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案模板8篇_第1页
初中地理教案模板8篇_第2页
初中地理教案模板8篇_第3页
初中地理教案模板8篇_第4页
初中地理教案模板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25初中地理教案模板8篇初中地理教案模板8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教案8篇,欢送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初中地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3.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根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4.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开展的影响。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比拟和综合的方法,概括总结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判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开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开展的价值观念。●教学重点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澳大利亚经济开展特点。3.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教学难点1.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2.澳大利亚工矿业开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比拟综合、解说等方法。●教具准备1.有关澳大利亚录像资料。2.实例图片。3.自制电脑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歌曲《浪迹地球》引入,展示澳大利亚人文和景观的特色图片。教师出示《悉尼歌剧院》图,创设情境,引出澳大利亚之行。板书:澳大利亚[讲授新课]过渡语:今天我们要去澳大利亚旅行,开始行程之前,首先要了解它在世界中的位置。电脑展示:课本73页图8.35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学生活动:①学生在图上找出澳大利亚。②以它为中心,找出与澳大利亚相邻的大洲和大洋。提问学生:在我们开始澳大利亚之行之前,请你谈一谈,我们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学生答复:服装、饮食、语言、货币等方面做准备。过渡语:第一站我们到悉尼去参观野生动物园。教师提问:你知道澳大利亚有哪些特有生物吗?学生:袋鼠、鸭嘴兽、考拉等。教师:这些动物长什么样,他们是如何生活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园。电脑展示:动物的图片。老师做简单介绍。袋鼠: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是澳大利亚人生活中的一道重要风景。你们看,前面那只袋鼠正拖着美丽的长尾巴,怀藏可爱的“小宝贝〞,跳跃着前进在澳大利亚广袤的牧场上,整洁的城市里。鸸鹋: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不过它比鸵鸟更高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之一。不过翅膀和尾巴已退化,所以不会飞翔,但善于奔跑,有“飞毛腿〞之称,并能连续长跑,因此赢得了“长跑运发动〞的声誉。鸭嘴兽:它是哺乳类却会下蛋,它最主要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亦兽亦鱼,而又非兽非鱼。它是水陆两栖动物,它通过下蛋繁殖后代,但它所孵出的小鸭嘴兽又是哺乳的,因此,生物学家经过多年的争论,才将鸭嘴兽列为世上稀有的“卵生哺乳动物〞。树袋熊:与我国大熊猫相媲美。它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孩儿脸,一个黑黝黝的大鼻子,一双黑豆似的圆眼睛,两只毛茸茸的短耳朵,一身又厚又密的灰色毛,滑稽可爱、憨态可掬。它们虽然属于走兽,但几乎从不下地行走,它们吃在树上,睡在树上,以树为家。老师提问: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答复:很古老。教师提问: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试着用大陆漂移说的观点解释一下。电脑展示:大陆漂移的图片。分段提问:1.澳大利亚大陆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别离的?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3.引申思考:实际上,长期处于孤立状态的大陆,不仅仅是澳大利亚大陆,还有南极大陆,为什么澳大利亚大陆有那么多特有动物,而南极大陆却很少呢?学生活动:讨论。学生答复:1、6500万年前。2、会减缓生物进化的速度。如果这些动物又没有生存的天敌,就能够生存至今。3、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开展。老师补充小结:由于澳大利亚远离其他大陆,海洋阻碍了各大陆间的动物迁徙与交流,使旧大陆上的高级食肉猛兽,如狮、豹、虎、狼等无法自己远涉重洋来到这里,也使这些古老动物得以保存至今。所以独特位置是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得以保存的一个重要原因。板书:位置——孤立于南半球海洋上总结过渡: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四面环海,面积76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几千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就同其他大陆别离,孤居一方,独立开展。长期以来,自然条件比拟单一,动物演化缓慢,又没有大型食肉天敌的侵扰,许多珍奇的原始动物生生不息,一直繁衍至今。现在,我们一起来体会“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真实含义。学生活动:一名学生模拟播音员给大家朗诵课本74页资料。师生互动:老师提问,学生齐答来帮助学生抓住资料当中的关键词语。老师提问:澳大利亚有多少种其他大洲没有的植物?学生齐答:9000种。老师提问:澳大利亚有多少种其他大洲没有的鸟类?学生齐答:450种。老师提问:全球有多少有袋类动物分布在这里?学生齐答:全球150种除了南美洲有几种外,大局部都分布在澳大利亚。板书:种类繁多过渡:参观完悉尼动物园,下面我们去墨尔本,参观牧羊场。电脑展示:墨尔本《牧羊场》的图片和视频。教师讲述:这是澳大利亚墨尔本附近的牧羊场,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设置悬念:澳大利亚盛产羊和羊毛,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然而①澳大利亚是从何时开始开展养羊业?②又是谁最先把羊这种澳大利亚大陆原本没有的动物引入这块乐土的?学生答复:18世纪后期,欧洲的殖民者随船带到澳大利亚29只绵羊。教师提问:为什么澳大利亚非常适合绵羊的生长和繁殖呢?学生:气候、地形适宜。草多,没有大型食肉动物。电脑展示:展示《澳大利亚地形》空白图。老师提问:澳大利亚的地形东部、中部西部有什么差异?学生答复: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电脑展示:视频,补充大自流盆地相关知识。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位澳大利亚牧场主的话,如果仅从地形的角度来考虑的话,你准备把你的牧羊场建在何处?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学生答复: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可以一年四季露天围栏放牧。电脑展示:《澳大利亚的气候》图片。教师提问:说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学生答复: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位澳大利亚的牧场主的话,如果仅从气候的角度来分析的话,你又准备把你的牧场分布在哪里呢?如果综合地形和气候因素,你又有什么打算?学生自由讨论。