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理性思维的深化古时候,有个画家叫张僧繇,他的画活灵活现,画的东西跟真的一模一样。甚至有人说他画的动物真的能活起来。有一次,他到一个地方去游览,他兴趣来了,就在金陵安乐寺庙的墙壁上面画了四条龙,可是没有画眼睛。有人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画龙的眼睛呢?”他回答说:“眼睛是龙的精髓,只要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的。”大家哈哈大笑起来,认为他是个疯子,没想到他提起画笔,运足了气力,刚给两条龙点上眼睛,立刻乌云滚滚而来,突然电闪雷鸣,两条蛟龙腾空而起,人们惊得目瞪口呆,全都傻了眼。于是后来“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讲话或写文章时,一两句关键的话会使它们立刻生动起来。我们写文章,就应该画龙点睛,展现理性思维,深化理性思维。1.如何在文章写作过程中实现理性思维的深化?【答案】(1)感知需要理性的分析。(2)对自己的感知还要能够做恰当的概括和说明。(3)梳理思路,使理性的分析构成文章的主线,逐渐显示出文章的轮廓。(4)段落安排上体现内容的递进关系。2.为什么说感知需要理性分析?【答案】分析就是把事物整体分解成若干侧面,这种分解就是认识上的深化。感知往往是比较朦胧的,为了深化自己的认识,需要对自己的感知进行理性分析。3.如何对自己的感知做恰当的概括和说明?【答案】eq\x(\a\al(对感知,做恰当,的概括,和说明))eq\a\vs4\al(—,,,—)eq\a\vs4\al(\x(\a\al(适当抽象,找到最能,表现感知的语句)),\x(\a\al(用形象而富有内涵,和意蕴的句子来概,括自己的理性思考。)))4.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例,说说文章是如何呈现理性化分析的深化轨迹的?【答案】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例,文中那些标志性的段落:“不仅如此……”“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等,都充分体现了文章内容的递进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理性思维是按照纵向结构由浅入深一步步向前推进的。技法一感知需要理性的分析和恰当的概括与说明[技法·点拨]任何感知都是可以分解的,这种“分解”不是简单地将事物肢解,而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进行认识的深化,以达到更加客观、透彻地认识事物的目的。感性理性区别感性是生命存在时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自然情感与表情转换。它是我们生命过程中所见所闻的点滴,投之于眼、形之于心的本能反应。理性是人对待一切事物时的理智、清醒、思想成熟的体现,它需要人拥有一定的沉稳度、思考性、人生经验值,然后自然协调形成对事物的正确合理的概括。区别比如看见美的东西我们微笑,看见丑的东西我们恶心;爱了我们微笑,恨了我们伤心,乐了我们开心,苦了我们忧愁。如判断好坏,评价优劣。转化感性与理性有时互衬互托,有时却是背道而驰。不同的年龄,其感性与理性体现比例大小也不相同,年少时感性多于理性,年长时理性多于感性。当达到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时,感性于我们而言仅仅是生活的点缀,甚至可有可无。毕竟有时感性恍似海市蜃楼,短暂而不现实,虚幻而不真实。一旦感性渐渐地褪色时,理性就自然占据了一个人思想的大部分。安徽高考优秀作文《抱怨与改变》中的片段:抱怨使人浮躁,改变使人安静。年轻时的林清玄因为失恋而痛苦不堪,他变得十分浮躁,每天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一位禅师告诉他:“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心应是一池清水,心水清澈了,你的世界也因此柳暗花明,这样,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处处是福地,法法是善法。”林清玄陡然开悟,开始改变自己,一直秉持着这样一个原则: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心!假如林清玄没有改变自己,而是抱怨下去的话,中国文学园林怎会有这样一朵奇葩?正是因为他的改变,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妙!抱怨使人停滞,改变使人前进。1814年,亨利·内斯特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富豪家庭,不料,他的家族受政治迫害,家道中落,他每天早起时的第一件事便是抱怨。所幸的是,他后来在经历过多次失败后,询问自己:“为什么不能这样?”最终研制出了因给母乳不足而营养不良的婴儿食用的奶制品,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雀巢。就是因为他的改变,化抱怨为动力,他才能做更好的自己,完成更伟大的成功!……所以说,我们不仅需要在事情发生后问一句:“为什么会这样?”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在事情未发生时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尝试着去改变,我们会收获不一样的未来,领略不一样的风采!岁月流逝,沧笙踏歌,我们在成长路上,不抱怨,只改变!