列有关克隆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时,保留接触抑制的连续细胞系获得不死性,但不致癌

B.由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水稻在多次传代培养后,其细胞全能性的表达能力不变

C.从个体中分离出单个组织进行培养是细胞克隆最基本要求

D.若原生质体培养需要先对原生质体的活力进行检测,可以采用质壁分离的方法参考答案:A3.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参考答案:C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A正确;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B正确;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甘油是极性分子,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C错误;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正确。4.在水稻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不会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二氧化碳的生成与利用

B.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C.NADPH的生成与利用

D.ATP的合成与水解参考答案:A叶绿体的基质可以发生二氧化碳的利用,但叶绿体中不会有二氧化碳的生成,A错误。叶绿体中因为含有少量DNA和RNA,所以能进行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B正确。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会产生NADPH,然后在暗反应中会利用NADPH,C正确。在光反应中能合成ATP,在暗反应中会利用ATP,D正确。5.如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参考答案:B【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分析】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例如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膜;协助扩散,例如葡萄糖穿过红细胞的细胞膜;主动运输,例如Na+、K+穿过细胞膜.【解答】解:A、3h时,两组幼苗重量均已超过初始萎蔫鲜重即发生了萎蔫,一方面是因为蒸腾作用散失了水分,另一方面是因放在比根细胞浓度大的KNO3溶液中,根细胞渗透失水,A正确;B、实验开始时,甲组幼苗根系就已开始吸收K+、NO﹣3,而不是在6h时才开始吸收K+、NO﹣3,到6小时时细胞液浓度大于KNO3溶液浓度,从而使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B错误.C、12h后,由于甲组根系不断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NO3﹣,从而保持根细胞内外浓度差,使其吸水量大于蒸腾量而有可能超过处理前的鲜重量;乙组放在比根细胞液浓度大很多的KNO3溶液中,根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和蒸腾作用不断大量失水造成严重萎蔫最后死亡,C正确;D、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植物吸收离子与吸收水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蒸腾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6.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最根本的原因是(

)①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②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③提高了反应物分子中的活化能④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自由能

⑤本身数量和性质不改变,可反复利用A.①④

B.②③

C.④⑤

D.②⑤参考答案:D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B.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现象,该现象和单侧光照无关C.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增加产量D.在植物体内,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参考答案:A8.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研究细胞膜的流动性B.加热临时装片以固定细胞有利于观察线粒体C.花生子叶切片用苏丹Ⅲ染色后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D.观察新鲜黑藻液装片可通过叶绿体运动判断细胞质流动参考答案: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是因为膜蛋白和磷脂具有流动性,所以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可研究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观察线粒体时不需要加热,需用健那绿染液染色,B错误;花生子叶中的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C正确;新鲜黑藻中叶绿体运动可反映细胞质的流动,D正确。9.如图为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变化示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图示中与细胞癌变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B.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C.癌细胞的产生涉及多个基因突变,是一种累积效应D.上述基因突变可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一定传给子代个体参考答案:C【分析】据图分析,四个突变的基因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上,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而癌变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详解】A、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图示中与癌变有关的基因位于一组非同源染色体上,不是等位基因,A错误;B、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B错误;C、由图可知,当4处基因突变累积后,正常细胞成为癌细胞,C正确;D、上述基因突变若发生在体细胞,一般不会传递给子代,若发生在生殖细胞可传递给子代,但不是一定传给子代,D错误。

故选C。10.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圆圈中“A”所对应的名称相符合的是

(

)

