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及其影响1_第1页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1_第2页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1_第3页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1_第4页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地理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2010年1月12日,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

2010年3月20日和31日,冰岛霍尔斯沃德吕尔火山喷发

2010年3月20日的风沙天气带给中国一场巨大的沙尘暴,来自内蒙古干旱地区的沙尘蔓延数千公里抵达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甚至扬尘天气还影响至台湾和日本。

2010年7月28日凌晨,吉林省永吉县遭遇自有水文气象纪录以来从未遇到过的特大降雨,全县受灾人口约15万人。

2010年8月7日晚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十二点左右遭受泥石流灾害。汶川地震毁灭之浪电站起火自然灾害的类型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中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地震、台风、暴雨、洪水、内涝、高温、雷电、大雾、灰霾、泥石流、山体滑坡、海啸、道路结冰、龙卷风、冰雹、暴风雪、崩塌、地面塌陷、沙尘暴等等.每年都要在全国和局部地区发生,造成大范围的损害或局部地区的毁灭性打击。自然灾害是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的异常事件,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什么是自然灾害?一、自然灾害2.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1.自然异变:自然异变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3.关系:

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自然异变本身无所谓成灾和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

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哪些条件呢?4、自然灾害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自然灾害形成诱因客体自然异变人,财,资源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影响的自然异变发生在哪些地方呢?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环境中。5、自然灾害的孕育环境6、自然灾害大小的决定因素①孕育灾害的环境(孕育环境)②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致灾因子)③承受灾害的客体(受灾体)自然灾害系统图示

致灾因子受灾体孕灾环境灾情灾情

是对人类及其经济社会、自然资源造成损害的自然异常变化。是灾害的承受体,包括人在内的物质文化环境、自然资源。是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因灾导致的生命、财产、资源损失的情况。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

(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答:不属自然灾害。只发生了自然异变事件,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人员死亡的灾情。

(4)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重的放射病。(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答: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还造瓦木等财产损失。

答:不属自然灾害。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而是人为原因产生的事故。

[点拨]:(本题判别的标准有两条:其一是否以自然异变为诱因;其二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社会失稳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1.人员伤亡2.财产损失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怎样衡量灾情大小?心理和精神伤害(恐慌、忧愁、痛苦等)(1)两方面(2)影响因素灾害的强度年龄、性别、收入、居住条件、健康状况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人员伤亡不同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易受自然灾害的损伤青壮年男性则是相对不易受灾害损伤的群体表现1.人员伤亡生理伤害(死亡、伤残等)等待救援2.财产损失

直接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间接财产损失: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注意:间接经济损失通常数倍于直接经济损失。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1)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的灾情特点特点空间上时间上现象上广泛性滞后性广持久性后久隐蔽性蔽

属性被破坏后情况矿产资源非可再生受灾被毁后无法或很难恢复水资源可再生受灾后虽然可以再生,但过程非常缓慢需要大量经济投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大气资源可再生生物资源可再生总体上属于可再生资源,但一个物种灭绝后,就永远消失而不会再生土地资源可再生一旦受灾,将导致森林被毁、土壤破坏、草地退化等环境问题。(2)自然灾害对不同类型资源的影响三、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具体表现有哪些?相关因素有哪些?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作物、道路、文物等财产造成损毁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B、直接经济损失通常数倍于间接经济损失。

C、灾情报告中的统计数据通常是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D、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是自然灾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2、人员伤亡包括()A、生理伤害B、心理和精神伤害

C、生理和心理精神伤害D、死亡人数3、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人口、海水养殖损失、沉损船只数量、受灾农田、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A、干旱B、洪涝C、地震D、风暴潮BCD随堂练习4.20世纪后50年的自然灾害中,危害范围最大的是()

A.暴雨造成的水灾 B.台风形成的风暴潮

C.全球变暖造成的干旱 D.地壳运动造成的地震5.关于20世纪后50年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正确的论述是()①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机率②沿海人口稠密地区经济发展快,气象灾害对这类地区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因此增大③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增多,诱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④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有时会诱发地质灾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CD下面是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对全球20世纪后50年的特大自然灾害作出的统计,根据表格判断7~9题。年代1950-19591960-19691970-19791980-19891990-1999重大自然灾害次数2027476382经济损失(亿美元,折算为1998年水平)3856901242192953856.关于20世纪后50年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正确的叙述是A.由于战争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

B.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死亡的人数也越多

C.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增大

D.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大,发达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C[经典例题]

(2006年广东卷)——双选1从表1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表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指标70年代80年代90年代1993-2002年灾害数量/次1110198727422935死亡人数/万人196807953.1受影响人数/万人7.414.519.625灾害损失/亿美元1310204062906550

A.灾害的强度减小了

B.人类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增强了

C.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

D.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了BC

A.使用沾湿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

B.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

C.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

D.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圈D(2007年广东地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