学生答复:分布在中部、西部的热带草原气候区,东南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西南部的地中海气候区。电脑展示:《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图。教师提问:澳大利亚的养羊业有几种方式?学生:两种。一种粗放牧羊带,一种是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教师提问:如果你是澳大利亚对外贸易总公司的经理的话,如果你们公司主要出口羊毛和小麦的话,你觉得这些工业原料应来自于澳大利亚的哪些地区?学生答复:东南部和西南部。因为那里是羊毛和小麦混合经营带。过渡:同学们,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是多少呢?〔120人/平方千米〕你们知道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是多少吗?〔学生看书了解2.5人/平方千米〕是我国的1/45。澳大利亚国土面积是多少?〔768万平方千米〕由此,可以看出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澳大利亚的农场规模很大,一般可以到达几千公顷。这么少的人要管理这么大的农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呢?学生结论:农牧业生产高度机械化。老师:时间差不多,旅行快结束,请学生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思维拓展:澳大利亚开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学生答复:1.开展特色农业。2.农牧业机械化,提高粮食产量。初中地理教案篇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形成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严峻现实.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开展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比照法、启发引导法【教学准备】教师:1.关于反映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图片和资料等.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演示实验器材.3、课前把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学生:提前收集有关黄土高原的图片、资料文字等信息.【课件设计思路】课件内容主要包括黄土高原的概况视频,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图,黄土高原景观图片,黄土形成的原因材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图及原因分析.课件设计原那么是简单、精要、实用.力图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重在重点知识和重点图片的分析和归纳.在应用时根据学情灵活、有选择性的利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屏幕上依次出现四段描述,都是关于我国的一个著名地形单元,大家一起猜一猜.〔可以随时抢答〕1、从飞机上看下去,褐黄色的原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2、从出发地看目的地并不远,但车子上坡下坡,绕了好几道梁子才到.3、这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了窑洞居住,冬暖夏凉.4、我国科学家刘东生因毕生研究黄土成因取得巨大成效而获得20xx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称为“黄土之父〞——〔黄土高原〕教师:黄土高原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个跨省区域,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我国唯一一个地形区.〔帮助同学复习一下中国的地形区〕活动一:信息交流―――黄土高原知多少学生:一一说出涉及到黄土高原的知识〔学生个人以及小组之间答复,对表现好的给以表扬鼓励.〕教师讲解:黄土高原概况展示图片:黄土高原景观图.学生:根据讲解和图片组内讨论交流形成对黄土高原的整体认识.教师引导:积极鼓励思考快而正确的同学在班内展示成果.〔倡导以强带弱,追求课堂效率.〕教师:难怪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到:“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学生:根据课件内容简单说明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的特点.〔增强印象,培养学生的数据整理能力,以检验课堂学习效果.〕教师:〔首先赞扬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学习态度〕.有人曾经形容如果将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做成1米宽和1米厚的黄土墙,那么能从地球到月球一个来回.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图、黄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图和跨越的省区图活动二:学生分小组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具体分布范围?〔培养学生概括和总结的能力.〕学生: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落实到地形图上〕2、包括:陕西、山西、甘肃东部和宁夏大局部地区〔落实到政区图上〕活动三:分小组讨论黄土高原的成因.教师: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许多科学家已经在我们前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其中“风成说〞是得到广泛支持的观点.我们可以客观地对这一学说进行分析.学生:从图8.3“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中可以看出,黄土的形成与我国的戈壁、沙漠、黄土的分布是一致的.〔理由〕〔黄土高原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学生:从教材P27找出哪些“风成说〞的证据,并思考说明的问题.〔学生小组分析讨论;教师穿插其中,及时解难答疑并了解学情.培养学生依据资料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个人或小组发表不同的意见或见解.〔教师对学生发表的见解给以正确的评判,对有创新性的见解加以表扬、鼓励和推广.〕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教师:介绍获得20xx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的研究黄土成因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课件:投放关于黄土地貌的图片和资料.〔塬、梁、峁、林、柱等〕教师:既然“风成说〞认为是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那么黄土应该是均匀覆盖在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为什么形成沟壑纵横的景象呢?学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活动四:分小组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学生:据图6.32归纳1、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河流、植被等〕2、人为原因〔毁林、开荒、开矿〕教师引导:思考并讨论各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困难问题逐一通过分析和结合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到达较好的学习效果.〔1〕地形:地面破碎平地少,斜坡多易造成水土流失.〔结合物理知识〕〔2〕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3〕土壤:土质疏松易溶于水.〔比照黄土和岩石的溶解性〕〔4〕植被:数量多少影响水土流失的强弱.