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五四”作家的宗教就是青春、欢乐与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他们将欢乐、光明融合在青春之中,开辟出一条以欢乐、光明、青春心态为宗旨的审美战线来反对封建文学的自虐、黑暗、老年心态。“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是以青年为突破口来建设“五四”青春型文化的。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力赞青年,将“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作为杂志的天职;1916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而中国以后之历史应为“青春之历史,活青年之历史”。“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的长老型文化的终结和中国现代青春型文化的诞生。在这一背景中,“五四”文学运动是与整个“五四”文化运动的青春型转向相应和的。“五四”新文学作家主体是青年,从这一角度将“五四”文学说成是青年的文学是完全不过分的。以1918年时“五四”作家的年龄为例,除陈独秀、鲁迅两人较大,其余李大钊29岁,周作人33岁,钱玄同31岁,胡适27岁,都很年轻;至于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冰心、丁玲等冲上“五四”文坛时大多只20出头。中国古代文学以士大夫为主体,他们写作常常从载道或消闲的角度出发。“五四”文学则是情感的自燃,青春的激情和幻想,青春的骚动和焦虑,青春的忧郁和苦闷,青春的直露和率真……“五四”文学是青春性的文学,“五四”文学的审美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梁启超的“新文体”可算是它的精神先兆,“雷鸣怒吼,恣肆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魄”,一扫四平八稳、老态龙钟之气。1900年他的《少年中国说》表达了希望变“老大中国”为“少年中国”的憧憬,李大钊的《青春》与之有着气脉上的承续关系,郭沫若等人的作品也青春勃发。这种整体的青春气息从文学杂志的名称上也可以明确看出,《新青年》《新潮流》《少年中国》《猛进》《创造》《狂飙》等都是一种青春风格的命名。“五四”文学审美心理上的青春气息几乎是不证自明的。(摘编自葛红兵《正午的诗学》)材料二音乐是艺术中的最美者,它比诗歌更能打入人深微的心灵。它不仅如跳舞能颤动人的身体,并且能激起人的精神。它不但似建筑能建筑数十层的高屋,而且能建筑宇宙的大观。它的音中有图画,调中有雕刻,谱中有一切变幻不测的风景,离奇无常的情怀。它能模仿鸟鸣、风号、流泉泠泠、波涛澎湃。它是最科学化的艺术。它又是最职业化者,人人皆知移风易俗,莫善于音乐,变更性情,陶养德行,也莫善于音乐。故音乐是一种用力最少而收效最大的陶冶人的艺术。(摘编自张竞生、张培忠《美的人生观》)材料三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它以各种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为手段,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人们很早就懂得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其对道德养成的重要意义,并付诸实践。我国古代曾以“六艺”教授学生,其中“乐”和“书”主要是用音乐和书法来进行审美教育。儒家创始人孔子特别重视“诗”和“乐”(文学和音乐)的审美教育价值,认为人的教育可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总体来看,审美教育所具有的特征能有效推动公民道德建设。首先,审美教育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形象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蕴含在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之中,通过英雄模范人物等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激发人们见贤思齐、学习英雄模范的内在动力。其次,审美教育是一种怡情养性的心灵教育,是针对人们心灵的“知、情、意”的整体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转化为情感的感染力量,触及人们心灵的深处,进而提升公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再次,审美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动态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通过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的情感感染,贯穿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给受教育者日积月累、润物无声的熏染。