A.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②—腺苷

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④—腺嘌呤参考答案:D11.细胞膜的三大功能之一是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下列生理现象与之无关的是A.兴奋借助神经递质的释放在神经元之间传递B.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几乎全身各处的细胞使代谢加强C.肌细胞膜上相关载体协助葡萄糖分子进入细胞D.抗原和淋巴因子共同刺激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参考答案:C12.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的染料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的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如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温度在0~15℃范围内,细胞膜的流动性没有明显的变化B.由图中信息可以推测:温度在0~15℃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形成嵌合体的百分比会增加C.大约18℃时,细胞膜的流动性最强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膜蛋白是可以运动的,但没有证明膜上脂质是否可以运动参考答案:C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分析:根据曲线可以得出:在0到15度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形成嵌合体几乎不变;在15到35度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形成的嵌合体越来越多.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解答:解:A、据图分析可知,温度在0~15℃范围内,细胞膜的流动性没有明显的变化,A正确;B、由图中信息可以推测:温度在0~15℃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形成嵌合体的百分比会增加,B正确;C、18℃以后,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强,形成嵌合体的百分比增加,C错误;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膜蛋白是可以运动的,但没有证明膜上脂质是否可以运动,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考查学生识图能力,有效分析,准确得出结论的能力.13.(07广东理基)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初(原)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参考答案:答案:D解析:演替是指群落随时间的推移,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过程。初(原)生演替历程长、速度慢。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增加、总生产量增加,净生产量逐渐减低,群落有机总量增加、稳定性增强。在演替的早期,群落的物种比较单一,优势物种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显著发生变化。14.下图表示植物体内三种激素的合成过程,不同日照长度条件下,不同代谢途径所需酶的量随之发生改变。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秋季短日照会促进①④⑤过程B.植物幼苗的①③过程主要发生在根细胞C.日照长度的变化会影响植物的基因表达D.不同激素分别调节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命活动参考答案:D植物的叶片在秋季会衰老变黄并逐渐脱落,说明体内脱落酸含量逐渐增多,由此可推知A项正确;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可推知植物幼苗的①③过程主要发生在根细胞,B项正确;由题意“不同日照长度条件下,不同代谢途径所需酶的量随之发生改变”可知,C项正确;植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生命活动都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D项错误。15.用大小相似的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先将叶片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随后立即再光照1h(光强度相同)。相关重量变化如下表所示。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282930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2-3-1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3+3+3+1据表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轮藻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约为29℃。B.光照时,第一、二、三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相等C.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D.光照1h内,第四组轮藻合成的葡萄糖总量为3mg参考答案:B16.右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②功能的复杂程度由蛋白质的种类及数量决定

B.⑥是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

C.①③共同构成原生质层

D.⑦具有双层膜结构参考答案:A17.与被动免疫相比,下列关于主动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作用在受体(接受者)内维持时间较长B.受体接受的是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C.可使受体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D.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参考答案:A18.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参考答案:D略19.下列各项中,与下图所示的情况不相符合的是:A.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植物自交所产生后代的性状分离比B.光合作用中消耗CO2与产生的O2数量比C.苹果消耗等摩尔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比值D.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参考答案:B20.加热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还原糖鉴定时需将试管放入盛有50—60℃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B.将DNA丝状物放入二苯胺试剂中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C.培养基经高压蒸汽灭菌后,需冷却至室温,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D.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小火或间断加热后,需冷却至50℃,再与酵母细胞混合参考答案:A【分析】1、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2)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2、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3、固定化细胞的相关知识点,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酵母细胞的活化。(2)配置氯化钙溶液:要用蒸馏水配置。(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小火、间断加热、定容,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4)海藻酸钠溶液与酶母细胞混合:冷却后再混合,注意混合均匀,不要进入气泡。(5)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高度适宜,并匀速滴入。4、培养基经高压蒸汽灭菌后,需冷却至50℃左右,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详解】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即将试管放入盛有50~60℃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A正确;将DNA丝状物溶剂在2mol/L的NaOH溶液中,再加入二苯胺试剂并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B错误;培养基经高压蒸汽灭菌后,需冷却至50℃左右,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C错误;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小火或间断加热后,需冷却至室温,再与酵母细胞混合,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检测还原糖实验、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培养基的制备、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21.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有超过300中的珊瑚虫,1100多种鱼类,难以计数的海生物无脊椎和藻类,它们占据不同的位置,通过复杂营养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珊瑚虫和藻类依赖共生关系形成的高效植物——动物营养循环,保持高效生产力。若失去共生藻类珊瑚虫会逐渐“白化”,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以上实例说明在生态工程建设中应该遵循的原理是(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和整体性原理C.协调和平衡原理和整体性原理

