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综合治疗高血压问题5400字(论文)》_第1页
《中西医综合治疗高血压问题5400字(论文)》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综合治疗高血压问题研究摘要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常与其他危险因素并存。从而最终致使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由此可见,高血压病这种疾病本身并无太大的危害,但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的进一步功能障碍,进一步引发诸如脑卒中、冠心病甚至心肾衰竭等较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疾病,严重威胁养人类的生活质量、生命健康。本文论述了高血压的研究进展,结合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指导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患者。阐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优势。关键词:中西医;高血压;综述1中西医对高血压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1.1西医对高血压的认识1.1.1西医学对高血压的病因暂无明确的认识,现在普遍认为其病因是多因素的,是环境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但是,对于遗传或环境因素如何导致血压升高还没有明确的解释。许多研究还将年龄、吸烟、肥胖、过度饮酒、过量盐摄入、社会心理和环境因素与高血压联系起来。临床症状主要有血压升高、头晕、头痛等。由于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的变化,高血压发病率呈年龄年轻化的明显上升趋势。因此,韩宪丽自出对高血压的防控、治疗应积极、重视。[1]翟萍表示早发现、早治疗、早管理、早控制将会为高血压患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2]1.1.2了解高血压的西医病因病机。研究表明,HCMV(人巨细胞病毒)可能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的又一因素,HCMV感染的可能性随年龄增加而增加[3][4],有学者认为高尿酸和STK39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5],高尿酸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最近的动物模型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尿酸通过两步式机制可导致高血压,即尿酸能激活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NO的产生,增加全身血管阻力,并通过尿酸介导的血管病变,包括肾小球侵犯性动脉病变,导致盐敏性高血压。近年有研究证明代谢综合征(MS)和高血压病(EH)存在一定的联系[6]。MS是指超重、高血压、糖脂代谢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等多种代谢异常聚集的表现[7],据报道,超过80%的EH患者可同时合并MS。目前,MS成分与EH的确切关系尚未明确。但部分证据显示MS各异常成分可能协同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发生,MS对EH的影响表现为多种危险因素的聚集,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病理生理非常复杂。1.2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1.2.1中医学对高血压病因的认识可归纳为情绪障碍、饮食不规律、长期患病、工作过度、先天不足等。另外,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功能障碍、阴阳失调、清窍失聪等,均可引起头晕、头痛为高血压的主要临床表现。同时,高血压多因体质、情志因素和生活失调等因素,致痰浊奎盛,血脉痹阻,终致痰疲互结奎滞脉中,出现脉胀[8]。高血压辨证分型多属虚拟标准。研究发现,多动、痰多、血虚可导致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9];同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能是由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引起,加速了疾病的变化[10]。1.2.2中医对高血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祖国医学并无高血压这一病名的记载,多将其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多从虚实两方面立论,虚者为气血亏虚或髓海不足导致清窍失养,正如《景岳全书》[11]张石认为“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者兼痰者,却十中一或两耳。”主张“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实者多为风、火、痰、疲扰乱清空所致,《丹溪心法.头眩》[12]曰:“头眩,痰,挟气虚并火。主要用于治疗痰,载气药,减少火药。若无痰,勿以火炫痰。”明确提出“无痰不作眩”的病机;其病位在于头窍,病变脏腑主要与肝、脾、肾相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13]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在临床实践中,单纯的虚证或经验证据相对较少。随着中医对高血压的不断深入研究,认为血竭是高血压重要的病理机制之一,活血化疲成为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兼以平肝潜阳、健脾化痰、疏肝理气、滋养肝肾、益气等治疗以标本兼顾[14]2中西医结合在治疗高血压病中的应用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治疗,然而长期服用一种药物,必然会出现耐受、效率降低、疗效不佳等现象,甚至是发生内分泌紊乱、激素调节异常等不良反应。为避兔或减少长期服用某种单一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联合用药具有重要意义[15]。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常被西医联合使用,或与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以降低血压。虽然西药降压效果显著,但仍有部分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16]。此时,临床研究采取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发现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病疗效比单纯西药或中药更显优势。中西医治疗结合了中医辨证治疗和西医靶向治疗的理念,给予平肝潜阳、熄风涤痰中药调理的同时,还利尿解痉[17]。中药和西药具有祛浊、平肝阳、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与单纯西药/中药相比,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近年来,国家鼓励发展中医学,弘扬国粹医学,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各种高血压病的应用日益增多。研究表明[18],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服用西药,血压控制效果不佳,固体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服用西药,血压控制效果不佳,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到正常范围,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同时降压时间、治疗疗程缩短,延缓了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部分学者在肾性高血压中也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19],发现在常规服用硝苯地平、卡托普利或是氯沙坦钾片的基础上,再给予防茂地黄汤、龙牡汤、“‘肾高方””降压汤等中药联合治疗,患者血管紧张素且、尿素氮、血肌配水平下降,降压效果显著。有研究报道[20],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联合给予益肾活血胶囊可以降低血液中同型半肤氨酸水平,达到调脂降压的作用。原发性高血患者患病5-10年后常常伴有靶器官的损害病变,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高血压肾病,或原发性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单纯卡托普利等西药治疗并不能完全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贫血及利水消肿。研究联合给予中药汤剂[21],患者‘肾功能明显好转,尿蛋白、肌配清除率等指标得到改善,并发症状减轻,血压下降。3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方法3.1中药方剂联合西药降压药的治法秦扬,王勉[22],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治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钟礼强[23]用西药康宝得维、氢氯嘎嗦、复方卡托普利等西药联合血府逐疲汤随症加减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病,有效率达95.24%,超过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夏培涛[24]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吐尔孙古力·如孜[25]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减通窍活血汤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术后4天。改善率为96.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的治法据相关研究表明,中成药如安宫降压丸、降压避风片、牛黄降压丸、复方羚角降压片、罗布麻降压片等对高血压前期和早期高血压都有比较明显的疗效。