家庭教育应高度重视审美教育,善于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孩子的美好心灵。学校审美教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美启智、以美扬善,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社会审美教育应充分运用文艺形式,以美的形象感染人,让人们在审美愉悦中接受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摘编自张弓、乐中保《以审美教育促进公民道德建设》)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四”作家以“青春教”为信仰,将欢乐、光明与青春相融合,开辟出一条反对封建文学的自虐、黑暗、老年心态的审美战线。B.“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五四”文学是青年的文学。“五四”文学无论是创作主体还是创作主题都充满着青春气息。C.“五四”文学的审美表现出一种青春的心态,连文学杂志的命名都具有浓厚的青春气息,《少年中国》《狂飙》的命名,体现出这种审美倾向。D.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教育、心灵教育、动态教育的特征,审美教育可以提升公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也是道德教育。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音乐是最职业化者,是就音乐移风易俗、陶养德行的功用性作用来说的。B.音乐是最科学化的艺术,音乐能表现图画、雕刻、风景、情怀等。C.美育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可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D.将道德教育通过情感感染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这是审美教育潜移默化的结果。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支撑材料二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3分)A.《尚书》记载舜任命夔掌管音乐方面的事务,负责教导年轻人,使他们正直温和,宽大坚韧,刚毅简约。B.《荀子》重视音乐的作用,认为音乐对人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对人情感的改变也能够十分迅速。C.《墨子》认为耳朵感受快乐,不符合圣王事迹、万民利益。D.《礼记》明确了乐内在的精神是和谐而不混乱,乐的功能是让人欣喜欢爱,乐表现天地间的和谐。4.请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5.你认为当代青少年应该具有怎样的审美趣味?你打算怎样提升自己的审美趣味?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林英从袋子里掏出一个纸卷,慎重地放进靠窗台子的抽屉里,又慎重地把它推好,靠了台子,微微地仰起头来,用右手掠她的头发,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我有信没有?”她轻轻地问她表妹。“有的,”她表妹把拿书的手垂下一边,“在这抽屉里。”林英拿出了信,是岑写的。岑,她知道,是她叫作弟弟的那个同志。这时,一个幻影便袭上她的视境:这是一个青年,(1)在眉底的眼中,射出苦闷的光;他的唇是颤抖着,仿佛有种尖锐的东西在磨砺着他的心,他的皮肉,以至他每个的细胞。她能在什么时候,都想起他们初见的一次,这时是夏天,他穿着灰色的布衫,局促地,怯懦地看她,于是她便想:“他是一个最受压迫的阶层里出来的吧?……”以后她和他熟了,“他是一个诚恳的青年,”她是这样印象着。他现在作为一个幻影出现在林英眼前的,是多么可怜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他恳求似的眼光,是在追求什么呢?他颤抖的嘴唇,是要讲什么可怕的字句呢?……“姊姊,我说过,我是缺乏一种发动的力,我的生命是愈趋愈下的一支病苇。我的理性,其实何尝有什么决口,只是我在情感上是狂风暴雨的牺牲。我夜不能睡,我白日坐着时,却梦着不可知的幻境,我走在马路上,仿佛是一个吃醉了酒的人,柏油的路面像棉絮似的蠕动着。“我昨晚独自在D公园里徘徊,我突然感觉到死的诱惑,高耸的大树,鬼怪一般的伸上天空去,铁青的天空,只点缀了嘲弄似的几点星光,我面对着栏外的江面,无尽的水波,倒映着凌乱的灯影……“以前我不是有句诗叫‘灯影乱水惹人哭’的吗?那是真的。我最怕见这景象,见了一定是悲伤,是追忆,是哭泣,是死的憧憬。“我那时觉得,我为什么没有一个来扶持一下的人呢?为什么没有一个握着我生命之缰的人呢?再想,如果我放弃了我生命的占有,而勇敢地跃入无尽的碧波中去,一切会怎样呢?一切要依旧的,公园依旧是那么静美的,上海的夜依然是那么呻吟的,乱水灯影依然是那么凄凉的,一切都不会改变……“但我终于是想起了你,我想你怕是我最后阶段中生命的握有者吧!”沉重又压在她心头了。但是女工们的喧声叫醒了她。她看着她们,呀,她们的脸,她们的脸!