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张仁杰107106395@课程代码:00149第三章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第一节对外贸易政策概述第二节重商主义第三节自由贸易第四节保护贸易要求:掌握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了解各国贸易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第一节对外贸易政策概述一、贸易政策的构成因素对外贸易政策包含的基本因素包括:(1)政策主体。是指政策行为者,即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一般来说是指各国政府。(2)政策客体或政策对象。即贸易政策规范、指导、调整的贸易活动和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机构和个人。(3)政策目标。即贸易政策行为的目的。(4)政策内容。即贸易政策所涵盖的方面和内容。(5)政策手段。即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实施政策内容所采用的对外贸易管理措施。31.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因素包括()A.政策主体 B.政策客体C.政策目标 D.政策内容E.政策手段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从对外贸易产生与发展来看,对外贸易政策基本上有两种类型,即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对国际贸易不加干涉,自由进出口。实质上是一种“不干预”政策。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地竞争。保护贸易政策:国家采取种种措施限制商品进口或管制商品出口,控制经营领域与范围,保护本国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实质是“奖出限入”。31.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内容包括()A.总贸易政策 B.国别贸易政策C.商品贸易政策 D.服务贸易政策E.地区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主要主张自由贸易可以形成有利的国际分工自由贸易可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自由贸易有利于加强竞争,打破垄断,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率,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斯塔福德、孟克列钦早期重商主义托马斯•孟晚期重商主义汉弥尔顿关税保护论李斯特幼稚产业保护论凯恩斯主义新重商主义第二节重商主义一、重商主义理论重商主义理论产生于15~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1.产生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由于商品交换和货币经济的发展,货币成为全社会各阶层所追求的东西,成为财富的代表形态。当时,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在流通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商业成为人们意念中利润和财富的源泉。因而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以流通领域为研究对象,认为利润来自流通领域,而与生产过程无关的重商主义便产生了。
2.主要论点(1)早期的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货币——金银是唯一的财富,任何商品输入都会使货币流出,减少本国货币拥有量,从而减少本国财富。因而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就应尽可能地多输出、少输入,最好是不输入,只有这样,一国才能迅速地增加货币,即财富的积累。同时为保留货币,禁止货币出口。(2)晚期的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增加一国财富的手段就是发展对外贸易。但必须遵循一条原则,即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买的商品总值。但不要求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有顺差,而是从每年总的进出口贸易中取得顺差,以增加货币的流入量。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把货币作为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只有对外贸易才可以增加一国财富,主张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
1、观点: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它反映了一国的富裕程度和国力的强弱,故一个国家的一切活动都要服从于增加货币收入这个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除开采金银货币,就要通过贸易顺差,把别国的金银货币转移到本国。只有获得金银货币的净流入才是获得了贸易的利益。2、政策措施:对金银的输出禁止性措施;孤立地对待货币运动,窑藏货币对贸易进行严格管制;(禁止奢侈品和工业品的输入、限制原材料的出口;贸易保持时刻的顺差)3、代表人物:威廉-斯塔福《对我国同胞某些控诉的评述》5.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就是()A.货币 B.生产力C.消费的商品 D.对外贸易但是,货币是国际间商品流通的手段,若各国都限制金银的外流,其结果只能是制约了贸易,阻碍了金银的流入。重商主义在实践中认识到货币只有在运动中、流通中才能增值,于是重商主义的发展开始超越其早期阶段进入晚期,货币差额论发展成为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1、观点:由货币管制转向贸易管制;贸易应保持总体的顺差,允许局部逆差存在;以转口贸易的发展为目标,促使本国货币财富不断增长。2、政策措施:垄断国际贸易;(葡萄牙和西班牙)
“奖出限入”(出口退税以鼓励出口,用高关税限制进口);管制海上运输。重工主义:主张政府对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加强工人技术培训、奖励增加人口、实行低工资以降低产品成本、禁止技术工匠外流和工具设备输出;聘请外国工匠以保持本国产品竞争优势3、代表人物:英国托马斯·孟《英国来自贸易的财富》二、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主要措施(一)早期重商主义措施1、禁止货币出口,由国家垄断所有的货币交易;2、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贸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的货物。(二)晚期重商主义措施1、以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措施鼓励出口;2、禁止重要原料的出口,但许可自由输入原料加工后再出口;3、减低或免除出口税;4、设立特权贸易公司、实行独占性的殖民地贸易政策;5、与外国签订贸易条约等。