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 生活与哲学 L4探究世界的本质【含学案答案】_第1页
第一轮 生活与哲学 L4探究世界的本质【含学案答案】_第2页
第一轮 生活与哲学 L4探究世界的本质【含学案答案】_第3页
第一轮 生活与哲学 L4探究世界的本质【含学案答案】_第4页
第一轮 生活与哲学 L4探究世界的本质【含学案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政聚焦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9日(昨天)召开。会议将为明年经济发展勾勒出框架,因此也被坊间喻为“中国今年的最后一件大事”。这些举措能够体现所学哪些知识呢?知识体现经济:宏观调控(目标、手段)政治:政府职能(内容、作用、转变)文化:文化交流与传播哲学: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轮复习课复习目标

物质

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运动

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

规律

概念普遍性与特殊性

阅读教材P28页“星际穿越”是如何体现自然界物质性原理的?一、哲学的物质概念(一)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1、原理内容: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方法论要求:自然界的物质性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3、理解运用:(1)典型事例:正:进化论等反:各种神创论等(2)典型例题(见典题练习第一组第1题)

1.(2012·浙江·27)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②地理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A(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原理1.原理内容:(1)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存在来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PS:教材P30专家点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经济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人们既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3)PS: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方法论要求: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要求我们在认识社会、变革社会时要尊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哲学的物质概念(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原理3、理解运用:(1)名言事例:名言: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恩格斯事例:

正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流转制度

反面: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4.(2012江苏卷2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

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典型例题(见典题练习第一组第4题)A(三)物质的概念1、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理解:(1)主要特点:(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其它属性)运动性、可知性、永恒性等(2)区分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①区别:特性、存在状态

②联系: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3)注意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①区别:

客观实在是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②联系:

客观存在=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一、哲学的物质概念(三)物质的概念3、运用:(1)名言: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6.(2014年广东卷34)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雾与霾常常相伴而生,但是二者在相对湿度、边界特征、日变化等方面有区别。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B.对雾与霾的分析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C.哲学不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D.雾与霾定义的差异决定了二者本质的区别(2)典型例题:(见典题练习第一组第6题)B小结: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1.原理内容: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2.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PS: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均可: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一、哲学的物质概念二、哲学的运动概念(一)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原理1.运动概念: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一)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原理

3.理解运用:(1)名言典故:

正面: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恩格斯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反面: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毕尔生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黑格尔

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柏格森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11.(2011浙江27)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溶盐浓度保持稳定。这表明()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典型例题:(见典题练习第一组第11题)B(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原理1、静止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2、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1)原理内容:

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②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方法论要求:

①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反对不变论和相对主义、诡辩论。二、哲学的运动概念(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原理

3.理解运用:(1)名言典故:正面: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王夫之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之中——赫拉克利特反面:

刻舟求剑;飞矢不动;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僧肇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9、(2014高二下学期期末四校联考52题)材料:人口政策在人口再生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各个国家都力求制定能符合本国实际的、反映客观规律要求的科学的人口政策。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初步形成了“晚、稀、少”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入80年代以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强调除特殊情况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胎;进入到21世纪后,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形势的变化,2013年1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强调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同意启动实施“单独二胎”的政策。

结合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与完善,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9分)(2)典型例题:(见典题练习第二组第9题)

①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之中,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随着经济社会情况的不断变化,我国的人口政策也必须不断调整与完善。(2+1分)②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政策总体上坚持的是有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2+1分)③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与完善说明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1分)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

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客观的≠人强加≠神旨天命

三、物质运动的规律笔记归纳因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

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客观的≠人强加≠神旨天命确定不移,反复出现≠偶然的、易变的笔记归纳因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

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客观的≠人强加≠神旨天命内在根本性质≠现象确定不移,反复出现≠偶然的、易变的笔记归纳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规律的特点▲②普遍性①客观性无视或改造/改变/消除/消灭规律[易错点]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的认识运动也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违背规律必然遭到惩罚规律客’与普’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方法论要求】规律规则不同点含义性质联系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人制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客观的、普遍的、不能创造和废止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废止规律决定规则,规则反映规律。正确、合理的规则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人可以认识、把握和利用规律3、▲客观规律和人的关系【分层、对应】(1)原理:规律具有客观性与普遍性→方法论:(2)原理: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方法论:(3)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正反】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要坚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方法论:[或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L4小结:运动物质静止承担者固有的根本属性存在方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规律客观性尊重规律+认识、利用规律普遍性第一组答案1-5ADDAA6-10BBACA11-15BBBAD16-20DDCCC21.①人类发展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22.(1)①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经济不景气时,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美日韩的例子也说明了该推断有一定合理性。②规律是事物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经验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不同于规律。把有限的经验提升为普遍的规律,是不严谨的。1-5DBBBB6-8ABC9、(1)(9分)①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之中,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随着经济社会情况的不断变化,我国的人口政策也必须不断调整与完善。(2+1分)②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政策总体上坚持的是有计划生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