〔P29活动题1的实验〕总结:看来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形特点与自然要素密切相关,同时人类活动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使区域的特点发生变化.活动五:结合P69活动题2的`对话,谈谈你的看法.学生:植被的减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而地表的破坏又会加剧水土流失.关系如下所示:课件: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图教师总结:发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具备的条件:A、地形条件:地表坡度较大的山区B、降水条件:降水量大或是降水的季节性差异大小结:因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课后作业】完成学习探究P90—91【教学反思】授课详略得当,注重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这一难点的突破.效果很好.在授课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牢牢抓住了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在观察中、讨论中、展示中、合作中逐步显示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的知识掌握扎实,能力得到了提升.但总觉得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可适当拓展知识.初中地理教案篇3教学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重点和难点: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教学准备:1、小地球仪课时安排:1.5课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第一时:导入: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是谁?〔原苏联的宇航员加加林〕他到了太空,回头看到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么样的?〔地球上大局部都是水,在太空中地球是如此的蔚蓝美丽〕提出问题:那么地球外表的海洋和陆地到底是如何分布的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世界大洲和大洋的知识板书:一、世界海陆分布特点1、人类对地球面貌的认识过程对地球面貌的探索,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其中有许多著名的探险家为人类认识世界做出了杰出的奉献。下面就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他们对人类所作的奉献。〔学生介绍的过程中用向学生提供古“丝绸之路〞路线、郑和下西洋路线、哥伦布及麦哲伦航行路线等示意图〕学生分组活动:1、丝绸之路2、马可波罗游记3、郑和下西洋4、哥伦布地理大发现5、麦哲伦环球航行〔学生互相评价〕〔1〕组织活动①指导学生用准备好的线绳把地球仪平分成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比拟海洋和陆地面积的大小②指导学生先把地球仪按自转方向转动,闭上眼睛,让地球仪停止转动后用一个手指随意按住地球仪的任意部位,然后统计分别陆地和海洋的人数并计算所占的比例。〔2〕但是,由于我们只有40多人,所以我们算出的海陆面积是不准确的,那么根据科学家的计算,海洋和陆地各占全球面积的多少呢?〔出示教材图2.2“世界海陆面积比拟〞〕学生活动得出结论: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按照要求参与活动,计算出陆地和海洋的比例学生答复71%为海洋,29%为陆地。概括说就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板书:2、全球海陆分布比例〔3〕问:所以加加林在太空中看到地球时认为它应叫什么?提问:同学们,你对地球的名称有什么看法?〔鼓励学生〕〔水球〕〔这是由于古人当时并不了解地球的整体面貌,不知道地球外表水体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的结果;人们已经叫了那么长时间的“地球〞了,没必要再改成“水球〞。〕提问:这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均匀地分布于地球外表吗?显然不是。看手中地球仪,南北半球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有何不同?〔展示南北半球图及南北半球海陆分布比例,帮助学生总结海陆分布特点。〕板书:3、世界海陆分布特征学生活动:观察地球仪说明,并总结出海陆分布的特点为: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板书:二、七大洲和四大洋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从地图上看,全球的陆地都被海洋围着,并被分割成几块面积广阔的局部和许多面积较小的局部;面积广阔的海洋也被陆地分割成几大片。我们经常听到大洋、大陆、半岛、岛屿、海、海湾、海峡等众多的称谓,究竟是怎么回事?请看图〔用展示某地区的立体示意图和平面轮廓图,两图均标注注记〕,自学上述地理名词的意义2、我们把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成为大洲。看教材图2.6“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答复:①世界上有哪几大洲和哪几大洋?②太平洋、北冰洋沿岸各有哪几个大洲?〔太平洋沿岸有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北冰洋沿岸有亚洲、欧洲、北美洲。〕③东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大洋洲、亚洲、欧洲、非洲〕④西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南、北美洲〕⑤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的陆地〔南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⑥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亚洲、太平洋〕⑦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和大洋〔大洋洲、北冰洋〕⑧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⑨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南极洲、北冰洋〕⑩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南极洲、北冰洋〕3、有些大洲是相连的,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到这些大洲及其分界线,并把分界线描绘出。重点指导学生读2.7,找到亚、欧、非三洲的分界线,并描绘说明。学生活动:通过两图比照,明确其地理意义。边查图边答复,进一步熟悉稳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稳固练习:1、填图:在教材图2.1中填注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2、绘图:在教材图2.9中,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轮廓,并注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初中地理教案篇4一、教学目标1掌握热带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2掌握热带气候类型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这些资料对一个地区的气候进行简洁的描述。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用世界气候分布图指出热带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2.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出气候类型的特点。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类型的特点。