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做到依法治国_第1页
中国如何做到依法治国_第2页
中国如何做到依法治国_第3页
中国如何做到依法治国_第4页
中国如何做到依法治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如何做到依法治国佟常辉法学一班獬豸(xièzhì),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俗称独角兽。

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能辨是非曲直,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先秦诸子不务德而务法,以法为本。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在我国,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什么是依法治国?两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8):努力探索,一波三折第二阶段(1978-2014):跨越发展,成就非凡、主要探讨第二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1.1978-1992恢复重建(1)法制意识的觉醒与恢复1982年新党章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2)制定了一批法典,建立、健全各项法律制度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个。《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国务院组织法》等。(3)恢复司法机构,完善工作程序。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2.1992-1999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由此进一步奠定了法治建设的经济基础,也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依法治国首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中。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3.2000年至今,全面推进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7年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2012年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制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度以“依法治国”作为全会主题。实现中国的法治建设换挡提速、转型升级。党的十八大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对此作出强调。学者认为,这是中国新时期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也是法治国家建设的衡量标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五大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坚持人民主体领导;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个体系:

明确五个体系的总布局: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3.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4.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5.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项重大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一)深入推进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也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不管用、能不能解决问题”。

——习近平中国如何实现依法治国(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各级政府严格执法行政权真正握有国家的实力行政权最具主动性、活跃性,直接面向民众公民:法律无明文禁止就是为允许政府:必须以法律明文授权为限各级政府机关依法行政是全面推进法治国家的关键行政机关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国如何实现依法治国(三)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一次不公的司法判决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弗兰西斯·培根司法无公正即法律无公正,司法无权威即法律无权威,法律无公正无权威即无法治。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中国如何实现依法治国(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民众法治意识直接决定法治建设成败。公民是最主要法律关系主体,是全面推进法治中国的基础力量。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法治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