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单细胞真核生物生长周期短,出芽生殖,增殖速度快还可以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研究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判断细胞的死活(探究膜的透性)
(2)在理想的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
”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
”型曲线。空间温度JS1.实验原理(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
、pH、
等因素的影响。1、首先在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2、每天取样的时间要尽量保持相同,并做到随机取样3、若取出的液体中酵母菌密度过大,需稀释到一定倍数。4、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板上,将培养液滴于盖玻片的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5、用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应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类似于“样方法”)6、本实验中是有由对照组的,除了设置养料或温度等条件不同形成对照外,接种的酵母菌要等量。7、计数时要注意盖玻片和培养液的放置先后顺序,盖玻片在前,培养液在后。计数室计数室(中间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体积为______mm3,合_________mL。1mm0.11×10-4血球计数板:
一种用来对较大的单细胞微生物等计数的仪器计数室计数室分为25中格(双线边)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计数室是由___________个小格组成25×16=400第3节群落的结构假如你是一个养鱼(鲤鱼)专业户,你特别关心的是:鲤鱼种群的数量的变化那么是不是就可以置其他生物于不顾了呢?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种群,还要把不同种群放在一起来研究。这些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什么系统?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思考1:下列能构成群落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木植物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D一、群落的概念要点:1.一定的自然区域2.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3.包含这里的各种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例2、农贸市场上有新鲜的白菜,大蒜,活鸡,鱼,以及附着在上面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A.种群B.群落
C.生态系统D.以上都不是D
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研究池塘群落
种群种类
优势种群种间关系群落演替
空间结构
种群位置
范围和边界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预测性别比例种群密度迁入率出生率--迁出率死亡率++年龄组成衰退型增长型稳定型一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特别是增长三、群落的物种组成: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极地苔原1、物种的组成这些群落的不同是靠什么来区别的?: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的物种数目的多少如何来衡量?2、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①热带——两极物种丰富度减少②海拔高度增加物种丰富度减少③随水深增加物种丰富度减少武夷山
西伯利亚低等植物
840种
低等植物
670种
高等植物
2888种
高等植物
139种
动物
5000种
动物
1000种
脊椎动物
475种
优势种群落中各物种的数量随保持动态平衡,但数量并不等同。(数量多,在群落中起主要作用)不同群落,优势种不同1、种内关系三、群落中生物之间的关系2、种间关系
种内互助:蜜蜂、蚂蚁等意义:有利于群体取食、御敌、生存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食物、空间、水分、养料等也会发生斗争思考:为什么田间的植物种植不能过密?反映种间关系的实例1、草履虫的培养实验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大草履虫灭亡。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大草履虫处于劣势。食物相同,起初两者数量较少,食物充足,两者种群数量均增加。资料分析天数种群数量双小核草履虫大草履虫天数种群数量大草履虫双小核草履虫如何解释实验结果?四、种间关系竞争1、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CAB生物数量生物A生物B生物A生物B1)势均力敌型2)力量悬殊型生物数量①能量关系图
②数量关系图
:同步性变化此消彼长你死我活资料2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研究1845185518651875188518951905191519251935
年份雪兔猞猁种群数量/千只雪兔猞猁猞猁数量雪兔数量猞猁数量雪兔数量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猞猁数量雪兔数量猞猁数量雪兔数量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捕食2、捕食①定义: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注意:同种生物的成体以幼体为食,不是捕食关系,而是种内斗争。捕食不只是动物之间,动物以草为食,亦是捕食关系。肉食植食捕蝇草猪笼草能量关系图AB生物B捕食生物A生物数量时间数量关系图生物A生物B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不同步变化被捕食者:数量多、先增加、先减少者捕食者:数量少、后增加、后减少者(被捕食者)(捕食者)被捕食者与捕食者相互制约双方的数量,被捕食者不会被(捕食者)淘汰竞争与捕食作用的结果有何区别?竞争是通过食物间接地发生作用,其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捕食是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直接地发生作用,其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种群数量时间生物A生物B种群数量时间生物A生物B1)动物体内:蛔虫、猪肉绦虫、血吸虫等2)动物体表:虱子、跳蚤3)植物:小麦线虫、菟丝子4)细菌:噬菌体3、寄生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寄生的结果:寄生者受益寄主受害“你喜我忧”种群数量时间寄生者寄主特点:
★寄生者一般给寄主造成慢性伤害,不能立即杀死寄主。★如果分开,寄生者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更好。能量关系图BABA数量变化图体表寄生体内寄生根瘤内有根瘤菌豆类植物的根根瘤菌豆类植物提供含氮养料提供有机养料互利共生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真菌藻类通过菌丝提供水、CO2、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同生共死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这样的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叫互利共生。1)概念:特点:3)数量变化图4.互利共生:双方互利;若分开,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存。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生物B生物A生物数量时间2)能量关系图AB①地衣中的藻类与真菌②白蚁与肠内的鞭毛虫3)豆科植物与根瘤菌4)人体和肠内的有益细菌举例:白蚁和肠道里的鞭毛虫白蚁的肠道不分泌纤维素酶,无法消化木质纤维素,然而鞭毛虫能分泌一种消化纤维素酶,把木质纤维素酵解为可吸收的葡萄糖,为白蚁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另一方面,鞭毛虫也在白蚁的肠道中获得所需的养料。白蚁与鞭毛虫密切合作,互利共生。27人体肠道有益菌群提供营养阻止和抑制外来致病菌群的入侵,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
生活链接:人体肠道与有益菌群有益菌群与人体是什么关系?------------互利共生个体数时间个体数时间AABB共生寄生个体数时间BA捕食1个体数时间AB竞争234判断下列各图表示的种间关系各是什么五、群落的空间结构
不同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空间,所以群落存在空间结构类型: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注意: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生物的分布差异。同种生物的不同不能构成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杜鹃等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啄木鸟等鸟类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画眉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在垂直方向上的明显的分层现象(不同生物占据不同高度)动物分层:受食物和栖息场所的影响植物分层:主要是受光照强度的影响
荷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虾、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与阳光、温度、食物和溶解氧等因素有关。鲢鱼——浅层鳙鱼——中层鲩鱼——中下层青鱼——底层在池塘生物群落中,存不存在垂直结构?
群落的垂直结构出现分层现象的意义是什么?
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空间、营养物质等)的能力。2、水平结构:(1)概念: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不同的种群。-------镶嵌分布如:受水制约,芦苇等水生植物只能长在浅水或水边;红树、柳树等只能长在水源附近;松、杉、柏树等能长在比较干旱处,仙人掌、沙棘等可长在极干旱的沙漠。鸭子、青蛙只可在水中或水源附近活动,而马、羊等可在干旱的陆地自由活动。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1、垂直结构分层原因:生物本身的高度、活动空间的高度2、水平结构分段原因:环境的光、热、水及地形等条件对生物的选择造成的。思考:
某座山海拔2042米,8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800至1300米为针阔混交林,1300至1600米为针叶林,1600至1800米为灌木林,1800米以上为草地。植物的这种分带现象属于
。分析:这种分带由海拔(地形)造成的温度和湿度差异引起,而不是由生物自身差异引起。水平结构
例2、八面山(在湖南桂东县)海拔2042米,8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800至1300米为针阔混交林,1300至1600米为针叶林,1600至1800米为灌木林,1800米以上为草地。植物的这种分带现象属于(水平结构)。
分析,这种分带由海拔(地形)造成的温度和湿度差异引起而不是生物自身差异引起的。2.水平结构的特点: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具有镶嵌性。3.导致镶嵌性出现的原因:植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从而形成了许多小群落。4.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人和动物的影响等。
特别提醒: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垂直分布主要是受温度制约的。高山草甸针叶林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激光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试题及答案
- 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 药物研发中的创新思维探讨试题及答案
-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讨论试题及答案
- 甘肃方言考试试题及答案
- 明确育婴师考试各科目的重点方向试题及答案
- 聚焦纺织工程师证书考试的复习方式试题及答案
- 西医临床技巧提升与练习试题及答案
- 药剂流行病学基本概念考察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师在团队管理中的作用探讨试题及答案
-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施工现场交通安全培训
-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 2023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做美食自媒体规划
- 《无人机组装、调试与维护》课程标准(高职)
-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应急专项预案
- 13人物描写一组 两茎灯草 课件
- (正式版)SHT 3045-2024 石油化工管式炉热效率设计计算方法
- 广东省广州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刑法学教全套课件(完整)-2024鲜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