作者由试题所给的材料确立了“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时不要抱怨,而要尝试去改变”的观点,具有理性的高度。选段围绕这一观点,运用理性思维,分层加以分析:选用林清玄的例子,言其在禅师的点拨下改变自己创造文学辉煌,论证“抱怨使人浮躁,改变使人安静”的道路,为第一层;引用亨利·内斯特的例子,化抱怨为动力,改变自己创办跨国企业——雀巢,论证了“抱怨使人停滞,改变使人前进”的论断,为第二层。一、感知需要恰当的概括与说明我们的感知往往是零碎的、片段性的、具体的,为了使读者能够理解我们的感受,准确地传递信息,就需要适当地概括,并且找到最能表现它们的语句。如何对文章中的感性知识进行概括,往往决定了文章的优劣。要想使读者理解自己的感受,准确地传递信息,就需要将具体琐碎的感受进行适当的概括与说明,可以采取形象而富有内涵的句子来概括,可以用深刻而直白的语言直接点明。1.形象化概括就是用形象化的句子,对相关材料的内涵进行概括,体现内容的含蓄性。如散文《鲜花与枯枝》节选: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怎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清晨,走进园子,远远地,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棵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他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它们原本就是浑然一体的。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萎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评析】黄叶坠地时节,作者被眼前所出现的自然奇观所吸引。“奇迹”激发作者找寻其中的原因,原来是共同生活的枯枝与鲜花彼此互为生命的依托,“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理性化的深入思考使作者明白生活中彼此合作帮助才能超越自我,实现价值,创造奇迹。作者将这一富有哲理的人生启示用两个抒情的短句“枯树哟……”“柔藤哟……”表达出来,形象而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的这一理性感知,妙趣横生,发人深思。再如上海考生的优秀作文《葬》的片段:第二天爷爷便要下葬了。上山的路上我扶着奶奶走着,小心躲避着鞭炮火星(乡间习俗老人中寿死去要放鞭炮庆祝)。奶奶说爷爷年轻时是陈家的三少爷,横行乡里,戏称为“混世魔王”,又说他年轻时很有些花心,交过许多女朋友。奶奶的嘴角含着笑。也许爱情不一定是海誓山盟,轰轰烈烈,两个老人相濡以沫大半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过如此。我的爷爷,年轻时是轻狂叛逆的少年,青年时背井离乡,后来考上了大学却因政审未能入学,后终生在乡间做一名教书先生。去世之时选择了土葬,也许是入土为安的心意,也许是厌倦尘俗想与祖先为伴,老人的想法不得而知。我想这一切都会过去,如同山间的蝴蝶飘过溪水,风吹干父亲眼中的泪水,爷爷一生所沉淀的淡泊、宽容会一起随风而逝。也许这一切都不会过去,爷爷的笑容会永远回荡在奶奶、父亲和我的心间,沉淀为我们一生的记忆。【评析】这段文字所讲的爷爷的葬礼过程很有意味。爷爷生前有许多风花雪月的故事,也有过坎坷,当然也有和奶奶“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一段平淡的日子。同时作者进行了理性思考,这一切,随着爷爷被土葬,都会成为过去,“如同山间的蝴蝶飘过溪水”,“爷爷一生所沉淀的淡泊、宽容会一起随风而逝”。然而一切又都不会过去,“爷爷的笑容会永远回荡在奶奶、父亲和我的心间”,给我们活着的人留下许多回味和感悟,也让我们思考自己究竟如何度过一生。2.明朗化点明就是用深刻直白的语言直接点明主旨,其特点是观点比较明确,内容比较清楚。如山东高考满分作文《这世界需要你》的片段:的的确确,这个世界需要你,我的农民工兄弟!你付出了太多太多,体力上的和精神上的;你让我懂得了太多太多,道德上的和思想上的,让我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生存。在你身上,我看到了你真挚的内心世界;在你眼里,我看到了你的诚信、乐观、豁达、坚强、韧性……还有那份简单、耐人寻味的坚毅。这正是这个世界所需要的。农民工兄弟,请你保持那份最坦然的微笑,因为这个世界最需要这一抹春日的暖阳!【评析】上文在阐述完农民工在当今社会上的作用后,运用这两段文字明确地点出了本文的主旨。[真题·验证]一、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探究作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常常出现在课堂、实验室或课外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觉得,探究给自己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有的同学认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的同学则抱怨,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流于形式……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你有何体验、见闻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字数不少于700字。【写作提示】这个话题既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每个学生都会有话可说。