疲劳、兴奋,整个的都表现着一种向上的蓄意,她们仿佛是一列疾驰着的列车……理性支配了她,她于是对自己说:“我要回他一封信,我要打破他的幻灭!”她坚决地握一握拳头。(节选自殷夫《小母亲》[注])文本二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啊”了一声。(2)我看见的是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我强忍着眼泪,跟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低着头,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有改动)注殷夫(1910—1931),男,原名徐白,又名白莽,浙江象山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优秀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小说《小母亲》发表于1930年,塑造了一个走向成熟的女共产党员林英的形象,她出身于相当富有的家庭,本来可以“在华美的环境中做她女性的春梦”,但她仍愿抛弃“好的享受,好的生活”,为了正义和真理,“准备迎接一切的苦难和不幸”。作者截取生活中的一天,描写她从清晨到夜晚的繁忙的革命活动,展示了她成长的经历和丰富复杂的内心情怀。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中,岑的形象是作为与林英的形象对照者而出现的,他是一个革命征程中的苦闷彷徨者。B.读了岑的信之后,林英心情沉重,但看到女工们昂扬向上的精神,她决心写信打破岑的幻灭。C.“破洞”的出现,印证了牺牲的就是小通讯员,也写出了新媳妇和“我”万分痛惜的心情。D.《小母亲》表现了大革命失败后革命者奋勇前行的青春,与《百合花》故事发生在同一时期。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中,林英与岑的第一次见面属于补叙法,林英当时感觉岑是一个从最受压迫的阶层出来的青年。B.文本一信中,作者多次运用疑问句式,极力表现了岑在现实面前的一种迷乱心境和内心的感伤、颓废。C.“她坚决地握一握拳头”,表达了林英对继续走正确的革命道路的坚定信念,对打破岑的幻灭的信心。D.文本二中,“缝破洞”这个动作细节描写表达了新媳妇对小通讯员的愧疚、疼爱以及敬重的复杂情感。8.小说中,岑给林英写了封信。请简要分析这封信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9.请对两则文本画线处有关人物的描写手法进行简要分析,指出不同之处。(6分)(1)在眉底的眼中,射出苦闷的光;他的唇是颤抖着,仿佛有种尖锐的东西在磨砺着他的心,他的皮肉,以至他每个的细胞。(2)我看见的是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唐高宗)永淳元年,上以关中饥馑,米斗三百,将幸东都;丙寅,发京师,留太子监国,使刘仁轨、裴炎、薛元超辅之。时出幸仓猝,扈从之士有饿死于中道者。上虑道路多草窃,命监察御史魏元忠检校车驾前后。元忠受诏,即阅视赤县狱,得盗一人,神采语言异于众;命释桎梏,袭冠带,乘驿以从,与之共食宿,托以诘盗,其人笑许诺。比及东都,士马万数,不亡一钱。(裴)行俭有知人之鉴,初为吏部侍郎,前进士王勮、咸阳尉栾城苏味道皆未知名,行俭一见,谓之曰:“二君后当相次掌铨衡,仆有弱息,愿以为托。”是时勮弟勃与华阴杨炯、范阳卢照邻、义乌骆宾王皆以文章有盛名,司列少常伯李敬玄尤重之,以为必显达。行俭曰:“士之致远者,当先器识而后才艺。勃等虽有文华,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邪!杨子稍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幸矣。”既而勃度海堕水炯终于盈川令照邻恶疾不愈赴水死宾王反诛勮味道皆典选如行俭言行俭常命左右取犀角、麝香而失之。又敕赐马及鞍,令史辄驰骤,马倒,鞍破。二人皆逃去,行俭使人召还,谓曰:“尔曹皆误耳,何相轻之甚邪!”待之如故。破阿史那都支,得马脑盘,广二尺余,以示将士,军吏王休烈捧盘升阶,跌而碎之,惶恐,叩头流血。行俭笑曰:“尔非故为,何至于是!”不复有追惜之色。诏赐都支等资产金器三千余物,杂畜称是,并分给亲故及偏裨,数日而尽。阿史那车簿围弓月城,安西都护王方翼与战于热海,流矢贯方翼臂,方翼以佩刀截之,左右不知。所将胡兵谋执方翼以应车簿,方翼知之,悉召会议,阳出军资赐之,以次引出斩之,会大风,方翼振金鼓以乱其声,诛七十余人,其徒莫之觉。既而分遣裨将袭车簿、咽麪,大破之,擒其酋长三百人,西突厥遂平。(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九》)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既而勃度海堕水/炯终于盈川/令照邻恶疾不愈/赴水死/宾王反诛/勮/味道皆典选/如行俭言/B.既而勃度海堕水/炯终于盈川/令照邻恶疾不愈/赴水死/宾王反诛/勮/味道皆典/选如行俭言/C.既而勃度海堕水/炯终于盈川令/照邻恶疾不愈/赴水死/宾王反诛/勮/味道皆典/选如行俭言/D.既而勃度海堕水/炯终于盈川令/照邻恶疾不愈/赴水死/宾王反诛/勮/味道皆典选/如行俭言/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关中,地名,指东函谷关、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这“四关”之内地区,现位于陕西省中部。