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西方关于学习与教学理论的主要派别一、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与程序教学(联结主义)
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与教学理论(认知主义)
三、奥苏伯尔的认知-接受学习与教学理论(认知主义)
四、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建构主义)
2/4/20231学习理论主要解答的问题
1、学习的结果(学习要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什么)
2、学习的过程
(为了实现学习的结果学生头脑中所进行什么样的信息加工活动)
3、学习的规律与条件(为了顺利进行学习的信息加工活动形成特定的结果所需要的条件)2/4/20232一、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与程序教学
<一>斯金纳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学习的结果:形成情境与反应的联系,使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中能作出相应的反应行为。学习的过程:通过强化使学习者建立情境与反应的联系。如何促进学习:连续接近法与强化程序的安排。
<二>斯金纳程序教学法
1、基本做法: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让学生按照由知识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伴随每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2、特点:
<1>小的步子
<2>积极反应
<3>及时反馈
<4>自定步调
<5>低错误率2/4/20233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与教学理论<一>布鲁纳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学习的结果:形成学科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
动物类别编码系统示例
吃东西动物呼吸
有翅膀能游泳鸟鱼会下蛋有鳃黄色黑色有利齿是可吃的金丝雀乌鸦鲨鱼蛙鱼会唱歌呱呱叫危险逆水游
2/4/20234
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与教学理论
<一>布鲁纳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学习的结果:形成学科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
学习的过程:是主动积极地进行类目化信息加工活动的过程。类目化活动就是将新知识形成新的类目,并将新类目纳入原有的类目编码系统中去。如何促进学习:类目化过程应该是自下而上,从具体到一般,从低层到高层。应该向学生提供较、较低层次的类目或事物,让他们去“发现”新的类目与类目关系。<二>布鲁纳教学理论主要观点
1、强调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作为教材,强调基本结构的早期获得.2、强调发现学习,让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2/4/20235
发现学习课例
教学内容:平方和公式学习者:二年级(8岁左右)。材料:积木块。程序:先向学生呈现一些由积木拼成的图形,告诉他们,大正方形是正方形,它的边长不知道,可以用x表示,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长方形的长边边长为x,短边边长为1。然后让学生用这些积木块搭成比x正方形更大的正方形,并要求儿童记下每个大正方形所需各种积木块的数量,儿童会搭出一系列正方形并进行记录。
1小方长方
1Xx2+2x+1=(x+1)(x+1)X长X
方大方
2/4/20236xx1x
布鲁纳发现教学中用的积木组合2/4/20237
学生会描述上图为“这个新拼正方形面积是一个大正方形的面积(x2
)加上两个长方形面积(1x+1x),再加上一个小正方形面积(12)。这时可以告诉学生有另一种表示新拼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即(x+1)(x+1)。学生很快会列出:x2+2x+1=(x+1)(x+1)x2+4x+4=(x+2)(x+2)x2+6x+9=(x+3)(x+3)x2+8x+16=(x+4)(x+4)
学生在发现规则后不需动手,只需要视觉表象就能列出方程式。最后当学生熟练掌握规则后,仅用符号就可以运算,在此基础上很容易进一步推出
a2+2ab+b2=(a+b)2
2/4/20238三、奥苏伯尔的认知-接受学习与教学理论<一>奥苏贝尔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学习的结果:形成学科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就是按层次的形式组织起来的诸多类属者,类属者即概念或观念,众多的类属者按照层次组织起来就是认知结构。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利用原来认知结构的已有观念,与新知识建立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从而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同化过程。如何促进学习:同化过程应该是自上而下进行,原有知识结构应该具有可利用性,清晰性与巩固性。<二>奥苏贝尔主要的教学论观点
1、强调教材要从一般到具体。
2、强调先行组织者的教学模式。2/4/20239
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接受法教学课例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概念程序:
1、提出先行组织者。(教师:同学们,我们准备学习“平行四边形”概念。我们过去已经学过了“多边形”概念,当多边形的边数是四的时候,则是四边形。今天所学的“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什么关系?)