首先,从给出的题目组成中寻找关键词(或词组)。关键词是题目中的重点,就像人的眼睛,文章该写什么,甚至该怎样写,都可以从这个词中看出。要求只有一句话,可以从不同角度得出意旨,得出健康、积极思想的意旨:在课内外学习中,我们必须学会探究。题目已限定了必须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如果写记叙文,则可以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成功的,或失败的,只要是围绕探究活动均可。但写记叙文一定要注意点明主旨,因为这是考场作文,文章的主旨尽量显豁一点。如果写议论文,可以从“探究是一种乐趣”、“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探究流于形式”三种观点中选择一种,一分为二地辩证分析,既要实事求是,又要观点鲜明。选材贴近考生学习实际,时代感强,每位考生都有或深或浅的切身体验,都有自己可写的内容。这则材料作文给考生写作留了较大的空间。立意角度写法点拨从个人经验角度谈探究这个角度适合写记叙文或者议论文,如果考生将文章写成记叙文,则可以将探究需要的元素作为切入点来进行故事写作。写作时将探究需要的这些元素——毅力、勇气、坚持、兴趣、方法、动力等作为切入点,并通过结合自我的学习经历与体会将这些元素阐释,应当能让探究故事复杂起来,文章内容生动起来,而不至于流于叙述探索这一过程的表面。课文《游褒禅山记》是一篇可以借鉴的范文。如果写成议论文,则可将这些元素作为分论点,谈这些元素对探究的意义,在这基础上进行材料选择并对分论点进行论证。从名人启示角度谈探究这个角度写议论文比较贴切。既然是启示,自然主要是对他人探究行为的思考,这个思考与启示是建立在他人探究行为之上的,在写作过程中,为了突出启示与思考的合理性,应将他人的探究行为当作议论文的主要素材与论据。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先从名人探究行为本身去推得启示,这个启示可以是反面驳斥获得,如爱因斯坦晚年为了探究神学,终究一事无成,你可以从中得出启示——探究要重视方式方法,不能盲目探究。又如孔乙己去探究“回”字的多种写法,你可以从中得出启示——探究要与时俱进。这个启示也可以从正面赞美获得,比如沈克泉、沈昌健为了探究油菜的产量,两代人在农田里不断探究,你可以从中得出启示——探究要持之以恒。从事物发展角度谈探究事物发展是属于纵向角度,由于跨度大,很难用记叙文这种文体去阐述,一般选择议论文进行写作。进行写作之前,要选好具体的事物,它可以是某一件具体的物件,也可以是一种抽象的理念与规划。具体的物件,如选择我国核潜艇的发展过程中,探究的重要作用。要选择这个角度对考生平时积累要求颇高,考生要熟知这个领域的发展过程。抽象的理念与规划方面,如可以写探究形式对于创新的重要性,探究对于我国登月计划的重要性等。二、三管齐下病文示例①探究式学习跑偏了②“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尤其受到学人推崇。所谓“格其物,致其知”,一些鸿儒们把它解释成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③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恢复了高考,对这个失而复得的事物,广大教育工作者显然还需要一段很长的磨合期。这就如一个曾经离家出走的孩子,有一天突然回来了,满脸胡茬,又长了喉结,连叫“爸”的声音都变了,一下就陌生疏离了。对于怎样进行教学、教学的重点和目的是什么,设计者们莫衷一是。学习科学知识?塑造学生人格?全面发展?术业专攻?或者更直接一点:考个好大学?④事实证明,“考个好大学”一直被人们当作教学的目标,老师们,学子们,都为了这一目标而辛勤努力着。⑤最近十几年里有很多教育口号涌现出来,先是“素质教育”,后又有“探究式教育”。⑥这让我想起了当年全国风风火火地推行“素质教育”改革,各个学校里也应景地贴满标语响应。口号听起来很激动人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刚开始老师还给我们上上体育课,带我们在操场上跑两圈儿。临近期末之后,体育课全拿来当自习课用了。至于升学班,则直接取消了这些课。⑦大多数时候,所谓的“探究式学习”,也不过是一场大家心照不宣的集体表演而已,走个过程,为“改革论”者加点底气。即使探究出了自己的个性见解也是枉然,因为高考阅卷老师都是按标准答案给分的。⑧所以,所谓的“探究式学习”,不论花样如何翻新,不论方式怎样变换,都改不了“应付”、‘“走过场”的弊端。⑨“分数本位”的教学模式雷打不动,不管怎样探究,都会是小沈阳的裤子——跑偏了。考场得分:内容16+表达15+发展15=46病文点评:文章题目让人眼前一亮,“探究式学习跑偏了”,为何跑偏、怎样跑偏、跑偏之后该怎么办?不仅令人浮想联翩,还充分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让人感受到作者对于作文材料的独特理解。其后,作者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了探究式学习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从近代的思想启蒙到恢复高考后地摸着石头过河,从素质教育到探究式教育,文章层次清晰、逻辑严密。作者最核心的论点,还是落脚在对现行教育体制的批判上,如果“唯分数论”仍旧大行其道,那么探究式教育也只会虚有其表。最后收束全文,点名题目,发人深省。缺点是有些地方对感知的分析与概括还不到位。诊断与修改①题目即论点,观点十分鲜明。②第一段介绍了“格物致知”这个儒家思想。但只是摆出了现象,没有进行概括。③这一段与第一段衔接不紧密。原因是缺少理性分析,没有实现段落间语意的转换。④上一段摆出了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质疑。