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既可以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之处。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越到的作用。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21.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22.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沉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专题知识梳理一、表达方式(一)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2.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反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标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朝雨”烘托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意,增加了浓厚的离别之情。杜甫《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李华《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花自落”“鸟空啼”强调了春山一路山花烂漫,鸟语婉转的佳境却无人来赏,以乐景写哀情,以喧闹写寂静,写出了诗人时代的感慨。(2)情景交融如《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如李颀《望秦川》: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此诗为李颀晚年辞官归隐故乡之前写的。诗有前六句通过写景着意渲染气氛,结尾两句则点明全诗主旨,表明作者辞官归隐的决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注:重送:诗人之前已写过一首同题的五言律诗。刘、裴间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1)本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2)“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日暮江边凄清伤感的送别画面。(1分)日落时分,江边送客,被贬的友人已乘舟远去,诗人独立江边,只闻猿猴悲啼,唯见江水茫茫。(1分)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时悲戚又无奈的思想感情。(3分)(2)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诗人以景结情,描绘了在连绵万里的青山间一只小船独自远去的情景。(3分)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与不舍。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选自《全唐诗》)(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2分)(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3分)【参考答案】(1)“望”字更好,承上启下,照应标题中的“登”,同时引起下文所见之景。(答“空”字说明理由也可给分)(2)借景抒情,借幽静之景抒发闲适之情,动静结合,前句动静、后句静景,构成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衬托,落日、鸟和人相互映衬,表达现实之情。(3)“闲”既是环境的的“宁静”之境,又是一种“闲适”之情,“人外”应是“世外”之意,“闲”勾勒出“小台”的“宁静”景物特征,有表达了诗人远离世间的喧嚣的“闲适”之情。
(3)托物言志
即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特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使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的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涵的真理:立身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4)借古讽今(喻今、伤今)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评论)现实。古代封建社会中许多有识之士,在都博古通今,对现实有较多深刻的体察,而他们大多数又仕途坎坷,怀才不遇,感到生不逢时,心中郁积不满,但又不可明说,特别是揭露时弊、指斥朝政更是不便明说,于是他们往往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去寻求载体,以便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心曲。如刘禹锡《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感遇(其二)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①陈子昂:唐代诗人,有政治抱负却屡遭排挤。②兰、若,指兰花和杜若,皆是草本植物。③芊蔚,草木茂盛。④朱蕤,红色的花。
蕤(ruí):花草下垂的样子。1.本诗颔联中哪两个字用的妙?请结合诗歌相关内容简要赏析。(5分)
2.本诗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空”、“冒”。(1分)“空”突出了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际上是诗人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2分)“冒”意思是覆盖,不但画出了兰若的身姿,而且突出了它花簇纷披繁盛的情态。(2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活版》)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或“象征”)的手法,(2分)诗人表面上以“幽独空林色”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借此比喻(象征)自己出众的才华。(2分)通过“白日晚”“秋风生”“尽摇落”等语句借写兰若芳华尽失最终枯萎凋谢的变化,象征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透露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2分)(答出上述任一手法并结合材料准确分析即可,答“比喻”、“比兴”酌情给分。)
(二)描写手法主要有渲染与烘托、衬托与对比、虚与实、动与静、正与侧、点与面、明与暗、声与色、细节描写、白描与工笔等。1.渲染与烘托都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渲染是指国画中,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加浓形象的手法。诗歌中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如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又如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诗的前三句渲染,最后一句的发问(我想饮酒取暖,你能陪我喝一杯吗)也就水到渠成,得到突出。烘托是指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诗歌创作中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说不说本意,只说与此相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对同一事物,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例如苏轼《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全诗以“春江鸭戏”为中心景物,其他景物为陪衬,从各个角度众星捧月似的烘托了面画的主体,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春江鸭戏图”。渲染和烘托的区别:很多时候渲染和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来说,渲染的是气氛,烘托的是情感。2.衬托与对比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事物间相似的条件来突出主体,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人没有直说天姥山怎样高,而是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不衬托天姥山,从而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壮丽非凡。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例如杜甫《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其中最后一句就用反衬,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静”字,此句写动、写声,似乎打破了静谧之境,但以动写静,愈见其静,以声衬静,愈见其静。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即此意。