B.监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指皇帝外出时通常由宰相留守宫廷,代为处理国事。C.侍郎,官名,唐以后中书省、门下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D.西突厥,古国名,立国于6世纪中期,7世纪后期为唐朝所灭。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永淳元年,因关中地区发生饥荒米价高涨,唐高宗决定留下太子监理政事,让大臣刘仁轨等辅佐他,自己从京师出发,前往东都。B.唐高宗担心途中出现盗贼,下令监察御史魏元忠负责安全工作;魏元忠从赤县狱中找来一名盗贼囚犯与他们同行,结果一路平安无事。C.裴行俭有知人之明,“初唐四杰”在当时都以文章闻名,李敬玄认为其将来一定显贵,故重用他们,而裴行俭却持不同意见,后来果如其言。D.王方翼智勇双全,与阿史那车簿交战热海时,被流箭射穿手臂,砍断箭杆继续作战;军中胡兵打算抓捕他以响应敌首,他设计杀死胡兵。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命释桎梏,袭冠带,乘驿以从,与之共食宿。(2)二君后当相次掌铨衡,仆有弱息,愿以为托。14.裴行俭轻视财物、宽宏大量,请举例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寄隐居士 谢逸①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家藏玉唾②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襄阳耆旧③节独苦,只有庞公④不入州。注①谢逸:字无逸,屡举进士不第,隐居乡间,博学工文辞。②玉唾:珍贵的书籍。③襄阳耆旧:泛指襄阳的隐士。④庞公:庞德公,后汉襄阳人,居岘山南,未曾入城市。15.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开篇便写出了先生因自己“薄禄相”而未被封侯,无奈之下,只得选择隐居山林,语句中隐隐透露出作者些许不得志的情味。B.本诗第二联描绘精致,对仗谨严,特别是数词的选用,很具代表性,体现先生藏书之富、研学之久,突出其隐居生活的鲜明特征。C.本诗第三联告诉我们,虽然先生四海之内不乏相知之辈,但他们境界追求大多不会像先生一样,他们没有选择“高卧一庵”的生活。D.本诗语言朴素,表达简妙,写先生隐居,又不拘泥,有联想,有拓展,表面上“寄隐居士”,其实,也寄寓了作者自己的心志。16.作者对先生隐居山林后的哪些表现怀有钦佩之情?请结合全诗加以概括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以“,”两句,表现了青年革命者踌躇满志,精神焕发的形象。(2)在建设国家、兴盛社会的历史使命面前,当代青年应该以《论语·泰伯》中曾子的“,”两句话来勉励自己。(3)我国古人把星座分成斗、角、参、心、女、牛等“二十八宿”,古代诗词中也常出现星宿的意象,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我常常会想,长沙这座城市一本摊开着的书,湘江是它的书脊,南北两岸是它摊开的扉页,而行走的我,穿行在它的街巷中,就仿佛走在它的一样。我曾经想要努力去读懂它的每一行文字,努力去获悉它的每一个故事,努力去看清它的每一处美妙,努力去参悟它的每一点深意。我在这样的穿行中逐渐成长。
成长起来的我深深地明白:有些东西你是无法读懂、无法获悉、无法看清、也无法参悟的。你知道的永远只是表面,而隐藏在深处的东西,甚至与人的命运相关的故事,它们多半就终身地隐藏了,隐藏在历史的尘土之下。时光一层层地覆盖着它们,今生今世也无人知晓。所以,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喜欢长沙这座城市?与其他无关,也许只是因为这一次次的探寻,让它成为我最的面孔。古诗云: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长沙就是我的敬亭山。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犹然字里行间擢发难数熟习B.犹然 古往今来 擢发难数 熟悉C.犹如 字里行间 不计其数 熟悉D.犹如 古往今来 不计其数 熟习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你知道的永远只是表面,而隐藏在深处的东西,甚至与人的命运相关的故事,它们多半就终身地隐藏了,历史的尘土隐藏了它们。B.你知道的永远只是表面,而隐藏在深处的东西,甚至与人的命运相关的故事,它们多半就终身地隐藏了,被历史的尘土所隐藏。C.你知道的永远只是表面,而隐藏在深处的东西,尤其与人的命运相关的故事,它们多半就终身地隐藏了,被隐藏在历史的尘土之下。D.你知道的永远只是表面,而隐藏在深处的东西,尤其与人的命运相关的故事,它们多半就终身地隐藏了,隐藏在历史的尘土之下。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砚亦称为研,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①。砚台历经秦汉、魏晋,至唐代起,各地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开始以石为主的砚台制作。