这一段应该进行概括,进一步指出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⑤作者提出了十几年来出现的几种教育理念(口号),是作者的感性认识。只是表述上缺乏明确的指向,不能自然过渡到下一段。⑥摆出了近些年在推行所谓的“素质教育”中出现的一些“乱象”。⑦针对上面的现象,进行分析,指出这种做法的实质。为什么这样认为,还缺乏必要的原因分析。⑧此段是对上面现象及分析的总结及概括,但说得有些直白,概括不到位。并且与最后一段有重复。⑨最后一段,对全文进行了高度概括,呼应观点,深化主旨。升级处方:1.在第一段末尾加入一句话,对感知的内容进行概括。2.在第一段与第三段之间,加入一个段落,对上述现象进行细致的分析。实现段落间的自然过渡。3.第四段应该进行分析,指出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4.改变第五段的叙述方式,实现自然过渡。5.指出第七段这种做法的原因。6.第八段要指出导致不重视探究学习的原因,高考取才方式不变,就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学习。升格作文探究式学习跑偏了儒家思想里有个重要的概念叫作“格物致知”,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尤其受到学人推崇。所谓“格其物,致其知”,一些鸿儒们把它解释成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对于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它可谓功不可没。探究式学习解开了“唯书是论”的枷锁,让部分摇头晃脑的老头儿们从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中走了出来,开始观照外在的客观现实。接接地气,说说人话。用现实去印证书本,甚至是反驳书本。这种传统延续了下来,并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悄然复苏。当然,这种跨度几十年的隔代遗传是有风险的,于是就出现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种“变种”。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起恢复了高考,对这个失而复得的事物,广大教育工作者显然还需要一段很长的磨合期。就像一个曾经离家出走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回来了,满脸胡茬,又长了喉结,连叫“爸”的声音都变了,一下就陌生疏离了。对于怎样进行教学、教学的重点和目的是什么,设计者们莫衷一是。学习科学知识?塑造学生人格?全面发展?术业专攻?或者更直接一点:考个好大学?其实事实也证明,“考个好大学”一直被人们当作教学的目标,并且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被主流教育所认可遵循。最近十几年里教育口号迭出,“素质教育”之后又冒出了一个教学界新宠——“探究式教育”。这让我想起了当年全国风风火火地推行“素质教育”改革,各个学校里也应景地贴满标语响应。口号听起来很激动人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刚开始老师还给我们上上体育课,带我们在操场上跑两圈儿。临近期末之后,体育课全拿来当自习课用了。至于升学班,则直接取消了这些课。高考不考的书都是闲书,高考不考的课都是闲课。高考不考的探究,也都是做了无用功。所以,大多数时候,所谓的“探究式学习”,也不过是一场大家心照不宣的集体表演而已,走个过场,为“改革论”者加点底气。即使探究出了自己的个性见解也是枉然,因为高考阅卷老师都是按标准答案给分的。无论教学花样怎样翻新,高考的取材方式一成不变,一切都是红药水、蓝药水,治得了溃疡化脓,除不了病根。“分数本位”的教学模式雷打不动,不管怎样探究,都会是小沈阳的裤子——跑偏了。模拟得分:内容16+表达17+发展17=50升级感言:对于文章中的感知材料,要进行恰当的理性分析,还要注意概括与说明。这些就像建筑中运用的胶合剂,能够使一篇文章结构紧凑,内容充实,论证更加充分。修改文与原文相比,优点就在于这些方面。技法二段落安排体现内容的递进关系[技法·点拨]理性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次到主、由表面到本质的思维过程,各层之间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其递进性可以通过下列形式展现出来:1.词语性展现在文章中可以用一些表并列、因果、递进等关系的关联词语来展现理性内容的递进性。例如:司马迁熟悉中华历史,才有了《史记》的不朽;李时珍熟悉百草千方,才有了《本草纲目》的伟大;纪晓岚熟悉经史子集,才有了《四库全书》的浩瀚。熟悉造就了华夏的辉煌,缔造了民族的昌盛,成就了伟人的不朽。心无旁骛地研究,才有了无人能及的熟悉,才造就了千古流传的功绩。冷僻枯燥的文字没有阻止他钻研的脚步,孤独凄凉的大漠没有停止住他探访的脚步,冷嘲热讽的眼光没有动摇他追寻的心灵。当对西域一种即将失传的文字达到无人能及的熟悉时,人们毫不吝惜地把“国学大师”的称号赠予了季羡林先生。如果没有对文字的熟悉,他不会有巨大的成就;如果没有对汗牛充栋的经典的熟悉,他不会有深刻的认知;如果没有对华夏典籍的熟悉,他不会有真知灼见的眼光;如果没有……【评析】上段文字中用了“才……才”“如果……就”等词语体现了内容的递进性,使文章的分析更理性,更有深度。2.思路性递进文章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来记人叙事、议论抒情、描写说明的,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的要求,不能随意改动。