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绿色有机合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75c503755000f51deea3d43669e1e1/a275c503755000f51deea3d43669e1e11.gif)
![第四章绿色有机合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75c503755000f51deea3d43669e1e1/a275c503755000f51deea3d43669e1e12.gif)
![第四章绿色有机合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75c503755000f51deea3d43669e1e1/a275c503755000f51deea3d43669e1e13.gif)
![第四章绿色有机合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75c503755000f51deea3d43669e1e1/a275c503755000f51deea3d43669e1e14.gif)
![第四章绿色有机合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75c503755000f51deea3d43669e1e1/a275c503755000f51deea3d43669e1e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绿色有机合成4.1高效化学催化的有机合成4.1.1固体酸催化的有机合成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杂多化合物催化剂高分子酸性催化剂4.1.2固体碱催化的有机合成概述固体碱制备方法应用4.1.3离子液体催化剂概述离子液制备方法应用Bronsted酸碱理论酸碱质子理论(Brönsted--Lowry酸碱质子论,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是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和英国化学家汤马士·马丁·劳里于1923年各自独立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该理论认为:凡是可以释放质子(氢离子,H+)的分子或离子为酸(布朗斯特酸),凡是能接受氢离子的分子或离子则为碱(布朗斯特碱)。按照酸碱质子理论,属于酸的有:HCL、HAC、NH4-、[AL(H2O)6]、H2PO4-、HPO42-等。属于碱的有:NH3、[AL(H2O)5OH]2+、CL-、AC-、HPO42-、PO43-等。同时还可以看出,酸和碱是统一在对质子的关系上:酸放出质子后变成了碱,而碱接受质子后就变成了酸。为了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常把酸碱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共轭酸碱对。根据酸碱的质子理论,容易放出质子(H+)的物质是强酸,而该物质放出质子后形成的碱就不容易同质子结合,因而是弱的碱。换言之,酸越强,它的共轭碱就越弱;反之,碱越强,它的共轭酸就越弱。Lewis酸碱理论布朗斯特酸碱理论概念的核心系于分子或离子间的质子转移,显然无法对不涉及质子转移,但却具有酸碱特征的反应做解释.这一不足在布朗斯特概念提出的同年由美国化学家路易斯提出的另一个更广的酸碱概念所弥补,但后者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在化学界产生影响.酸碱电子理论(theelectronictheoryofacidandalkali),也称广义酸碱理论、路易斯(lewis)酸碱理论,是1923年美国物理化学家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LewisGN)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它认为:凡是可以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酸;凡可以提供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为碱。这种理论包含的酸碱范围很广。常见的Lewis酸:⒈正离子、金属离子:钠离子、烷基正离子、硝基正离子⒉受电子分子(缺电子化合物):三氟化硼、三氯化铝、三氧化硫、二氯卡宾常见的Lewis碱:⒈负离子:卤离子、氢氧根离子、烷氧基离子、烯烃、芳香化合物⒉带有孤电子对的化合物:氨、氰、胺、醇、醚、硫醇、二氧化碳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固体超强酸:指比100%硫酸的酸强度还高的固体酸。
