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高频考点强化练2_第1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高频考点强化练2_第2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高频考点强化练2_第3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高频考点强化练2_第4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 高频考点强化练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频考点强化练(二)(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江西上饶二模)唐朝设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可见,唐朝御史台() A.职能广泛,地位重要 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C.属于中央司法机构 D.有效抑制了吏治腐败 解析依据材料“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巡按州县、纠视刑狱”可知御史台属于监察机构和司法机构,职能广泛,地位重要,故选A项。 答案A2.(2023·山西太原一模)1748年乾隆的一道上谕说:“浙西一带地方所产之米,不足供本地食米之半,全籍江西、湖广客贩米船,由苏州一路接济。”这反映出当时() A.经济重心移至湖广江西 B.苏州已经成为交通枢纽 C.经济作物开始广泛种植 D.江浙地区出现产业转型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在清朝乾隆年间,浙西的所产的米不足供应本地人吃。根据所学知识,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经完成了南移,A项错误;材料仅仅体现了江西、湖广客贩米船由苏州接济,但不能体现苏州是交通枢纽,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但体现不出“开始”,C项错误;江浙地区粮食作物种植减少,经济作物增加,故D项正确。 答案D3.(2023·云南昆明一模)从汉朝以后到唐代,儒学的内在传统中断了,变成了比较注重文献、历史,宋代的理学就致力于把汉代以后中断的儒学内在传统接续起来。宋代理学接续“儒学内在传统”的是() A.理生万物 B.格物致知 C.心即理也 D.强调人格、修养 解析先秦儒学比较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格,强调修养。“理生万物”是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A项不是对传统儒学的接续;B项是程朱理学发现理的方式,不符合题意;C项是心学的主张,不符合题意。宋代理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强调塑造人格,故“强调人格、修养”符合先秦儒学的传统,宋代理学的这种做法是“接续”,D项正确。 答案D4.(2023·内蒙古包头一模)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中山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连贯矣。”此语表明孙中山() A.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D.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解析题干信息“每省……有其完全自由……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体现出孙中山关于中央与地方分权制衡的观点,故选A项。B项表述错误;C项在题干中未涉及,D项中“平等”思想在材料中未体现。 答案A5.(2023·湖南岳阳一模)“(蔡元培)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由此可见蔡元培任用教师的原则是() A.重视道德 B.学识优先 C.思想自由 D.民主科学 解析“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表明蔡元培对道德不过分强求,故A项错误;“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体现了尊重学识,故B项正确;C、D项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D项错误。 答案B6.(2023·河北唐山一模)据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著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1937年8月13日至11月8日,日军伤亡数字累计如下:时间项目上海方向华北方向死伤计死伤计1937年8月2341112134661523672982同年9月29日前2528980612334230062628562同年10月14日前39081584319351不明同年11月8日前91153125940374不明 上表属于研究下列哪一事件的原始材料() A.百团大战 B.七七事变 C.徐州会战 D.淞沪会战 解析从图表中看出上海方向死亡人数较多,事件发生在1937年8月至11月间。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的华北,故A项错误;七七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的北平,故B项错误;徐州会战发生于1938年的徐州地区,故C项错误;淞沪会战发生于1937年下半年的上海地区,故D项正确。 答案D7.(2023·四川德阳二模)“城邦个体公民的福祉取决于城邦的兴衰,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这一观点说明古希腊城邦() A.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 B.重视公民素质的培养 C.治国以人文主义为指导 D.形成了多元政治格局 解析古希腊城邦重视公民的个性发展,故A项错误;“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说明古希腊城邦重视公民的素质,故B项正确;材料与“人文主义”和“多元政治格局”无关,故C、D项错误。 答案B8.(2023·安徽合肥二模)1911年,英国通过新的议会法,规定首相必须来自下院,后来英国《上院贵族法》又规定,世袭贵族可以放弃世袭头衔成为平民,参加大选成为下院议员。可见英国() A.贵族制度已经消失 B.贵族与平民矛盾得以缓和 C.下院成为权力中枢 D.法律保障贵族政治特权 解析据材料“1911年,英国通过新的议会法,规定首相必须来自下院”和“后来英国《上院贵族法》又规定,世袭贵族可以放弃世袭头衔成为平民,参加大选成为下院议员”可知下院成为权力中枢,故选C项。 答案C9.(2023·湖南常德一模)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又先后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废除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至此,《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完全取消。英国完全取消《航海条例》() A.表明英国已无力主导世界市场 B.说明自由主义已成为英国的经济政策 C.是因为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D.反映出美国已成为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强劲对手 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它凭借自己发达的工业在世界市场上与其他国家竞争。