2、呈现新知识结论。(板书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并作图)
3、找出同化新知识的原有观念。(教师请一位学生作出一个一般的四边形)
4、分析新知识与起固定作用的原有观念的联系与区别。(精确分化,融会贯通)(1、教师要求学生分析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相同之处:都是四条边组成的闭合图形;重点要求找出两者的不同点: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相互平行。2、教师提出:当四边形具有两组对边平行的性质时,它才是平行四边形,因此,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是上下位关系,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的一种,它们关系如下图。当不符合平行四边形特定规定的四边形,暂称为其他的四边形。)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其他四边形
5、将平行四边形知识放进知识系统。2/4/202310四、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与认知主义的主要分歧
学习的结果:传统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认知结构是按概括水平高低层次排列的高度结构化的知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结构不是层次结构,而是围绕关键概念而建构起来的网络结构的知识,既包括结构性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知识,
学习的过程:信息加工活动过程。传统的认知主义理论强调在学习相同知识的过程中,学习者所进行的信息加工活动应该是相同的。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信息加工活动是独特的、非一致的。学生从不同背景、角度出发,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通过独特的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自己关于知识的意义。
如何促进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强调同学间协作学习,主张教学要以师徒传授的方式进行。2/4/202311
四、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与认知主义的主要分歧
学习的结果:知识的网络结构。
学习的过程:独特的、非一致的信息加工活动,自我建构。
如何促进学习:强调自我探索,协作学习,师徒传授。
〈二〉建构主义教学论的基本观点基本思路:
<1>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2>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
<3>注重协作学习,提倡师徒式传授。
<4>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让学生自我探索。
主要模式:<1>随机通达教学设计
<2>支架式教学设计
<3>抛锚式教学设计
<4>自上而下教学设计2/4/202312抛锚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是建立在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之上的,确立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了一样)2/4/202313组成抛锚式教学策略的步骤(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4/202314(4)合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2/4/202315Example教学内容:学习数学统计与概率问题首先老师给学生展示这样一个故事“贾斯珀的朋友想帮助一属学校筹钱买新的摄像机,他的想法是开一个售货亭。他必须制定一个商业方案报给校长以获得项目贷款,所有的问题都围绕制定这个商业方案,包括使用统计调查来帮助他决定这个想法是否赢利。”老师抛出问题:如果你们是学校的一名学生,你们打算怎么做?老师将这个故事展示给学生,然后学生从中确定其中镶嵌着的问题是要“制定一个商业计划”(这个过程就是“抛锚”)。学生们制定了一个取名为“巨大轰动”的计划,学习内容和过程也随之确定。2/4/202316老师将这个计划拆分为如干个子问题,学生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要运用学校收集的数据抽样预测出计划是否赢利,有的学生采用分数解决这一问题,而另一些学生则用百分数来解决。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解决一步步复杂的子问题来达到最终计划的完成,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促进帮助下,反复利用有关资料,参与小组讨论与合作,为完成任务(制定最佳的商业方案)自觉进行探索,主动识别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与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方案,当学生们共享他们的方案时,大家就有了对数学统计与概率问题的深刻的理解。2/4/202317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抛锚式的教学教学策略借助于所抛的“锚”和为学生搭建的脚手架,试图使学生在类似真实背景知识的内容中学会思考,在接触大量知识概念的时候使学生能够识别和明确问题并系统搜索可能的解决方法。2/4/202318
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课例
教学内容:戊戌变法学习者:初中二年级学生程序:1、放甲午战争录象。提问: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由学生根据上网等方式查询到的材料进行分组讨论,各组代表回答。教师引出康有为公车上书。
2、提问:如果你是康有为,你会向皇帝提出什么改革方略?(小组讨论,部分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在屏幕上列出维新派的改革措施)
3、提问:谁会反对改革措施?为什么?然后请不同组的学生分别当维新派与顽固派对改革的合理性进行辩论。
4、屏幕放维新失败的录象,问:维新为什么失败?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回答,教师总结,在屏幕上列出原因。
5、提出思考问题:戊戌变法失败对我们有何启示?
