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考古(十四)霍东峰讲义_第1页
东北考古(十四)霍东峰讲义_第2页
东北考古(十四)霍东峰讲义_第3页
东北考古(十四)霍东峰讲义_第4页
东北考古(十四)霍东峰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辽东半岛南部196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东北考古工作队对大连市甘井子区双砣子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的三叠层堆积,分别命名为双砣子一期文化、双砣子二期文化、双砣子三期文化。需要说明的是,从目前的考古学资料来看,双砣子一期文化是一支属于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年代相当于龙山晚期,其下限可能进入夏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大连大嘴子、金州庙山、旅顺于家村等遗址的发掘,进一步补充和证明了双砣子一期文化、双砣子二期文化、双砣子三期文化的年代序列的可靠性。这一时期最主要的考古工作就是,1980年在普兰店市双房遗址发现一种以大石盖墓为代表的遗存。其后在普兰店碧流河、凤城东山、抚顺大甲帮、辽阳二道河子等地皆发现这一文化遗存,称之为双房遗存或双房文化。这样,辽东半岛南部已发现和命名的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有双砣子二期文化、双砣子三期文化、双房文化。第一节双砣子二期文化与上马石类型双砣子二期文化是以双砣子、大嘴子遗址出土的第二期文化遗存为代表。另外在小黑石砣子、庙山、上马石、望海堝、单砣子、高丽寨等遗址中也有发现零星发现,但多限于调查资料或资料发表较少,具体是否能够归入双砣子二期文化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虑。因此这里主要对双砣子、大嘴子遗址出土的资料进行分析。关于双砣子二期文化,目前学界存在有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双砣子二期文化是辽东半岛南部地区有着自身文化传统的土著文化,曾受到来自于山东半岛岳石文化的强烈影响。第二种观点认为双砣子二期文化的文化性质应属于岳石文化范畴,并将其视为岳石文化的一个地方类型。姑且不论是否能够将之划分为岳石文化的一个地方类型,这一观点最主要是取消双砣子二期文化的命名,将之归入岳石文化之中。在以陶器为主要生活用具的时代,尤其是在先秦时期,陶器具有独特的文化象征符号意义,是文化、人群界定的标志。因此要考虑双砣子二期文化与岳石文化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将二者的陶器做进一步的比较分析研究。陶器五要素:陶质、陶色、制法、纹饰、器类。其中尤以器类更为重要。从陶质来看。双砣子二期文化以夹砂陶为多,泥质陶次之。岳石文化陶器分为夹砂和泥质两类。从陶色来看。双砣子二期文化夹砂陶主要为夹砂褐陶,夹砂红陶次之,泥质陶主要为泥质黑陶和黑皮陶。岳石文化夹砂陶的颜色斑驳不均,以不纯正褐色为主,少量的灰陶。泥质陶颜色纯正,以灰黑色为多见。从制法来看。双砣子二期文化夹砂陶多为手制,泥质陶则为轮制而成。岳石文化夹砂陶多采用慢轮制作或手制,泥质陶则多采用快轮制成。从纹饰来看,双砣子二期文化以素面和磨光为主,纹饰有弦纹、划纹、附加堆纹、乳点纹等。岳石文化陶器以素面和磨光为主纹饰有弦纹、附加堆纹、方格纹、之字纹、泥饼、镂空、彩绘等。从器类来看,岳石文化主要器类有尊形器、盂、子母口罐、折腹盆、大口罐、甗、器盖等。双砣子二期文化中典型陶器甗、鼎(三足器)、罐(尊形器)、器盖等均与岳石文化的陶器相同或极似,因此双砣子二期文化与岳石文化的陶器有着惊人的相似与雷同。因此这里比较赞成第二种观点,取消双砣子二期文化的命名,直接称之为岳石文化。但是对于这一文化的分布状况尚不清楚,可能其分布范围大致局限在辽东半岛南部大连市旅顺口区、甘井子区范围。