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向阳中学2022年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类衣食住行这类维持生存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大不同,即使有不同,也没有根本的意义。比如,用筷子还是用刀叉或者直接用手抓吃饭,对于人类的命运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主张义先利后还是义后利先,主张人是目的还是手段,把自然看作是与自己同属一个整体还是与己无关的对象,却足可影响人类甚至整个地球的命运。因此,这里不考虑作为物质现象的中国文化,而考虑这些现象中所渗透的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或者说,中国之道。中国文化从产生的时候起,就推崇德性,倡导侍德者昌,侍利者亡,这是我们祖先的信念。我们的先人推崇的那些开天辟地的圣贤,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舍己为人,克己让人,给人类造福,他们都有博大的胸怀,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牺牲自己,成全众人。被我们中国人奉为文明始祖的人,无论盘古、女娲、还是伏羲、神农、或黄帝、尧、舜,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创造文明,与民兴利,公而忘私,品德高尚。中国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有种种不足为人道的地方,但是它的文化精神就总体而言是高尚的,是不会过时的,只要人类希冀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的话。中国精神或中国之道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如下几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愿景等。这些中国之道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但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中国文化能够复兴的根据。这些理念与西方现代性的许多原则是不相容的,却是人类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现代中国文化要有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只有建立在这些普适的理念基础上,而不能以已证明是有根本问题的某些西方现代性原则为基础。当然,中国文化的复兴绝不是说只是将这些理念单纯在重申一下,而是要将它们予以现代的阐发,因为文化复兴实际是文化重建,这就需要我们不是把西方文化作为敌对的东西或对立的东西,而是要把它作为助缘。中国之道的理念若是普适的,它就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就一定会有兼容性。重建中国文化不是恢复传统文化,而是发展中国文化。1.
下列有关本文中的“中国之道”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之道是建立在普适理论基础上的高尚的文化精神。
B.中国之道并不存在于所有中国文化现象之中。
C.中国之道的核心包括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
D.中国之道是指渗透着中国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的现象。2.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生活方式都不足以影响人类的命运,无关乎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
B.中国文化一贯推崇的德性,既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复兴中国文化的核心。
C.只要中国文化不过时,人类就能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
D.体现中国文化精神一系列理念与西方现代性原则具有不兼容性。3.
根据文中提供的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坚持中国之道,并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中国文化才能够发展,复兴。
B.西方文化中也可能包含中国之道的某些内容。
C.西方现代性原则不具备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普遍意义。