6、放维新失败录象的结束语。
2/4/202319
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课例
教学内容:不等式学习者:小学高年级。程序:1、先发扑克牌,将学生按照花色分为4组。
2、提出情境任务,要学生到商场购物,购买5元1件、18元1件、7元1件的物品,每人尽可能接近但不能超过100元。
3、协作学习,要求小组讨论,提出多种购买方案。然后将各组的解答方法在黑板上呈现,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最佳方案。
4、总结:所有的方案都符合要求,即所用的钱都小于或等于100,或者倒过来,所给的钱都大于或等于买东西的钱,这就是不等式。
5、扩展:要求学生提出自己了解的不等式现象,键盘输入,通过计算机将各人意见全部呈现给每个学生,要学生分析哪些恰当,哪些不恰当。
6、总结不等式的定义。
2/4/202320第二节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概述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学习策略的有效教学2/4/202321一、学习策略概述(一)学习策略的含义1.学习策略是学习的程序、方法及规则;2.学习策略是学习的信息加工活动过程;3.学习策略是学习监控和学习方法的结合;4.学习策略就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2/4/202322本书认为:
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个人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一种抽象的、一般的方法。
2/4/202323首先,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均属于学习策略范畴;
其次,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的选择、组织和加工;
再次,学习策略是调节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高级认知能力,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会不会学的标志。2/4/202324一、学习策略概述(二)学习策略分类
1.单瑟洛的二分法
2.迈克卡的三分法
3.温斯坦的四分法2/4/202325单瑟洛的二分法分为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1.基本策略,直接操作学习材料的各种学习策略,主要包括信息获得、贮存、信息探索和应用策略,如记忆、组织、回忆。2.支持策略,用来帮助学习者维持良好的学习心态,主要包括计划和时间安排,注意的集中和自我监控。2/4/202326迈克卡的三分法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2/4/202327迈克卡的三分法1.认知策略复述策略:如重复、抄写、做记录、画线精细加工策略:如想象、口述、总结、做笔记、类比、答疑等;组织策略:如组块、选择要点、列提纲、画地图等。2/4/202328迈克卡的三分法2.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如设置目标、浏览、设疑等;监视策略:如自我测查、集中注意、监视领会等。2/4/202329迈克卡的三分法3.资源管理策略调节策略:如调节阅读速度、重新阅读、复查、使用应试策略等;时间管理:如建立时间表、设置目标等;学习环境管理:如寻找固定地方、安静地方、有组织的地方等;努力管理:如归因于努力、调整心境、自我谈话、坚持不懈、自我强化等;其他人的支持:如寻求教师帮助、伙伴帮助、使用伙伴/小组学习、获得个别指导等。2/4/202330温斯坦的四分法认知信息加工策略,如精细加工策略;积极学习策略,如应试策略;辅助性策略,如处理考试中的焦虑;元认知策略,如监控新信息的获得(英语阅读);2/4/202331二、认知策略(一)复述策略为了在工作记忆中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识记的策略。(二)精制策略(elaboration)(seeP136-137)为了使人们更好地记忆正在学习的东西而作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或者发生。(三)组织策略目的在于建构新知识点之间的内存联系,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方法。2/4/202332辨别是否精制策略有两个标准:精制必须是学生自己产生;精制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关联;2/4/202333三、元认知策略(一)元认知结构
1.元认知知识
2.元认知体验
3.元认知监控(二)元认知能力
1.元认知能力的实质