砚要经常保养它,才会容光焕发,若是冷落了它,就不会给你好脸色看的。砚如果放置于窗前案头,②,否则砚质会出现干燥的迹象,日晒过久砚匣也容易干裂。在养砚时,有人将蜡涂遍砚身,③,更有的涂抹墨,以为可以养砚。蜡可以涂于砚四周,底部要薄而适中,最忌将蜡涂在砚堂磨墨的地方;砚上抹植物油也是不妥的,因为植物油属慢干性油脂,砚面有油多招尘土,使砚污秽不堪,并散发出一种怪味或产生霉变。
21.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C.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D.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22.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材料二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材料三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材料四青春不是靠天马行空的幻想,青春是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青春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青春是靠在事上打磨的成长,青春是心中永远不凋零的花朵。作为正值青春、风华正茂的高一新生,你是如何理解、体验“青春”的?请至少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D解析D项“也是道德教育”错误,由原文“审美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动态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通过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的情感感染……”可知,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两个不同概念,审美教育可以作为道德教育的载体。2.C解析C项“可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错误,由原文“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它以各种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为手段,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可知,“美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必要条件,该选项变必要条件为充分条件,表述绝对化。3.C解析材料二的论点是“音乐是艺术中的最美者,它比诗歌更能打入人深微的心灵”。C项墨子认为音乐不符合圣王事迹、万民利益,他否认音乐的积极作用,与材料二观点恰好相悖。4.材料一采用先总后分的论证思路。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指出“五四”文学的总体特征;然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以青年为突破口来建设青春型文化、“五四”文学的创作主体是青年、文学杂志的名称洋溢着青春气息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五四”文学的青春性特点。5.具有欢乐、光明(健康)、青春心态的审美趣味。多欣赏各类艺术作品,多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尤其要重视音乐的熏陶作用;积极接受审美教育,重视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审美教育,提升审美旨趣。6.D解析D项“与《百合花》故事发生在同一时期”表述错误。从注释中“发表于1930年”可知,小说《小母亲》发表于大革命失败后。从教材的学习中,我们可知《百合花》是以解放战争为背景的,因此,两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并不相同。7.A解析A项“林英与岑的第一次见面属于补叙法”表述错误,应该是插叙手法。8.①推动情节发展。从林英收到信,到展开回忆,到回到信的内容,到林英决定回信,小说以信来推动情节。②暗示社会环境。从信中岑感觉“高树是鬼怪的”“天空是铁青的”“灯影乱水惹人哭”等处可推知当时社会环境的凶劣。③展现人物心理,形成对比。信中岑叙说了他在现实面前的迷乱、感伤与颓废,与“表现着一种向上的蓄意”的女工和革命意志坚定者林英形成对比。④表现小说主题。小说通过这封岑祈求林英能给他支撑力量的信,从侧面表现了20世纪30年代像林英这样的革命者对革命道路选择的坚定信念。9.(1)运用了神态描写,表现了岑的苦闷与思想斗争的激烈,与下文“他颤抖的嘴唇,是要讲什么可怕的字句呢?”形成前后照应。(2)运用外貌描写,从前后外貌的对比中显示出小通讯员牺牲的痛苦和战争的惨烈,人民付出的代价之大。二、古代诗文阅读10.D解析“盈川令”是官职,盈川县令,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典选”是一个词,指掌管选拔人才授官的事务,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11.B解析B项“通常由宰相”错误,通常应该是由皇太子代为处理国事。