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市第三十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忧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风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她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这段文字写出了王熙凤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泼辣,贾母说“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2)聪明能干,圆滑,如拉着黛玉问长问短,又询问下人对黛玉的安置情况,以突出她的能干和在家中的权势地位,称赞黛玉标致,是贾母嫡亲的孙女,暗合贾母心理,可见其圆滑;(3)善于察言观色、逢迎,提到黛玉母亲的去世,立刻假哭起来,但一听到贾母的责备,瞬即又转悲为喜,表现了她的善于逢迎和做作。【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有以下步骤:(1)分析小说形象,可以先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是贬。(2)可以画出文中关于人物正面描写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3)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4)选择恰当的语句分条表述出来。本题要求概括王熙凤的性格特征,要抓关于对她描写的语句,注意动作、语言、神态、肖像等描写,还有贾母从侧面对她的评价。贾母对她的评价是“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风辣子’就是了”,从侧面表现王熙凤的泼辣。王熙凤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显示了她性格的一个侧面。短短几句话,表面上是称赞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真是面面俱到,圆滑之至!提到黛玉母亲的去世,立刻假哭起来,但一听到贾母的责备,立即又转悲为喜,赤裸裸地表现了她的善于逢迎和做作。拉着黛玉问长问短,又询问下人对黛玉的安置情况,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待客热情的表白来炫耀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威仪,另一方面又是为了在贾母面前表现她对黛玉的关切。2.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8分)雪野里的精灵
李存葆东坡居士面对邈远天昊,曾浩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真正体会出这两句话的奥义,是在多次晋谒了一棵巨树之后。那是莒县城西定林寺中的银杏树。它苍劲葱郁,主枝周逸旁出,状若硕大无朋的莲花。我第一次站在它下面时,顿被一种强大的生命光波所震慑,所征服,所溶解。它那腾游时空的气魄,吐纳古今的恢宏,剪裁春秋的博大,抽黄谢绿的顽强,都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后来,我又多次拜谒它,每每都会对苏轼的话产生新的感悟。它的前句喻生命的短暂如蜉蝣,后句指生命渺小如沧海一粟。人类虽然可以嘲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但站在这棵古树前,仰望着无涯无际的时空,我们便会感到:在宇宙间,地球仅是一粒微尘,人生更如蜉蝣、朝菌,只不过俄尓一瞬,稍纵即逝。博大与渺小,久远与短暂,都是相对而言的。定林寺里的古银杏树无疑是一支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后来我在雪野中两次偶然所见,则又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一个暮冬,我到崂山顶峰的驻军观察所采访。大雪后的崂山,峰若玉雕,石似晶铸。我与哨长扶石踏雪,拽枝腾挪,来到一向阳处的山坳。这时,我猛然发现,向阳的竹林边,竟有柔草如茵,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在这银色的世界里,织出了一小片绿毯。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蓬帆轻易降落。这些美的萌芽,是春的启明星,正在呼唤着春蕊的艳丽,春树的繁茂,春蚕的吐丝……前年元宵节前夕,我应长白山林场友人之邀,曾到雪国一游。一日下午,我和友人在莽莽的安睡的一片杉林里漫游。蓦地,有几点蓝色的彩光在雪地里闪动,一下跃入我的眼帘,燃亮了我的双瞳。我趋前蹲下细瞧,竟是几朵蓝色的小花。这蓝色的小生命,由纤纤的细茎挑着,那吹弹得破的花萼,显得那样稚嫩和孱弱。这雪国中的蓝色小生命,纤细里充溢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这小小的生命里,也浸透着星的璀璨,月的妩媚,日的明丽。它们以小小的蓝色火焰与巨大的寒流搏击,它们以火热的心律终于鼓破了厚厚的冰窖,它们是这漫漫雪国里生命的精灵!友人告诉我,这蓝色的小花名叫“白头翁”。定林寺里的银杏树,崂山雪地里的小花小草,还有这雪国中的“白头翁”,都是造物主无与伦比的杰作,都是生命的奇观……人们惯常喜爱吟咏参天的大树,喜爱聆听它们博大生命的浩歌。但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浩歌是夏的宣言与旗帜,寂寞则是春的预告和序曲。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对憧憬着春天却不能轰轰烈烈、大红大紫的众多的小花小草,谁也没有权利去有意或无意地践踏它们……(选自《新世纪文学选刊》2002年8月号,有删改)
17.文章把小花称作“雪野里的精灵”,意在表现小花的哪些特点?(4分)答:
18.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可以从手法和语言等角度入手)(4分)答:
19.文章说“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两种“境界”分别指什么?二者有何相同点?(6分)答: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银杏树以其在时空中的伟大,谱写了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我”从第一次见到它开始,就一直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B.文章提到古人嘲笑“朝菌”、“蟪蛄”生命的话,目的是以人的浅薄自大来衬托小花小草的伟大。C.“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其中的“美”,不仅指小花的外观,也只它们的精神。D.本文以苏轼的话开篇,然后用生活中的三个场景,从三个角度说明生命的力量,最后收束全文,含意深远。E.结尾一段的意思是,我们应像天地公平地对待万物一样,善待那些弱小大生命。参考答案:【题文】21.把下面的长句改写为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不得改变原意,可添加必要的词语)(3分)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的尼采的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拟恰恰符合中国传统里一个痛苦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的意见。