H0<-11.93,H0越小,酸度越大。固体超强酸分类金属氧化物负载硫酸根型SO42-/MxOy强Lewis酸负载型,如BF3/石墨其他类型:如杂多酸型、分子筛型及高分子树脂型等催化活性高、不腐蚀设备、耐高温且可重复使用,适用于所有强酸催化反应。通过物理化学吸附作用结合,存在活性组分溶脱和卤离子腐蚀设备问题,且不适合较高温度使用。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MxOy固体超强酸的制备(1)沉淀浸渍法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制备SO42-/MxOy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及原料价格低等优点。包括直接沉淀法、均匀沉淀法和共沉淀法。
具体方法:将合适的金属氧化物与碱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和焙烧得到金属氧化物,再经硫酸溶液浸渍、过滤和焙烧获得固体超强酸。
沉淀剂:碱或羟胺,pH=9~11。TiCl4稀氨水Ti(OH)4白色沉淀抽虑、洗涤、干燥、粉碎TiO20.5mol/L硫酸浸渍12h500℃活化3hSO42-/TiO20.5mol/L硫酸浸渍12h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MxOy固体超强酸的制备(2)溶胶-凝胶法
方法:将有机金属盐分散在溶液中,经水解形成活性单体,单体聚合成溶胶,陈化后得凝胶,最后干燥、焙烧制得金属氧化物,再经硫酸溶液浸渍、焙烧制得固体超强酸。
特点:制得的催化剂比表面积大,催化剂颗粒均匀。但制备周期较长,一般几天或几十天,且催化剂制备成本高。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MxOy固体超强酸的制备(3)固相合成法
特点:具有设备和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易控制、产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但产品粒度不均一,且易团聚,从而影响催化剂的酸度分布和活性。
方法:将金属盐和金属氢氧化物按一定比例混合,焙烧得到相应的金属氧化物的固体超强酸。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应用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已经在很多反应中得到具体应用:烷基化反应酯化反应酰基化反应低聚反应缩醛和缩酮反应异构化反应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分子筛是指能在分子水平上筛分物质的多孔的无机硅铝酸盐的聚合物,它包括天然沸石和人工合成分子筛两类。天然沸石共有50多种,代表物为:丝光沸石和天然层柱状硅铝酸盐(蒙脱土)。人工合成分子筛有170种以上,工业上应用的有:ZSM-5、SAPO等。绝大部分用于固体催化剂,如精细化工、石油炼制、气体净化及特种材料制备等。人工合成分子筛是现代化工中应用最广泛的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沸石分子筛的分类(十个族)方沸石族钠沸石族片沸石族钙十字沸石族丝光沸石族菱沸石族八面沸石族浊沸石族Pentasil族(ZSM-5和ZSM-11)笼形物族(ZSM-39)分子筛催化剂沸石分子筛的结构特征基本结构单元为:由中心原子T所组成的四面体。T:Si、Al、Ti、Fe、V、B、Ga、Be、Ge等。沸石分子筛是由多个TO4四面体连接而成的。分子筛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沸石分子筛的结构特征通过氧桥相互连接的四面体形成了具有不同结构的二级单元结构。二级结构单元通过氧桥进一步连接形成笼结构。沸石晶体内部孔笼之间形成的许多通道,称为孔道。沸石的孔径:沸石主孔笼的最大多元环窗口尺寸。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的特点沸石分子晒的特征孔尺寸使得它对反应物能选择性地吸收。沸石分子筛的特定的孔道结构直接影响着反应系统物质的扩散行为。沸石分子筛具有酸性。沸石分子筛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催化剂无毒,对环境无害,对设备无腐蚀。分子筛催化剂因此,沸石分子筛是一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固体酸催化剂。沸石分子筛酸中心的产生途径及催化作用原理沸石分子筛脱阳离子形成酸中心;沸石分子筛与多价阳离子交换形成酸中心;沸石表面上的氧离子和阳离子的表面扩散导致O—H键解离,使沸石分子筛的酸性增强。分子筛催化剂沸石分子筛经阳离子交换后产生的Bronsted酸中心,或是再经脱水产生的Lewis酸中心均可作用于反应物形成碳正离子,并按碳正离子机理进行催化转化。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分子筛催化剂(1)溶胶-凝胶法(2)气相转移法(3)干胶法(DG法)