D.现代中国文化要具备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就必须重建中国传统文化。参考答案:略2.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沈从文:没有文凭的北大教授柳哲沈从文,被人称作曾经在北大旁听而最后成为北大著名教授的“北大边缘人”。1923年夏,沈从文由故乡湘西到北平求学。在此之前,他的学历仅仅是小学毕业,几乎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现代学校教育,大部分学识都是自学得来。沈从文来北京的最大目的,是要学习新知识,他曾参加过燕京大学二年制国文班的入学考试。可是,考试时一问三不知,得了个零分。从此,对正式入学死了心。沈从文曾居住在北大附近的银闸胡同公寓,在这里,他先后结识了许多著名的高材生。因缘时会,沈从文也成了北京大学不注册的旁听生。沈从文在北大时还结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文学上的挚友、同好,他们互相切磋、交流、激励,在彼此间的相互熏陶之下,就此走上文学之路。沈从文回忆辜鸿铭讲学时的情景:“辜先生穿了件缃色小袖绸袍,戴了顶青缎子加珊瑚顶瓜皮小帽,系了根蓝色腰带。最引人注意的是背后拖了一根细小焦黄辫子。老先生一上堂,满座学生即哄堂大笑。辜先生却从容不迫地说,你们不要笑我这条小小尾巴,我留下这并不重要,剪下它极容易。至于你们精神上那根辫子,据我看,想去掉可很不容易!因此只有少数人继续发笑,多数可就沉默了。这句话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这句话对当时在场的人,可能不多久就当成一句‘趣话’而忘了。我却引起一种警惕,得到一种启发,并产生一种信心,即独立思考,对于工作的长远意义。”当时,沈从文一边时断时续地在北大听课,一边在公寓开始无日无夜地伏案写作。文章写成后,就壮起胆子分别向北京各杂志和报纸文学副刊寄去。然而,大都石沉大海,毫无回音。但这位天才的作家在起步时的文学创作并非一帆风顺,也和众多的文学爱好者一样,屡屡遭受退稿的厄运。据说,当时《晨报副镌》的编辑在一次聚会上,将他投寄该刊的十数篇文章连成一个长条,摊开后当众奚落说:“这是某大作家的作品!”随后把文章揉成一团,向字纸篓里扔去。虽然文章无发表机会,沈从文却没有气馁。这个“乡下人”,虽温良柔弱在外,却顽强倔强于内。他确信别人能办到的,没有理由认为自己就办不到!幸运的是,北大的几位教授慧眼识珠,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郁达夫在当时已经是著名的作家,同时在北大兼任教授。沈从文在创作上屡受挫折之际,给郁达夫写去一封求助信,向他探寻、求教文学创作的奥秘。其中令沈从文喜出望外的一件事是,郁达夫竟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日,亲临沈从文栖身的小屋。看到沈从文窘迫的生活,郁达夫在慷慨地资助他衣物、钱的同时,还亲切的邀请沈从文吃饭,席间谆谆指导沈从文创作。但郁达夫深感于沈从文的贫苦,遂以此为题材,写了那篇现代文学史上有名的散文《致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告诉象沈从文这样贫困穷苦的文学青年,在混乱黑暗的社会,为了活下去,要么重新回到老家去,要么就心甘情愿的去做小偷,从而对当时不公的时代发出了绝望的诅咒。这也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广为人知的佳话。除郁达夫外,北京大学的周作人、辜鸿鸣教授等,都曾在创作与生活等多方面,对沈从文给予大量热情的帮助与扶持。他们都非常赞赏沈从文在文学方面的才华,并积极向文学界推荐、引介沈从文。在他们的大力提携下,沈从文很快结识了徐志摩、闻一多等文学界名流,并为其接纳、包容,从而一步步跨进文学圈,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通过他毕生的努力,最后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
(2012.4.27云南日报《文化周刊》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沈从文从湘西农村来到北京,主要目的是学习新知识;在此之前,他几乎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现代学校教育,是一位没有任何学识的小学毕业生。B.辜鸿铭“精神上的辫子”的譬喻给沈从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沈先生得到的启发来看,辜鸿铭所批评的精神上的辫子,主要是指缺乏独立思考,是指盲从和迷信。C.沈从文在北大做旁听生期间,虚心求学,努力汲取知识的宝贵营养,为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日后成为一代文学大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D.沈从文在文学创作上屡受挫折,生活上艰辛困窘。著名作家郁达夫写了散文《致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劝告像沈从文这样贫困穷苦的文学青年,为了活下去,不如从新回到老家去。(2)沈从文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有哪些方面的原因?(4分)(3)有人说“奋斗创造奇迹”,请结合文章和个人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参考答案:(1)BC(A“是一位没学识的小学毕业生”错误,应为“没有多少学识”。D“从新回到老家去”错误,这是郁达夫的愤激之语。)(2)①在北大做旁听生,提高了人文素养,各方面均打下了坚定的基础;②沈从文结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文学上的挚友、同好,相互熏陶;③受到大师的影响,形成独立思考的精神,不迷信盲从;④文学创作上屡受挫折,毫不气馁,笔耕不辍;⑤得到北大教授热情的帮助与扶持;⑥得到文学界名流的接纳、包容。(答4点即得满分,1点1分)(3)一位仅读过小学的湘西青年、“乡巴佬”沈从文,通过在北大的旁听和不懈地努力,最终成为文学大师与北大名教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是奋斗创造了奇迹。我们中学生学习是头等大事,要学习沈从文先生的奋斗精神,学习认真刻苦、一丝不苟,遇到挫折不气馁;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在课外书中吸取养分,充实自己,为将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创造人生的辉煌。(要从沈从文和自己两方面谈,只从一方面谈得2分)