岳石文化的北部,主要分布着的是以上马石瓮棺墓群所代表的遗存,可能与当地的著文化有关,年代大体与岳石文化同一时期。上马石遗址位于大长山岛东半部海滨山丘上。1974年冬,上马石当地社员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瓮棺墓。1975年1月,旅顺博物馆工作人员前往调查,并带回了瓮棺内出土的部分陶器。1977年3月,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对瓮棺墓地进行了探掘。1978年10月至11月,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长海县文化馆联合组成长海县考古发掘队对上马石遗址进行了发掘。总共发掘瓮棺墓17座。将这类遗存称之为上马石类型遗存。(一)遗迹主要是瓮棺墓瓮棺墓是用大型陶瓮装硷尸骨埋葬的一种葬法。一般是先挖好圆形竖穴,把装有幼童或未成年人的瓮棺放人竖穴内。未成年人都是采用二次葬。瓮棺墓依瓮口沿的朝向不同,可以分为瓮口向上和瓮口向下两种。瓮口向上六座。瓮口沿上盖有石,随葬品放置在瓮内,多随葬陶壶和骨器等。瓮口向下有十一座。发掘者指出这种瓮口向下式的葬法是:先挖好竖穴,然后把瓮底砸掉,瓮口向下放在已挖好的圆形竖穴里,再把小孩或未成年人,及随葬品放在瓮中,再将瓮底盖上。在M5和M12中都发现了瓮底落入瓮内的现象。其它的墓葬瓮口向下均不见有底部,亦可证明当时人们是有意识地将瓮底砸掉的。(二)遗物主要是陶器、石器、骨器等1.陶器陶器除瓮棺等外,都是明器,多为壶和罐。陶质为夹砂黑褐陶和夹砂黑皮陶。轮制,表面打磨,口沿经慢轮修整。多素面,仅个别陶器上有弦纹、弦纹乳点装饰等。随葬品壶、罐高度多在10~15厘米之间,瓮棺高度多在40~60厘米之间。2.石器石器仅发现石镞两件,出土于M1、M3填土中。3.骨、贝器骨管一件,贝饰一件。(三)年代上马石瓮棺墓出土陶器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陶器的假圈足和口部装饰附加堆纹等特点与岳石文化相同,可能受到了岳石文化的影响;第二组:皆为平底器,不见三足器,以壶、罐为主,瓮棺墓的形制,都明显区别于岳石文化。由此可知,进入夏时期后,辽东半岛南端考古学文化发生了分化,其南部地区为岳石文化所占据,北部为当地土著文化上马石类型所占据。第二节双砣子三期文化双砣子三期文化,也曾被学者称为“于家村上层文化”、“双砣子上层文化类型”或“羊头洼类型”。(一)遗迹主要为墓葬1.房址主要依据大嘴子、双砣子、于家村遗址出土的房址进行讨论。大嘴子遗址房址39座,依其建筑形制可以分为地面式房址、地穴式房址两类。地面式主要是在平地上建筑方形的房址,墙体为石块砌筑,依平面形制来看可以分为方形、圆角方形两种形制。大嘴子F16,平面呈方形,石墙残长4.02米,宽4.2米,残高0.25~0.3米,石墙用厚5~8厘米,长20~25厘米石块砌成,北面砌成双排墙基,中间填土。西、东、南各为一排石墙基,靠近西壁处堆放一排石块,发掘者指出可能是房屋废弃后堆积,从其比较规整来看,应为房内的附属设施。门朝向东,门宽68厘米,房址内无柱洞,也未发现灶址和遗物。双砣子F9,平面呈圆角方形,东西长3.6米,南北宽3.3米。石墙东、西、北三壁保存较高,约0.4米左右,南壁保存较低,只有一、二层石块。居住面为黄砂土,有2~3层,土质很硬,厚15~20厘米,灶址在中间偏北处,灶周围用薄石板围砌而成,内有烧土及烧灰痕迹。柱洞发现6个,排列不匀称,均为圆形,柱洞洞壁填塞小石块,柱洞直径10~14厘米,深15~60厘米,没有发现门的位置。出土遗物石斧、石刀、石镞。地穴式建筑,依其墙体的形制可以分为石墙、土墙两类。石墙半地穴式房址可以分为方形、不规则形。双砣子F7,平面呈方形,南北长4.4米,东西宽4.3米。仅南壁石墙保存较好,高约0.5米。斜坡形门道位于房址西南角,长1.5米,宽1.1米,门道两侧砌石,中间铺有四块石头。居住面为灰砂土,中间部分稍低,土质很硬,厚约15厘米。柱洞发现9个,成排分布,房址北部、中部各一排,每排四个。靠近门道处有一个。居住面上出有陶器、石斧、石凿、网坠等。双砣子F6,平面呈不规则形,东西长3.1~3.6米,南北宽1.8~3.6米。石墙保存较好,石墙保存较好,高0.32~1.08米。