2.元认知能力的提高2/4/202334以下是属于哪类知识?“我懂得及时复习的效果好”“我知道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其他同学强”-----元认识知识是个体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关于认知的一般性知识。2/4/202335元认知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知识:(seeingP138)知人方面的知识,即所谓“知己知彼”,如对自己的智力、兴趣、记忆特点等的认识;知事方面的知识,如学生对不同课程内容的性质(图形的、文字的)、对学习材料的结构、逻辑性以及材料的呈现方式(视觉的、听觉的)的知识;知法方面的知识,如对不同学习材料应选用哪些有效的策略,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复习旧知识可采用哪些不同的方法等。2/4/202336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体验,是主体在从事认知活动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如:预感考试失败后产生焦虑预感学业成功后产生愉悦从成功的经验中获得心得从失败经验吸取教训,因此产生信心元认知体验直接影响着认识任务的完成情况,积极的元认识体验可以激发主体的认知热情,调动主体的认知潜能。2/4/202337元认知监控是指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将自己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而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包括制订计划、执行控制、检查结果、采取补救措施等基本环节。2/4/202338元认知能力实质和核心:元认知能力的核心是自我监控;它包括学习过程中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方法、管理时间、调节努力程度、执行计划、反馈与分析效果、采取补救措施等能力是否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和控制,是关于知识和技能获得效率的重要问题2/4/202339元认知能力的提高(阅读活动)让学生每天记学习日记增强学生对他人及自己认识过程的意识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质疑指导学生监控、评估自己的理解能力向学生提供练习与反馈的机会要求学生意识到与学习效果有关的四个因素
1.所学材料的性质特点、
2.学习者当前的知识与技能水平、
3.学习者当前的心理状态、
4.检验学习效果的标准与形式指导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反思(等一等、想一想、找一找、看一看、做一做)2/4/202340四、学习策略的有效教学(一)教学的原则
1.特定性;(适合于学习目标、学生类型)
2.生成性;(学习材料的重新加工,如写提要、提纲、图解要点之间的关系)
3.有效的监控;
4.个人效能感。(不能忘记成绩和态度之间的关系)(二)教学方法
1.采用“感受—自控训练法”
2.采用“控制+监视”的教学技术
3.讲解、示范、练习与反馈相结合的基本教学操作;2/4/202341第三节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概述认知风格与学习2/4/202342一、学习风格概述(一)学习风格的含义是指学习者所具有或偏爱的学习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相应的学习特征。(二)学习风格的分类
1.邓恩夫妇的分类
2.凯夫的分类
3.奈欣斯的观点2/4/202343邓恩夫妇的分类环境类要素:包括对学习环境安静或热闹的偏爱、对光线强弱的偏爱、对温度高度的偏爱、对坐姿正规或随便的偏爱情绪类要素:包括成就动机的强弱、学习坚持性的强弱、学习责任感的强弱、对学习内容组织程度的偏爱社会性要素:包括喜欢独立学习、喜欢结伴学习、喜欢与成人一起学习、喜欢与不同的人一起学习生理性要素:包括喜欢听觉/视觉/动觉刺激、学习时是否爱吃零食、清晨/上午/下午/晚上学习效果最佳、学习时是否喜欢活动2/4/202344凯夫的分类(P145)认知风格
1.接受风格;
2.概念化与保持风格。情感风格
1.注意风格;
2.期望与动机风格。生理风格
1.男性—女性行为;
2.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3.时间节律;
4.活动性;