如议论文,在论证思路中,采取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特点。理性分析的深化必然要显示递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是由浅入深,由次到主,由表面到本质。递进式结构应体现出思维的推进过程,各层的前后顺序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改动。这种布局的好处是能够反映出作者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使文章具有清晰的思路和深刻的认识。体现这种认识深化的轨迹的方式有以下三种:(1)将中心观点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或几个方面,这些分论点之间或事物的几方面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各层之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过渡,同时又以此展现层次间的递进关系。例如湖北考生的优秀作文中考生对生活有着深刻而诗意的理解,将期待灌注在三个生命阶段之中,提炼出“总有一种期待,是稚气的伴侣,伴你走过美好的童年”、“总有一种期待,是青涩的花朵,伴你走过人生的春天”、“总有一种期待,是诗意与快乐,伴你走过人生的坎坷”,分三个方面,由浅入深,使文章显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2)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即围绕中心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例如一篇标题为“专心致志,方能成功”的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先提出“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否则一事无成”的中心论点,接着分析“专心致志”的必要性,再从“首先要热爱这项事业”“其次还要有不怕挫折、锲而不舍的精神”等几方面论证“怎样才能专心致志”,层次清楚,论述深入,展示了理性思维的深化过程。(3)针对某些不良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明办法”的格式。例如一篇题为“反对自由主义”的文章的本论部分是先列举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再分析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最后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文章结构即是典型的层进式结构。[真题·验证]一、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在一个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发奋图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乡村。面对洒满心血与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触地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写作提示】一个乡党委书记在很穷的地方干了八年,把那里变成了“美丽乡村”,原因是他背后坚定的信念:“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他有他的执着和坚持,不只是一个人,任何一个做成了大事情的人,他都秉承了一种对于美好未来的信念和执着,那就是只有静下心来,用心办事才能把事做好。从这一点来说,材料要倡导的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值得肯定。当前各行各业的人都在树立和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材料将“人的心灵坚持与山村的美丽变化”融入高考试题,给人一种“很社会、很当下”的感觉。审题时我们可以抓住两个关键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一个关键句“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立意角度写作点拨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是心态,一个是志向。无为的人,他的心态,到哪里都觉得周围的环境是一样的;有为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努力改变。可用焦裕禄、袁隆平等材料作为论据。用心才能做好一件事一个乡村基层干部,通过八年的努力,带领村民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的乡村,没有一份热爱与坚守,只凭着一身热情,他是很难走到最后的。同样,如果没有专注,他也不可能做好这一件事。可用钢琴家郎朗和李云迪等材料作为论据。梅花香自苦寒来坚持理想,坚守乡村,带头建设,无私奉献,每一个梦想的实现,都需要坚持、坚守,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尤其是在困难面前,更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攻坚克难,“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实干兴村,实干兴邦,只要肯想办法,只要肯下功夫,最穷山旮旯也能变成最美乡村。