居住面为黄土硬面,厚2~8厘米,中间稍低。灶在中部偏东,周围砌有三块小石板,底部下凹。灶旁出有罐、簋残片。柱洞有四个,排列比较匀称直径15~20厘米。门位于房址西南角,门口铺有一块大石板。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刀、石镞、石斧、网坠等。土墙半地穴式房址可以分为圆形、圆角方形、不规则形。大嘴子F3,平面呈圆形,直径3.7~3.8米。地穴深22厘米。门朝向不清,未发现灶址。居住面上发现5个柱洞,居住面上发陶器较多,主要有壶、罐、盆等。大嘴子F21,平面呈圆角方形,南北宽3.5米,东西长3.7米,地穴深40厘米,斜弧壁,居住面不平整,门向不清,无灶址,居住面上发现柱洞9个。出土有陶器、石斧等。大嘴子F18,平面呈不规则形,东西长5.4米,南北宽3.8米,地穴深0.4~1米。居住面平整。门朝向西,斜坡式门道宽80厘米,门道铺有三块石板,作为台阶,无灶址,居住面上发现有9个柱洞。出土器物主要是石器,斧、锛、刀等。2.石墙大嘴子遗址发现三道石墙。第一道石墙为石块砌筑,长39米,宽2.5~3.5米,残高0.4米。第二道石墙都是不规则的中、小石块堆积,长19米,宽0.8~1.2米,残高0.3米。第三道石墙残高1米左右。3.墓葬双砣子三期文化的墓葬主要有王宝山、土龙子、于家村积石墓。王宝山积石墓位于大连市金州区大魏家镇后石灰窑村王宝山上。1991年春季,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和大连市文管会联合对王宝山积石墓地进行了调查和试掘。1992年再次对该墓地的部分墓葬进行了清理。王宝山是一个海拔高度仅46.8米的伸人渤海金州湾的小半岛,其北倚台山,东、西、南三面濒海,山上石灰岩裸露。积石墓依山脊走向呈南北向排列。因墓上封顶石块均被严重扰乱,地表只见大小不一的乱石堆8处,由南向北依次编号为M1~M8。其中位于山脊中部的M6地势最高,规模也最大。M5位于M6南约8米处,规模较小。因墓上封顶石扰乱严重,已无法确知墓顶原状,揭掉乱石后尚可看出石砌墓室的结构。此墓东西向,墓室大致为长方形,东西长2、南北宽0.8,墓壁存高0.42米。四壁用大小不一的石块平地起建,堆砌极不规整。墓底垫有一层厚5~15厘米的黄褐土和海卵石,并间杂极少量陶片,其下即为石灰岩层。墓室内不见人骨。M7位于M6北约110米,利用山上裸露的石灰岩为底,以条石叠砌成墓壁,然后填石块封顶,呈圆丘形。现墓顶上有一层灰黑色杂碎石的腐植土,其上有一与墓室大小相近的石框,可能是后入堆砌。M7呈东西向,墓室长3.2、宽1.9米,墓壁存高0.4米。在墓室、墓壁及积石土中发现大量陶器碎片。其中一件罐口沿碎成三块,分别见于墓内东、西和中部。人骨经过火烧,集中放置于墓室东北角和西南角。土龙子积石墓位于大连市金州区七顶山乡老虎山村东房身屯东约1公里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黄沙质风积土岗,当地人称之为“土龙”。土龙北与庙山相连,其结合处被老虎山至七顶山之间的公路切断,向南绵延约2公里直至徐家屯东北。土岗横截面呈梯形,底宽约50米,顶宽10余米,相对高度约25米。在土岗顶部距离不等分布有积石家8座,由北向南沿山体走向依次编号为1~8号积石冢。因当地砖厂取土已接近1号冢东缘,1991、1992年由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和大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进行了抢救性试掘。1号冢共清理墓葬17座,主要为多人火葬或多人二次葬。1号冢平面呈半圆形,东壁较直,长约17、最宽处12米。依山势由三个分组成:东部、西部和北部平台,西侧铺以石块护坡,呈半圆形。冢西南已被毁。东部平台位于冢东侧中部,地处土岗顶部平坦处。北部、西部台壁清楚,南壁已毁。它由6座联体石室墓构成,墓底多由一层上面平坦的石块或两层石板构成。墓之间有的共用一道石壁,但多数间距较宽。石壁现多残存0.4~0.6米,仅见一层或两层石块,墓顶有封石。平台总长约12米、宽约5米,南北向。单个墓均为东西向,宽0.8~1.2米,长1.8~2米。墓室在平台的偏东部成排排列。