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评价正面:该理论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曾起到积极作用反面:亚当·斯密的两点批判A.重商主义混淆了财富和财宝的概念。财富指物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总和,而金银货币这些财宝只是财富的一部分,不能代表所有财富。B.重商主义的贸易获利观点(强调无限制的保持顺差),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观点。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重商主义评价国际贸易理论的起点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某些政策主张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把货币作为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只有对外贸易才可以增加一国财富,主张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只重视流通不重视生产。第三节自由贸易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一)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兴起与胜利英国自18世纪中叶开始的产业革命,一方面引发了对国外廉价的工业原料和粮食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使得其工业制成品具有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废除执行保护主义的重商主义贸易政策,实施自由贸易政策。工业资产阶级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与斗争,最终令自由贸易政策在英国取得了胜利,具体表现为:1、废除谷物法马克思指出:英国谷物法的废除是19世纪自由贸易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2、关税税率逐步降低,纳税商品数据减少进口纳税项从1841年的1163种减少到1882年的20种。禁止出口的法令完全被废除。3、废除航海法限制外国航运业的竞争和垄断殖民地航运业的政策。到1849年和1854年,英国的沿海贸易、殖民地贸易和航运全部对外开放。4、取消特权公司废止东印度公司对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垄断权,对所有英国人开放。5、改变殖民地贸易政策殖民地能自由输出、输入商品,可以与任何国家建立直接的贸易关系。6、签订带有自由贸易色彩的条约1860年英法签订了“科伯等”条约,“科伯等”条约是以自由贸易精神签订的一系列贸易条约中的第一个,列有最惠国待遇条款。(二)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1)法国的重农学派他们认为农业才是一国财富的基础,交换不能产生新的财富,并要求国家放弃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反对保护贸易政策,支持自由贸易政策。(2)英国古典学派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他认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因或基础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他认为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基础不限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只要各国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产品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从而使不同国家在不同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3)新古典学派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第一,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第二,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第三,商品贸易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4.首先提出自由贸易论点的是()A.英国古典学派 B.法国重农学派C.德国历史学派 D.亚当·斯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绝对优势学说,阐述了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方式及其效果。他强调,国与国之间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自由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都增加财富。也就是说,国际贸易是自愿互利的,是一种正和博弈。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在于两国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即一国的绝对优势。正和博弈亦称为合作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绝对优势论的基本内容绝对优势论的基本含义为: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体,若各个经济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36.简述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的主要内容。首先分析了国际分工的利益,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有三: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熟练程度;②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能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③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与改进生产工具。斯密认为一般的分工理论也适用于国际分工。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生产的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国际分工的基础是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处于比其它国家更为有利的地位。如果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201110]简要回答绝对成本论的主要内容。[201210]下列观点不符合绝对优势论的是A.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B.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低的劳动生产率,那么该国在该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绝对劣势C.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是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D.各国应进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基本内容