D.物种多样性原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参考答案:D略22.蔷薇科里有四个亚科:绣线菊亚科,蔷薇亚科,李亚科,梨亚科。其共同的特征是

A.心皮合生、杯状花托

B.雄蕊多个、心皮多个

C.杯状花托、雄蕊多个

D.心皮多个、心皮离生参考答案:C23.控制人类的肤色的A/a、B/b、E/e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图,若双亲基因型为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分别有()A.27,7 B.16,7 C.12,5 D.12,6参考答案:C【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人类的肤色由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且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又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即数量遗传,所以子代表现型由显性基因的数目决定.【解答】解:根据一对杂合体Aa×Aa的子代基因型为AA、Aa和aa三种,而Bb×bb的子代基因型为Bb和bb两种,所以双亲基因型为AabbEe×AaBbee的个体婚配,子代肤色的基因型有3×2×2=12种.又子代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由于有三对等位基因控制,所以显性基因个数有4个,3个,2个,1个,0个5种情况,共5种表现型.故选:C.

24.下图表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3号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了一个既患该病又患苯丙酮尿症(两种病独立遗传)的儿子,预测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A.9/16

B.3/16

C.2/3

D.1/3参考答案:答案:B25.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在细胞内不能发生的是()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DNA的半保留复制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参考答案:C26.下列关于HIV和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艾滋病患者出现的病症通常与其他病原体感染有关B.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HIV在潜伏期不能复制C.HIV会侵染T细胞,因此艾滋病患者仍能保留完整的体液免疫D.接种艾滋病疫苗后,人体通过记忆细胞可直接消灭入侵的HIV参考答案: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病毒,发病机理是HIV病毒主要侵染T细胞,导致T细胞大量死亡,使机体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其它病原体趁虚而入,所以艾滋病患者出现的病症通常与其他病原体感染有关,A正确;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HIV侵入人体的最初一段时间内,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B错误;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会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HIV侵染T细胞并在T细胞内增殖,导致T细胞大量死亡,因此艾滋病患者的体液免疫能力大部分丧失,C错误;接种艾滋病疫苗后,人体通过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直接消灭入侵的HIV,D错误。27.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A.

B.C.

D.参考答案:BF1测交,即F1×aabbcc,其中aabbcc个体只能产生abc一种配子,而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说明F1的产生的配子为abc、ABC、aBc、AbC,其中a和c、A和C总在一起,说明A和a、C和c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名师点睛】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28.发菜和白菜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含有的碱基种类分别是(

A.4种、4种

B.4种、5种

C.5种、5种

D.5种、4种参考答案:A29.“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从细胞学的角度分析,该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A.细胞核体积缩小

B.细胞内水分减少

C.酶的活性降低

D.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参考答案:A30.梭菌毒素“Tpel”可使动物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变性失活,进而使该细胞凋亡.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研究治疗癌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变性失活是由于破坏了肽键结构B.“Tpel”能间接改变细胞内mRNA的种类C.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不一定是癌细胞D.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参考答案:A.【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实现的,因此梭菌毒素“Tpel”可能会间接改变mRNA的种类,进而导致细胞凋亡.【解答】解:A、蛋白质变性失活是由于破坏了空间结构,A错误;B、“Tpel”通过间接改变细胞内mRNA的种类导致细胞凋亡,B正确;C、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细胞不一定是癌细胞,有可能是分化的细胞,C正确;D、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D正确.31.下列生理功能或生化反应与ATP的消耗有关的是①光反应②暗反应③叶肉细胞吸收CO2④小肠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⑤DNA复制⑥糖酵解

⑦神经传导

A.①②③⑥

B.②④⑤⑦

C.①④⑤⑦

D.③④⑥⑦参考答案:B32.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把变形虫的核从其体内取出,观察无核变形虫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的特点,推测出a~d四个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推测理由①~④,请选出推测现象和理由均正确的一个组合(