西部平台东壁利用了东部平台的西壁,南、北两壁则沿山坡向上砌石一至五层不等。平台东部相对平坦,宽约3米,向西形成缓坡状,南北总长近8.5米,东西宽7米。墓葬主要分布于东侧相对平坦处,可辨墓葬8座。北部平台的南壁与东台、西台的北壁相接,西壁、南壁清楚,东壁部分残损,多保存底部一层石头。平台近方形,南北宽5、东西长6米。台内墓葬四壁多被毁,现存墓室3个。从各平台间的相互关系及四壁的归属看,三个台子建成的时间有早晚。东台各壁清楚,西壁外侧较平齐,建造时间最早。西台的东壁系利用东台的西壁,建造时间当晚于东台。而北台的南壁明显看出系利用东台和西台的北壁,建造时间应最晚。于家村砣头积石墓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铁山公社干家村西南五百米临海的一个小半岛上。东北方约百米即是于家村遗址。墓地东北面高出地面约1米,西南是平地。1977年发现并发掘了该遗址。积石墓地在于家陀头尖端,随砣头的地势建成三角形,北宽南窄,现存面积96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58座。每座墓葬中人骨多者二十一具,少者二具,仅头骨和四肢骨比较完整,男、女、老、幼均有,不是顺着一个方向排列,而是交错叠压在一起。墓葬可以分长方形和椭圆形两种,葬式均为仰身直肢葬。(二)遗物主要为陶器、石器、骨器、铜器1.陶器陶器以夹细砂陶为多,少量的黑皮陶和泥质陶。器表以灰褐色为主,有些陶器经过二次火烧成为红色和红褐色。陶器多为泥条盘筑,个别器物轮制,有的陶器口沿经过轮修。陶胎较薄,一般厚约0.3~0.8米。陶器以素面磨光为主,纹饰主要有刺点纹、点线纹、弦纹、人字纹、网格纹、乳点纹、三角纹、水波纹等纹样组合而成的复合纹饰。有少量的彩绘陶,主要用红、白、黄三种颜料绘制方形、三角形、梯形、条状等各种几何纹饰。墓葬中不见三足器,仅在居住址中见有少量的三足器甗。器类主要有壶、罐、簋、碗、豆、杯、甗等。2.石器数量多,绝大多数磨制,少数为琢制和打制。器类主要有斧、刀、锛、矛、镞等。3.骨、角、蚌、牙器数量较多,骨器主要有锥、针、笄、铲、锛、匕、镞、鱼卡、管、坠饰等,角器主要有锥、匕,牙器主要有锥、刀、饰件,蚌器有项饰、珠等。4.铜器出土的铜器较少,主要有铜镞、鱼钩、铜环等。(三)年代双砣子、大嘴子遗址的发掘表明双砣子三期文化遗存叠压和打破双砣子二期遗存,说明双砣子三期文化在年代上略晚于双砣子二期文化。从岗上遗址的发掘来看,双房文化的早期积石墓直接叠压在双砣子三期文化的晚期居住址上,可知双砣子三期文化要早于双房文化。由此可知双砣子三期文化介于双砣子二期文化、双房文化之间。碳十四数据来看,年代大致在公元前1400~1000年之间,约相当于晚商时期。第三节双房文化双房文化是以新金县双房遗址大石盖墓为代表的遗存来命名的,包含了已命名的上马石上层类型、抚顺祝家沟遗存、老虎冲类型等几类遗存。请参照:王巍:《双房遗存研究》,《庆祝张忠培先生七十岁论文集》。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双房文化最早出现于辽东半岛南部,此后,逐渐向北、东扩展,其势力范围遍及辽东半岛、辽河平原地区。(一)遗迹主要为墓葬墓葬分为土坑墓和石构墓两类,其中石构墓葬又可以分为积石墓、石棺墓、盖墓、石棚墓等。土坑墓,依有无层台可以分为两亚型。亮甲山M5,长方形土坑竖穴墓,长1.57米,宽0.46米,深1.1米。方向8度。单人仰身葬,头北向,面侧,交臂。骨架大体完好。头骨前置有两小块石板,随葬陶器有一壶一罐,均出于人骨左下肢旁。郑家洼子M659,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被晚期灰坑打破。长1.75米,宽0.5厘米,方向298度。墓底距现地面95厘米。不见葬具痕迹。墓主人为一老年男性,头西足东,仰身直肢,头微向左偏,两手置于腹部。在南侧坑边生土台上出有牛腿骨,仍保存折叠状态,应是殉葬一只完整的牛腿,将中间砸断而折叠放置的。右脚旁置一陶壶,左腰部出骨剑和骨环。积石墓,主要有岗上、楼上积石墓地。岗上积石墓,从平面形制来看,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主体部分、附加部分。