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化概论
主讲教师:赵志芳第五章汉字一、汉字的产生二、现存最早的汉字三、石鼓文、小篆、隶书、楷、行、草四、汉字的结构——六书五、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六、汉字的改革与汉字现代化汉朝石经·“石经”指官方科学的经书石碑。·“熹平石经”:东汉大学者蔡邑刻的经文碑。因为字体为整体的隶书,故称“一体石经”。·“三体石经”:三国曹魏时期刻写的石经为古文、小篆和隶书三种字体,故称之。汉代隶书承上启下的魏晋书体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汉隶定型化了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而且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它们的定型、美化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这一时代,造就了两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他们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此后历朝历代,乃至东邻日本,学书者莫不宗法“钟王”。盛称“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甚至尊王羲之为“书圣”。完成书体演变的魏晋书法兰亭序四、汉字的结构——六书对汉字的形、音、义的研究,在古代被统称为“小学”。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指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为“六书”,是“造字之本”。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说。后世文字学家对“六书”的命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汉字由图画符号发展成今天的方块字,与中国人注重实用的思维方式,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密切相关。六书当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法,转注和假借只是用字法。在造字法中,象形为最基本。汉字的结构体现的精神特质:写实主义精神。人体本位精神。原始社会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映。六、汉字的改革和汉字现代化其实在汉字发展的历史上,汉字的改革一直在发生的,广义上的汉字早已走出了国门,成为东亚民族共同的文化财富。近代学者对改革汉字的多种尝试,例如汉字的“拉丁化”,这些改革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存在着客观的矛盾。汉字是否真的会阻碍民族的“现代化”?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文字是第一次简化字。第六章、学术思想一、中国学术的精神二、先秦诸子三、经学与玄学四、宋明理学一、中国学术的精神学术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出世的哲学”与“入世的哲学”“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中国哲学的表达方式学术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学术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如果说其他文化的哲学思想来源于早期的宗教,那么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就一直蕴含在各派学术中。由于中国文化在一开始就更注重现实生活,而非彼岸世界,因此中国文化的精神或许不完全等同于西方语义下的philosophy,然而在广义上,中国显然有属于自己的哲学。学术在古代中国起到了与宗教相仿的作用:构建民族文化的内核中国文化的基础精神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国古代的智慧着重在研究人与人的交往而非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中国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出世的哲学”与“入世的哲学”哲学有“出世的哲学”和“入世的哲学”,将肉体看作是灵魂的监狱,试图通过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的过程而获得灵魂的解脱,是一种“出世的哲学”;而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不追求现实世界之外的价值的哲学就是“入世的哲学”。中国哲学属于“出世的哲学”还是“入世的哲学”?“出世的哲学”与“入世的哲学”(续))中国哲学具有出世和入世的两面:从表面上,中国哲学任何一家思想都在讲政治、说道德,注重社会而非宇宙;是人伦日用而非地狱天堂;关注今生而非来世。然而中国哲学的入世并不等同于庸俗和肤浅,它不是不关注形而上的价值,而是试图要把这样的最高价值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而不是单独提取出来作一番冥想。因此中国哲学即是大用之学,又是无用之学“出世的哲学”与“入世的哲学(又续)“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有了这种精神,中国哲学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在西方哲学看来,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而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它并不是要取消或回避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是要求在现实当中逐步实现理想,通过哲学的行动来将现实与理想统一起来,这就是中国哲学的精神。“内圣外王”的理想性格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就是圣人。他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先知。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的“内圣外王”,“内圣”是其修养的成就;“外王”是其在社会实践中的贡献。“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事实上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的政治领袖,“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最高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最应该成为王。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圣人的人格就是内圣外王的人格,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有这种人格。因此,中国各家各派的哲学,必定与政治思想不能分开。中国哲学在一开始就不是“纯哲学”,它的思辩体系蕴含在政治思想中。中国哲学的表达方式中国的哲学著作缺乏形式上的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因此会令学习者感到茫然。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中国哲学家的著作,有些就是写给学生、朋友的书信、语录,有很多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很多寓言故事流传至今。二、诸子百家各家的起源孔子:第一位教师墨子:孔子的反对者杨朱:道家第一阶段孟子:儒家的理想主义各家的起源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分类,最早是司马谈。《史记》最后引用了他的一篇“论六家要指”,其中将诸子百家分为六个主要学派: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西汉的刘歆校对当时的皇家藏书,作《七略》,后来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以此为基础,将“百家”分为十个派别,除司马谈的六家外增加了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各家的起源(续)在周朝前期,官与师不分。