最原始的合成方法,将可溶性铝盐、可溶性硅酸盐在强碱作用下形成活性凝胶,再加热陈化可得沸石结构。并可通过季铵盐类模板剂调控沸石孔结构:
将合成的原料制成凝胶,置于反应器中部,釜底加入一定量的有机胺和水作为液相部分,反应过程中凝胶在有机胺和水的作用下转化为沸石分子筛。
将分子筛的合成原料与有机模板剂一起配成干胶,然后使干胶在水蒸气作用下形成沸石分子筛。该法可用于常规分子筛的合成,还可用于制备分子筛膜和分子筛成型体。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分子筛催化剂(4)水热合成法使用最广泛的合成沸石分子筛的方法。合成方法包括两个过程:硅铝酸盐水合凝胶的生成水合凝胶的晶化A、聚硅酸盐和铝酸盐的再聚合B、沸石的成核C、核的生长D、沸石晶体的生长及二次成核组成表示:xM2O·Al2O3·ySiO2·zH2O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分子筛催化剂(4)水热合成法主要原料:水热合成分子筛的一般过程:沸石分子筛的制备工艺和条件分子筛催化剂(1)A型分子筛化学组成通式:Na2O·Al2O3·2SiO2·5H2O合成原料:水玻璃、铝酸钠、NaOH和水。工艺流程:沸石分子筛的制备工艺和条件分子筛催化剂(2)β型分子筛是热稳定性好、酸性强的重要分子筛品种,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和化学工业领域。合成过程如下: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NaClKClH2O搅拌溶解水溶液SiO2NaOH铝酸钠H2O搅拌10min稠状物晶化15~20h(135±1)℃粗产物降至室温高速分离水洗pH=970~80℃干燥过夜目标产物(粒径0.1~0.3μm)Na0.90K0.62(TEA)7.6[Al4.53Si59.47O128]组成沸石分子筛的制备工艺和条件分子筛催化剂(3)ZSM-5分子筛是高硅分子筛的代表,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强酸性、水热稳定性和憎水亲油的性质。孔尺寸适当(0.5~0.6nm),具有良好的择形选择性。合成过程如下: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NaOHH2O搅拌溶解硅酸室温振荡1h100℃,16h胶态晶种铝酸钠NaOHH2O搅拌溶解硅酸室温振荡1h胶态晶种振荡1h180℃,40h过滤、洗涤、干燥产品沸石分子筛的制备工艺和条件分子筛催化剂(4)磷铝分子筛是利用性质类似硅的元素磷部分取代沸石骨架中的硅,构成沸石骨架所形成的微孔分子筛,属杂原子分子筛。由铝氧四面体和磷氧四面体构成,一般表示为(AlPO4)n组成表示:xRAl2O3·(1.0±0.2)P2O5·yH2O(R-模板剂)孔径:0.5~1.0,目前已合成出60多种磷铝分子筛。合成方法:水热晶化法合成。
将等物质量的活性水合Al2O3和磷酸在水中混合生成磷酸铝凝胶,加入有机胺模板剂,搅拌均匀放入衬聚四氟乙烯高压釜中,125~200℃晶化得到分子筛晶体,该晶体在400~600℃下焙烧的磷铝分子筛。分子筛催化剂的应用分子筛催化剂在酸催化反应、氧化反应、烷基化反应、酰基化反应、硝化反应及氨化反应等得到广泛的应用。分子筛催化剂杂多化合物是杂多酸及其盐类的统称。杂多酸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无机含氧酸缩合而成的复杂多元酸。杂原子(P、Si、Fe、Co等)与配位原子(Mo、W、V、Nb、Ta等)按一定的结构通过氧原子配位桥链组成一类含氧多元酸。杂多盐是指杂多酸中的氢部分或全部被金属离子或有机胺类化合物取代所生成的物质。固态的杂多化合物是由杂多阴离子、阳离子和结晶水等组成的三维结构(也称二级结构)。杂多化合物催化剂杂多化合物大致可分为五类:Keggin结构,如H3PW12O40Anderson结构,如[TeMo6O24]6-Silverton结构,如[CeMo12O42]8-Wangh结构,如(NH4)6MnMo9O32Dawson结构,如K6P2W18O62杂多化合物催化剂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种类杂多酸、杂多酸盐及它们的负载型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主要性质杂多化合物具有强的Bronsted酸性。杂多化合物极易溶于水和一般的有机溶剂,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杂多化合物的酸性可通过改变阴离子组成元素、成盐及负载等方式进行设计和调控。杂多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杂多化合物适用于均相或非均相反应系统。