一个乡村的变化如此,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莫不如此。可结合自身来谈对上大学的设想,不是只有名校才能成才,一般院校也有未来。二、三管齐下病文示例更上一步,追寻心中的美①心中有美,一步一景;心中无美,十步亦枉然。②心中有美,路途中的汗水使眼前的美弥足珍贵,方寸之间,可见天地,一俯一仰,忘怀春秋;心中无美,艰辛越多,“代价”越大,抱怨愈多,惊世之美也将终究沦落于“就那回事”,纵处于绝尘之境,亦难得有发现美的慧眼。③心中美的多少,决定了我们在探寻美的路途上行走的远近,决定了我们对美的洞察力的强弱,可以决定人生的美丽与丑陋,杰出与平凡,并进而决定了付出与收获间的比例系数的正负大小。④在追寻美的路途上走得愈远愈久,看到的世界便愈开阔而深沉。孔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其中的乐趣与美丽,自非只愿在山腰歇憩的俗人可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多少探险者向未知,向绝顶进军,其目的不在于那不倦寻觅自然之美的心能得以满足,而在于炫耀自己的本领。⑤追寻美的心境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自会不同。唯有美的心境才能渲染出那隐藏的美。如今有许多游客欣然而往,怅然而归,甚至大呼上当,为什么?并非景点之美有所减损,只缘抱着一颗寻求视觉刺激之心的人,不能从青山绿水、断壁颓垣中搜索出真正的美。反之,怀着美的心,艰辛自不太苦,发现美的能力也会大幅提升。⑥魏晋时代政治黑暗,文人或随波逐流,或追求玄虚,唯陶渊明能够“心远地自偏”,在田园饮酒中得到真乐,在乱世构筑心中的桃源。沈从文在“五七干校”“流放”期间,与友人的飞鸿中只字不言生活的艰难,内心的苦闷,只讲那里的万顷荷花,凭记忆写出学术著作。他们在人生境界上更上了一步,于是在险恶之境中也能步步生莲,像在瀚海的王洛宾那般,找到心中的美,得到美的人生。⑦“不到黄河不死心”,只因为我向往那天上来的奔流,只因为我欣赏那九曲连环之美。我愿在纷杂碌碌的人流中独辟蹊径,一步步登上那无限风光的险峰,让心中的美得以绽放。考场得分:内容17+表达16+发展17=50病文点评:文章紧扣材料立意,观点鲜明,从生活、人生和哲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论述充分,有一定的深度。论述上采取递进关系,结构较完整,语言较优美。文章具有思辨性,见解独特。缺点是在论证的层次上欠明晰。诊断与修改①首段语言凝练,表意明确。②“心中有美”“心中无美”与上一段“心中有美”“心中无美”相照应,在上一段的基础上进行了展开。只是表达的层次上有些混乱。③这一段强调了“心中美”的重要性。注意语段内部的语句层次,“决定了”“可以决定”“进而决定”几个句子的排列语序应注意。④这一段与上一段是递进关系。最后两句话在句间关系上存在问题。⑤“唯有美的心境才能渲染出那隐藏的美。”是这一段的中心句。最后一句从反面进行分析,增强了论证的力度。只是这一段,缺乏一句能够体现层次递进关系的语句。⑥运用陶渊明、沈从文、王洛宾的例子,证明向往美的心灵,也能提高我们的人生境界,为我们的生命增色。上下段语意应是递进的,但是体现不够。⑦最后一段运用俗语,借赞赏黄河的美,接着表达了登险峰、赏美景的决心。总结全文。升级处方:1.将第二段拆分成两个段落,分别用“心中有美”“心中无美”领起,与上一段形成照应,语意上形成递进关系。2.第三段“决定了”“可以决定”“进而决定”几个句子的排列语序上应该体现递进关系。3.第四段“不在于”“而在于”所领起句子应该是递进关系。4.在第五段开头加上一句话,可以用问句,体现上下段的递进关系。升格作文更上一步,追寻心中的美心中有美,一步一景;心中无美,十步亦枉然。心中有美,路途中的汗水使眼前的美弥足珍贵;心中无美,艰辛越多,“代价”越大,抱怨愈多,惊世之美也将终究沦落于“就那回事”。心中有美,方寸之间,可见天地;一俯一仰,忘怀春秋。心中无美,纵处于绝尘之境,亦难得有发现美的慧眼。佛家有云:“佛在心中。”我亦想说:“美在心中。”心中美的多少,决定了我们在探寻美的路途上行走的远近,决定了付出与收获间的比例系数的正负大小,决定了我们对美的洞察力的强弱,并进而可以决定人生的美丽与丑陋,杰出与平凡。王临川说:“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在追寻美的路途上走得愈远愈久,看到的世界便愈开阔而深沉。孔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其中的乐趣与美丽,自非只愿在山腰歇憩的俗人可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多少探险者向未知,向绝顶进军,其目的不在于炫耀自己的本领,而在于那不倦寻觅自然之美的心能得以满足。处于美的所在,为何有人会感慨不畏浮云遮望眼,有人却抱怨“不见长安见尘雾”?因为追寻美的心境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自会不同。唯有美的心境才能渲染出那隐藏的美。如今有许多游客欣然而往,怅然而归,甚至大呼上当,为什么?并非景点之美有所减损,只缘抱着一颗寻求视觉刺激之心的人,不能从青山绿水、断壁颓垣中搜索出真正的美。反之,怀着美的心,艰辛自不太苦,发现美的能力也会大幅提升。不仅如此,向往美的心灵,也能提高我们的人生境界,为我们的生命增色。魏晋时代政治黑暗,文人或随波逐流,或追求玄虚,唯陶渊明能够“心远地自偏”,在田园饮酒中得到真乐,在乱世构筑心中的桃源。沈从文在“五七干校”“流放”期间,与友人的飞鸿中只字不言生活的艰难,内心的苦闷,只讲那里的万顷荷花,凭记忆写出学术著作。他们在人生境界上更上了一步,于是在险恶之境中也能步步生莲,像在瀚海的王洛宾那般,找到心中的美,得到美的人生。“不到黄河不死心”,只因为我向往那天上来的奔流,只因为我欣赏那九曲连环之美。