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
强制措施
基本知识点:⒈概述⒉拘传⒊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⒋拘留⒌逮捕2、重点及难点:
五种强制措施的概念、程序第一节
概述
一、强制措施的概念和特点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指公、检、法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或者剥夺的各种强制方法。特点:1、主体具有特定性
2、对象具有惟一性:
3、剥夺的权利具有人身性:
4、目的具有预防性
5、适用上具有法定性:
6、时间上具有临时性。
二、强制措施同刑罚、行政处罚的区别
1、法律性质和适用目的不同。
2、适用对象不同
3、适用条件不同
4、法律依据不同
5、有权适用的机关不同
6、适用时间不同
7、稳定性不同
三、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不同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的区别:
1、性质不同
2、适用对象不同
3、适用的条件不同
4、有权适用的机关不同
5、适用阶段不同
6、种类不同。
7、与判决的关系不同
注意:即使同一名称的强制措施,如拘留,在三大诉讼中都可适用,但在不同性质的诉讼中,适用主体、条件、期限、适用对象等都有很大不同。
三、强制措施的体系
在外国,一般将强制措施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第二类是对物的强制处分,如搜查、扣押等;第三类是对隐私权的干预,如窃听、采样等。我国刑诉法中的强制措施仅指对人身自由的限制性措施,对物的强制处分不在强制措施一章中规定,而在侦查一章中规定,对隐私权的干预问题,法律基本上没有规定。三、强制措施的体系
另外,还有两个相关问题,即公民的扭送和收容审查。
1、〈刑诉法〉“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通缉在案的;(三)越狱逃跑的;(四)正在被追捕的。”公民的扭送在本质上不属于强制措施,而只是配合公安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的一种辅助手段。2、收容审查制度已取消。四、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和应当考虑的因素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合法性原则。必要性原则。相当性原则。变更性原则。强制措施应当考虑的因素:1.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实施行为的社会危害性2.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或者进行各种妨害刑事诉讼的行为的可能性3.
公安司法机关对案件事实的调查情况和对案件证据的掌握情况。4.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个人情况。第二节
拘传
一、拘传的概念和意义(一)拘传的概念、特点拘传,指公、检、法对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它是我国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体系中最轻的一种。拘传的特点是:⑴拘传的对象是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⑵拘传的目的是强制就讯,而不是强制待侦、待诉、待审,因此拘传没有羁押的效力,在讯问后,应当将被拘传人立即放回。(二)拘传同人民警察法规定的留置的区别
《人民警察法》第9条“为维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并应当留有盘问记录。二、拘传的程序
1、公、检、法都有适用拘传的决定权和执行权
2、由案件经办人填写拘传报告书,拘传证(法院为《拘传票》)必须由负责人批准、签发
3、拘传应当在被拘传人所在的市、县内的地点进行,单位或户籍地与居住地不一致的,应当在单位所在地进行,特殊的可在户籍地进行
4、执行人员不得少于2人
5、被拘传人到案后写明到案时间,立即讯问
6、每次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个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拘留、逮捕的不得超过24小时王某被拘传案
被告人王某,男,26岁,某厂工人。由于不满自己的妻子叶某生下一个女儿,经常对其打骂,终于叶某不堪忍受丈夫对自己的虐待和羞辱,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自诉,要求追究王某的刑事责任,并判决双方离婚。区法院受理后,依法将起诉书副本送达了王某。王某恼羞成怒,更是变本加厉,无奈,叶某跑到法院寻求保护。承办此案的审判员谢某见状,十分气愤,于是,决定立即拘传王某,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发出警告。为此,谢填发了拘传票,由法警将王拘传到法院,然后关在法院的被告候审室内。第二天下午,审判员谢某对王泽进行了审问、批评,在王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不再殴打妻子后,将其释放。
审判员谢某对王采取的拘传措施是否合法?为什么?