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中劳动生产率都处于全面优势或全面劣势的地位,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异,从而使两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互利的国际贸易成为可能。即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需要说明的是,如果A国在生产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则B国必定在Y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相区别的是,如果比较优势存在,则意味着两国必定各在某一产品上分别拥有比较优势,不会出现一国在所有产品上都拥有比较优势的可能性。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是贸易的原因或基础是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不同。它认为一国在产品的生产上不需要有绝对优势,只要具有比较优势,就可以在要素投入不发生改变的条件下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从贸易中获取利益,但贸易利益实现的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201010]按照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应该进口()A.绝对成本低的商品 B.比较成本高的商品C.比较成本低的商品 D.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201110]主张“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的贸易理论是()A.产业内贸易说 B.比较成本说C.绝对成本说 D.产品生命周期说[201001]简要回答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答: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商品一定是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的商品。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理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合理,可增加产品总量,对贸易各国均有利。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201201]简要回答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
答: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基础不限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只要各国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产品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从而使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三)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主要从供给的角度——要素禀赋理论(FactorEndowmentTheory)来探讨国际贸易的成因和影响。解决了李嘉图留下的问题: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贸易双方要素禀赋的差异。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故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H-O模型”;又称要素禀赋论。对国际贸易有很强的解释力,至今仍是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在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相对价格决定着比较优势。国家供给和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相对价格差异的根源。理论的基本模型:H-O模型一模型背景BertilOhlin,1899-1979
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发表了题为《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思想——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形成的基本原因作出了初步的分析。1933年,俄林出版了著名的《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书中对其老师的思想做了清晰而全面的解释,由于其贡献,俄林与詹姆斯·米德分享了197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EilHeckscher,1879-1952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基本内容图示一国将专业化地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要素丰裕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要素稀缺的产品。两国要素禀赋不同,导致两国要素价格不同要素价格差异导致生产成本差异生产成本差异导致同种产品在两国的价格差异同种产品在不同国家价格的差异导致国际贸易发生两国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丰裕度的差异形成了不同产品的比较优势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阐述A国为劳动丰裕国家,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A国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B国为资本丰裕国家,Y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B国出口Y产品进口X产品。结论:A、B两国在封闭条件下,资源禀赋差异导致供给能力差异,进而引起相对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是两国发生贸易的直接原因。开展自由贸易后,一个国家会出口密集使用其要素丰裕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要素稀缺的产品。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1915: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研究领域非常广泛。