主体部分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周围是由两道矮石墙围绕起来,东西长约28米,南北宽约20米,西北角部分已被破坏,石墙的石块均为较大的石灰岩,未经仔细加工,大部分作长方形,垂直叠筑,垒砌二至三层,高约0.4~0.6米。在主体建筑偏西的位置有一道南北向的石墙,保存较好,最高处达1.1米,这道石墙将主体部分分为东、西区,东区略呈正方形,占地面积最大,在这个区中间有一个用石墙围成的圆圈,直径约6~7米,高约0.3~0.6米。墓地中部规模最大的石板墓M7位于中间,并以此墓为中心在圆圈内筑有8道放射状的石墙,墙一般用二层石垒成,高约0.27~0.3米,接着以圆圈为中心,向四周筑16道放射状石墙,一直延伸到此区的边沿。这些石墙均用石块垒成,高约0.2~0.82米。这样整个东区可以划分为20多个小区域。西区略呈半月形,也被短石墙分割成若干小区域。东、西两区都铺有一层厚约0.1~0.25米的黄土砾石层,此层上为墓葬,其上覆盖黑土砾石层。附加部分的面积较小,用一层石块砌成的石围,后来增建的。墓葬为双人葬、多人葬,绝大部分为火葬。石棺墓,依棺壁石头立砌、横砌两亚型。祝家沟M1,墓向15度,盖石为两块大石板平铺,四壁用九块板石立砌。墓长1.89米,宽0.54米,深0.6米。随葬铜斧1件、陶器3件。陶器破损太甚,器形不明。祝家沟M4,墓向60度。盖石为三块巨大石板平铺,两壁则用不规则形扁石垒砌而成。墓长2.01米,宽0.99米,深0.45米。随葬陶壶2件、罐1件及石斧、铜矛、铜斧各1件。铜矛与铜斧装在鸡心形皮囊中,皮囊惜长18厘米,宽18厘米。石盖墓乔屯M24,方向320度,上盖已不存。在地表向下挖一个长1.5米,宽0.78米,深0.36米的土坑。土坑内火骨已朽,仅存陶罐1件。陶罐两侧各有一禽类骨骼。在二层台上有一小石箱,是专放随葬品的,石箱内有陶罐1件,已不能复原。石箱外有石斧1件。整个土坑和小石箱被一长2.68米,宽2米,厚0.5米的大石盖压在下面。石棚墓伙家窝堡M1,平面呈长方形,方向300度。用加工的扁平花岗岩厚石板作为壁石、盖石和铺底石。石棚已被破坏,现存有直立的南、北两块长壁石。南壁石长197厘米,高130厘米,厚16~20厘米。北壁石原应与南壁同高,后因自然或人为破坏,顶部残断,长217厘米,残高117厘米,厚15~18厘米。东壁石镶在南北壁石之间,略向西倾斜,宽65厘米,高95厘米,厚12厘米。西壁石镶在南北壁石之内,壁石较矮,仅露出铺底石10厘米。西壁石外又挤有小石块,从现象分祈,可能是后放上去的挡石,或称为封门石,长67厘米,高20~25厘米,厚9厘米。铺底石扁平长条形,平放在石棚的底部,长150厘米,宽70厘米,厚6厘米。铺底石与壁石相靠很紧,缝隙大约1~5厘米。整个棚室长160厘米,宽72厘米,高106厘米。盖石已离开顶部错位,向南倾斜,一端落地,一端搭在南壁石上。盖石呈椭圆形,西端残断,出现豁口,盖石残长176厘米,宽165厘米,厚25厘米。盖石压在壁石上后,盖石四边应伸出壁石之外,形成小棚檐。石棚原是立在地上的,壁石埋在地下约20~30厘米,露出地表高约1米左右。由于壁石埋的较浅,基础不牢,故容易倒塌。随葬品均分布在铺底石上,大多在南部和东部。出土遗物有石斧、玉石凿、叠唇筒形罐、陶壶。此外,在西壁石外,还发现一些陶器碎片。室内发现有几块火烧人骨。(二)遗物主要为陶器、石器、骨器、铜器1.陶器陶器多为夹砂陶,泥质陶较少。器表为红褐色和灰褐色。双房文化中不见绳纹,除发现一部分具有鲜明特色的成组分布的阴弦纹,还有少量的划纹、刺点纹、附加堆纹等。绝大多数陶器为素面。器类主要为壶、罐两类,还发现极少量的豆、碗、钵、盆、甗等。不见有鼎、鬲。朱永刚老师将双房文化陶壶可以分为弦纹壶、素面壶为A、B两型,依据弦纹壶的腹部形态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卵形腹(Aa型)、球形腹(Ab型)两亚型。早期陶壶主要表现为曲颈钵形口,颈肩结合部有较明显的颈隔,弦纹规整,贴耳较大等特点。中期陶壶特点表现为,斜直颈,折口,腹形以垂腹为主,器底基本为台底。另外,与早期同型壶相比,颈、口渐宽,横耳位置有所提升。晚期陶壶形制特点表现为,短折颈,颈口较宽,圆形或椭圆形腹,横耳置于最大腹径偏上。弦纹壶纹饰有所草率,素面壶表面比较粗糙,贴耳则普遍变小或消失。