略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一棵树的正常死亡梅寒老槐是一棵很老很老的槐树。它从什么时候就站在那里,连那所院子里年纪最老阅历最广的老张也不知道。小院是四合院,临街,门前就是小镇最繁华的人民路。老槐站在小院门口右侧。老槐是小镇上天然的一把巨伞,在每一个炎夏来临之际,把灼人的热浪挡在外面。树下,是小铁人的乐园。老人们摇着蒲扇下棋,姑娘媳妇儿聊着家常纳鞋底绣花,孩子们最是快乐,撅着屁股趴在树底下逗蚂蚁。
老张是小院的主人,也算是老槐的半个主人。他喜欢那份热热闹闹的烟火气,南来北往,无论是来树下纳凉的老街坊还是过路歇脚的陌生人,来了,拿张小凳来杯茶水,三言两语,就聊成老友。过日子,要有人气。老张家的日子,在那份热闹的人气中蒸蒸日上,越过越红火。儿女们一个个长大出息了,回头将家里的旧房旧院翻整一新。老张熬成了家里的爷,有事无事拿把宜兴紫砂小壶,坐在老槐树上的石桌边不紧不慢地啜。看人民路上车来人往,听老槐树项上鸟鸣啾啾,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
老张挺感激那棵老槐树,待它也好。春天里,他在老槐树周围挖上一圈深沟,将发酵好的土肥填上,再浇足水,老槐就像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一下子返老还童。夏天来时,长疯了,那叶子油绿发亮,密不透风,将整个小院笼在一片清凉里。老槐树身上出现几个莫名的洞,害虫钻的。那洞就像咬在老张的身上,找来针筒,找来药,按比例兑好,给老槐树打针,绕着树来来回回找,一个小洞也不放过。一棵树的寿命长短,有时候不在于它本身,不在大自然为它提供的阳光雨露,而在于最初那颗种子的选择,或者说在于人的选择。儿子回来,把他的生意触角伸到了小镇,伸到了他们的老院里。他要将老院的房子全部扒倒,建吊脚楼,搞农家乐。小镇上的旅游业日渐火起来,可小镇上的餐饮住宿服务还远远跟不上,老张的儿子嗅党灵敏。盖楼,老槐树是第一个要挪开的绊脚石。挪,只有死。不挪,也是死,得锯掉。儿子说得唾沫星子乱飞,老张听得脸红脖子粗:你休想打那棵树的主意!老张和儿子的较量就从那天开始。老张拼命守护,儿子拼命要砍树。老槐树是当地林业部门注册上号的,要砍掉它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这是唯一让老张心安的一点。那些天,儿子似乎消停了些,不再提砍树的事。天天开着他那辆黑色的奔驰车,“呜”一下来了,“呜”一下又没了影儿……偶尔还会对老槐树关心一下,提桶水浇浇它。老张却不晓得那棵老槐树是怎么回事,它似乎预知到什么,精神一天天委顿下去。一树油绿发亮的叶子慢慢失去光泽,慢慢打卷泛白。那个夏天还没走,一树叶子就开始簌簌地落,像衰老人的发,止也止不住。老张看着那一地惨绿的枯叶,心疼得掉泪,却没有任何办法。那棵老槐,正在慢慢死去。
小镇上的人,也很少再到老槐树下扎堆聚集。往日的好时光,也像那一树飘落的叶子,一点一点的飘逝了。张说给儿子听: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儿子不服:中国人有普遍的仇富心理。老槐倒下,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漆黑雨夜。一场台风席卷小镇,老槐树没能躲过那一劫。其实,与往年的台风相比,那一场台风并算不得凶猛。倒下的老槐树,树根都变黑变烂了。
儿子浑身被绑得白粽子一样躺在医院里。忍不住,还是跟老张说了。爸,你说得对,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那也是一个人最穷的时候了……老张儿子去找老同学帮忙开采伐证,老同学不淡不徐地告诉他:按照相关规定,我们是无权给你开这个采伐证的,但你得明白,我们也无权阻止一棵树的正常死亡——树也有生老病死嘛。那一句,让老张的儿子眼前豁然开朗,他不再跟倔驴一样的父亲争,他只买回一种药,掺到水里,时不时给老槐树喂一点……爸,老槐树这次没把我砸死,只把我的车砸烂,是还在念着您老对它的好吧……我,我对不起老槐树啊……老张活了六十多年,自诩吃过的盐比儿子吃过的饭多,走过的桥比儿子走过的路多,他却从天边儿上也想不到儿子会用这样的招数来对付他和老槐树。为赎罪,儿子说等养好了伤就去买一千棵槐苗,栽到镇里的荒山上。看儿子满脸的愧与悔,老张心里说不出啥滋味儿。(选自《红豆》2015年第9期,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小说细致描写老张尽心尽力地善待老槐树,是为了给下文老槐树倒下的时候只是把儿子的车砸烂,而没有把儿子砸死埋下伏笔,这是小说结构上的严谨之处。B.老张儿子看到小镇上的旅游业日渐红火,为了抢占餐饮住宿服务的先机,要扒掉老院的房子建楼,搞农家乐,这就要除掉老槐树,因为它的老与新的设计不协调。C.老张对儿子说“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儿子先是不服,后来死里逃生才明白了父亲讲的道理,说明儿子具有自我反思意识,他正是靠着这把生意做得顺风顺水。D.老张儿子的老同学说的话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老张儿子受它启发,采用歹毒的方式,使老槐树看起来是正常死亡,事实上是非正常死亡,他被倒下的树砸伤。E.小说结尾通过老张儿子之口交代老槐树是非正常死亡,其实前面要锯树的儿子竟然为它浇水、吹倒它的台风和往年相比算不得凶猛等内容已暗示了这一结果。