1948年出版的《经济学》是美国大学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教材,每三、四年再版一次,目前已经出到十七版,是继穆勒《政治经济学》(1848)、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之后的第三部经典教科书。凯恩斯宏观+传统微观。1970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最后一个经济学通才,对经济学的几乎所有领域都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获得了一个经济学家所能获得的所有荣誉:第一个克拉克奖章获得者;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学会会长,计量经济学会会长,国际经济学奖H-O模型的扩展之一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简称H-O-S定理):——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简称H-O-S定理):日本资本密集韩国劳动密集出口资本密集品出口劳动密集品劳动资本价格均等工资低利率高工资高利率低资本需求增加,劳动需求下降劳动需求增加,资本需求下降工资下降利率上升工资上升利率下降[201010]要素禀赋理论的提出者是()A.赫克歇尔 B.大卫·李嘉图C.亚当·斯密 D.凯恩斯[201010]按照要素禀赋理论,在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中,中国的工资水平将会()A.趋于上升 B.趋于下降C.保持不变 D.升降不定[201101]简要回答要素禀赋理论的结论。[201201]一国有丰裕的资本,故它应专门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持这种观点的理论是()A.要素禀赋说B.比较成本说C.绝对成本说D.产品生命周期说自由竞争时期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结论包括:(1)自由贸易可以形成互利的国际分工。(2)自由贸易可以扩大国民的真实收入。(3)自由贸易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4)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二、二战后-20世纪79年代中期的贸易自由化(一)贸易自由化的表现
1、大幅度削减关税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员范围内大幅度地降低关税。第二,欧洲经济共同体实行关税同盟,对内取消关税,对外通过谈判达成关税减让协议,导致关税大幅度下降。第三,通过普遍优惠制的实施,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进口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2、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
战后初期,发达国家对许多商品进口采用严格的进口限额、进口许可证和外汇管制等措施,以限制商品进口。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些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放宽了对进口数量的限制,扩大了进口自由化;放宽或取消了外汇管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促进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二)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这一时期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有:1、美国成为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行者。2、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战后贸易自由化建立了物质基础。3、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日益加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而带有浓重的政府干预色彩。4、各种区域性贸易集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5、战后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6、战后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三)战后贸易自由化的作用及评价1、战后贸易自由化推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高速发展。2、战后贸易自由化确立了各国贸易政策发展的总趋向。3、战后贸易自由化为国家贸易、经济可通过协商、协调获得发展提供了先例。[201110]试述二战后至70年代中期贸易自由化的表现及主要特点。第四节保护贸易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自由竞争时期。这一时期的贸易政策的基调是自由贸易。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巩固后,产品具有极大竞争力。同时,需要以工业制成品换取原料和食品的进口。英国资产阶级要求政府放松国际贸易的管制。19世纪前期,英国率先向自由贸易政策转变。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措施有:(1)废除谷物条例(2)改革关税制度(3)签订自由通商条约(4)取消对殖民地的贸易垄断。此时的自由贸易政策是一种完全开放性的贸易政策。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设立任何障碍。美、德:当英国产业革命完成、从重商主义保护贸易转向自由贸易时,其他尚在产业革命过程中的工业后进国家,为了阻止英国廉价商品侵入,曾采取以提高进口关税为主要内容的保护贸易政策。这是历史上第二次保护贸易时代。其中,最著名的保护贸易理论是美国的关税保护理论和德国历史学派创始人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一、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一)产生背景
美国和德国等后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为了赶超以英国为首的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于19世纪先后实行了严厉的保护贸易政策。(二)政策特点
1、保护的阶段性。过渡性措施,初期提高关税,后期降低关税。
2、保护的有选择性。不同工业部门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区别对待。
3、贸易保护政策的执行与整个国民经济、工业发展目标相结合。