沈光茂[26]用非洛地平联合由降压胶囊(白僵蚕、防己、干地龙、黄茂)治疗高血压患者,有效率为15.23%,显效率为86.21%,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张永飞[27]治疗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给予降压、吸氧、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联合用参麦,丹参静脉滴注,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超过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3穴位敷贴与降压西药结合治疗王炳阳[28]将中药降压膏(珍珠、蝎子、决明子、天麻等)贴于脐带,治疗1、2级高血压。15天后,高血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12%和91.21%。余燕茂等[29]到使用吴茱英再用醋调糊,敷在涌泉穴两侧,一个疗程,高血压治疗的有效率为92.65%。3.4浴足、针灸、推拿等非药物和降压西药结合治疗杨文聪等[30]氨氯地平联合足浴(足浴成分:斯巴达草、吴菊英、野菊花、夏枯草、钩藤)治疗高血压2-3周临床观察。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为92.15%,低血压总有效率为87.11%,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4高血压病相关危险因素与常见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和相关辅助检查的不断发展,我们对高血压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其中发现的高血压病合并症的发现和研究,为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指导。4.1高脂血症近年来,随着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深入研究和治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中西医结合。严少勤[31]在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中,有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有效率达97.4%,较对照组血脂及血压下降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肥胖高血压合并体重肥胖的患者中,体重控制应作为重点干预对象。程志清[32]通过对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个体情况的分析,寻求一种综合合理的方法达到减肥降压的目的,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血压的效果,即在使用基本降压药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和中药的综合应用,高血压患者肥胖率得到有效控制,为临床研究开拓了新的方向和思路。4.3失眠高血压的另一常见并发症是失眠,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治疗,许多失眠发展为顽固性失眠。失眠症,又称“失眠症”、“不眠之症”,是一类长期得不到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疾病。余群[33]等用安神育真汤(黄茂、知母、山药、制黄精、三棱、羲术、丹参、龙骨、牡蝠、鸡内金、获菩、白芍、桂枝、白术、甘彰与常规降压药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失眠患者,有效率为47.61%,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中并发糖尿病也十分常见,在这类患者中,眼底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合并症状发生的概率也很高。因此,应加强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的干预和监测,对预防常见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4]。刘照峰[3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服用中药傀箭羽、生地黄、牡丹皮、泽兰、天花粉、赤芍、丹参,治疗组有效率达94%,相对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4.5急性脑出血孙兆等[36]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脑出血,其中急性期使用方剂为活血涤痰汤(廖香,川芍,红花,赤芍,天麻,钩藤,桃仁,胆南星,法半夏,生大黄,积实,夏枯草、大勘,稳定期使用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嘴茂,地龙,红花,赤芍,生地黄,川芍,桃仁,鸡血藤),有效率达88.2%,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6肾病高血压肾病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高血压的进一步发展,几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肾脏损害[37]。张英[38]应用卡托普利和氨氯地平联合自拟益肾化疲汤治疗(熟地黄,丹参,山英肉,桃仁,红花,牡丹皮,获菩,泽泻,益母草,泽兰,生大黄,牛膝,甘彰治疗高血压合并肾脏损害患者,有效率达86名%,与对照组相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结语与西医相比,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在优势。中医在临床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中医和西医结合弥补了单纯药物治疗的不足。高血压治疗仍以西药为主,中药与西药相比疗效较慢,但中药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脏器损伤及并发症上有其独特的优势,且能够对西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西药用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虽然临床上,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具体的相关机制仍有待探究,量效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西医结合防治肾性高血压将会日渐成熟。参考文献[1]韩宪丽.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J]西中医,2016,20(1):386.[2]翟萍.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失败原因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17,5(8):713.[3]ZhangM,YangY,YangX,etal.Humancytomegalovirusinfection15anovele-tiologyforessentialhypertension[J].2015,76(5):682-684.[4]LiC,SamaranayakeNR,OngKL,etal.Ijshumancytomegalovirusinfectionas-sociatedwithhypertension[J]TheUnitedStatesNationalHealthandNutritionExaminationSurvey1999-2002[J].PLosone,2012,7(7):e39760.[5]杜美玲,杨新春,蔡军.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的新认识[J],诊断了学理论与实践,2017,11(6):554一557。[6]赵宴铎,张水莉.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与高血压关系研究的进展[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4(1):110一113.[7]张蓓,钟远.代谢综合征其它组分与高血压的关系[J].国际内利学杂志,2018,35(2):93一95[8]王清海.论高血压的中医概念与病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26(11):2321一2323.[9]陈健,陈治卿,梁立新,等.原发性高血压血疲证患者活化血小板、胰岛素抵抗及动态血压变化特点[J].中国临床康复,2016,10住5):14一16.[10]张莉,王秀琼,林瑞冰.高血压合并空腹血糖受损对颈动脉硬化的影响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研究[J].医学综述,2016,20(16):3018一3020.[11]明·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2]元·朱震亨.丹溪心法[M].上海:上海利学技术出版社,1959.[13]黄帝内经素问[M].钱超尘主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14]李洁,解品启从疲论治高血压病[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3(6):857一858.[15]于福奎,安风波,李春梅.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8,19(6):15一17.[16]董丽.丹桅逍遥散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证30例阴[J].中医研究,2018,25(5):22一25.[17]滕春霞.逍遥散加减治疗老年高血压焦虑证32例[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2018:3[18]费宇行,张蓉,李晶.肾交感神经消融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一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J].转化医学杂志,2017,3(1):45-48[19]曲智雳.补肾方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榻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