某个政府部门的官吏,同时就是与这部门相关的一门学术的传授者,官吏是世袭的。所以当时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只有官吏以某一政府成员的身份才能讲学。周朝后期的几百年,王室丧失了权力,各部门官吏也丧失了职位,流落各地。他们转而以私人身份教授专门知识。于是“官”就成了私学的“师”,进而在社会上产生了各个学派。孔子:第一位教师孔子的生平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孔子的哲学思想孔子的精神修养发展过程孔子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孔子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商王室后代。孔子出生时,家族已失去贵族地位。孔子一生的事迹详见《史记-孔子世家》和《论语》。他年轻时家庭贫困,五十岁进入鲁国政府为官,后因政治阴谋离开鲁国。此后十三年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希望能有机会实现政治改革的理想,但没有如愿。回国后三年,于公元前479年去世。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论语》中的孔子,更多是以一个教师的形象出现。他期望弟子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成人”,所以要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并向他们解释古代文化的遗产。此外,孔子所用的“以述为作”的传授经典的方法,这种学术精神被后世儒家传之永久。孔子创建的儒家,这个学派的人既是研究六经的专家,也是教师和学者。孔子的正名思想孔子认为,为了建立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是实行“正名”。“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孔子提出“正名”的目的,是为了端正和重塑社会纲纪,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负有这些名的人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仁、义对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义是绝对的命令,是人出于道德必须做的事,义和利在儒家思想中是直接对立的。仁是“爱人”,孔子认为仁不仅是德性之一种,而且是一切德性的总和。仁是义、礼、智、信的基础,人之所以有道德义务是出于人的本性就是“爱人”。忠、恕实行仁的方法,在于忠、恕。忠,就是“尽己为人”;恕,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忠恕之道要求人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孔子认为,这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起点,道德的出发点不是外在的教条或教义,而是每个人自身。知命从义的观念,孔子推导出“无所为而为”的要求,即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纯粹是由于这样做在道德上是对的,而不是出于道德外的任何考虑,做这些事的价值在做的本身之内,而不是在于外在的结果之内。“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一生都在实践这句话尽人事,知天命。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尽力做自己觉得应该的事,而不计成败大同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孔子:伟大的现实主义者孔子貌似将大同社会寄托于“三代”甚至更早的过去,强调复古,往往给人以守旧的印象。实际上,孔子将希望寄托于过去,并不着力于要人们“回到过去”,而是要告诉人们,理想的社会不在彼岸,而是在现实中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因此大家无须将希望寄托在神的身上,而要依靠人自身在现实中改变自己的命运。孔子:伟大的理想主义者“有教无类”与“天下为公”都是孔子为之奋斗终生的理想。而在当时的条件下,聪慧的孔子一定明白,这两个理想都很难实现。“有教无类”的理想,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已基本实现。但“天下为公”即使如今看来,也显得遥遥无期,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孔子只是一个天真的理想主义者。孔子的精神修养发展过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教师、素王、至圣先师。墨子:孔子的反对者墨子其人及著作墨家的社会背景墨子对儒家的批评墨子的哲学思想墨子其人及著作墨子,名翟。《史记》上没说他是哪国人,生卒年月不详,生平介绍也极少。《墨子》一书,共五十三篇,是墨子本人及其后学的著作总集。墨子及其学派在后世学术史上逐渐失去主流地位,及至近代,因墨家思想中注重逻辑推理,才重新被学者重视。墨家的社会背景墨家奉行侠士的道德准则。世袭武士沦落为民间的游侠,社会地位较低,因此更接近平民的观念。墨家反对儒家奉行的礼乐文化,提倡简朴的军事化生活,同时反对贵族间的战争,重视平民的利益。墨家对儒家的批评墨子认为“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焉”: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儒者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浪费人民的财富和精力。儒者强调音乐,劳民伤财。儒者相信前定的命运,造成人们懒惰,把自己委之于命运。“兼爱”墨子和孔子一样,也经常讲到仁、义,不过他所指的仁、义和儒家有些不同。墨子要求兼爱,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游侠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体现在兼爱的思想中,天下的每个人都应该同等地、无差别地爱别的一切人。人对人的爱是否存在亲疏差等,是儒家和墨家争论的核心。“天志”和“明鬼”为了诱导人们实行兼爱,墨子引进了许多宗教的、政治的制裁。《墨子》中有几篇讲“天志”、“明鬼”,其中说,天帝存在,天帝爱人,天帝的意志是一切人要彼此相爱。天帝和鬼神掌管着赏罚。国君是天帝意志在人间的执行者。墨子代表当时平民的意志,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集权国家,以绝对的权威来结束混乱。“杨朱”:道家第一阶段早期的道家来自于隐者,隐者是“欲洁其身”的个人主义者,普通的隐者只图“避世”,不想在理论上为自己的退隐行为辩护,而道家却在退隐的情况下还要提出一个思想体系,赋予他们的行为以意义。道家的第一个代表人物就是杨朱。杨朱的生卒年代未详,但一定生活在墨子与孟子之间。杨朱的基本观念《孟子》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吕氏春秋》说:“阳生贵己。”《淮南子》说:“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从这些可以归纳出,杨朱的基本观念是“为我”和“轻物重生”,不求“兼济天下”,只求“独善其身”。孟子:儒家的理想主义孟子名轲,邹国(今山东省南部)人。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学习儒家学说。齐国的国君爱好学术,在首都西门(稷门)附近建立了一个学术中心,名叫“稷下”。孟子一度是稷下的著名学者之一。《孟子》一书共七篇,记载了孟子与诸侯、与弟子的谈话。宋朝以后,《孟子》被推崇为“四书”之一,作为儒家教育的基础。性善论孔子讲“仁”、“义”,提出人应当爱人,但是孔子没有从根本上解释为什么每个人都应当行仁义,孟子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学说,接触到了中国哲学关于人性本质的核心问题。当时关于人性有三种意见:人性既不善又不恶;人性既可善又可恶;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恶。性善论(续)孟子说人性善,并不是说每个人天生就是圣人。他的意思是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这些善的成分正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人只有摒弃自身动物性中的恶,才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人”。“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