(2)小说第3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3)小说在刻画老张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4)小说结尾说“老张心里说不出啥滋味儿”,老张心里应该有哪些滋味儿?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参考答案:(1)、DE(2)、①写出老槐树的好处,描绘风情画,形象地表现人与环境相处的和谐。②交代了老张依恋老槐树,坚决不同意儿子锯树的原因。③和下文枯叶飘落,人们很少到老槐树下聚集,好时光一去不返的凄凉冷清形成对比,更好地表达惋惜之情,以及期盼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主题。(每答对一点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3)、①热爱生活:喜欢人们在老槐树下聚集的热热闹闹的烟火气,老槐树下啜茗、看人经过、听鸟呜叫,过神仙日子。②和善:无论是来树下纳凉的老街坊还是过路歇脚的陌生人,他都拿张小凳倒杯茶水,聊成老友。③主意坚定:儿子要锯掉老槐树,老张生气地说:你休想打那棵树的主意!④真心感恩。他感激老槐树带给他的恩泽,给它上土肥、浇水、打针治虫;看着一地惨绿的枯叶,心疼得掉泪。(每答对一点给2分,每点概括和分析各1分,答对三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4)①对老槐树被害死感到痛心。②对儿子使用阴谋害死老槐树感到愤恨。③对没想到平时不看在眼里的儿子会有这样的招数来对付他和老槐树感到惊诧。④对自己没有保护好老槐树感到惭愧和后悔。⑤对儿子终于表现出愧与悔并决定在荒山上栽一千棵树苗感到一丝欣慰。(每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四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1)试题分析: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A原文儿子说的“爸,老槐树这次没把我砸死,只把我的车砸烂,是还在念着您老对它的好吧”是他忏悔的感受,并非真的是“埋下伏笔”。B不是“因为它的老与新的设计不协调”,而是它妨碍盖楼。C“他靠着这把生意做得顺风顺水”无中生有。考点: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段落的作用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第三段内容,写的是老槐树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人和树相处和谐,树荫庇人,人关心树,其乐融融。树下的热闹场面的描写和下文树枯死时的冷清形成对比,表达对树死去的惋惜。考点: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塑造人物形象要关注小说对人物的描写,包括语言、动作、心理等。小说塑造老张的形象,如“他喜欢那份热热闹闹的烟火气,南来北往,无论是来树下纳凉的老街坊还是过路歇脚的陌生人,来了,拿张小凳来杯茶水,三言两语,就聊成老友”表现其和善;“有事无事拿把宜兴紫砂小壶,坐在老槐树上的石桌边不紧不慢地啜。看人民路上车来人往,听老槐树项上鸟鸣啾啾,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表现其生活悠闲;为老树施肥、治虫,真心爱惜这棵树;儿子提到要砍树,他坚决不答应,没有因为利益的诱惑而动摇。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1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骑qí,一人一马)B.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戮lù,用尽)C.范增数目项王 (数shuò,计数)D.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翅膀一样)12.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因击沛公于坐B.不然,籍何以至此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C.得复见将军于此
因击沛公于坐D.今者有小人之言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13.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B.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C.因击沛公于坐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段意思的是(
)。A.刘邦亲自带着一百多人马来到鸿门向项王陪罪,使矛盾得到缓解。B.项伯掩护刘邦,使项庄不能击杀刘邦。C.范增屡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坚决反对。D.项羽已答应项伯要好好款待刘邦,因此不理睬范增的多次暗示。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3)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参考答案:13.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14.C.范增屡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坚决反对。5.
