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伟大结合的第二次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报告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
成败的首要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
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
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是深深扎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中的。
(三)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1.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2.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4.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6.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7.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8.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小结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且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起来。(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基础1、时代背景;2、思想来源;3、实践基础;4、历史依据;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时代背景当今时代主题
时代主题的转换及其依据*转换
前半段:战争与革命
后半段:和平与发展*依据A来自两次世界大战的沉重教训B经过半个世纪的较量,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战争的认识更加清醒C战后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新科技革命改变了国际竞争态势D建立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是发展中国家的迫切渴望E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国际局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状况将长期存在时代主题向我们所提出的历史课题
发展是首要课题科技因素在国际竞争中占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教兴国战略正是适应新的时代主题所作的战略决策。新时代主题下的机遇与挑战机遇: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提供了广泛参与国际经济生活的空间提供了优势互补的有利条件(国际资本、技术、信息资源)
挑战:
国际秩序不合理、力量分布不均衡市场经济的风险和消极作用全球化经济发展面临强势经济的威胁与挑战西方大国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西方大国的思想和文化渗透总结: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基础实践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十二大①老路:以“两个凡是”为认知基础,恢复“文革”前状态②邪路:不仅否定“文革”,而且否定社会主义道路③新路:勇敢面对现实,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反对邪路,拒绝老路,探索新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十二大到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①改革的取向如何深化•②改革如何由农村推向城市•③改革的国情依据什么从十三大到十四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①回头路:认为政治风波源于改革,因此要回到改革开放之前•②垮台路:步前苏联和东欧的后尘,实现西方国家希望的“多米诺骨牌”效应。•③创新路:坚持三中全会路线,政治坚定,克服困难,深化改革。总结: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实践条件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历史根据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成就与经验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探索了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失误与教训尊重经济规律与经济结构次序(发展战略问题)抓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主要矛盾问题)学习别人与立足国情(发展模式问题)良好愿望与现实基础(发展阶段问题)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
高度集中的发展模式形成原因一、当时资本主义仍实行没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二、全球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三、俄国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是以巨大的痛苦为代价卷入世界经济,卷入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四、当时正处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五、苏联是被资本主义包围的经济落后的资源大国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局限性A成就
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军事上,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文化上,成为走向现代化的典范和追求理想的样板体制上,计划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也有重要的历史作用B局限:没有与时俱进苏东剧变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教训①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参与国际斗争的基础②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本国化
③既要学习他人所长,又不照搬别人模式④既要积极推进改革,又要坚持正确方向⑤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与时俱进的抓好党的建设总结: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一阶段确立主题
从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二大,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形成轮廓
从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中国共产党十三大召开,是中国进行全面改革、扩大开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发展的阶段。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邓小平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思考。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三阶段形成科学体系
从1987年到1992年这五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经受严峻考验的五年。中国在国际风云的变幻中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邓小平理论也在这个时期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和同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四阶段确立指导地位
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一个科学概念首次提出,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的章程。1998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宪法。(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理论
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四)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一,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政治多极化即多极化的政治格局,是大国之间现实力量的综合对比与配置组合的动态化过程。
全球化是一个各国在市场上和生产上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过程,其实质是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其内容主要通过贸易、资本和生产的全球化体现出来。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并非一帆风顺
当今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依据其超常的实力,坚持霸权,毫不掩饰的推行其单极化意图。美国实力小资料
一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平均造价为140万美圆,美伊开战前两天投巡航导弹500多枚仅此就是7亿圆。一枚激光制导弹因型号和重量不同造价在2万-6万美圆之间,一天投数百枚,费用也很高。一架F-15战斗机造价为4300万美圆:一架F-18战斗机造价高达6000万美圆,一小时飞行费用达5000美元
2011年世界主要国家军费开支对比
2)大国关系稳中酿变;3)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艰难过程,世界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稳定,局部动乱,还是必须面对的现实;4)经济全球化现实与最终目标并不完全吻合第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科学技术群的出现科学与技术的相互联系更加密切,相互渗透更加深入技术创新的速度快,更新换代的周期短:
在18世纪以前,一般是80-90年;19至20世纪初,一般是30-40年;20世纪初至50年代,一般是15-20年;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般是5-10年。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日益迅速和广泛:
蒸汽机从发明到广泛应用历时一百多年,内燃机从发明到大量推广经历八十多年;集成电路从1959年发明到形成工业化生产,只用了3年。第三、国际竞争日趋激烈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国情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稳定面临新问题:
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党,成为在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党。党面临的新考验
发展市场经济的考验;
中国共产党经受着长期执政的考验;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自身队伍结构更新的考验;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党情依据归结为三个问题:横向看世情,共产党凭什么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中华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纵向看国情,共产党凭什么成为人民的主心骨,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内向看党情,共产党凭什么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更好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广东(2000年2月)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
2001年7月,江泽民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正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任务,使“三个代表”要求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建党纲领。
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提出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2003年7月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系统的科学理论的内涵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区别联系主题:邓: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思想路线:邓:解放思想(基本路线)
三:与时俱进(基本纲领)发展道路:邓: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发展是硬道理”
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的问题。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任务:邓:发展生产力
三:特别是先进生产力发展动力:邓: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三: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形成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外部条件:邓: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外开放是长期的基本国策。三: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政治保证: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三:要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内容,依法治国。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邓: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取决于我们党;一定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祖国统一:邓:“一国两制”;三:“八项主张”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根本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生产力不发达,社会发展不均衡;现实基础:
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面临两种前景:
1、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2、经济停滞,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经验借鉴:
国际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二战后发展观的历史沿革:
发展=经济增长的发展观
20世纪50年代以后,大多数国家把GDP作为评判发展的首要标准,把发展单纯归结为物质财富的积累;
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的发展观
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人们认为发展不只是GDP的增长,而且还包括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发展=合理+可持续的发展观
20世纪70年代初期,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和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罗马俱乐部成立于1968年4月,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是关于未来学研究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也是一个研讨全球问题的全球智囊组织。宗旨是通过对人口、粮食、工业化、污染、资源、贫困、教育等全球性问题的系统研究,提高公众的全球意识,敦促国际组织和各国有关部门改革社会和政治制度,并采取必要的社会和政治行动,以改善全球管理,使人类摆脱所面临的困境。发展=以人为中心+社会综合发展的发展观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推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发展学论著——《新发展观》,强调发展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提出发展应以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每位成员的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发展观变迁研究》
潘利红、李韬、周新华著
导论: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考察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观
二、传统社会主义发展观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观
四、可持续发展观
五、科学发展观
六、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发展观对西方发展观
的超越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66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67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68
2006年3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04版工程监理合同条款
- 药用酸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环保型农药研发与生产销售合同
- 纸制餐桌用布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2024年度洁具行业标准制定合同
- 2024年度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服务合同
- 车轮毂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牙用植入物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手提箱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医疗器械研发合作租赁合同
- 乙醚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柿单宁功能成效及其产品介绍综述
- 二手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承诺书
- 缺铁性贫血 图文 优质课件
- 二0二三年度四年级上册Module9杨凤英Whathappenedtoyourhead教学设计
- 我的故乡-德江课件
- 《Treasure Island金银岛》课外阅读教学中的主题意义探究
- 初中数学北师大七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基本模型之一线三等角教学设计
- 生活区、办公区验收表
- GB∕T 37138-2018 电力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 化工生产装置开工方案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