朱永刚:《辽东地区双房式陶壶研究》,《华夏考古》2008年第2期。2.石器石器以磨制为主,有横剖面为椭圆形石斧、扁平斜刃石斧、石铲、半月形穿孔石刀、石镞、纺轮等。3.骨器数量较少,如圆形骨器等。4.铜器数量较多,双房文化中常出有曲刃青铜短剑、曲刃铜矛、铜镞、扇形铜斧铸范。这里主要介绍曲刃青铜短剑,这类型剑的基本特征:两侧叶刃呈波浪状弧线形曲刃,剑中间有隆起的柱状脊,剑柄、什分制而成,丁字形剑柄柄端有加重器,中国学者多称为东北系青铜短剑。东北系青铜短剑还被称为:满洲式短剑、辽宁式短剑、琵琶形短剑、双侧曲刃剑、丁字形铜剑、短铤式曲刃剑,等等。东北系青铜短剑出土地点超过200处,主要在辽宁、内蒙东南、河北北部、吉林东南及朝鲜半岛。西南基本以努鲁儿虎山,南至河北承德,北到吉林市,东达朝鲜平壤。中心分布区为大小凌河流域、下辽河及辽东半岛北部地区。林沄先生认为其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具有自身的形制特点。单就青铜短剑的单一分类看,又在中原式青铜短剑北面分布着两种具有显著特点的青铜短剑,一种是连铸柄的北方系青铜短剑,另一种是分铸的曲刃青铜短剑,就相对地理方位而言,称为东北系青铜短剑,但不仅限于中国东北地区。综观整个东北地区出土的东北系青铜短剑来看,剑身、剑柄的形态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尤其是剑身的形制变化显著。参考数目:林沄:《中国东北系青铜短剑初论》,《中国东北系青铜短剑再论》,《林沄学术考古文集(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吕军:《中国东北系青铜短剑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林沄先生将东北系青铜短剑的剑身依据节尖或脊突的变化,据此可将东北系青铜短剑分为四型:A型为有节尖或脊突的短剑;依据刃尾部圆受还是折收分为两式:Ⅰ式刃尾圆收,多数无锋或只有极短的锋;Ⅱ式刃尾折收,绝大多数有锋。AⅠ式分布区最广,西南到达河北,西北到内蒙,东北到吉林,东南到朝鲜,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AⅡ式主要分布在沈阳、北票、宁城一线以南,流行时间春秋中期至春战之际。B型剑脊突消失,节尖已变成弧突而且有的弧突的弯度很小,因而整个刃部呈束腰状短剑;可能是由A型演变而来的,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辽河平原。大概流行于战国中、晚期。C型为两侧刃部平直的短剑;主要分布于辽河平原、辽东半岛、朝鲜半岛,不见于辽西地区,流行时间战国晚期、秦,可能延及西汉初年。D型剑前段刃部平直,后段则有明显的凸出部,形成前段窄、后段宽形状的短剑。依据凸出部分的转角形式不同划分为两式:Ⅰ式转角呈弧形;Ⅱ式转角呈折线。主要发现于辽河平原、第二松花江上游流域,流行时间战国晚期、秦,可能延及西汉初年。东北系青铜短剑依材质可以分为三大类别:非铜质剑柄(包括木质和混合材料);铜木复合体剑柄;铜剑柄。铜剑柄依据剑柄形态可以划分为两型:A型整体呈“T”字形,依据柄盘的俯视形状不同分为两亚型,Aa型呈8字形;Ab型呈椭圆——梭形。依据盘底的形状可以分别将Aa型、Ab型分别划分为四式:Ⅰ式盘底两头翘,Ⅱ式盘底平直,Ⅲ式平底两头下垂,Ⅳ式盘底两头下垂,深沿作阶梯状。B型为触角式,与剑身连铸为一体,依据柄首形态划分为两亚型:Ba型对头双鸟形剑柄,Bb型双鸟回首形剑柄,依首部是否相连划分为两式:Ⅰ式剑首左右分开,形成双环,上端不相连;Ⅱ式剑首左右分开,但上端相连。单以东北青铜短剑为依据,其分布广泛,延续时间长,具有文化亲缘性的广义的青铜文化。以陶器及其它特征来划分,它肯定是包含了各种不同考古学文化的综合体现,而不是一种考古学文化独有的。根据陶器共存遗址和其它遗物特征,可将中国东北地区东北青铜短剑及相关遗存分为三个区:辽西地区、辽东地区、吉长地区。关于青铜短剑的最大分歧是其源流,基本可以概括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最早起源于辽东地区,然后由东向西发展。