【答案】
3.(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孝”作为日常行为规范,几千年来被赋予了强烈的象征涵义。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法律与政治是紧密纠缠的共生体,从未像西方社会那样在权利框架下充分剥离。因此,通过对“父子-君臣”这一隐喻关系的不断自我确证,个体在家庭中的品行,变成了考察社会角色与政治素质的根本依据。汉代选拔与培养官员的重要途径就是“举孝廉”,即二十万户中每年推举一位公认为孝顺父母、行为廉正者由朝廷直接任命为官吏。这种以德取士、以德治国的系统,直到清代仍是吏治的重要方面。显然,作为家庭伦理规范的“孝”,已作为政治考核标准直接介入了社会生活,实际上是国家层面上“忠”的异质同构体。多少功臣名将失宠后,往往以“不孝”之名获罪杀身。“孝”在周代以前主要是指对逝去的先人进行祭祀与守制。周以后随着儒家的兴起,侍奉活人的社会议题渐渐压倒了供奉死人的宗教议题。从现实利益上说,对逝者的守制与对老者的奉养,都要浪费大量劳动力,并不符合资源最优化配置的自然原则。然而,这种“不经济”的行为却恰恰体现了文明的力量,即宣告一种基于“反哺”机制的群体关系的确立。在个体意义上,孝敬父母本身必然包含着对晚辈生活“方便性”的牺牲。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个体高度独立,包括从家族和家庭依赖关系中的解放。这使代际成员的长期共处失去强制性,公共教育、全日工作和社会化福利体系,最终切断了原有的“反哺”链条,于是出现越来越多失去回报的“空巢老人”。由于时间上的快节奏和空间上的流动性,年轻人的自我认同更多来自社会角色尤其是职业角色,家庭日益远离作为国家缩影和权力纽带的含义。这使“孝”作为一种崇高的政治话语迅速崩溃,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利益话语和情感话语。将“孝”解释为功利性的交易似乎有“庸俗社会学”之嫌,因此有人试图寻求更自然的心理依据,把它归结为人类的某种普遍情感。但是,如果没有内在的敬畏与顺从,奉养老人就与豢养宠物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也就是说,仅仅根据强烈的审美感情——“爱”,并不必然导致“孝”的行为。另一方面,当我们讴歌伟大无私的母爱时,往往忘记了野兽的护崽之情比人类更绝对、强烈和直接,它们会为保护幼崽而自不量力地攻击任何目标,不会想什么养儿防老的问题。因此,坦然承认“孝”的功利基础并不可耻,可耻的是对“孝”进行道貌岸然地掩耳盗铃和无限绑架。人的感恩之情并非与生俱来,其前提是要有“恩”可感;而当情感内化为道德习惯时,便拥有了难以抗拒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所以,说到底,“孝”不仅是一种光荣的美德,而且应当是一笔自由的交易和一份愉快的感情。
(节选自《当孝道遇上法律》)7.下列关于“孝”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父子—君臣”的隐喻关系存在着联系。B.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孝”的侧重点经历了由社会议题向宗教议题的转变。C.现实中,“孝”体现了资源最优化配置的自然原则与文明力量之间的差别。D.现代社会的“孝”已非崇高的政治话语,而是一种利益话语和情感话语。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代“举孝廉”表明,“孝”作为政治考核标准直接介入了社会生活,并由家庭伦理规定范变成了以德取士、以德治国的系统。B.作为一种“不经济”的守制和奉养行为,曾经基于“反哺”机制而确立的“孝”,包含着对晚辈自身生活“方便性”的牺牲。C.如果没有对长辈内在的敬畏与顺从,而仅仅出于“爱”这种强烈的审美感情,奉养老人就与豢养宠物没有什么本质区别。D.与野兽具有比人类更绝对、强烈和直接的护崽之情相比,我们应该坦然承认“孝”的功利基础,否则可能对“孝”作出曲解。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西方社会的道德、法律与政治做到了在权利框架下充分剥离,这使个体在家庭中的品行,没有变成考察社会角色与政治素质的根本依据。B.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是“忠”的异质同构体,“不孝”即“不忠”,这是失宠的功臣名将被以“不孝”的罪名杀害的原因之一。C.现代社会中的个体高度独立,而公共教育、全日工作和社会化福利系最终切断了“反哺”链条,使失去回报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D.感恩之情并非与生俱来,当“孝”被视为一笔自由的交易和一份愉快的感情时,它就会被内化为道德习惯并拥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参考答案:7.B
【解析:应是“由宗教议题向社会议题”。】8.A
【解析:根据嫁接信息造成原意被曲解。】9.D
【解析:“当……就会……”的说法属强加关联】
略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①。”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②,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③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嚯其目④。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注】①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②庸保:帮工,伙计。庸,同“佣”。被雇用的人。③家丈人:东家,主人。④嚯其目:弄瞎他的眼睛。嚯,熏瞎。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B.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C.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D.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法定继承人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都是长子。B.