5.环境因素。2/4/202345奈欣斯的观点感觉定向是指学习者主要是依赖于视觉、听觉还是与环境的触觉来学习反应风格是指学习者是单独工作最好,还是在一个组里工作最好;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还是一个观察者;是喜欢依赖教师,还是倾向于自主行动;对一个结论、作业、建议、指导是支持的,还是质疑的思维模式是指学生首先收集、积累材料,然后把它们组织到一种形式中,还是首先有一个总的轮廓,然后再去收集有关信息去证明这个概念。2/4/202346二、认知风格(cognitivestyle)与学习(一)场依存型——场独立型(二)沉思型——冲动型(三)齐平化型——尖锐化型(四)整体型——序列型(五)聚合型——发散型2/4/202347场依存型——场独立型由威特金提出,反映了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倾向性的差异它是被研究的最早、最多的一个领域,是认知风格的核心特征:是认知过程变量而不是认知内容变量;普遍性。不仅存在于直觉领域,而且存在于记忆、思维、问题解决以及人格领域;稳定性。(威特金1977年为期十年的追踪研究)中性,即无高低、好坏之分。2/4/202348场依存型——场独立型与学习的关系1、场独立型学习者偏爱自然科学,数学成绩较好,他们的学习动机以内在动机为主;善于运用分析的知觉方式;更倾向于冲动、冒险,凡是以个人的意志所决定,喜欢独立的学习活动;2、场依存型学习者则偏爱社会性学科,他们的学习更多地依赖外在反馈,对人比对事物更感兴趣;偏爱非分析的、笼统的或整体的知觉方式;表现较为谨慎、不愿冒险;倾向于进行小组学习;2/4/202349沉思型——冲动型由卡根等人提出,反映个体信息加工、形成假设和解决问题过程的速度和准确性“认知沉思型”,是指学习者在进行反应前进行沉思熟虑的思考,仔细考虑所有的可能性“认知冲动型”,是指学习者在简短地考察各种可能性后迅速地作出决定,因而常常出错2/4/202350沉思型——冲动型
与学习的关系沉思型学习者往往更易自发地活在外界要求下对自己的答案及理由作出解释。这是因为沉思者不急于作答,而是对问题中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作出深入思考后才会给出答案,他们对解题过程、环节及其依据较为清晰;冲动型学习者不易自发地作出解释,往往也是不周全、不合逻辑的。这是因为他们急于作答,对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把握不深、不全、缺乏严密的推理和论证过程;2/4/202351齐平化型——尖锐化型豪迈斯和加德纳首先用齐平化型——尖锐化型来描述在将信息“吸收”到个人记忆中时表现出的差异具有齐平化的个体倾向于将相似的记忆内容混淆起来,倾向于将知觉的对象,或从先前的经验中得出的相似事件联合起来具有尖锐化风格的个体倾向于不将记忆中的事件进行混淆,甚至可能夸大相似记忆内容之间的较小差异,从而能精确地回忆2/4/202352齐平化型——尖锐化型与学习的关系齐平化与尖锐化的两种记忆倾向,反映了学习者精确地或模糊地记忆并保持所接触的信息的能力尖锐化者优于齐平化者,前者能清晰地把握事件的细微差别,而后者则缩小新旧信息之间的差别尖锐化者能较好地回忆新旧学习材料,而齐平化者则将新旧东西不加严格地混杂一起塞托斯推弗诺研究发现,齐平化较多的是年幼学生的特征,而尖锐化较多的是年长学生的特征2/4/202353整体型——序列型由帕斯克提出的,反映了个体在知觉功能上的差异,与个性有重叠当向学生提供自由学习情境时,序列型学习者努力探索具体的材料,倾向于考察较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四川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心理咨询师(二级)职业技能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东聊城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5月7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C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材料性能测试技术考核试卷
- 制糖业市场占有率与行业消费者信任度分析考核试卷
- 病虫害防治与农业生态安全考核试卷
- 用户购买家电产品的动机研究考核试卷
- 2024年新疆乌恰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林地管理办法视频
- 施工组织设计 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方案
- 烟草公司2025招聘考试全真模拟笔试试题(综合能力测试卷)和答案解析
- 2025年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职业技能竞赛备考试题(附答案)
- 2024年国家机场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三级精神病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 组织架构调整与优化方案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惠民保发展模式研究报告2024
- 工地施工环保培训
- 人教版三年级英语单词分类
- 口腔门诊接待礼仪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