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8082-2011 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是一项国家标准,旨在为榆枯萎病菌的检疫和鉴定提供一套科学、准确的操作指南。该标准适用于进出口榆木及其制品中榆枯萎病菌(Ceratocystis fagacearum)的检测与鉴定工作,同时也可用于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根据此标准,榆枯萎病菌的检疫鉴定主要包括样品采集、病原物分离培养、形态学特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等几个关键步骤。首先,在样品采集阶段,需按照规定选取具有典型症状的枝条或树干作为待检材料;其次,通过适当的组织切片技术将疑似感染部位置于适宜的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病原体的初步分离;接着,利用显微镜对获得的纯培养物进行详细观察,识别其孢子囊、分生孢子等微观结构特点;最后,采用DNA提取、PCR扩增以及序列分析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一步确认目标病原菌种类,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1-12-30 颁布
  • 2012-06-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28082-2011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_第1页
GB/T 28082-2011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_第2页
GB/T 28082-2011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28082-2011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6502001

B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8082—2011

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andidentificationofOphiostomanovo-ulmiBrasier

andOphiostomaulmiBuismanNannf.

()

2011-12-30发布2012-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8082—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SAC/TC271)。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品珊严进杜洪忠

:、、。

GB/T28082—2011

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榆枯萎病菌的分离培养形态学鉴定的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来自榆枯萎病菌有发生国家和地区的榆属Ulmus苗木原木木制品和木包装

(L.)、、

中榆枯萎病菌的检疫鉴定

2榆枯萎病菌基本信息

中文名榆枯萎病菌

:。

学名Ophiostomanovo-ulmi

:Brasier;

Ophiostomaulmi

(Buisman)Nannf.。

异名Ceratocystisulmi

:(Buism.)Moreau。

病害英文名

:dutchelmdisease,elmwiltdisease。

属真菌界子囊菌门子囊菌纲粪科菌亚纲长

Fungi,Ascomycota,Ascomycetes,Sordariomycetidae,

喙壳目长喙壳科长喙壳属Ophiostoma

Ophiostomatales,Ophiostomataceae,。

榆枯萎病菌其他信息参见附录

A。

3方法原理

依据无性孢子和有性世代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对寄主造成的症状特征进行检测鉴定

,。

4仪器

41生物显微镜

.。

42体视显微镜

.。

43光照生物培养箱

.。

44高压灭菌器

.。

45超净工作台

.。

46电子天平

.。

47摇床

.。

5试剂和培养基

51试剂

.

琼脂粉麦芽膏麦芽提取物榆树枝条葡萄糖天门冬酰胺磷酸二氢钾

,,Oxoid,,,(L-asparagine),

硫酸镁硫酸锌三氯化铁维生素维生素放线

(KH2PO4),(MgSO4·7H2O),(ZnSO4),(FeCl3),B1,B6,

菌酮链霉素青霉素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