参考答案:5.选D(便:逢迎讨好)6.选B(A.前“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后“之”是代词,代“青”;B,两个“乃”都是“竟然”之义;C,前“而”表顺承关系的连词,后“而”表修饰关系的连词;D前“以”表目的关系的连词,后“以”是“用”,介词。)7.选D。(应为“景公向晏子道歉”而不是“感谢”)8.①我请求改变做法来治理东阿,三年后如果还治理得不好,我请求治我死罪。②我愚蠢,不能再治理东阿了,希望你允许我退休,把位置让给贤能的人吧。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竟陵文宣王子良,字云英,武帝第二子也。幼聪敏。武帝为赣县时,与裴后不谐,遣人船送后还都,已登路,子良时年小,在庭前不悦。帝谓曰:“汝何不读书?”子良曰:“娘今何处?何用读书?”帝异之,即召后还县。子良敦义爱古,郡人朱百年有至行,先卒,赐其妻米百斛,蠲一人,给其薪苏。后于西邸起古斋,多聚古人器服以充之。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士子文章及朝贵辞翰,皆发教撰录。武帝不豫,诏子良甲仗入延昌殿侍医药。子良日夜在殿内,太孙间日入参。居几月,武帝暴渐,内外皇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武帝俄顷而苏,问太孙所在,因召东宫器甲皆入,遗诏使子良辅政,萧鸾知尚书事。子良素仁厚,不乐时务,乃推萧鸾。诏云:“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子良所志也。子良又与文惠太子同好释氏,甚相友悌,其劝人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进位太傅,增班剑为三十人,本官如故,解侍中。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寻薨,年三十五。(《南史·萧子良传》,有删改)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B.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C.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D.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斛”,泛指多斛。斛,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B.“不豫”,“豫”为安和之意,“不豫”就是不舒服,文中是天子有病的讳称。C.“班剑”,是有纹饰的剑的意思。“班”即“斑”。从文章里看,这里是提高了萧子良仪仗的规格。D.“薨”,古代称帝王、王侯的死叫薨,唐以后二品以上的官死亦以此称之。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子良孝顺有加。母亲裴后因与武帝不和睦被送还,年幼的萧子良心中不悦,废书不读,这触动了武帝,他便召回了裴后。B.萧子良重义好古。本郡人朱百年有极高的德行,他死后,萧子良善待他的妻子。萧子良还在西邸建了一座古斋,收集了许多古人的器具衣服布置在里边。C.萧子良礼遇贤士。夏天客人到了,子良为他们摆出瓜果和饮料,宣扬文教。士子的文章以及朝贵的作品,子良也让人撰录。D.萧子良深受信任。武帝生前有意传位于子良,在遗诏中让子良辅政,可惜子良志不在此,对政治事务不感兴趣。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2)问太孙所在,因召东宫器甲皆入,遗诏使子良辅政,萧鸾知尚书事。参考答案:9.B
10.D
11.D
12.(1)萧子良少年就有清雅的志向,礼遇贤才,喜爱文士,全心全意对待宾客,天下有才学的人都聚集到了他这里。(2)(武帝)问太孙在哪里,于是召东宫的卫士都随着进宫,发遗诏让萧子良辅佐政事,萧鸾主持/掌管尚书事宜。【9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中,殊礼,特殊的礼制;剑履,名词作动词,带剑穿履;名:名词作动词,报名;进:升任(指升官);督:名词作动词,做都督。找出句中名词代词“礼”“殿”“南徐州”,“加殊礼”的意思就是加给他特殊的礼制。这“特殊的礼制”有三,就是句中的“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故在“殊礼”后要停顿,排除AD两项,且三种特殊的礼制之间要断开,即“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之间断开,“赞拜”作“不名”的主语,意思是“赞拜不用报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再结合本句意思:隆昌元年,加给他特殊的礼制,可以带剑穿履上殿,入朝不用趋步,赞拜不用报名,升任都督南徐州。句子可以断开为: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故选B。【10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D项,“古代称帝王、王侯的死叫薨”说法错误,“薨”不指帝王之死。