对比,就是把两个不同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用对比的方法,提示了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如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战士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诗篇将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11分)水亭偶成朱瞻基临流亭馆净无尘,落涧流泉处处闻。半湿半干花上露,飞来飞去岭头云。翠迷洞口松千个,白占林梢鹤一群。此地清幽人不到,惟留风月与平分。(1)全诗的“诗眼”是什么?结合全诗作具体分析。(6分)(2)请赏析颔联“半湿半干花上露,飞来飞去岭头云”(5分)参考答案:(1)“清幽”。(2分)首联写亭馆临近水流,干净无尘,用泉水流入深涧之声清晰可闻来反衬环境的宁静;颔联以露湿花草、白云缭绕写山中景色的清新、淡雅和素净;颈联写群居的白鹤、茂密的松林和神秘的洞穴,古朴而幽静;尾联直接点出此地清幽,人迹罕至。(2分)整首诗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水亭周围环境的清幽秀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分)(2)上句俯视露湿芳草,鲜花争艳;下句仰观山峰耸峙,白云缭绕。(1分)高低兼具、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清新空灵的山水画面,极富立体感和层次感。(2分)表达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闲适心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摊破浣溪沙李清照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注:这是一首咏桂花的词。彦辅,晋代名士,以清高被人推崇。(1)本词上片是从哪些方面描摹和赞美桂花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2)本词下片“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中,“梅”与“丁香”有何作用?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1)上片是从“形”和“神”两个方面(或由表及里)来描摹和赞美桂花的。(2分)前两句侧重从“形”的方面描摹桂花,以黄金喻桂花,以桂树喻桂树叶,体现了桂花的色泽和质地之美。(2分)后两句则从“神”的方面赞美桂花,词人把桂花比作晋代名士彦辅,从而表现出桂花贵而不俗、清雅超凡的风度气质。(2分)(2)下片的“梅”和“丁香”是用来反衬桂花的。(1分)词人明贬梅花俗、丁香粗,实为暗中赞誉桂花的雅与清,(2分)表现了词人对粗俗的鄙弃,对清雅脱俗的向往和追求。(2分)3.虚实结合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包括以下三类:(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境界来反衬现实,叫以虚象显实境。(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已不在眼前。(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简单说,“虚”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作者想象联想的方式。一是遥想,二是梦境。而眼前之景之事则为实。“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情趣。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中心的;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如陈陶的《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诗中的前三句写战场的惨烈场面,第四句虚写亲人的思念,这一虚一实形成鲜明对比。又如李贺《将发》:
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秋白遥遥空,月满门前路。前两句写收拾停当,即将登程,这是实写。那么前路如何,诗人心中又想什么,这层意思没说,诗人只是写了眼前的景:秋色空旷辽远,弥天漫地;月光如水,洒满路途,似乎没有尽头。这就是虚笔。4.动静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着一字而境界全出”。如杜甫《漫城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后两句,一动一静,以动破静,愈见其静,突出了夜晚江上和平静谧的情景,是动静结合的名句。此类技巧在我国山水诗中尤其被广泛使用,如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以静景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杜甫《旅夜抒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5.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加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如《陌上桑》中的: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6.白描与工笔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来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诗歌创作中,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索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又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工笔,也是一种给画的笔法,后指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绘。如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其中,“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绘,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
酬李穆见寄刘长卿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宾至杜甫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8.两诗都是写待客之作,两诗中诗人和客人的关系如何?请根据诗意简要分析。(5分)
9.两首诗在表达技巧上各有怎样不同的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8.刘诗写打扫柴门迎接远方的来客,既有对访客的盼望,又流露出有客来访的欣喜,还体现了好客之情。(2分)杜诗虽始终恭敬待客,但诗中明显表现出年迈多病、不胜应酬之苦,也传达出主人公自谦、自伤之情。(3分)9.①杜诗详细描述,从强调“幽栖”少客,迎“宾”为“难”到表明“岂有”文名,漫劳垂访,到如果不嫌简慢,还望重来看花,一一叙出。(1分)而刘诗在客将至而未至时终篇,并未详写待客过程,末句以景作结,情感含蓄深远。(1分)