)推测现象:a.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停止伸出伪

足,但在几天后核就再生,能正常活动。b.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内将死亡。c.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反复进行数次无丝分裂,但结果还是死亡。d.除去核以后,细胞质活动反而暂时增强,因此细胞分裂变得更加旺盛。推测理由:①许多生物器官都有再生能力,核也能再生。②如果没有核,就没有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核酸。③没有核的细胞质,也残存着分裂的能力。④核能抑制细胞的分裂过程(

)A.a—①

B.b—②

C.c—③

D.d—④参考答案:B33.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A.白眼雄果蝇占1/4

B.红眼雌果蝇占1/4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2

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参考答案:A34.下图为某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据此图推测该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参考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遗传系谱图分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判断,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详解】从题图分析,由于患者家系中每代都有该遗传病患者,具有世代连续性,因此该病最可能为显性遗传;而I代中男患者生有正常的女儿,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综上所述,该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故选B。

35.豌豆是雌雄同花植物,在自然情况下自花传粉,纯种的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子一代全是红花,子一代在自然情况下繁殖,子二代既有红花植株又有白花植株,子二代中红花植株占A

2/3

B

3/4

C

5/6

D

8/9参考答案:B36.已知核酸分为多种类型,由双链的也有单链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C.硝化细菌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参考答案:C37.通过纸层析法分离在滤纸条上会出现四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为

)A.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B.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C.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D.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参考答案:A38.(07上海卷)已知某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1∶2∶3∶4。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共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

A.600个

B.900个

C.1200个

D.1800个参考答案:答案:D解析:考查了与DNA计算有关的知识。由题中所给的条件,A∶G∶T∶C=1∶2∶3∶4,可知(A+T)∶(G+C)=4∶6,则A=T=400个,G=C=6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产生4个DNA分子,共有G:600×4=2400个,利用了游离的G为2400-600=1800个。39.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内部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向与突触小泡移动的方向相同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向只能是轴突→胞体或树突,其实质是突触小泡移动而形成的,因此两者的方向是相同的。40.若“淀粉一麦芽糖一葡萄糖一糖元”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元

②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元是动物特有的糖

③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能利用淀粉和麦芽糖④淀粉和糖元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为二糖,葡萄糖为单糖A.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光合能力是作物产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为研究水稻控制光合能力的基因,科研人员获得了一种植株高度和籽粒重量都明显下降的水稻突变体,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实验。(1)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能够______________和利用光能,光反应阶段生成的ATP和[H]参与在__________(场所)中进行的C3_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产物可以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蔗糖和淀粉。(2)科研人员用电镜观察野生型和突变体水稻的叶绿体,结果如下图所示。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叶绿体出现了两方面的明显变化: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此实验从_________水平分析了突变体光合产量变化的原因。(3)半乳糖脂是类囊体膜的主要脂质成分,对于维持类囊体结构具有重要作用,酶G参与其合成过程。测序发现,该突变体的酶G基因出现异常。科研人员测定了野生型、突变体和转入酶G基因的突变体中的半乳糖脂及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野生型突变体转入酶G基因的突变体半乳糖脂相对值342633叶绿素含量相对值3.422.533.41

对比三种拟南芥的测定结果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综合上述研究,请解释在相同光照条件下,突变体产量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5)若要利用酶G基因培育高产水稻,一种可能的思路是:将酶G基因转入___________(选填野生型或突变体)水稻,检测__________是否提高。参考答案:

(1).吸收

(2).叶绿体基质

(3).还原

(4).突变体的叶绿体类囊体结构散乱

(5).淀粉粒数量减少

(6).细胞

(7).突变体的半乳糖脂和叶绿素含量均低于野生型,转入酶G基因后两者含量恢复

(8).酶G基因异常,半乳糖脂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影响类囊体结构,进而影响光反应,导致暗(碳)反应合成的蔗糖和淀粉减少