4、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包括:通过高关税和禁止进口等措施保护本国幼稚工业;通过低关税或免税鼓励复杂机器设备、原料等国内无法生产但急需的商品进口;通过高关税和禁止出口的办法限制重要生产物资出口;向私营工业发放政府信用贷款、津贴、奖金等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三)理论依据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就其影响而言,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最具代表性。这一理论最早于18世纪由美国经济学家汉密尔顿提出,后来由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发展和完善,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思想背景:美国政治上独立,但经济是殖民地经济,国内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仅限于农产品加工和手工业品。“南北之争”。1791年12月,汉密尔顿向国会提交《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指出制造业发展对国家带来的利益。有利于推广机器使用,提高整个国家的机械水平;有利于扩大就业,吸引移民,加速美国国土开发;有利于消化大批农业资料和生活必需品,保证农业产品销路和价格稳定,刺激农业发展为了保护和促进制造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主张向私营企业发放政府信用贷款;保护关税制度保护国内新兴工业;限制重要原料出口,免税进口极需原料;为必需口工业发津贴,为各类工业发奖金;限制改良机器输出;建立联邦检查制度,保证和提高制造品品质量;1816年,美国首次实行以保护为目的的关税政策,提高了制造品进口关税;1828年,美国再度加强保护措施,工业制造品平均税率提高到49%的高度美国的保护贸易思想和政策主张,反映的是不发达国家经济独立、自主发展民族工业的正当要求和愿望标志着保护贸易学说的基本形成背景:德国在19世纪初还是一个封建农奴制统治地位的经济落后国家。政治分散、小帮林立、关卡重重。1834年德国统一、关税同盟成立,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但深受英国、法国之害。1841年李斯特出版了他的名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发展了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学说,建立了一套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以保护关税制度为核心、为后进国家服务的保护贸易理论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主要内容1、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
(1)指出“比较成本说”忽视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只注重交换价值,不注重生产能力的形成,因而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国家竞争实力的增强,不利于德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经济独立。
(2)批评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认为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选择应全面考虑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取决于该国当时所具备的各种条件和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3)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政府对国民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加以限制,来保证国家经济利益的实现,而国家利益的保证是持久的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生产力理论生产力由“物质资本和精神资本”创造“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它不仅使已有财富得到保障,更能使已经失去的财富获得补偿”借助国家力量,对经济进行干预,以保证持续生产力。即国家生产力的培育。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发展阶段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当一个国家进入农工商发展阶段时,财富和力量已积累足够,已经具备了对外自由竞争的能力,应当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德国还在农工业时期,需要保护国内工业发展。2、保护的对象和时间(1)保护对象农业不需要保护;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时,也不需要保护;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遭遇国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工业才需要保护。(2)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限期。3、保护手段
通过禁止输入与征收高额关税的办法来保护幼稚工业;但对复杂机器设备的进口则免税或只征收少量的进口税。1、保护产业要有发展前途2、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3、保护贸易政策的内容:一是限制外国工业品输入国内市场;二是以优惠条件鼓励外国技术、人才和资本流入;4、保护的作用在于:一是保证国内学习新技术、投资于新工业部门的企业能够获利;二是诱使外国商人、技工及他们的生产力投入国内所需要的行业;贸易保护原则与措施5、保护对象的选择--制造一般生活用品的幼稚工业6、保护手段的运用--对机器制造业产品输入应该免税或低税;对奢侈品的生产低保护;对工业消费品的进口实施高关税7、保护“适度”:30年、税率适度8、贸易保护的归宿—自由贸易5.李斯特“保护幼稚产业理论”认为保护的对象应为()A.农业B.已发展成熟的工业C.刚刚开始发展且遭遇国外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工业D.刚刚开始发展但没有国外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工业理论评价积极作用:对落后国家制订外贸政策有指导意义;关于“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的思想是正确的;关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是科学的;以保护贸易为过渡和仅保护幼稚产业的主张是积极的;消极作用:在现代国际贸易中,保护幼稚产业的可操作性下降。“民族产品”、“民族产业”、“外国企业”、“外国产品”在国际生产网络下无法定义。幼稚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可预见性:本国产业基础、特殊的机遇、特定的历史文化等幼稚产业是一个动态概念。现代产业结构升级非常迅速,幼稚产业很快会变成衰退产业。如中国华录集团(录像机)。二、垄断时期超保护贸易19世纪末到二战结束,资本主义处于垄断时期。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占据了统治地位。1929-1933年世界危机使西方主要国家陷入困境。各个国家都想方设法增加出口,限制进口。纷纷实行超保护贸易政策。(一)超保护贸易政策的产生背景与特点1、产生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资本的高度集中,由此国内市场变得相对狭小,资本对市场的争夺日益激烈,不断爆发的经济危机又使市场问题进一步尖锐化,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超保护贸易政策。2、特点:(1)不仅保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地保护国内发达的或出现衰落的工业;(2)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3)不是防御性地限制进口,而是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扩张;(4)不是保护代表先进势力的一般工业资产阶级,而是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5)保护政策的措施多样化,不仅有关税和贸易条约,还有其他各种非关税措施。(二)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1、对外贸易乘数论(1)投资乘数原理凯恩斯认为一国投资量的变动(增加或减少)与国民收入的变动之间客观存在着一种依存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投资乘数或倍数。由投资而引发的国民收入变动往往几倍于投资量的变动,其倍数的大小取决于该国的“边际消费倾向”。(2)对外贸易乘数原理
