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上课)发送_第1页
第四章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上课)发送_第2页
第四章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上课)发送_第3页
第四章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上课)发送_第4页
第四章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上课)发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

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利益原则近因原则损失补偿原则代位原则和分摊原则

第一节最大诚信原则

一、最大诚信原则的基本含义和产生的原因二、最大诚信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法律规定

一、最大诚信原则的基本含义和产生的原因

(一)最大诚信原则的基本含义

(二)最大诚信原则产生的原因

(一)最大诚信原则的基本含义诚信:最大诚信原则的基本含义:(二)最大诚信原则产生的原因历史原因:最大诚信原则起源于海上保险。保险市场是最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1、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非控制性2、保险的专业性

二、最大诚信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法律规定

二、最大诚信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法律规定

最大诚信原则的基本内容:告知与说明、保证、弃权与禁止反言。告知representation与说明是对保险合同双方的约束;保证warranty主要是对被保险人的约束;弃权与禁止反言的规定主要约束保险人。(一)投保人的告知义务1、告知的含义

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签订和履行的过程中对保险标的有关事项向保险人所作的陈述。2、告知的形式和内容(1)无限告知,即法律或保险人对告知的内容没有明确规定,投保方须主动地将保险标的状况及有关重要事实如实告知保险人。(2)询问告知,指投保方只对保险人询问的问题如实告知,对询问以外的问题投保方无需告知。我国采取询问告知的方式。3、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1)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人可以解除保险合同,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付保险金责任;(2)由于投保人的故意与过失在性质上的不同,《保险法》在是否退还保险费的问题上作了不同的规定,其目的在于惩戒故意不履行告知义务的行为。4、及时通知

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在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或保险事故发生时应尽快通知保险人,使保险人知悉有关情况。通知主要有几方面的内容:(1)保险合同有效期内,若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2)被保险人在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及时通知保险人,(3)其他有关通知事项。在财产保险合同中,重复保险的投保人应当将重复保险的有关情况通知各保险人;保险标的的转让应当通知保险人,经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后,依法变更合同。

(二)保险人的说明义务

1、说明义务的含义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条款的内容,特别是免责条款内容的义务。

2、说明的内容和形式

保险人说明的内容,主要是影响投保人决定是否投保及如何投保的一切事项。保险人说明义务的重心,是保险合同的免责条款。

保险人履行说明义务的形式:(1)明确列明。保险人把投保人决定是否投保的有关内容,以文字形式在保险合同中明确载明。(2)明确说明。不仅要将有关保险事项以文字形式在保险合同中载明,而且还须对投保人进行明确的提示,对重要条款作出正确的解释。客户投诉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解析

《中国保险报2005、8、31》在很多情况下,保险公司对投保人、被保险人说明义务的履行主要由业务员代为进行。业务人员受到获取保险佣金利益的驱动,或为了维持公司规定的业务量,对某些保险合同内容向投保方做了不如实的说明。主要表现在:过分夸大分红保险产品的分红比例、投连保险产品的投资收益,而没有将风险向客户做出充分的说明;过分夸大了大病保险的保险责任范围;没有将免责条款向投保人、被保险人进行明确说明。(二)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之保证1、保证的含义保险人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某一事项的作为或不作为,某种事态的存在或不存在作出许诺。2、保证的形式(1)从表现形式上看,保证分为明示保证和默示保证。(2)从保证的内容上看,保证分为承诺保证与确认保证。(1)从表现形式上,分为:明示保证:以文字形式载明于保险合同中的保证事项。默示保证impliedwarranty:在保险合同中虽然没有以文字形式加以规定,但习惯上是社会公认的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应该保证的事项。默示保证在海上保险中运用比较多,

(2)从保证的内容上,分为:承诺保证: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将来某一事项的作为或不作为的保证,即对未来有关事项的保证。确认保证: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过去或现在某一特定事实的存在或不存在的保证。确认保证是要求对过去或投保当时的事实作出如实的陈述,而不是对该事实以后的发展情况作保证。3、违反保证的法律后果被保险人一旦违反保证的事项,保险合同即告失效,或保险人拒绝赔偿损失或给付保险金。而且除人寿保险外,保险人一般不退还保险费。4、保证与告知的区别(1)告知的目的在于使保险人正确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与程度;保证的目的是控制风险。(2)告知是在订立保险合同时投保人所作的陈述,并非保险合同的内容;而保证是保险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3)保证在法律上被推定是重要的,任何违反都将导致保险合同被解除的后果;而告知须由保险人证明其确系重要,才能成为解除保险合同的依据。《保险法》第十七条: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四)弃权与禁止反言