皇帝,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创“皇帝”一词作为自己的封号。C.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D.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汉以后也称分封的王和列侯为诸侯。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被燕国派刺客的行为激怒,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并在十个月后攻克燕国的都城蓟。B.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改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工。C.高渐离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不再担心受怕地躲藏,于是换上了自己原来的行装。D.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13.把文中画横线翻译成现代汉语。(1)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2)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参考答案:10.B
11.A
12.C
13.①燕王就派使者杀了太子丹,准备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秦王又进军攻打燕国。
②宋子城里的人轮流款待他,这消息被秦始皇听到。秦始皇召他进见,有认识他的人,就说:“这是高渐离。”【10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比如本题,抓住对句子意思的理解,句子的核心部位是动词,如“惊”“抗礼”“歌”“去”,抓住每个句子的谓语动词,再辅以语气词标志和结构词标志,对不同选项进行比较,得出答案是B项。故本题选B项。【11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A项,“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都是长子”错。故本题选A项。【12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高渐离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不再担惊受怕地躲藏”有误。原文“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意思是高渐离考虑到长久地隐姓埋名,担惊受怕地躲藏下去没有尽头。故本题选C项。【1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使使”:“派使者”;“献之秦”:“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复”:“又”。第二句关键点:“客”:“款待”;“闻”:“被听到”;“人有识者”:“有认识他的人”;“高渐离也”:“这是高渐离”。【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参考译文:于是秦王大发雷霆,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命令王翦的军队去攻打燕国。十月攻克了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率领着全部精锐部队向东退守辽东。秦将李信紧紧地追击燕王,代王嘉就写信给燕王喜说:“秦军之所以追击燕军特别急迫,是因为太子丹的缘故。现在您如果杀掉太子丹,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一定会得到秦王宽恕,而社稷或许也侥幸得到祭祀。”此后李信率军追赶太子丹,太子丹隐藏在衍水河中,燕王就派使者杀了太子丹,准备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秦王又进军攻打燕国。此后五年,秦国终于灭掉了燕国,俘虏了燕王喜。第二年,秦王吞并了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通缉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门客们都潜逃了。高渐离更名改姓给人家当酒保,隐藏在宋子这个地方做工。时间长了,觉得很劳累,听到主人家堂上有客人击筑,走来走去舍不得离开。常常张口就说:“那筑的声调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伺候的人把高渐离的话告诉主人,说:“那个佣工懂得音乐,私下说是道非的。”家主人叫高渐离到堂前击筑,满座宾客都说他击得好,赏给他酒喝。高渐离考虑到长久地隐姓埋名,担惊受怕地躲藏下去没有尽头,便退下堂来,把自己的筑和衣裳从行装匣子里拿出来,改装整容来到堂前。满座宾客大吃一惊,离开座位用平等的礼节接待他,尊为上宾。请他击筑唱歌,宾客们听了,没有不被感动得流着泪而离去的。宋子城里的人轮流款待他,这消息被秦始皇听到。秦始皇召他进见,有认识他的人,就说:“这是高渐离。”秦始皇怜惜他擅长击筑,对完全赦免他感到为难。于是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没有一次不说好。渐渐地更加接近秦始皇。高渐离便把铅放进筑中,再进宫击筑靠近时,举筑撞击秦始皇,没有击中。于是秦始皇就杀了高渐离,终身不敢再接近从前东方六国的人了。5.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萧统《陶渊明传》)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群:合群B.州召主簿,不就
就:接受C.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
聊:悠闲
D.耻复屈身后代
耻:以……为耻辱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乐琴书以消忧B.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C.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16.以下六句话中,全都直接表现陶潜志趣的一项是①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