《航海条例》的取消,说明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而成为英国经济的指导思想,故选B项。A、D项表述错误;世界市场形成于19世纪末,排除C项。 答案B10.(2023·云南昆明一模)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利益而颁布了《谷物法》,规定国内市场的小麦价格每夸特低于80先令时,禁止外国谷物输入;1846年英国政府废除了限制粮食进口的《谷物法》。这一变化() A.提升了谷物的价格水平 B.增加了普通群众的负担 C.有利于降低工业品成本 D.保证了土地贵族的利益 解析据题干可知,《谷物法》对工业资产阶级不利,因为随着工业的发展,开始需要大量的农产品,而高昂的谷物价格势必引起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和利润的降低,废除之后,反过来有利于降低工业品的成本,故选C项。 答案C11.(2023·河南濮阳一模)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纽约时报》公布的“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语使用的次数变化示意图。该变化反映了() A.美国报界经常变换用语 B.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C.美苏两国矛盾得到缓和 D.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 解析“美国报界经常变换用语”仅是对图中现象的表述,不能说明变化的“实质”,故A项错误;1991年底苏联解体,故C项错误;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是在20世纪60年代,故D项错误。 答案B12.(2023·河北邯郸一模)世界经济领域的许多问题,如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竞争政策和环境等,都是最先出现在区域协议之中,而后才被引入WTO多边贸易谈判。这表明() A.区域化成为全球经济的动力 B.区域化推动了全球化 C.WTO与区域经济集团目标一致 D.全球化离不开区域化 解析题干材料“都是最先出现在区域协议之中,而后才被引入WTO多边贸易谈判”,体现了区域化对全球化的推动作用,故选B项。 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13.(2023·湖北稳派强化训练)西学东渐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利玛窦(明中后期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以一种“学术传教”的方式,获取了中国士大夫阶层的支持,得到万历皇帝的认可,而被后世奉为圭臬。为了让中国人适应天主教,经过一番曲折摸索,利玛窦努力使自己融入中国社会,他学会中文,取号为“西泰”,以结交儒士。通过多番努力,成功地进入了中国官僚士绅的活动圈子。利玛窦们在传教的同时极大地迎合了儒家文化的需要,他根据中国知识阶层的思维习惯和接受能力,有选择地突出或者省略了某些内容,即使在宣传基督教的某些信条时,也多使用儒家的术语和思想来进行诠释。为了引起儒家知识分子的兴趣,他以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为诱饵,宣传西学,以广博的知识和全新的见解让他们大开眼界,从而取得其好感和尊敬,然后进行传教。——《昙花一现——浅谈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对于中国的影响》 材料二翻译西书是西学东渐的主要方式。19世纪40~50年代最早的一批西学书籍,是由西方传教士与中国最早一批接触西方学术的学者……合作翻译的……19世纪50-80年代翻译的西书,以应用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书籍所占比重最大……其次则是所谓“格致诸学”,至于政法、史志等社会科学书籍,则比较少。 随着西学的输入,甲午以后中国人对西学之理解更为深刻。此时人们所理解之“西学”,已经不是19世纪70~80年代以工艺制造为主的“洋务之学”,也不仅仅是以西方自然科学为主的“格致之学”,而是西方社会科学为主之“西政”。……如果说戊戌以前中国主要还是通过欧美渠道“移植”西学的话,那么戊戌以后则主要是通过日本渠道“移植”西方近代学术。——左玉河《西学东渐与晚清学风嬗变》 材料三启超之在思想界,其破坏力确不小,而建设则未有闻。晚清思想界之粗率浅薄,启超与有罪焉。……启超平素主张,谓须将世界学说为无限制的尽量输入,斯固然矣。然必所输入者确为该思想之本来面目,又必具其条理本末,始能供国人切实研究之资。此其事非多数人专门分担不能。启超务广而荒,每一学稍涉其樊,便加论列,故其所述著,多模糊影响笼统之谈,甚者纯然错误,及其自发现而自谋矫正,则已前后矛盾矣。平心论之,以二十年前思想界之闭塞萎靡,非用此种卤莽疏阔手段,不能烈山泽以辟新局。就此点论,梁启超可谓新思想界之陈涉。虽然,国人所责望于启超者不止此。以其人本身之魄力,及其三十年历史上所积之资格,实应为我新思想界力图缔造一开国规模。若此人而长此以自终,则在中国文化史上,不能不谓为一大损失也。——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西学东渐的特点。结合所学史实阐述其背景。 (2)据材料二,分析晚清西学东渐的阶段特征。 (3)据材料三,从评价梁启超的言论中,分析晚清西学东渐有何利弊?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信息从交流态度、传播对象、传播内容等方面归纳特点;第二小问,据材料人物信息“万历皇帝”可知此时处于16、17世纪,结合所学,从国际、国内背景两大方面分析,并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阐述。第(2)问,据材料二信息判断以甲午战争为界限,从西学东渐途径、内容变化等方面分别归纳。第(3)问,从积极、消极两方面作答。 答案(1)特点:通过传教士传入大量西方科学知识和技术;取得中国士大夫阶层和皇帝认可;以儒学观点解释基督教义;传播对象主要是官僚士绅和知识分子。 背景:新航路开辟后,中西方交流加强;西方自然科学兴起与发展;明朝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儒学遭遇危机。 (2)特征:甲午战争前主要通过欧美输入,翻译西书为主要方式,以西方自然科学(格致之学)和工艺制造(洋务之学)为主要内容;甲午战争后主要通过日本输入,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更深刻的理解,以西方社会科学(西政)为主要内容。 (3)利:西学大量输入,冲击了学术界闭塞萎靡之风。 弊:盲目输入,混乱而粗浅;缺乏条理性和系统性,甚至前后矛盾。14.(2023·大庆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教科书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不同时期的教科书因多种因素的制约会存在许多差异。 材料一“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因为按照宪法规定,必须有一定财产的人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最高法院曾多次帮助美国资本家,宣布工人罢工为非法,残酷地镇压革命的工人。……这部宪法(1787年宪法)保障了美国有产阶级的利益,它可耻地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它所宣布的‘自由’为的是种植园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实为剥削的自由。”——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上册 材料二“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法。美国开国元勋们的初衷并非设计一个完美无缺的国家制度,他们当时关心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但又受到约束的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