弃权是指合同一方任意放弃其在保险合同中的某种权利。禁止反言,亦称禁止抗辩,指合同一方既然已经放弃这种权利,将来就不得反悔,再向对方主张这种权利。此条主要用以约束保险人。弃权与禁止反言的情况主要发生在保险代理关系中。禁止反言主要用以约束保险人这个原则运用到保险合同中,如果保险公司(或保险代理人)做了错误的陈述,被保险人依据它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保险公司不得在事后做不同的解释。如:保险代理人的误导。思考:诚信原则在保险业健康发展中的意义第二节保险利益原则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及其意义保险利益产生的历史背景:道德风险的客观存在:交纳50元赔1000元禁止赌博的需要:在英国海上保险历史上保险利益的概念与保险制度的产生财产保险合同与人身保险合同对保险利益的要求一、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及其意义(一)保险利益与保险利益原则

保险利益insurableinterest: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保险标的:作为保险对象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或者人的寿命和身体。一般而言,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生效的条件,也是维持保险合同效力的条件。因此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合同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保险利益成立的条件1.保险利益应为合法的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利益要为法律所承认。2.保险利益应为经济利益,但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利益有一定的特殊性。3.保险利益应为确定的利益。确定的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在客观上已经存在或可以确定的利益。包括现有利益和期待利益。Nextpage

3.保险利益应为确定的利益客观上已经存在的利益(现有利益)客观上可以确定的利益(期待利益:客观上尚未存在,但根据法律、法规及合同的约定能在未来产生的利益。)CFR价格条件投保时,现有利益和期待利益均可作为确定保险金额的依据。在受损索赔时,期待利益需转为现实利益才赔付,以实际损失的保险利益为限。

(三)坚持保险利益原则的意义避免赌博行为的发生防止道德风险限制损失赔偿金额二、财产保险利益和人身保险利益之比较

(一)保险利益的认定

(二)保险利益的量(三)保险利益的存在时间和归属主体

(一)保险利益的认定

1、财产保险利益的认定

2、人身保险利益的认定

1、财产保险利益的认定

一般来说,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主要产生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它主要包括现有利益、期待利益。基于财产保险保险标的的可估价性和保险合同的的补偿性特点,保险利益的成立要求符合以下条件:(1)可以用金钱计算;(2)必须是合法利益;(3)必须是确定的利益;

(1)现有利益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现在正享有的利益,包括所有利益等,是保险利益最为通常的形态;(2)期待利益分为两种:积极的期待利益(又称希望利益):1.通过现有利益而合理预期未来可以获得的利益,如盈利收入利益、租金收入利益、运费收入利益等;2.根据法律、法规及合同的约定能在未来产生的利益。)如CFR价格条件消极的期待利益(又称责任利益):是指基于现有利益而期待某种责任不发生的利益。主要针对责任保险而言,是指民事赔偿责任的不发生而享有的利益。

2、人身保险利益的认定《保险法》31条:投保人对下列人员具有保险利益:(一)本人;(二)配偶、子女、父母;(三)前项以外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四)与投保人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除前款规定外,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视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二)保险利益的量

1、财产保险保险标的具有可估价性,决定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保险利益都有量的规定。

2、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不可估价,因此保险利益一般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除法律或保险合同对保险金额有限制外,保险利益一般没有严格的量的规定。(三)保险利益的存在的时间和归属主体1、财产保险要求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

财产保险利益在保险合同订立时不一定严格要求投保人必须具有,但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CFR条件

2、人身保险着重强调签约时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1)人身保险合同不是补偿性合同,因而不必要求保险事故发生时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一定具有保险利益。(2)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标的是人,且寿险合同多数具有储蓄性,被保险人受保险合同保障的权利不能因为投保人保险利益的丧失而被剥夺。第三节近因原则近因和近因原则近因的判定案例2003年12月,宏兴甘鲜果品有限责任公司与哈尔滨隆兴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哈尔滨隆兴有限责任公司购买宏兴甘鲜果品有限责任公司一批柑橘,共计5000篓,价值90000元。铁路运输,共2车皮。宏兴甘鲜果品有限责任公司通过铁路承运部门投保了货物运输综合险,保费3500元。2003年12月25日,保险公司出具了保险单。2004年1月,到达目的地以后,收货人发现:一节车厢门被撬开,保温棉被被掀开2米,货物丢失120篓,冻坏变质240篓。直接损失6480元。当时气温为零下20度。

宏兴甘鲜果品有限责任公司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同意赔偿丢失的货物120篓,拒绝赔偿被冻坏的240篓。认为造成该240篓损失的原因是天气寒冷,不在货物运输综合险的保险责任范围内。起诉于法院。法院认为:冻坏的近因是盗窃,不是天气寒冷。判保险公司全额赔偿,并负担诉讼费。本案涉及几个问题:1、本案造成货物损害的原因有几种?2、如何处理多种原因?一、近因和近因原则近因(ProximateCause):是指引起保险损失最直接、最有效、起主导作用或支配作用的原因,而不一定是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与保险损失最近的原因。近因原则:是指保险赔付以保险风险为损失发生的近因作为要件的原则。近因原则是判断风险事故与保险标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确定保险赔付责任的一项基本原则。二、近因的判定单一原因造成的损失同时发生的多种原因造成的损失连续发生的多种原因造成的损失(一)单一原因造成的损失单一原因致损,即造成保险标的损失的原因只有一个,那么,这个原因就是近因。如:暴雨造成仓库被淹;地震造成厂房被毁。(二)同时发生的多种原因造成的损失