三、教学用具地图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数理比拟、讨论归纳等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一段景观录像,包括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温带海洋、苔原带等景观。学生观察讨论景观差异,教师总结:世界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1、出示热带的四种气候对应景观图设问:①这些图分别代表什么景观?景观有什么差异?学生讨论答复教师总结:热带雨林景观:树木高大茂密,树林阴暗潮湿,叶尖经常滴雨,所以叫做〞雨林〞.其实这里也有善于攀援的猩猩.猿猴.在河湖附近还有河马.大象.热带草原景观:树木高大稀疏,地面有高草,动物有斑马.长颈鹿.狮子等肉食动物.热带荒漠景观:地面以沙漠为主,动物.植被都很稀少.②为什么热带各地的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教师总结: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各地的降水不同造成的,降水量多的地方植被就茂盛,叶子大,而降水量少的地方植被少,叶子就少,植被就稀少.教师活动:我们刚刚考虑的都是这些气候类型的不同点,那么它们还有那些相同的地方?比方从气温角度来分析。总结:这四种热带的气候的共同特点为:终年高温。不同点为:降水量不同,最多的热带雨林气候,最少的为热带沙漠气候。而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都是一年分为旱雨两季,而季风气候是旱雨两季明显,降水总量大;草原气候也有旱雨2、出示新加坡等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下表景观名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雨林热带荒漠对应地名全年降雨量气候特征3、教师活动:那么这些气候类型各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方?那个地方气候类型分布最广学生读图答复: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最广的是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雨林两侧,最广的是非洲。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最广的是亚洲。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的内陆及大陆两岸地区,最广的是非洲的北部。4、小结现在,请大家把书合上,我们来回忆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5、课堂练习板书设计:热带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2.热带季风气候:3.热带草原气候:4.热带沙漠气候:初中地理教案篇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2.举例说明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3.根据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以西气东输为例进行说明。【过程与方法】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层层递进、互为关联的问题探究活动,说出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归纳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活动,以西气东输为例,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将要教与学的内容通过顺次开展的方式来实施和完成。让学生在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体验、探索、求知、收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关心我国油气资源国情,增强因地制宜、区域共谋开展的观念以及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西气东输工程。【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字“疆〞应当都认得吧?这是新疆的地形图我们来看一看有趣的地名出示疆字的右半部形象地概括出新疆的地形特点和国防重要性,弓是古代武器,“土〞寓意被沙俄强占的5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远离政治中心,提醒我们要时刻握紧手中的武器,保卫祖国的疆土。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新疆了解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进入新课出示课件教学目标:出示新疆卫星影像示意图,学生说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的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处于天山和昆仑山之间。面积达53万平方千米。在盆地的中部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面积达33万平方千米。平均年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左右,是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合作探究一:1.读喀什气候图,分析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总结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类型。喀什的气温与降水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2.讨论分析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出示课件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海陆位置),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地形),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在盆地内部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合作探究二:读图8.18,小组讨论完成以下各题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城镇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观察图中绿洲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找出这里重要的河流—塔里木河。绿洲是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绿洲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绿洲是星星点点分布的而且相距遥远。绿洲面积小,限制了农业生产;绿洲之间相距遥远,造成新疆交通不便,影响了经济的开展。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城镇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图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猜想修建这两条公路的原因。主要为了开发利用塔里木盆地中的油气资源。油气资源的开发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简介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根据中石油、中石化最新一轮资源评价数据统计,塔里木盆地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约为162.9亿吨,其中: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150亿吨;中石化塔河油田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12.76亿吨,中石化河南宝浪油田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20xx.94万吨。