②杜诗全部写实;(1分)而刘诗虚实结合,(1分)一二两句站在访客(远客)的角度写,想象访客旅途的艰辛,(1分),三四两句从主人(作者)的角度写,暗含对远客的体贴以及对客人来访的感激。(1分)三、文艺表现方法主要包括赋、比、兴、抑扬变化和象征、联想等1.比兴手法。比,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出要写之物。比喻是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比兴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情感更浓郁。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如《氓》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本段以比兴开头,写“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先以葱茏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快乐的小鸟,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结局悲惨,悔之晚矣。2.铺陈。即《诗经》中的表现手法中的“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如《孔雀东南飞》中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从中可以知道刘兰芝的经历、教养和才干,结合全文更能明确焦母的蛮横无理,自然引起我们对兰芝的同情和理解。3.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如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赋予“蝉”特定的象征意义,借助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作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又如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白云,古人常用来象征隐士,诗中李白用来象征刘十六的自由不羁、超凡脱俗、洁白无瑕的品格,独具匠心。4.联想和想象(1)联想: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如《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由乌衣巷想到旧时王谢家再想到变幻无常的社会人生,这就是联想。(2)想象:是人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思维过程。联想,想到即可(对比联想、相似联想、因果联想等);想象,是有目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重在创新。联想实在,想象虚幻。“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寄愁心予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等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结合的神来之笔。李白《梦游于姥吟留别》即是想象杰作。5.抑扬关系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之分。如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方逐臣,贾生才调更无论。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花生问鬼神。诗中的前两句写汉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但后两句一转,由褒而贬,露出作者嘲讽汉文帝不寻求治国安民之道的本质。这是欲抑先扬的典型之作。如王昌龄《闺怒》: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胥觅封侯。开头写少妇“不知愁”,后面却说她“悔”,这是采用先扬后抑的写法,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伤感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注意本题的考题类型)醉翁操【1】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E.词的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用玉声和清亮圆润的泉声衬托山谷的幽静。参考答案:CE15.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6分)参考答案:苏轼的《醉翁操》上阕主要是通过描写流泉的自然声响带来的美妙效果来赞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对欧阳修追求绝妙意境做法得以流传的欣慰。如首句“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写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声若环佩,词人创造了一个美好意境。(2分)“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从声响所产生的巨大感人效果来写流泉声响之美妙:此明月之夜,人们因为受此美妙乐曲所陶醉,迟迟未能入眠。下片写鸣泉虽不复存,醉翁也已化为飞仙,但鸣泉之美妙乐曲,醉翁所追求之绝妙意境,却仍然留人间。(2分)《醉翁亭记》则是通过描写琅琊山的四时景色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2分)四、篇章结构技巧篇章结构主要指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1.首句标目。即开宗明义,直接点题。运用这种方法开头,就为全篇指明了“航标”。如白居易《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开头两句统领全诗,点明长恨之所在。又如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首句“一上高城万里愁”就具有首句标目的作用。2.开门见山。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如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只见翠柏成林,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武侯祠的所在了。这第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一问一答,自开自合。3.曲笔入题。开头不立马触到本题,先来一个发端。这种技巧运用得好,会使文章有跌宕起伏之感,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如谢朓《玉阶怨》: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作者先景语后情语,以景象渲染而后委婉抒情4.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主要事件发生或主要情感抒发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进行陪衬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铺垫,可以渲染气氛,形成“山雨欲来”的情势,促使读者产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如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为这句作铺垫的。5.伏笔。在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好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予以“回应”的写作技巧。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章通顺、合情合理,往往能让人产生会心一笑,心灵共鸣功意外感悟等阅读惊喜,同时能使文章出色生辉,具有独特魅力。如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歌开头写停泊的地方靠近酒家,就是为下文听商女唱《后庭花》埋下的伏笔。6.画龙点眼或卒章显志即在诗歌关键处加上一两句精辟的话,点明主旨,使全篇的用意都显露出来的写法。如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后一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势如撞钟,磅礴而高亢,把诗人心系国家、胸怀民族、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推至最高潮,感召着无数后来的仁人志士为正义的事业而英勇献身,在全诗中起到画龙点眼的作用。
