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泥石流工程地质研究_第1页
第十一章泥石流工程地质研究_第2页
第十一章泥石流工程地质研究_第3页
第十一章泥石流工程地质研究_第4页
第十一章泥石流工程地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泥石流工程地质研究第一节概述泥石流是一种特殊的洪流(沟谷流)。是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松散固体碎屑的洪流,它常在暴雨或融雪时期突然爆发,速度快、历时短,有很大的侵蚀与搬运能力,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泥石流的特点:突然暴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能量巨大,破坏力大。

泥石流的危害二、我国泥石流发生地区1.多发生在青藏高原边缘地区,

如云南、四川、贵州接壤地带.

该地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

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形成了地震、滑坡、泥石流的灾害系统.2.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第二节泥石流的的形成条件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地形地貌条件2.地质条件3.气象水文条件一、地形条件

泥石流总是发生在陡峭的山岳地区,一般是顺着纵坡降较大的狭窄沟谷活动。每一处泥石流自成一个流域。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可划分为三个区:泥石流活动三过程:形成——输移——堆积,是地表一次破坏和塑造过程。1、泥石流形成区(上游)①.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圆形宽阔地段,周围山坡陡峭多为30°-60°的陡坡,其面积可达数平方公里-数百平方公里;②.坡体往往光秃破碎,无植被覆盖;③.斜坡常被冲沟切割,且有崩塌、滑坡发育;2、泥石流流通区(中游)多为狭窄而深切的峡谷或冲沟,谷壁陡峻而纵坡降大;3、泥石流堆积区(下游)多为山口外或山间盆地边缘,地形较平缓三、泥石流的流态

泥石流的流态主要受水体量与固体物质的比值以及固体物质的粒径级配所制约。泥石流体大多属似宾汉体系(泥浆体系宾汉体),故流动理论多以宾汉方程为基础,当泥石流体中固体物质较少,且以粗大砂砾为主时,则与牛顿体紊流和流变方程相同。

(一)、据研究,泥石流主要流态有:紊动流、扰动流、蠕动流。1.紊动流:它是稀性泥石流所具有的流态,与挟沙水流的紊流类同,它的流变方程为:2.扰动流:它是粘性泥石流最常见的一种流态,它的流变方程是以宾汉方程为基础:

3.蠕动流(似层流):当粘性流流速较小、流速梯度也较小、流体中的石块移动和转动缓慢时为蠕动流,其流变方程为:

(二)、泥石流流速确定1.铁一院推荐的稀性泥石流流速计算式:2.陈光曦等据东川几条典型粘泥石流沟观测资料等推荐粘性泥石流流速计算公式:

坡面型泥石流第五节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一.防治原则:避强制弱、局部防护、重点处理、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二.防治措施:1.水土保持措施:平整山坡、植树造林、修建→泥石流形成区2.拦挡措施:各种拦挡坝与坝群(隔拦坝);→泥石流流通区3.排导措施:泄洪道、导流堤、停淤场。→泥石流堆积区泥石流防治实例泥石流防治实例泥石流防治实例泥石流防治实例泥石流防治实例泥石流防治实例泥石流防治实例三、泥石流地段交通线路的选择

尽量选在流通区和堆积区通过,主要措施有:(1)流通区修桥跨越一跨不设墩,净空要高

。缺点:展线过长(2)扇缘展线,逢沟设桥通过

(3)绕避

思考题泥石流按流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