②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③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④令吾常醉于酒,足矣。⑤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⑥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⑤⑥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像陶潜一样安贫乐道,但时人并不认为这篇文章是实录。B.因亲人年迈,家里贫穷,陶潜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繁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C.陶潜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意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D.陶潜的妻子和他志趣相同。元嘉四年,陶潜将要接受朝廷征聘,却恰好去世了。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6分)(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3分)②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4分)(2)把下列在第一模块所学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③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3分)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5分)⑤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分)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4分)⑦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司马光《赤壁之战》)(4分)参考答案:14.B(聊:姑且。在《归去来兮辞》学过。)15.A(A.都是连词,表目的,来。
B.助词,……的人;助词,……地势、条件。
C.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连词,于是,就;副词,表示判断。)16.C(①说明陶潜的才华。③执事的作为。⑥陶潜的妻子。)17.A18.注意:意思对即可.①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每句1分.)②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赋.朝廷征聘他为著作郎,没有接受.(每句1分.)③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每句1分.)④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每句1分,句式1分.)⑤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突然有了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每句1分.)⑧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每句1分.)⑦如果能用江东的兵力同中原对抗,不如趁早同他绝裂;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恺甲,向他面北朝拜称臣呢!(除“若不能”外,每句1分.)附译文: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他叫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自娱自乐,当时的人称这篇文章为实录。孝敬老人,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没有接受。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得了疾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自己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都被他扔掉了。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弹琴唱歌过隐居的生活,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不带家眷独自上任,送了一个劳力给他的儿子,写信说:“你每天的用度,要自给自足。现在派给你一个佣人,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官府的公田都让人种高粱,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于是下令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粮食。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折腰,效仿乡里的百姓!”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赋。朝廷征聘他为著作郎,没有接受。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同。自认为曾祖父是晋朝的宰相,耻于自己作为后代居在人下,自从宋高祖的基业渐渐兴盛,再不愿意做官。元嘉四年将要接受朝廷征聘,恰好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世号叫做“靖节先生”。
略6.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2—16小题。(14分。其中12—15小题,每题2分。)甲: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ks5u
(选自荀子的《劝学》)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节选自刘开的《问说》)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其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问焉以求一得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学即继以问也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丰富的知识
B.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就有办法C.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
差不多
D.孟子论“求放心”:
放纵散漫的心14.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有相同之处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D.而客问曰:“何为其然也?”15.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荀子运用设喻的方式,形象生动地阐明学习要注重积累,要持之以恒,要专心致志。B.刘开一开篇便提出好学尤其应当勤问的观点,接着便着重论述好问的意义:可以丰富知识,有利于修饰品德。C.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荀子与刘开都运用排比、对比、比喻手法,说理透彻明白,气势恢弘。D.“说”是一种文体,它可以记事,也可以说明、议论,刘开的《问说》属议论,与荀子的《劝学》体裁相同。1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分)
译文:
(2)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2分)译文: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2分)译文:
参考答案:12、B.连词,和(A兼词,于此;代词,他。C连词,表承接,就;连词,表转折,却。D连词,表目的,以便;连词,表承接,就)13、D(A扩大知识面B靠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C跟…相同)14、A定语后置(B状语后置C宾语前置D疑问句宾语前置)15、C刘开《问说》中没有用比喻16、(1)如果刻一下就停止,即使朽木也不能折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就是铁、石头也能雕刻成功。
(注意“锲”、“金石”、“镂”的意义)(2)道理明白了,但是,有的人却不能把道理运用于实际问题,知道那些大道理了,有的人却不知道那些小道理,舍弃了问,怎能解决疑难问题呢?(注意“其”、“奚”、“焉”的意义;“其奚决焉”的句式)(3)有的(不知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不解惑)却不向老师学习。(注意句式)参考译文: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学习一定喜欢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不能发现疑难问题,不问就不能扩大知识面。喜欢学习却不勤问,不是真正能够称得上爱好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但是,有的人却不能把道理运用于实际问题,知道那些大道理了,有的人却不知道那些小道理,舍弃了问,怎能解决疑难问题呢?ks5u比自己高明的人,向他请教,来解决那些疑难问题,这就是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纠正错误。比不上自己的人,向他请教以便求得一种收获,这就是所说的以有能力的向无能力的人请教,以知识丰富的向知识少得人请教。知识水平与自己相等的人,向他请教,以有助于相互切磋,这就是所说的相互究问辩驳,详细问难从而清楚地分清是非真假。《书经》不是说过吗?“喜欢问就知识丰富。”孟子讲“收回放纵散漫之心”,是把“学”和“问”并称为“学问之道”,强调学了紧接着去问。子思也谈到“重视品德”,是将它归结到“经由好问勤学上,问还摆在学的前面。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优点和缺点总是同时存在的,
。
,
,
。
。比如一个说话大嗓门的人,在嘈杂的地方或是需要找人的时候,就能很好地发挥作用。①有时候缺点换个场景可能就是优点了②聪明的人不但能清醒地认识它们③往往还能把缺点变成优点④巧妙地展现出来⑤可它们的呈现往往还要参照物A.①⑤②③④
B.①⑤②④③C.⑤②④③①
D.⑤②③④①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边贯的能力,解答时可以用排除法。首先后文“比如一个说话大嗓门的人,在嘈杂的地方或是需要找人的时候,就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是用来证明①的,由此可确定①应排在最后,排除AB两项;其次,比较CD两项,“巧妙地展现出来”的是缺点变成的优点,而不可能是“能清醒地认识它们”,所以正确顺序应为③④,由此排除C项。故答案应选D。8.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参考答案:图标由水滴、手掌和圆形组成。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水能保护地球生态;手掌托着水滴,象征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掌又像一条河流,象征滴水成河。试题分析:徽标图类题目一般由三部分组成:(1)关于徽标图的提示和注解。方便考生把握答题要点。(2)主体。即徽标图本身。它由各要素整合而成,形成特定的情景和主题思想。(3)问题。是试题的归宿,即指定考生按其要求与内容解答。读图:读全读懂。(1)观察表象,抓住特点:观察徽标图,看清图中有哪些线条、文字、图形,颜色、大小、位置是怎样安排的。(2)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徽标往往是根据所要表现的对象的性质特点,用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图形来表达创作者的愿望。根据提示和注解,类比联想,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仔细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对徽标图的寓意作出合情合理的解释。表达:准确有序。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校网络信息中心装修与系统升级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铺租赁合同租赁期变更与调整规则3篇
- 2024年高端实木家具采购合同版B版
- 2025年度物业管理合同环保条款3篇
- 2025年西师新版高二数学下册月考试卷
- 2024年沪教新版选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湘教版拓展型课程化学下册月考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夫妻家庭事务处理及财产分配合同6篇
- 2025版废弃渣土堆放地租赁合同2篇
- 语文分层教学的目标与原则
- 应收帐款管理办法
- 水利水电工程验收实施细则模版(3篇)
- 四川雅安文化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4
- 中南大学《大学物理C(3)(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单词默写表(小学部分)
- 电力拖动教学讲义
- 齐鲁名家 谈方论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小学六年级数学100道题解分数方程
- 南京工业大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 阀门检测报告
- 最新童话知识竞赛试题(答案)合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