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规划课程第4章(09级)1122_第1页
城镇规划课程第4章(09级)1122_第2页
城镇规划课程第4章(09级)1122_第3页
城镇规划课程第4章(09级)1122_第4页
城镇规划课程第4章(09级)112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镇规划课程讲义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第四章

城市构成和用地规划

重点内容: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等在城市中的总体布局第一节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一、城市用地概述1、概念: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包括已经建设的用地和规划范围内待开发的用地。卫星遥感技术辅助城乡规划督察工作2005年城市现状建成区2010年城市规划建成区22.07

KM2

22.44

KM2

85.4

KM2

城市用地规模城市发展方向1993年城市现状建成区2010年城市规划建成区25.1KM2

3.1KM2

5.2KM2

2、城市用地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法律属性3、城市用地的价值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4、城市用地的区划行政区划、用途区划、权属区划、地价区划二、城市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城市热岛城市地面下沉水源恶化应用ASTER热红外遥感数据,分析地表热场分布三、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1、涵义:是对城市用地的自然环境,按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进行土地使用功能和工程适宜程度以及城市建设的经济性与可行性的评估。总体规划-莆田土地利用规划2、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分析的自然条件(1)工程地质条件(2)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3)气候条件:日照、风象、降水量风向频率平均风速图(风玫瑰图)的绘制把城市的风向分为8个或16个方位,累计观测某一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各个方位风向的次数,并以各个风向次数所占该时期不同风向的总次数的百分比做为各风向的频率;结合各个风向的平均风速按比例绘制成图。(4)地形条件影响城市规划布局、平面结构与空间布置影响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及防汛和排水设施的规划各类用地的选址影响城市通讯、雷达设备的规划建设

城市各项建设用地适用坡度项目坡度项目坡度工业0.5~2%铁路站场0~0.25%居住建筑0.3~10%对外主要公路0.4~3%城市主要道路0.3~6%机场用地0.5~1%次要道路0.3~8%绿地可大可小3、城市用地适宜性分类:一类用地:用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的用地。二类用地: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三类用地:是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福州市附属绿地指标控制规划图

四、城市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1)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成果

(2)建设现状(3)基础设施(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5)生态环境(6)文化遗存(7)社会问题结束!第三节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用地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R居住用地、C公共设施用地、M工业用地、W仓储用地、T对外交通用地、S道路广场用地、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G绿地、D特殊用地、E水域和其它用地第四节居住用地在城市中的总体布局一、居住用地的组成(1)住宅用地:住宅基底和四周必要的空地(包括宅旁绿化、宅前小路等)。(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分有界限的和没有明显界限的。(3)道路用地:道路、广场等用地。(4)绿化用地:公共绿地。二、居住用地的分类一类居住用地:R1二类居住用地:R2三类居住用地:R3四类居住用地:R4三、居住用地的指标1、指标类型(1)居住用地占城市总用地的比重(2)居住用地内各用地组成的比例2、居住用地指标的影响因素城市规模城市性质自然条件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四、居住区或居住小区规划理论邻里单位规划理论→小区或居住区规划理论规模:居住小区规模比邻里单位大。分级构成:道路、公建、绿地等均分级设置。基本构成单元:以组团为基本构成单元。五、居住用地的选择(1)良好的自然条件(2)与总体布局相协调(3)注意工业的影响(4)结合房产市场的需求取向六、居住用地在城市总体布局中的分布1、集中布置:城市规模不大时采用2、分散布置:由于自然地形分散或城市规模较大时采用。3、轴向布置:当城市发展呈放射状发展时,居住用地可沿交通干线轴向分布。七、居住用地组织结构模式(1)居住区——居住小区(2)居住区——居住组团(3)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4)居住区——街坊八、居住用地的分级控制规模居住区:人口规模3~5万人,用地50~100hm2居住小区:人口规模7000~15000人,用地17~35hm2居住组团:人口规模1000~3000人。Theend!工业用地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分为:一类工业用地M1:对居住及公共设施基本无干扰的工业用地。二类工业用地M2: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三类工业用地M3: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第五节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总体布局一、工业用地布置基本要求(1)用地形状及规模(2)地形要求:坡度0.5%~2%(3)水源及能源(4)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5)工业的特殊要求二、防止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1、防止工业废气对城市的污染(1)散发有害气体的工业,不宜过分集中于同一个地段。(2)考虑城市风向、风速、地形等因素。(3)设置绿化防护带2、防止工业废水对城市环境的污染(1)在城市规划水源的上游,不设置排放有害废水的工业(2)集中布置废水相同的工业,统一处理(3)工厂串联起来,实行水的重复利用3、防止工业废渣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尽可能回收利用4、防止噪声干扰