杂多化合物催化剂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杂多化合物催化剂(1)杂多酸催化剂制备A、酸化法:将杂原子含氧酸与多原子含氧酸或多原子氧化物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加热回流1-12h,将混合液酸化,再用乙醚萃取或结晶析出可制得杂多酸。B、离子交换法:将杂多酸盐的水溶液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使盐中的金属离子与H+发生交换,流出液即为杂多酸溶液,再萃取或结晶制得粉末状的纯杂多酸。C、降解法:通过控制杂多酸溶液的pH值,使杂多阴离子发生部分降解,获得含有较少多原子的杂多酸。D、电渗透法:新发展的杂多酸的制备方法之一。在由阳离子交换树脂隔开的阳极箱和阴极箱构成的电渗透器中进行。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杂多化合物催化剂(2)杂多酸盐催化剂制备A、杂多酸部分中和法:向杂多酸的饱和溶液中滴加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离子的饱和溶液,可直接得到杂多酸盐。B、研磨固相反应法:利用固相反应不适用溶剂的优点可进行纳米杂多酸盐的合成,磷钼酸铵的合成方程式如下: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杂多化合物催化剂(3)负载型杂多化合物催化剂制备主要载体:活性炭、SiO2、MCM-41、离子交换树脂及炭化树脂等A、浸渍法(常用):将定量的载体浸入已知浓度的杂多酸溶液,加热回流一定时间后,经过滤、水洗和烘干,再于一定温度下活化即可制得负载型催化剂。B、溶胶-凝胶法:正硅酸乙酯在酸性条件和杂多酸存在下水解形成SiO2溶胶,SiO2溶胶经凝胶化和干燥形成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
此法杂多酸负载比较牢固,但酸度低于浸渍法。C、水热分散法:将载体与已知浓度的杂多酸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不锈钢热压釜中,于90-110℃处理一定时间(24h),将所得的湿润固体迅速除水,研磨均匀后在110-120℃下干燥,再在给定温度下焙烧后得到催化剂。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应用杂多化合物催化剂已经在很多反应中得到具体应用:烷基化反应酯化反应缩合反应硝化反应水合反应聚合反应杂多化合物催化剂高分子酸性催化剂:是指在交联结构高分子上带有磺酸基的离子交换树脂,RSO3H(R为高分子基体)如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全氟磺酸树脂。特点:工艺和设备大大简化,只需过滤即可分离。选择性高。易于实现连续化生产。腐蚀性小,对设备材质的要求不高。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三废”少。高分子酸催化剂高分子酸性催化剂的主要性质高分子酸催化剂1、交换量交换量是表征树脂酸性强弱的重要指标。它是指单位质量或体积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中全部磺酸基团的数量,以mmol/g或mmol/mL表示。测定方法:Qs’为阳离子交换树脂湿基强酸基团交换容量,mmol/g;
cNaOH为NaOH标准溶液浓度,mol/L;
V为滴定浸泡液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为空白溶液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为树脂样品的质量,g。高分子酸性催化剂的主要性质高分子酸催化剂2、粒度3、孔结构4、稳定性离子交换树脂一般为球状颗粒,粒径0.30-1.20mm。树脂粒度常以标准筛目数表示:粒径(mm)=16/筛目数离子交换树脂的孔分两类:凝胶孔:树脂中大分子链间的距离,不是正真的孔,还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一般物理方法难以测定。大孔:真正的毛细孔,可用低温氮气的方法测定。
是指其在外力、热和化学作用下变化的情况,主要包括机械强度、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直接与树脂使用寿命有关。
高分子酸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高分子酸催化剂1、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悬浮聚合法合成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微球
主要包括悬浮聚合反应过程和磺化反应过程。共聚物微球的磺化反应高分子酸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高分子酸催化剂2、全氟磺酸树脂(Nafion-H)的制备方法高分子酸性催化剂的主要应用高分子酸催化剂1、烷基化反应2、酰基化反应3、缩合反应Nafion-H/SiO2对苯与丙烯的烷基化反应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