我愿在纷杂碌碌的人流中独辟蹊径,一步步登上那无限风光的险峰,让心中的美得以绽放。模拟得分:内容20+表达20+发展20=60升级感言:段落安排呈现递进关系,可以在词语上得以体现,也可以在语句上进行体现。原文就在这方面存在着一些缺点,修改时主要注意了具有递进关系的词语及语句的运用,也注意了段落内部语句间的层次的调整。这样,论证结构层层深入,结构严谨,论证更有理了。1.“屋脊”上的厨娘唐古拉,蒙古语意为“鹰飞不过的地方”,最高处海拔5000多米,氧气含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这里千山万岭上的冰雪终年不化,茫茫荒原上难觅生命的气息。然而,在这片生命禁区里,不仅住着一群人,还有一个如雪水般水灵轻柔的女子。她是青藏铁路公司雁石坪车间唐北工区工长李彪林的妻子付小洁。青藏铁路唐古拉车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和其他火车站不同,车站属于无人车站。车站是一排白墙红瓦的房屋,屋前空空荡荡,屋檐下竖立着十几个大氧气罐。唐北工区8名职工是清一色的大老爷们儿,任务是养护铁路线路。工区大部分时间都是静悄悄的。8名男人不敢大声说话,连走路都是小心翼翼的,碎步慢行,否则就头晕、胸闷,得马上抱着氧气瓶吸氧才能喘过气儿来。但大伙儿最“头疼”的不是缺氧,而是吃饭。工区建成以来,聘请的厨师陆续被强烈的高原反应吓跑了,最频繁时一个月来来去去走了4个。不过,付小洁来后就没有离开。刚来时,每天头疼,睡不着觉,她咬着牙,挺了过来。之前她极少做饭,为此,她特意带来一本菜谱,一切从头学起。炒鸡蛋、回锅肉、大盘鸡,付小洁的厨艺日渐长进,大伙儿餐桌上的饭菜花样越来越多,隔三岔五还能吃一顿火锅。上班路远,工人午饭不回来吃,付小洁就清晨做好午餐装进保温盒,临行时一一叮嘱:捂严实,别洒了。冬去春来,工人们脸色多了红润,付小洁的两颊却少了光泽,曾经柔滑细嫩的手指也变得干枯粗糙。黑色钢轨上,付小洁红色的头巾随风起舞。在大伙儿眼里,这是最美的风景。【应用角度】“最美”“选择”“坚持”等。2.杨鑫淼:创业撕去“富二代”标签命运给了杨鑫淼在两种生活方式中做选择的权利。一种是念博士,驾豪车、游艇,让无数人羡慕的“富二代”生活。一种是前途未卜的创业旅途。出身于山东巨贾家庭的杨鑫淼很早就隐隐觉察到从自己身上闪过的有色目光,家庭背景成了证明自己能力的瓶颈,为了一展身手,他走上了前途未卜的创业路。父亲从他决定创业开始,就断绝了他的一切经济来源。杨鑫淼则拿着自己在英国小试身手攒下的钱,来到中关村,领导着几十人组成的技术“大军”,投身方兴未艾的手机游戏产业……如今,他创建的晶合思动完成A轮融资,《福布斯》发布的“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中,就有杨鑫淼的名字。他用自己的努力,开辟了另一种令人羡慕的人生。【应用角度】“自立”“自强”“创业”“人生”“财富”等。[片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下面是全国妇联最近公布的“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问卷调查的结果。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前10位:1.毛泽东2.父母3.周恩来4.雷锋5.刘翔6.成龙7.任长霞8.刘胡兰9.董存瑞10.杨利伟而一年前由一家媒体进行的同样的调查,结果如下:1.毛泽东2.成吉思汗3.孙中山4.成龙5.李小龙6.杨利伟7.黄继光8.雷锋9.林则徐10.袁隆平根据这两份调查的结果,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问题自选;③题目自拟。【写作提示】一个时代的青少年,如果英雄缺失,那将是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也必然会是对文化传承、道德信仰等精神生态的一种破坏,很难想象这些未成年人将来还能担负得起怎样的社会责任。所以,对社会的转型时期,时代的变迁大潮中的学生进行“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问卷调查,也成了社会和时代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审题时应注意试题“根据两份调查报告”的要求,应该把两则材料联系起来看,进行比较。比较时既能比较相同点,也能比较相异点;既能两份材料整体比较,也能选择其中某一点进行比较;既能比较彼此之有无,也可比较彼此之先后;既能比较优劣,也能比较特点。由于对材料思考的角度是多种多样的,立意也相对开放。但如果是就两份调查的结果就事论事地分析入选英雄的名次升降,显然缺乏论证的深度和普遍性意义,必须是对材料进行理性化的思考过后,才能提炼出有高度、有深度的观点。【参考例文】崇拜英雄,还是成为英雄?杜芸日前全国妇联公布了“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的调查结果,学生心中英雄的前10位中有:毛泽东、父母、周恩来等。而一年前的结果前3位是:毛泽东、成吉思汗、孙中山。由此可见,同学们心目中的英雄正从伟人向我们身边的人发展。其中,父母、刘翔、任长霞、杨利伟无一不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那么,是什么让他们成为我们心中的英雄呢?远离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是父母养育了我们,刘翔、杨利伟为国争光,而这些现实的事情使得看似遥远的英雄一下子被拉近了。那么,又有多少人愿意成为英雄呢?也有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作证人出庭率不足10%。说到这里,不得不说昨天“东方时空”节目里播出的一个案例:祁某是北京某医院的保安,一天,他目睹了这家医院因不接受一个急症患者(没钱交医药费)而导致其死在医院卫生间门口的事情,此事后被媒体披露。