辽西地区发现的短剑主要是辽东地区影响的结果,以中国学者林沄、朱凤瀚、朱永刚为代表;第二种,认为最早起源于辽西地区,由西向东发展,后来逐渐影响到辽东、朝鲜半岛、日本及俄罗斯地区。以日本学者秋山进午、中国学者靳枫毅、吕军为代表;第三种:西伯利亚起源说,辽宁地区的青铜器文化则是源于西伯利亚的安德罗诺夫文化以及卡拉苏克等青铜器文化。以韩国学者金廷鹤为代表。(三)年代双房文化早期的陶壶均可在双砣子三期文化、马城子文化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双房文化是双砣子三期文化、马城子文化融合、碰撞后形成的,这样双房文化的年代上限与双砣子三期文化、马城子文化的年代下限大体一致,可知,双房文化的年代上限西周早期。战国晚期,燕国势力抵达辽东半岛,燕文化对双房文化的影响逐渐加强,略晚到达此地的汉文化将辽东半岛逐渐纳入到汉文化圈中,因此双房文化的下限应不晚于战国晚期。双房文化的年代大体相当于西周、东周时期。第五章图们江流域这一地区已发现和命名的考古学文化主要有兴城文化、柳庭洞文化。2002年,宋玉彬《图们江流域青铜时代的几个问题》(《北方文物》1985年第1期)一文中,依据朝鲜会宁五洞F6→F5→F4的层位关系出发,首次提出了“兴城文化”应该早于“柳庭洞文化”,并且明确指出这两种文化所代表的是图们江流域青铜时代早、晚两个不同阶段的遗存。第一节兴城文化兴城文化是以和龙兴城遗址而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同类遗存在延边新龙墓地,朝鲜会宁五洞、雄基松坪洞、西埔项等遗址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现。(一)遗迹主要为房址、墓葬1.房址兴城遗址发掘房址21座,会宁洞房址1座。房址均为圆角长方形的半地穴式,依面积大小可以分为大、中、小三类。大型房址,数量较少,面积在40平方米以上87AF13,地穴长8.7米,宽7.35米,居住面长7米,宽5.8米,穴壁存高1.6~1.9米,四面向内侧均有较大的倾斜,居住面为黑灰色黏土铺垫,厚0.08米,表面平坦且经烧烤,局部较为坚硬。但由于整个居住面上都覆盖有一层草木炭灰,推测局部硬面形成的原因是火灾中屋顶塌落后继续燃烧造成的。椭圆形浅坑灶位于房址中部偏东,长0.9米,短径0.7米,深0.1米,灶内积满灰烬,表面向上隆起并覆盖着一层厚约0.05米的夹炭烧土,其西侧有两块比较规整的平滑石块。柱洞共发现57个,沿穴壁一周分布柱洞45个,房址中间的柱洞有12个。柱洞自北向南成四排分布。居住面上发现陶器、石器46件。中型房址,数量较多,面积多在30平方米左右。87BF3,地穴长7~7.2米,宽6米,居住面长6.15米,宽4.8米。穴壁较直,斜度较小。穴壁残存高度0.5~1.7米,底部一周都筑有黏土二层台,二层台建在居住面上,内含有陶片和小件石器如凿等,其厚度和高度四面不相一致。居住面为黄灰色黏土铺垫,平坦坚实,厚0.03~0.08米。房址中部偏东有一宽0.45米,长0.55米,深0.07米的灶坑,坑中积满灰烬,其上有1件陶罐。发现柱洞69个,沿穴壁一周分布有柱洞46个,房址中间发现有23,柱洞自北向南大致分为四排。居住面上出有陶、石、骨器近50件之多。小型房址,数量较少,面积大约20平方米。87AF15,地穴长5.6米,宽5.4米,居住面长4.8米,宽4.5米,地穴深1.7米。居住面由黄色黏土铺垫,厚0.04米,未经烧烤,表面坚储、平坦。房址中部偏东有一椭圆形浅坑灶,长径0.8米,宽0.6米,深0.08米,灶内灰烬最厚处达0.12米。灶周围埋立七块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的石块。房址的西南角有三个圆形浅坑,可能是是埋放大型陶器的遗迹。柱洞39个,沿穴壁分布一周柱洞共27个,房址中间有12个,自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四排。居住面上的遗物不多,仅出有少量的石器和陶器。2.墓葬新龙墓地位于延吉市长白乡河龙村新龙屯北1公里余的西向山坡上。墓地范围南北约200米,东西约30米。1990年7月23日,新龙屯村民在其村北的山坡上取土时发现了一些人骨、陶片、石器等。