(9).野生型

(10).产量或光合速率【分析】分析题意可知,该题以突变体水稻为材料研究控制光合能力的基因,比较电镜下观察到的野生型和突变体水稻的叶绿体结构可知,与野生型水稻的叶绿体相比,突变体水稻的叶绿体中类囊体结构分布散乱,且叶绿体中合成的淀粉粒数量明显减少;根据测序发现,突变体的酶G基因出现异常,科研人员测定了野生型、突变体和转入酶G基因的突变体中的半乳糖脂及叶绿素含量,根据结果可知酶G基因影响了叶绿体的结构和色素含量。【详解】(1)光合色素可以吸收和利用光能,光反应阶段生成的ATP和[H]参与在叶绿体基质中的C3的还原过程。(2)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叶绿体类囊体结构散乱,淀粉粒数量减少;图片是在电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所以是在细胞水平上分析了突变体光合产量变化的原因。(3)突变体G基因出现异常,所以半乳糖脂相对值和叶绿素含量相对值都下降,而转入酶G基因后,两项指标恢复,所以得出结论:突变体的半乳糖脂和叶绿素含量均低于野生型,转入酶G基因后两者含量恢复。(4)突变体产量下降的原因是酶G基因异常,半乳糖脂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影响类囊体结构,进而影响光反应,导致暗(碳)反应合成的蔗糖和淀粉减少。(5)根据题干中的信息酶G基因可以提高叶绿素含量的相对值从而提高产量,所以可以将酶G基因转入野生型水稻,检测产量或光合速率是否提高。【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理解光反应中具体发生的物质变化和暗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性,掌握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能够正确分析题中的图和表格中的数据,从而推导出酶G基因的作用,以及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色素的作用和类囊体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结合所学的光合作用的知识解决问题是该题的重点。42.如图甲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小麦根尖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括号内填标号,横线上填名称).(1)甲图和乙图中都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为[]

,与甲图细胞相比,乙图细胞中都不具有的细胞器是[]

.(2)若用纤维素酶处理甲、丙两种细胞,则图中细胞外层会发生明显变化,然后进行细胞融合,该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丙图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在遗传时,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3)夏季白天图甲细胞能进行下列各项生命活动中的

.(填入编号)①细胞增殖

②细胞呼吸

③光合作用

④渗透吸水(4)已知小麦根尖的细胞间隙中含有某种功能蛋白质,它是由核基因控制合成的.若把有关基因通过基因工程导入丙内,也指导合成了相应的蛋白质,但此蛋白质不具备正常的功能,可能的原因是

.(5)若A为洋葱表皮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KNO3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自动复原,与质壁分离复原相关的细胞器有.A.液泡、线粒体、内质网

B.线粒体、液泡、核糖体

C.线粒体

D.细胞膜、液泡膜;(6)取小麦根尖经解离、

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其分生区细胞中看到被明显染成深色的是

.参考答案:(1)4

线粒体

5

叶绿体(2)甲

一定的流动性

否(3)②③④(有①不给分,少写1个可给分)(4)大肠杆菌无内质网、高尔基体

(5)B

(6)漂洗、染色(缺一不给分)染色体【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图甲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中1是细胞膜、2是高尔基体、3是细胞核、4是线粒体、5是叶绿体、6是内质网、7是核糖体、8是液泡.植物的遗传物质为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而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图乙是小麦根尖结构模式图,包括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区,其中只有分生区细胞具有细胞分裂的能力.图丙为原核细胞,原核细胞中没有核膜,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等.【解答】解:(1)甲图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有:④线粒体、⑤叶绿体;而乙图为根尖,根尖细胞中没有⑤叶绿体,只有④线粒体中含有遗传物质DNA.(2)甲细胞为植物细胞,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并细胞为原核细胞,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因此根据酶的专一性,若用纤维素酶处理甲、丙两种细胞,则图中甲细胞外层会发生明显变化,然后进行细胞融合,该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因此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在遗传时,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3)根据图甲中细胞结构可以看出,该细胞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