死者家属希望祁某为他们作证,告这家医院。祁某在顶着保安工作和医院的双重压力下,毅然出庭。官司虽然赢了,祁某的工作却也丢了。事后网上评论此事,有84%的人认为祁某做得对,是英雄。而在问及自己是否会出庭作证时,仅有35%的人选择了“是”。假使这35%的人真如他们所说的出庭作了证,那么法院的证人率也不会低于10%了。可见,并不是每个人都希望成为英雄的,即使在“草根文化”发扬光大的今天,英雄平民化的今天,还是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而选择继续平凡。这也造成了虽然英雄的身影离我们很近,却不能真正融入到我们生活中的局面。自古就有“英雄末路”之说,而今的英雄们,有的如祁某丢失工作,有的如刘翔虽然日日生活在闪光灯下却丢失了自由……也许正是因为这些英雄的“不得善终”导致如今崇拜英雄者多,希望成为英雄者少的怪异景象吧!总而言之,虽然英雄们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他们也似乎不那么遥远了。而希望成为英雄、为国效力者却未见增多。这是人心的病,还是社会的病?【精要点评】郁达夫在参加完鲁迅的追悼会以后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本文作者的忧患意识是显而易见的。开头先简述了材料反映出的问题,并对材料进行了理性分析,进一步点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崇拜英雄者多,成为英雄者少。”作者进一步指出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英雄“不得善终”。本文在段落的安排上采用递进手法,理性分析构成了文章的主线,有理有据,实现了理性思维的深化。[整体·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只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了回来,其他老鹰也跟过来了。要求:①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题目;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该故事原作者是美国人伯罗蒙塞尔,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将其选为课文,取名《自然之道》。材料中心是明确的:好心的游客对小海龟的帮助看似善举,实则违背了自然之道,给海龟带来的是莫大的伤害;正面的启示则是做事一定要遵循规律,要科学地进行调查研究。顺着这个主旨,我们可以多方面地展开思考,因为在大自然面前或人类社会中,类似情况还有很多。以对待自然界而言,人们灭掉草原狼后导致鼠害及草原沙漠化;在人类的干预下,澳洲绵羊没有了天敌而过度繁殖;有人用剪刀帮蝶蛹破茧而出,以致蝴蝶不能飞舞……这些都是典型事例,由此可确立“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一类的主题。把材料放到社会生活中,还可有更深层次的解读:游客一时的“爱护”,害苦了按既定法则生存、活动的海龟,这种“爱护”“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那么,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否存在类似现象呢?家长过度呵护,容易导致孩子丧失自理、自立、自强的能力;学校教育呢,总是不愿让学生接触社会阴暗面,许多老师习惯于强调“校园是最纯净的”,有谁能像钱钟书先生那样直言“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淳朴的小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江西省赣州市博雅文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南通市示范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
- 2025届皖西省示范高中联盟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 2025届滨州市重点中学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吉林省蛟河市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 《保险公司早会流程》课件
-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课件
- 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届贵州省盘县四中高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
- 储能运维安全注意事项
- 2024蜀绣行业市场趋势分析报告
- 电力法律法规培训
- 北京交通大学《成本会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治疗皮肤病药膏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组”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课件】校园安全系列之警惕“死亡游戏”主题班会课件
- 化工企业冬季安全生产检查表格
- 医院电梯维保服务方案及应急措施
- 2024年工程劳务分包联合协议
- 设备安装应急应对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