卒章显志是诗人往往在诗歌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点明主旨。点眼之笔用在诗词的结尾,故称“卒章显志”。如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7.触景生情(先景后情)“触景”就是看到一种景物,受到景物的冲击;“生情”就是产生感情。开始时没有什么要倾诉,没有什么情感要抒发,突然在一种外界景物的刺激下,产生许多联想,涌起一种感情,这便是触景生情。如王禹偁《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诗中首先细致地描写了秋天的景色,然后再借眼前村庄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以触景生情(先景后情)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的喜爱和对家乡的怀念。这种写作方法,是先描写眼前的景物,接着抒发自己因这些景物而产生的思想感情。这样能令全文结构更有条理,而且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8.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声胜有声”,显得意犹未尽。如王昌龄《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人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又如王勃《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的实景,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前两句的悲苦之情,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卜算子慢柳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侭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1.上阕“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几句,在整首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
1、
①承上启下(1分)。“晚景”总括了上文的所见所闻,“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由上阕的写景过渡为下阕的抒情(2分)②“伤怀念远”,直接表达作者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2、
①漂泊异乡的伤感。“楚客登临”点明自己漂泊在外的身份,正值暮秋,无限伤感。
②对远人的思念。“伤怀念远”“脉脉人千里”直接抒发了对远人的思念。
③无法传递消息的无奈。纵然将离肠万种尽情表达出来,但无人传递书信,也是枉然。(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晏几道
宋代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8分)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分)【参考答案】
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手法,表现出诗人高昂的诗兴,展现出湖上风雪翻飞的景象。描绘出一幅壮观的江天风雪行吟图。(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4分)【参考答案】
小令开篇两句交代了孤舟夜泊的背景:入夜洞庭湖畔,灯火青荧,衬托出了作者内心的冷寂孤独。“朔风吹老梅花片”,诗人在封闭的船舱中听到朔风的劲烈,于是“推开篷”细看究竟,却得到了“雪满天”的全新发现,惊喜顿生,诗兴大发。“一笑琅然”,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扫而光,心情无比畅快豪爽。五、修辞手法夸张、拟人、对比、比喻、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排比、用典等。1.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不同的事物,甲乙炎间必须的有相似点。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几种。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使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2.比拟:根据想象把物当人,把抽象的的概念当作人或物,或把人当物,把此物当彼物来描写,这种修辞手法叫比拟。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比拟主要有拟人和拟物两种。比拟的作用: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3.借代: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其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这种修辞手法叫借代。有特征代、材料代、标志代、人名代、绰号代、专名代、具体代、部分代等。借代的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达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4.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夸张分扩大夸、缩小夸、超前夸等夸张的作用: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强语言的生动性。(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5.对偶:用数字相等地、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组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近或相对的意思的修辞手法叫对偶。主要有正对、反对、串对等几种。对偶的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词句凝练概括,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也叫激问、反诘、诘问。反问主要有: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等几种。反问的作用: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章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7.设问: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回答。设问的作用: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双组份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酶退浆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造纸检测仪器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腌制食用菌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磨瓦楞机辊砂轮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生物识别指纹考勤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滚筒式检测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气球插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插头桐木床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定焦盘拉板式信号灯座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重大事故隐患清单管理
- 《农业政策法规》课件
- 通力电梯7种紧急放人程序
- 邀请函模板完整
- 结构加固改造之抗震加固培训课件
- 医师定期考核 简易程序 练习及答案
- 冰雪之都冰城哈尔滨旅游宣传风土人情城市介绍PPT图文课件
- (完整版)钢琴五线谱(A4打印)
- 动物生产新技术与应用课件
-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平安出行》 部编版
- 植物营养学课件:植物的钙镁硫营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