第三节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
一、取保候审(一)取保候审的概念和种类概念: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检、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两种方式:一是保证人保证:又称人保,指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并出具保证书,保证被保证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不逃避和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保证方式。
有关人保的法律规定1、保证人的条件:《刑诉》(1)与本案无牵连
(2)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3)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4)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2、保证人的义务(1)监督被保证人遵守《刑诉》规定的义务(2)发现被保证人可能不履行义务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3)未及时报告的,经查证属实后,由县级以上执行机关对保证人处一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并将有关情况及时通知决定机关。(4)如果保证人与该被告人串通,协助其逃匿以及明知藏匿地点而拒绝向司法机关提供的,对保证人追究刑事责任。(5)对于附带民事诉讼,保证人还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有关财保的法律规定1、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一千元。2、取保候审保证金由县级以上执行机关统一收取和管理。3、没收取保候审保证金和对保证人罚款均系刑事司法行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二)取保候审的适用对象
一般情况:⒈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⒉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特殊情况:
⒈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⒉应当逮捕但正在怀孕、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⒊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不符合逮捕条件的,公安机关可决定取保候审;⒋提请批捕后,检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审核的;⒌移送起诉后,检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审核的;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不能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侦查、审查起诉、一审和二审期限内办结;⒎持有有效护照和有效出入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注:公安部《规定》“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和最高检《规则》“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三)取保候审的程序
1.取保候审的申请2.保证人和保证金3.取保候审的决定程序办案人员-办案部门负责人-三机关负责人4.取保候审的执行
《刑诉法》“由公安机关执行。”。5.取保候审的期间不得超过12个月。6.取保候审的撤销(四)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24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人民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多项规定:1、不得进入特定场所2、不得与特定人员会见或通讯3、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4、将护照等出入证件境证件、驾驶交执行机关保存江某被取保候审案
犯罪嫌疑人江某,男,68岁,农民,因装神弄鬼骗取钱财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拘留后公安机关发现其患有严重肺结核,经医院检查属实,需要隔离。公安机关遂做出取保候审决定,要求江某提供保证人。江某向公安机关提出由其弟做保证人。公安机关调查发现,江某之弟有一定资财,但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住处较多,行踪极不稳定,因此没有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
【问题】
1.本案中可否对江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2.公安机关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的做法是否正确?
3.若江某无法提供别的保证人,他还可通过什么途径被取保候审?
二、监视居住
(一)、监视居住:指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责令其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得离开指定的区域,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强制方法。
(二)、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同取保候审相同)
(三)、监视居住的决定机关与执行机关(同取保候审相同)
(四)、监视居住的期限: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五)指定居所适用对象:无固定住处的,或经过上一级公安检察机关批准的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的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指定居所不得是羁押场所或专门办案场所法律后果:二十四小时通知家属,被判处管制的,监居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判拘役、有期徒刑的监居二日折抵刑期一日(六)、被监视居住人的义务
1、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2、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3、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4、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
5、被监视居住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
6、将护照等出入证件境证件、驾驶交执行机关保存陆某被监视居住案
犯罪嫌疑人陆某因玩忽职守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于5月2日被监视居住。事隔不久,该地区发生系列抢劫杀人案,公安机关因警力不足,暂停陆某玩忽职守一案的侦查。直至11月7日,陆某委托的律师向公安机关提出监视居住已过法定期限,要求解除监视居住。公安机关审查后决定解除对陆某的监视居住,但未向他和所在单位说明。
【问题】
公安机关的哪些做法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第四节拘留一、拘留:是公安机关、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李某涉嫌盗窃案
某年3月6日晚21时许,一小偷窜入唐某的家,盗取了人民币3000元。第二天唐某发现自家被盗,急忙来到派出所报案,并提交了罪犯遗留在现场的一件衬衣。公安机关根据这一线索,找到了这件衬衣的主人李某。经询问,李某承认衬衣是自己的,但说这件衬衣在宿舍阳台上晾干时丢失了,不承认自己有任何犯罪行为。依查人员拘留了李某,并对李说:“现在没带《拘留证》,回去补一张给你。鉴于案情比较复杂,你没可能很快放出来,交代一下家里的事吧。”周围群众深感不平,“公安机关怎么就这样判了拘留?”“同村的小李上次在法庭上也被拘留了。”
【问题】
公安机关的拘留觉得到对吗?如何解释群众的话?