12.C解析C项“故重用他们”概括有误,原文是“李敬玄尤重之”,这里的“重”是“器重”“重视”之意。13.(1)命令解除他的枷锁,让他外面套上官服,骑驿马跟随,和他一起食宿。(2)二位以后一定先后担任掌管铨选官吏的职务,我有弱子,希望把他们托付给你们。14.①随从弄丢了犀角、麝香,令史不慎损坏了马鞍,两人吓得逃跑,他派人追回两人,并加以安慰。②军吏王休烈捧着玛瑙盘子让将士观赏,摔碎盘子,吓得磕头谢罪以致流血时,他对其宽慰,没有惋惜之情。③高宗赐给他的缴获的三千多件金器和相同数目的各种牲畜,他都分给亲友和属下。参考译文永淳元年,唐高宗因关中地区发生饥荒,米价每斗涨至三百钱,准备前往东都;丙寅日,从京师出发,留太子监理国家政事,让刘仁轨、裴炎、薛元超辅佐他。当时因出行突然,随从人员有在中途饿死的。唐高宗顾虑途中多草野盗贼,命令监察御史魏元忠查核车驾前后地方的治安。魏元忠接受命令后,即察看赤县狱,从中找到一名神采和语言都与众不同的盗贼囚犯,命令解除他的枷锁,让他外面套上官服,骑驿马跟随,和他一起食宿,托付给他整治盗贼的任务,这个囚犯笑着答应了。等到抵达东都洛阳,士卒马匹数以万计,但没有遗失一文钱。裴行俭有鉴别人才的本领,他初任吏部侍郎时,前进士王勮、咸阳尉栾城人苏味道都未成名。裴行俭初次见面就对他们说:“二位以后一定先后担任掌管铨选官吏的职务,我有弱子,希望把他们托付给你们。”当时王勮的弟弟王勃与华阴人杨炯、范阳人卢照邻、义乌人骆宾王都以文章而享有盛名,司列少常伯李敬玄尤其器重他们,认为将来一定荣显闻达。裴行俭说:“读书人堪当重任,应当首先在于度量见识而后才是才艺。王勃等虽有文才,但气质浮躁浅露,哪里是享受爵位俸禄的材料!杨炯稍微沉静,应该可以做到县令、县长;其余的人能得善终就算幸运了。”后来王勃渡海时落水被淹死,杨炯死在盈川县令任上,卢照邻因患顽症不能治愈,投水自尽,骆宾王因谋反被处死。王勮、苏味道都任掌管铨选官吏的职务,正如裴行俭所预言。裴行俭曾命令随从取犀角、麝香,结果遗失了。皇帝下令赏赐裴行俭马和鞍,令史在送给他时因马跑得太快,结果马倒鞍破。这两个人都畏罪逃走,裴行俭派人将他们召回,对他们说:“你们都错了,你们为什么这么过分地小看我呢!”仍然和从前一样对待他们。打败阿史那都支时,缴获玛瑙盘一个,宽二尺多,他让将士观赏,军吏王休烈捧着盘子上台阶时,跌了一跤,将盘子摔碎了,王休烈很害怕,叩头流血。裴行俭笑着说:“你不是故意的,哪里至于这样!”不再有惋惜的表情。高宗下诏赐给他缴获的阿史那都支等的资产金器三千多件和相同数目的各种牲畜,他都分给亲戚朋友和属下将领,几天内全部分光。阿史那车簿包围弓月城,安西都护王方翼与其在热海交战,流箭射穿王方翼的手臂,他用佩刀砍断箭杆,连身边的人都不知道他中箭。他所率领的军队中的胡兵打算逮捕他以响应阿史那车簿,王方翼得知这一情况后,全部召集他们来讨论,假装拿出军用物资要赏赐他们,实际是依次把他们领出去斩首。当时正刮大风,王方翼让人猛击金鼓以掩盖他们的喊声,杀了七十多人,他们的同伴都没有发觉。接着王方翼又分别派遣副将袭击阿史那车簿、咽麪,将他们打得大败,擒获酋长三百人,于是平定西突厥。15.A解析A项错误。正确的理解是:诗篇一开头即表明先生风操甚高,不慕荣利。先生自以为本无封侯的骨相,所以无志于封侯,也不羡慕封侯。16.①潜心治学,勤奋不辍。先生每天在幽居诵读诗书,亲手勘校达三十年之久。②甘于孤寂,坚贞不移。先生知交很多,知音极少,但他甘愿高卧山林,任己头白,保持高洁。③不慕名利,心志恒定。先生的德行,可以和汉末的庞德公比美。他不会像某些襄阳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体制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2025翻译作品出版合同样书
- 2025年南昌货运从业资格考试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2025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模板 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 上海现代化工职业学院《电工技术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教师综合素质强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财务分析报告范文简
- 2025公司租赁合同范本
- 2025环评技术咨询合同协议书
- 2025省融担集团版保证合同
- 经营分析培训课件(课件)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总复习》(大单元教学设计)
- 排球试题题库
- CJJT148-2010 城镇燃气加臭技术规程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问答题提纲
- 试验检测方案
-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案例
- 小提琴入门教学法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四川音乐学院
- 高尔斯华绥《品质》原文阅读-中学语文在线
- 西方文明史导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过程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