1、多种原因均属保险风险,保险人负责赔偿全部损失。

2、多种原因中,既有保险风险,又有除外风险。(1)如果损失可以划分,保险人只负责保险风险所致损失的赔偿;(2)如果损失难以划分,保险人不予赔偿或按比例赔偿。(三)连续发生的多种原因造成的损失

1、连续发生的原因都是保险风险,保险人承担赔付责任。2、连续发生的原因中既有保险风险又有除外风险,

2、连续发生的原因中既有保险风险又有除外风险,分为两种情况:

(1)若前因是保险风险,后果是除外风险,且后因是前因的必然结果,保险人承担全部赔付责任。(2)前因是除外风险,后因是保险风险,后因是前因的必然结果,保险人不承担赔付责任。案例敌机投弹引起房屋燃烧,房屋投保火灾保险。案例骑马摔下投保意外伤害保险总结:“链条原理”

原因链法则(LawofChainsofCauses)多种原因接连发生,且持续不断,彼此间互为因果关系,形成因果链。在这些原因中,最先发生并造成一连串事故的原因,即这条因果链的首环就是近因。如果该近因为保险责任,保险人负责对损失的赔偿。因果链中断多种原因的发生存在因果关系,但形成的因果链被新的、相对独立的原因插入而中断。在这些原因中,新插入的、致使因果链中断的原因就是近因。总结多种原因的发生存在因果关系,但形成的因果链被新的、相对独立的原因插入而中断。在这些原因中,新插入的、致使因果链中断的原因就是近因。朱新才《保险近因原则初探》中国保险报2005、7、13某地发生空袭,接着灯火管制,盗贼乘黑盗窃,财产被盗走。保险单保盗窃,不保战争险。保险公司是否应该赔偿?如果原因单独作用,不足以造成后一个结果,必须与外来原因共同作用,或者说在外来原因的辅助下,才造成后一个结果,那么这两个原因共同造成的结果,就是近因。因为该结果启动了后面的原因链,直到损失的发生,并且后面的原因链中没有外来原因的干扰。倒推法日本:比例因果关系理论在近因理论的运用中,日本保险界的创造性做法。近因判定的重要性第四节损失补偿原则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损失补偿原则量的规定被保险人不能获得额外利益一、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在财产保险合同中,当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标的遭受了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人要对被保险人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且补偿的数额以恰好弥补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为限,被保险人不能获得额外利益。

理解该原则应注意两点:

(一)只有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才能获得补偿,这是损失补偿原则的前提。(二)保险人补偿的数额以恰好弥补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为限。二、损失补偿原则量的规定(一)以实际损失金额为限(二)以保险金额为限(三)以保险利益为限保险人的赔偿金额以三者中最小者为限。三、被保险人不能获得额外利益财产保险合同适用损失补偿原则,被保险人不能通过保险人的赔偿而获得额外利益,为了防止被保险人获得额外利益,在法律上和保险合同中要作以下规定:(一)超额保险中超额部分无效(二)重复保险分摊:一个投保人虽然可以将其同一保险标的及其利益,同时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险人投保同类保险,但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他从各个保险人处获得的赔偿金额总和不得超过起其保险财产的实际损失金额。(三)代位追偿: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被保险人从保险人处获得全部或部分赔偿后,应将其向第三者责任方享有的赔偿请求权转让给保险人。(四)如果保险标的受损后仍有残值,保险人要在赔款中作价扣除;或在保险人履行了全部赔偿责任后,被保险人将损余物资转给保险人所有。

第五节代位原则和分摊原则

代位原则和分摊原则是损失补偿原则的派生原则

一、代位原则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发生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后,依法或按保险合同约定取得对财产损失负有责任的第三者进行追偿的权利(权利代位)或取得对受损标的的所有权(物上代位)。

(一)权利代位(代位求偿权)subrogation

权利代位(代位求偿权):保险事故由第三者责任方所致,被保险人因保险标的受损而从保险人处获得赔偿以后,应将其向第三者责任方享有的赔偿请求权转让给保险人,由保险人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权利代位是遵循损失补偿原则的必然要求的结果。1、权利代位的产生条件(1)由于第三者的行为使保险标的遭受损害,被保险人依法或按合同约定对第三者责任方有赔偿请求权,(2)保险人已经向被保险人赔偿了保险金。2、权利代位的范围

保险人行使权利代位的范围,即其向第三者责任方求偿的金额,以其赔偿的保险金为限。3、第三者的范围界定保险人不得对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雇员行使代位求偿权,

4、权利代位中被保险人的义务被保险人有义务协助保险人向第三者责任方进行追偿,以维护保险人的利益。如在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