凯恩斯的追随者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等人将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引入到对外贸易,创立了对外贸易乘数原理。他们认为一国的出口和进口波动会对国民收入的变动产生倍数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量将几倍于出口与进口的变动量。这里投资乘数或对外贸易乘数,我们假定为K,它的计算公式为:
K=1/(1-边际消费倾向)
当边际消费倾向为0时,乘数为1;当边际消费倾向为1时,乘数为∞;当边际消费倾向为1/2时,乘数为2。
现在设△Y代表国民收入的增加额,△I代表投资增加额,△X代表出口增加额,△M代表进口增加额,K代表乘数。计算对外贸易顺差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的公式为:
△Y=[△I+(△X-△M)]·K
当ΔI与K一定时,贸易顺差越大,△Y越大;反之,如果贸易差额是逆差,△Y则会缩小。因此一国越是扩大出口,限制进口,贸易顺差越大,对本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就越大。[201101]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是()A.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B.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C.凯恩斯的保护就业理论 D.博弈论[201101]博弈论认为博弈关系的类型大体有()A.负和博弈 B.囚徒博弈C.正和博弈 D.斗鸡博弈E.零和博弈[201010]简要回答外贸乘数原理。2、其他观点(1)国内市场扭曲的超保护贸易观点国内市场由于生产要素的非移动性、内部与外部经济的存在、竞争基础的差异等而使得价格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资源无法实现最佳配置。只能通过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适当地消除市场扭曲引发的不良影响。贸易保护就是政府为消除不良影响以获取资源配置的“次佳”状态所采取的措施之一。(2)改善贸易条件的超保护贸易观点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或限制进口可以压低进口商品的价格,从而改善征税国的贸易条件。实现此目标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该国必须具备大国贸易条件,即它对某一商品的进口需求量占到该商品世界总出口量的相当比重,具有一定的需求垄断优势;二是出口国的该种商品供应刚性,即无论价格如何变化,出口量都难以作大幅度调整。
(3)维持高水平工资的超保护贸易观点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而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的工资水平较低,故其生产成本也较低,如自由进口这些国家的产品,则本国产品势必难以与它竞争,其结果会使本国难以维持较高的工资水平与生产水平。为了维持本国较高的工资水平,避免廉价劳工产品的竞争,故必须实施保护关税。此种保护理论过分夸大了工资在商品成本构成中的重要作用。(4)增加国内就业的超保护贸易观点对外国商品课征保护关税,可减少进口,因而可以刺激国内生产,增加国内就业。但是此项效果,须在其他国家不采取报复措施的情况下才能产生。(5)公平贸易的超保护贸易观点国际贸易的规则应该是公平贸易,对于通过不公正手段强行进入进口国市场的商品就必须通过征收高额关税和限制进口的办法以消除不公平贸易对进口国带来的负面影响。(6)改善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的超保护贸易观点征收关税与限制进口的措施,可减少一国的输入,有助于改善贸易收支或国际收支。在贸易收支或国际收支逆差较大时,或在通货膨胀与金融危机时,这种保护理论最为流行。但这种保护只有在其他国家不进行报复时才有效。实际上,通过贸易保护来维持贸易顺逆差、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是一种消极的办法,只能在短期发生效力。而通过提高出口行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出口产品成本、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等办法获得的贸易顺逆差、国际收支平衡才能持久。(7)非经济目标的超保护贸易观点民族自尊:如果将进口产品全部改由国内生产就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和民族自豪感,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另一方面则可以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社会公平:虽然自由贸易可以增加一国福利,但它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品牌风格与消费者心理计划
- 西昌学院《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大学《数字图像处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邮政管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时序逻辑电路小结》课件
- 项目7 7.1 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2)(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
- 视听语言(全彩微课版)课程思政案例库
- 《全新绿色商务罗盘》课件
-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合同
- 中医药申报书
- 化肥的发展史
- 水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斑蝥的药用价值与养殖
- 【实用】药事管理工作制度执行情况-质量持续改进督查记录表√
- 支原体肺炎教学查房.ppt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应用实例(课堂PPT)
- 二乙医院评审汇报
- 【精品】简约大气商务工作汇报模板PPT
- 小学入门数独100题(简单)
- 云南傣家竹楼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