设置防护绿带四、工业用地位置选择(1)布置在远离城市和与城市保持一定距离的工业剧毒或有爆炸性危险的工业(2)布置在城市边缘的工业区对城市有一定干扰的工业,如机械、纺织等。(3)布置在城市内或居住区内的工业对城市基本无污染,用地面积不大,贴近生活的工业。如:食品。五、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总体布局1、工业区包围城市2、工业区与其它用地交叉布置3、组团式布置4、群体组合式布置结束!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分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分为:C1——行政办公类C2——商业金融类C3——文化娱乐类C4——体育类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分类C5——医疗卫生类C6——大专院校、科研设计类C7——文物古迹类C9——其他类第六节公共服务设施在城市中的总体布局一、公共设施指标内容1、用地指标:在总体规划阶段,公共设施总用地指标。详细规划阶段,各分项用地指标。2、建筑指标:分项公共设施建筑指标(建筑面积)

二、公共设施指标的影响因素1、城市性质与规模2、城市生活方式与经济发展水平3、城市的布局结构4、社区建设与规模三、城市公共设施指标的确定方法1、按人口情况:千人指标:每一千居民所占有的某项公共设施的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千户指标:每一千户居民所占有的某项公共设施的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2、按系统部门的需要3、根据地方的特殊情况,按需确定。四、公共设施规划布置要求1、合理配置按需配置分级配置局部地段成系统,形成规模效益2、合理的服务半径3、结合城市交通与道路规划考虑4、根据公共设施自身对环境的要求考虑5、考虑景观组织的要求6、考虑合理的建设顺序7、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五、城市主要公共设施的分布1、主要公共设施的类型有重要地位的:大会堂、法院等。建筑体型硕大的:高层办公楼、博物馆等。有大量交通集散的:展览馆、体育馆等。2、主要公共设施分布的要求

符合主要公共设施本身的要求(交通、疏散等)规划对主要公共设施的要求(与周围环境协调等)六、城市公共中心的规划布置1、城市公共中心系列专业公共中心:科技中心等分级公共中心: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商业中心、商业副中心等。武汉王家墩商务区六、全市性公共中心的规划布置1、按照城市性质与规模,组织其功能与空间环境大城市,城市行政与经济管理结合布置,形成商业中心区或中央商务区(CBD)中小城市,行政、商业中心结合城市广场布置。2、合理组织中心地区的交通将地铁、公交站点、停车场等引入中心区3、公共中心内容及标准与城市发展目标相适应选址及用地规模顺应城市发展和布局形态,并留有余地。4、慎重对待传统商业中心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商业中心,进行保护、更新。5、创造优美的公共中心景观环境体现地方特色,形成有特色的中心景观环境。Theend!第七节仓储用地在城市中的总体布局一、仓储用地分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W1普通仓库用地W2危险品仓库用地W3堆场用地按仓库的职能分储备仓库:储存国家或地区的储备物资。转运仓库:为中转路过的物资存放的仓库。供应仓库:主要储存供应本市生产、生活服务的生产资料及消费品的仓库。收购仓库:把零散物资收购暂时储存,再集中转运出去的仓库。二、仓库在城市中的布置(1)储备仓库:城市郊区独立地段(2)转运仓库:设在城市边缘或郊区,与对外运输设备结合。(3)收购仓库:设在货源来向的入城处。(4)供应仓库:接近供应地区(5)特种仓库:城市远郊三、仓库用地规模估算(1)估算近期远期仓库货物吞吐量(2)按照吞吐量考虑货物的年周转次数,估算所需的仓容吨位仓容吨位=年吞吐量/年周转次数(3)根据实际进入仓库或堆场的吨位比例,计算仓库用地及堆场用地面积

仓库用地面积=(仓容吨位×进仓系数)/(单位面积荷重×仓库面积利用率×层数×建筑密度)堆场用地面积=﹝仓容吨位×(1-进仓系数)﹞/单位面积荷重×仓库面积利用率仓库用地规模=仓库用地面积+堆场用地面积城市园林绿地分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园林绿地G分类:公共绿地G1:居住区级以上的向公众开放的绿化用地。生产防护绿地G2:苗圃、花卉等的生产绿地和城市防护绿地。按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分类:公园——G1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居住绿地——G4附属绿地——G5生态景观绿地——G6第八节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布置一、城市园林绿地的含义

是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施,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并赋以一定功能与用途的场地。二、城市绿地的作用保护环境改善城市面貌,提供休息游览的场所利于城市防灾三、城市园林绿地定额指标:(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公共绿地面积(G1)/城市总人口(2)城市建设用地绿地率:城市建设用地绿地率=绿地面积(G)/建设用地总面积(3)绿化覆盖率:指城市地上栽植的全部乔木、灌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