各种离子交换树脂对苯甲醚和乙酸酐的反应均有较好的活性,产物选择性100%,
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AmberlystIR-120催化下,丙酮经缩合、脱水、加氢生成甲基异丁基酮,已实现工业化。固体碱定义:能使酸性指示剂改变颜色或者能化学吸附酸性物质的固体是指具有接受质子或给出电子对能力的固体物质优点:活性高、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易分离,可循环使用等。应用:在氧化、氢化、还原、加成等典型有机反应中得到广泛应用。可成为新一代环境友好催化材料。固体碱催化有机合成概述固体碱分类:固体碱有机固体碱有机/无机复合固体碱无机固体碱指端基为叔胺或叔膦基团的碱性树脂类物质,如端基为三苯基膦的苯乙烯和对苯乙烯共聚物。具有制备简单、碱强度分布范围宽、热稳定性好等优点,是固体碱催化剂的主要品种。固体碱催化有机合成概述是指负载有机胺或季铵碱的分子筛,其活性是提供孤对电子的氮原子或OH-,具有活性组分不流失、碱强度均匀的优点,但不适用于高温反应。无机固体碱种类:无机固体碱金属氧化物型无机固体碱水滑石类无机固体碱负载型无机固体碱指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碱活性是表面吸附水后产生的羟基和带负电的晶格氧。碱性随碱金属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加;煅烧温度高,碱性强;碱性:碳酸盐>氢氧化物>乙酸盐。载体:Al2O3、分子筛、活性碳、MgO、CaO、TiO2等。负载的先驱物:碱金属、碱金属氢氧化物、碳酸盐、硝酸盐、乙酸盐等。固体碱催化有机合成概述水滑石类材料是层状氢氧化物,结构式[M12+M23+(OH)2(X+1)](A1/mm-)·nH2O,M1为Mg、Zn或Ni,M2为Al、Cr或Fe,Am-为Cl-、CO32-等。固体碱的制备方法固体碱的制备方法:浸渍法、共沉淀法、水热处理法、离子交换法等。1、水滑石类无机固体碱的制备共沉淀法制备:在含有金属盐的溶液中加入沉淀剂,生成难溶的金属水合氢氧化物或凝胶,并在沉淀条件下进行晶化,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得LDHs。2、负载型无机固体碱的制备固体碱的制备方法A、共沉淀法制备Mg(Al)O固体碱载体:将硝酸镁和硝酸铝的水溶液滴入含碳酸钠和NaOH水溶液的三口瓶中,搅拌反应,60℃保持1h,冷却,过滤洗涤后将产品100℃下烘16h,450℃下焙烧12h,破碎取12·30目颗粒。例如:负载磺化酞菁钴(CoPcS)无机固体碱的制备B、混合法制备MgO/Al2O3固体碱载体:将粉末状MgO和Al2O3研磨均匀,加入适量水后压成条状,在100℃下烘8h,200℃下焙烧8h,破碎取12·30目颗粒。C、活性组分CoPcS的负载:采用浸渍法。将一定量的CoPcS溶解在无水甲醇中,浸渍Mg(Al)O或MgO/Al2O3固体碱载体24h,真空下脱甲醇,即得:Mg(Al)O-CoPcS或MgO/Al2O3-CoPcS固体碱催化剂。固体碱的应用1、烷基化反应2、脱氢反应1、什么是离子液体?离子液体离子液体由有机阳离子与无机阴离子构成,在室温下呈现液态的盐类物质。典型阳离子咪唑阳离子吡啶阳离子季磷盐阳离子季铵盐阳离子典型阴离子[AlCl4]-[CF3COO]-[CF3SO3]-[BF4]-[PF6]-[(CF3SO2)2N]-第一阶段离子液体第二阶段离子液体2、离子液体的性能特点离子液体低熔点蒸汽压几乎为零液程宽:>200℃密度、酸度、黏度、溶解性等性能的可设计性宽电化学窗口高热稳定性良好的溶解能力离子液体3、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举例说明)季铵化反应通过阴离子交换,可获得功能各异的离子液体[PF6]-X-疏水性、低热稳定性阴离子交换[BF4]-[(CF3SO2)2N]-……良好溶解性,高电导率高电导率、更低熔点闻立新,常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吴建一,屠晓华等,中国发明专利,2010吴建一,屠晓华等,化学研究与应用,2010溶解度法离子液体4、离子液体的应用催化、有机合成、电化学、纳米技术、功能材料、分离工程、清洁能源、生命科学等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反应介质提高催化活性提高选择性酶催化提高催化剂稳定性离子液体两相系统产品分离更加便捷
离子液体替代可挥发性有机溶剂催化反应更加清洁离子液体4、离子液体的应用(举例1)