二、拘留的适用条件和适用对象(一)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适用拘留的条件和适用对象
1、适用条件《刑诉》80条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2、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适用拘留的对象(1)现行犯
(2)重大嫌疑分子
(二)检察院适用拘留的条件和对象《刑诉》
1、适用条件
(1)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2)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2、适用对象:犯罪嫌疑人
三、拘留的决定机关与执行机关
(一)拘留的决定机关《刑诉》1、只有公安机关、检察院有拘留的决定权
2、法院没有刑事拘留的决定权,但法院可以决定采取司法拘留(二)拘留的执行机关
1、拘留的执行权仅仅属于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
2、检察院没有拘留的执行权
3、法院不仅没有刑事拘留决定权,也无刑事拘留执行权。
四、拘留的程序
1、《拘留证》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的负责人签发
2、须由二人以上执行,出示拘留证
3、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涉及国家安全或恐怖活动而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4、公安机关或检察院对于各自立案侦查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五、拘留的期限
(一)公安机关
1、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1日至4日。检察机关在七日内作出决定。
2、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
(二)检察院
1、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14日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1日至3日。
(一)刑事拘留同行政拘留的区别(1)法律性质:刑事拘留诉讼过程的保障性措施,是诉讼行为,行政拘留是行政制裁;(2)法律根据:《刑诉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3)适用对象: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尚未构成犯罪的一般行为违法人;(4)羁押期限:一般不超过10日,案件重大、复杂的不超过14日,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拘留期限,不超过37日。1-15日(二)刑事拘留同民事拘留的区别
法律性质:预防性措施;排除性措施,法律根据:<刑诉法>;<民诉法>适用机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人民法院决定,法警执行适用对象: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实施了妨碍民事诉讼行为的所有人员,既包括当事人、诉讼参与人,又包括案外人。羁押期限:一般不超过10日,案件重大、复杂的不超过14日,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拘留期限,不超过37日;最长15日.与判决的关系:可以折抵刑期;与判决结果不发生关系。第五节
逮捕公安机关逮捕陈某案
陈某,三乡村村民,平日游手好闲,不无正业,但近日衣着光鲜,且频频向路人兜售电视机、手表等贵重物品,经群众举报,公安机关依法立案侦查,为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和销毁,隐藏证据,公安机关依法作出了监视居住的决定。陈某在监视居住期间,几次越墙逃跑,但都被公安机关及时发现,围追堵截之下将其抓回。鉴于犯罪嫌疑人上述的严重情节,公安机关决定变更强制措施,予以逮捕。
【问题】
公安机关的处理对吗?一、逮捕:指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发生社会危险,而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二、逮捕的条件《刑诉》
(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三要素)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
(三)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三、逮捕的决定或批准机关(一)公安机关无权独自决定逮捕(二)检察院的决定逮捕权和审查批捕权
1、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有权决定逮捕
2、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提请批准逮捕决定有权审查批准(三)法院有权决定逮捕
四、逮捕的执行权与执行程序
(一)逮捕的执行权《刑诉》
逮捕的执行权仅仅属于公安机关(二)逮捕的执行程序
1、出示逮捕证
2、执行逮捕人员不得少于2人
3、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4、二十四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公法双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盐城工学院《数字材质基础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护理职业学院《现代汉语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新型陶瓷材料》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土地整治与农业生产托管协议
- 长春建筑学院《空间效果图设计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星海音乐学院《中学音乐课课堂创新设计及模拟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民族大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全球变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呼吸内科质控体系构建与实施
- 年产2000吨电子级超高纯石英晶体材料制造项目报告表
- 2025年中小学暑假安全教育主题家长会 课件
- RFJ05-2009-DQ人民防空工程电气大样图集
- GB/T 31586.1-2015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1部分:拉开法试验
- 2023年冬雨季及夜间施工措施
- 康乐保造口产品课件
- 房屋无偿使用协议书范本(2篇)
- 技术研发中心职位职级管理制度(试行版)
- 辐射4代码大全(整合版)
- 机械密封的安装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