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武帝生前有意传位于子良”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第四段,武帝生前无意传位于子良,只是外界有传言。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少”,指年少,或者少年;用在下文开头,可根据语境翻译成“等到”;“废兴大事”,指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事;“清向”,清雅的志向;“礼”,名词作动词,礼遇;“好”,喜爱;“礼才好士”,礼遇贤才,喜爱文士;“倾意”,指全心全意对待;“天下才学”,指天下有才学的人;“焉”,兼词,“于之”,到了他这里;“天下才学皆游集焉”,天下有才学的人都聚集到了他这里。(2)中“问太孙所在”省略了主语“武帝”,翻译时补齐;“所在”,在哪里;“因”,于是;“东宫器甲”,指东宫的卫士;“皆”,都;“入”,进入,这里指进宫;“遗诏”,动词,发遗诏;“辅政”,辅佐政事;“知”,主持,掌管;“知尚书事”,主持(掌管)尚书事宜。【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字云英,是齐武帝的第二个儿子。自幼聪敏。武帝在赣县任职的时候,与裴后关系不和睦,派人用船送裴后回京城,已经上路了,萧子良当时年纪幼小,在厅堂前很不高兴。武帝对他说:“你怎么不读书?”萧子良说:“我娘在哪里?为什么还要读书!”武帝感到很奇异,便召裴后回到了县里。萧子良重道义、好古雅,本郡人朱百年有极高的德行,先死了,萧子良便赐给他的妻子米一百斛,免去一个人的赋税,供给她柴草。后来萧子良在西邸建了一座古斋,收集了许多古人的器具衣服布置在里边。萧子良少年就有清雅的志向,礼遇贤才,喜爱文士,全心全意对待宾客,天下有才学的人都聚集到了他这里。他喜欢做一些美好的事情,夏天客人到了,他就为他们摆出瓜果和饮料,让他们撰写文化教育的论著。士子的文章以及朝贵的作品,萧子良也让人撰录。武帝生了病,诏令萧子良带着侍卫到延昌殿侍奉服药。萧子良他日夜守在殿内,太孙每隔一天进去参见一次。过了几个月,武帝病情突然加重,内外都很恐慌,百官都已经穿上了丧服,人们议论怀疑要立萧子良。武帝不一会又苏醒过来,问太孙在哪里,于是召东宫的卫士都随着进宫,发遗诏让萧子良辅佐政事,萧鸾主持/掌管尚书事宜。萧子良一向仁厚,对政治事务不感兴趣,便推荐萧鸾,诏书说:“事情不论大小,都要跟萧鸾商量。”这正是萧子良的愿望。萧子良又和文惠太子共同喜欢佛教,非常友爱,他劝人做善事,从不厌倦,由此最终招致了很大的名声。萧子良被晋升职位为太傅,增加仪仗为三十人,本官依旧,解除侍中职务。隆昌元年(494),加给他特殊的礼制,可以带剑穿履上殿,入朝不用趋步,赞拜不用报名,升任都督南徐州。不久去世,年龄三十五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仿照下面的句子,以“自己”为写作对象,仿用原句的修辞手法,再写两组句子,与原句构成排比。(4分)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阴谋家的世界则只是永远跳不出来的暗算的陷阱;
;
。参考答案:参考示例: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广阔,狭隘者的世界则只是永远钻不出去的黑暗的
穴洞;自己好学才能感知世界的新奇,懒汉的世界则只是永远流不动的单调沉
闷的死水。(每句2分。每句前后两个分句形成对比、1分;后一句运用比瑜
手法;与原句句式一致、语意通顺1分。)略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贤弟太客气了、愚兄只不过陪你走了一段远路,尽了些绵薄之力罢了,这点小事,又何足挂齿。B.放心,此事包在兄弟我身上,等到你结婚那一天,花车、酒店等事情的安排,我一定会鼎力相助C.到了离别的时刻,张悦拿着李楠送他的照片说:“老同学,你送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机床设备)
- 2024年度高中化学辅导中介服务合同
- 建筑工地强排泵站施工方案
- 公共场所国庆假期安全管理预案
- 2024年度企业收购合同:投资公司与目标公司企业收购协议
- 2024年度卫星导航产品研发与销售合同
- 2024年度大米订购合同:数量、质量及交付时间约定
- 2024年度商业广告拍摄合同
- 2024年度瓷砖供货及配送合同
- 2024年度标的500万元二手汽车买卖合同
- 关于公开聘请法律顾问服务项目竞争性磋商响应文件(2)【模板】
- 周立功CAN总线设计详解通讯
- 商业发票Commercial Invoice模板2
- 钢副框铝合金门窗施工方案
- 高中常用不规则动词表(含音标)
- 初中知识结构图
-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 红线外市政管网保护方案
- 培训机构全日制全托生管理制度
- 行政中心副总裁岗位职责
- 合伙购校车合同协议范本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