IL+substrateBMImBF4中的固碳反应Chem.Commun.2002,ByYDengetal反应在室温及大气压进行无其他支持电解质及协同催化剂离子液体4、离子液体的应用(举例2)AqueousphaseH2O-H2O2IL+cat+benzeneCat+IL+benzeneH2O2phenolH2O-phenolIL+catalyst离子液体/水两相系统示意图phenolreusedAt50℃for6.0h,C6H6/H2O2=1,GreenChem,2003,byY.Dengetal.接近100%的高选择性离子液体/水两相系统可回收利用离子液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离子液体即可作溶剂,也具有催化功能,可以应用在烷基化、酰化、氧化、还原、异构化、酯化和羰基化等反应中。离子液制备方法1、一步合成法2、两步合成法包括酸碱中和和季铵化法,具有操作经济简便,产品易纯化,无副产物的优点。先通过季铵化制得目标阳离子的卤盐([阳离子]X),再用目标阴离子Y-置换出X-,得目标离子液体([阳离子]Y)。4.2生物催化的有机合成4.2.1概述4.2.2酶催化的基本原理锁钥学说诱导契合学说酶的催化机理4.2.3生物催化剂的主要种类4.2.4生物催化反应的典型工艺有机合成发展方向之一:高选择性、高专一性。生物催化具有此特点。酶催化有机合成优点:酶是非常高效的催化剂。酶是环境友好的。酶作用条件非常温和。酶可以彼此相容。酶催化作用的底物和环境较广。酶的适用范围广。酶具有高度选择性。生物催化有机合成概述锁钥学说FischerE在1894年提出:酶与底物之间结构上有严格互补关系,像锁和钥那样机械相互作用,底物结构有微小变化,酶不能起作用。缺陷:酶的结构是刚性的,与实际不符。诱导契合学说Koshland在1958年提出:保留底物与酶的互补概念,但认为酶具有精细和柔软结构,与底物是动态契合。酶的催化机理酶与其他催化剂一样,仅可通过降低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生物催化剂的主要种类生物催化反应的典型工艺酶法生产L-氨基酸氨基酰化酶拆分底物酰基氨基酸生成L-氨基酸。4.3氟两相系统的有机合成4.3.1氟两相系统的反应原理全氟溶剂(perfluoroussolvent):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全部被氟原子取代的烷烃、醚和胺。全氟溶剂特点:密度大于普通有机溶剂。无色、无毒,热稳定性好,是新兴绿色溶剂。是气体的极好溶剂,能溶解大量的H2、O2、N2、CO2等。对普通有机溶剂和有机化合物溶解性很差。氟两相系统反应原理氟两相系统(fluorousbiphasesystem,FBS):一种非水液-液两相反应系统,即普通有机溶剂+全氟溶剂。4.3.2氟两相系统的应用实例1、Friedel-Crafts反应2、Diels-Alder反应4.4相转移催化的有机合成4.4.1概述相转移催化(phasetransfercatalysis,PTC)利用特定的催化剂促使或加速分别处于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过程。相转移催化优点:反应速率快,时间短副反应少,产物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溶剂价格便宜,无毒易回收,或直接以反应物为溶剂相转移催化剂价廉易得工艺简单,产品纯度高4.4.2相转移催化反应原理常用相转移催化剂:季铵盐、冠醚PTC提供亲脂性阳离子,使反应物的阴离子从水相迁移至有机相反应,生成产物。4.4.3相转移催化反应的应用1、医药合成2、农药合成亚甲基烷基化的氨基酸制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物理课件-平面镜成像微
- 《广告法基本培训》课件
- 《超级发廊管理》课件
- 质量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资本积累》课件2
- 公共关系练习题练习卷附答案
- 环境监测初级复习试题有答案
- 《DSCDMA信令流程》课件
- 《积极维护人身权》课件
- 《高技术概论》课件
- 304不锈钢管材质证明书
- 民用机场不停航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 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教学平台课件
-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案例ppt课件
- 优秀教材推荐意见(真实的专家意见)
- 新教科版2022年五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船的研究》全部PPT课件(共7节)
- QTD01钢质焊接气瓶检验工艺指导书
- 辛弃疾生平简介(课堂PPT)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全册英语单词默写直接打印
- 《炉中煤》课件.ppt
-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分标准(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