延边州博物馆闻讯后,当日即派人赴现场对暴露在约6平方米范围内已被破坏的3座墓葬进行了清理,并认定这里是一处属于青铜时代的墓群。1991年延边博物馆派人再次对墓群中部即将遭到破坏的墓葬,发掘面积为30多平方米,共计清理墓葬8座。新龙M1,位于山坡最下部,平面呈长方形。墓葬方向是317度,修造的方法是将山坡铲平后,在南、北、西三面垒砌墓壁,南、北两侧垒砌的石块较大,西壁石块较小,而东壁则是利用了铲平后的山坡,墓葬四壁的高度参差错落,墓底有用石块铺垫的痕迹。墓圹长210厘米、宽94厘米、深26厘米。墓内人骨堆放分为3层,最底部人骨完整,为仰身直肢一次葬,其上两层人骨放置的均无一定方向,非常凌乱,应是二次迁葬。无论是一次葬的身体两侧,还是两次迁葬的人骨附近,均有随葬品。随葬品有石镞、石斧、各种形制的棒状研磨器、绿松石珠、黑曜岩石器、白玉饰件、陶纺轮、骨锥、陶器口沿、器底等。(二)遗物主要为陶器、石器、骨器、铜器1.陶器陶器均为夹砂陶,夹粗砂居多,少量的夹细砂陶。器表多为灰褐色,黄褐、黑褐、红褐较少。陶器多使用泥圈套接法制成,少数小型陶器为捏制。器表内、外均加以打磨,有些表面泛出光泽。烧造火候较高,陶质比较坚硬。陶器以素面为主,饰纹饰陶极少,纹饰主要有附加堆纹、指甲纹、刻划纹。个别夹细砂陶上涂朱。器类主要有瓮、罐、盆、豆、碗、杯等。瓮、罐上最主要的特点口沿外侧按压出波浪状的花边,也有用刻划短线做出的花边口沿。2.石器石器制法有打制、压制、磨制三类,以磨制为主,器类有斧、锛、铲、刀、凿、镞等。打制石器主要有有锄、铲、斧等。压制石器有矛、镞、刮削器、切割器等。3.玉器有绿松石管、玉环。4.骨器均用动物的肢骨、肋骨等劈削后再磨制加工成器。器形有锥、锥形器、矛、矛形器、剑、刀、傲、梭形器、凿、鱼钩、针、匕、瞥、环、管形器、板形器等。5.角、牙、蚌器主要用鹿、獐、羊角组成,器形有锥、刀、板形器、棒形器。牙器极少,用野猪牙做成锥形器、镰形器、尖状器、匕等。还发现少量的蚌刀、蚌环等。(三)分期与年代分期:《和龙兴城——新石器及青铜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赵宾福:《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依据会宁五洞遗址的层位关系表明,柳庭洞文化打破兴城文化,可知兴城文化要早于柳庭洞文化。结合碳十四数据来看,学界多将其年代推测为夏商时期。第二节柳庭洞文化1985年,林沄先生《论团结文化》一文中率先将延吉柳庭洞、新华闾墓地、金谷墓地、汪清金城墓地、新安闾下层为代表的遗存与团结文化区别开来,并将其命名为柳庭洞类型,这类遗存陶器只有筒形罐、盆、碗、杯等简单器形,少数器物上有乳突状耳。朝鲜会宁洞F5、F6中出土的陶器与柳庭洞类型遗存相同,因此学界现在多将其称为柳庭洞文化。(一)遗迹主要为房址、墓葬1.房址,依其平面形制可以分为方形、长方形两类。圆角方形柳庭洞F1,平面呈圆角方形,半地穴式建筑,南壁已遭破坏,东西长4.7、南北残宽3.3米。清理时未见柱洞。门道不清。在居住面的中部偏东处,有一片直径0.5米的圆形红烧土,边缘呈正三角形布列三块扁平石块,这应该是灶址。房址东侧居住面上出土有较多的陶器、石器等。南山F4,平面呈圆角方形,半地穴式建筑,北壁长3.20米,深0.32米,居住面和四壁全部经火烧过,呈红色,厚5-7厘米,较坚硬,北壁和西壁共发现5个柱洞,柱洞直径8厘米。在房址的西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个凸起略高于居住面的烧土台,房址中间有一块石柱础,柱础略呈方形,边长30厘米。房址东北角有一个略呈圆形的灶址,灶址直径70厘米、灶址周围堆放着火烧过烟熏的石块,灶膛深10厘米,呈锅底状,内有陶器残片和木炭,房址内出土了陶器、石器等生产、生活用具。新光F4,平面呈圆角方形,半地穴式建筑,东壁长4.2米,西壁长4米,南壁长5.4米,北壁长5.5来,室内面积约23平方米。穴壁斜直,穴壁和居住面均经涂抹黄泥焙烧,比较坚硬。房屋四壁外缘也有一周起固沙作用的碎砂石层,斜坡式门道开在西北角,门道长2.7米,宽1.2~1.5米,椭圆形浅坑灶位于房址中部偏东,直径约80~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