截至20xx年,盆地剩余油气资源总量在全国各大油气田位居第一,天然气资源量列全国500多个盆地之首,现阶段仍处于勘探早期阶段,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来源:巴州油地工程研发中心发布时间:20xx-11-27)西气东输:播放影像资料西气东输工程的两条线路及意义:出示课件:合作探究三:1、什么是“西气东输〞?西气东输工程是指中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向东部地区输送,主要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2、那沿途一定经过哪些地方?西气东输工程分两条线路。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到上海、杭州,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二线工程主干线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将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向南运至广州、广西,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管道,可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3、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哪些地形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第江中下游平原4、讨论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开展的影响: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发挥西部地区能源优势;促进相关产业的开展,扩大就业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开展。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5、塔里木盆地开发油气资源应重点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开发油气资源应重视环境保护。6、西气东输工程对塔里木地区的能源、环境保护方面带来哪些好处?西部地区的人们普遍使用了廉价、洁净的天然气能源,缓解了周边地区因薪柴砍伐带来的环境压力。初中地理教案篇6教学目标: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探究日本经济兴旺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从日本经济开展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开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教学重点:日本自然地理特征;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兴旺的加工贸易经济教学难点:日本自然地理特征;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兴旺的加工贸易经济教学准备:课件《樱花》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名曲《北国之春》,用于课前播放,营造气氛。[提问]:同学们,通过看和听,你有什么要说的?学生发言,把学生引入日本话题。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到日本修学旅行,下面几种运输方式都能到日本吗?为什么?1、汽车2、火车3、飞机4、轮船〔让学生去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活动]:四人一小组,根据下面提供的四个问题,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选择其中的一题展开探究讨论,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讨论结果。合作完成1、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2、地图册上的比例尺量算上海——东京的距离3、日本有那几个著名的城市?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所在的位置4、日本是一个岛国,英国也是一个岛国,比拟这两个国家跨越的经度和纬度,那个国家大,这对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吗?〔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讨论,画面切入到“世界政区图〞、“日本图〞〕教师此时指导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日本图〞和“富士山图〞,结束后重新显示版面2,让学生答复下列问题,讲出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组成,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征。教师予以必要的补充和强调有关内容。显示“日本图〞,教师边讲边指图,图中北海道、本州、九州和四国四个大岛的名称用红色显示,并由小放到大再缩小定格,让学生掌握这四大岛的相关位置,接着屏幕左侧显示富士山的图,在屏幕右侧教师要告诉学生富士山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是日本的象征,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探究题活动:1、看看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那里?2、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那些影响?谈谈你的看法4、阅读课本24页有关资料,答复下列问题阅读“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把图中的主要工业区用红色块显示图中的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和九州等城市名用蓝色显示,加深学生对主要工业城市和港口位置的了解。然后提问:日本工业为什么分布在这里?显示几幅图片:“日本富士山和高速铁路〞图片、“填海造陆〞图片、有关大阪的鸟瞰图片。教师边讲课边播放有关内容。在教师讲解的同时,可接连播放较多的动静态画面。如“穿和服的日本妇女〞、“日本茶道〞图片显示“日本工业区分布空白图〞,让学生答复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工业中心名称,并思考答复日本工业分布在这里的原因。〔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完成,同时借助于多媒体,通过这多个版面的播放,辅之以教师的讲解,学生普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兴趣很浓,教学效果很好。〕初中地理教案篇7教材分析1、教材是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教材设计能使学生比拟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2、教材先对日本地理条件进行了分析,使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进而到达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开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即“加工贸易经济〞这一经济开展的方式,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3、本节教材另设阅读、图表、活动等,在说明日本地形和组成,经济开展方式,扩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经济状况等方面起到不容无视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开阔了视野,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学情分析农村学生视野相对狭窄,但对日本这个国家并不陌生,只是对日本的地理特征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学生对这节课应该存有较大的学习兴趣。教学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