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游-山西民居_第1页
山西旅游-山西民居_第2页
山西旅游-山西民居_第3页
山西旅游-山西民居_第4页
山西旅游-山西民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丽临汾临汾天下第一门---华门临汾简介地理位置

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东倚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临黄河,与陕西省隔河相望;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吕梁毗连;南与运城市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35°23′~36°57′,东经110°22′~112°34′之间,南北最大纵距170多平方公里,东西最大横距约200公里,总面积20275平方公里,占全省13%。临汾“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临汾的五个名称1、临汾2、平阳3、尧都4、花果城5、卧牛城居民建筑典范师家沟民居

师家沟民居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城东南约5公里的深山沟里,三面环山,依山就势。据史料记载,师家沟民居始建于乾隆三十二年(一七六七年),到光绪年间(一八七五-一九零八年)基本完成,占地面积十余万平方米。历经二百四十多年风雨剥蚀,如今仍保存完整。有关专家说,师家沟民居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然而,由于地处偏僻,交通条件较差等原因的限制,师家沟民居来的游客却寥寥无几。师家沟修复过的窑洞师家沟清代窑洞民居师家沟清代民居,有园门、耳门、偏门、楼门、屏门、暗门,上下左右互相贯通且衔接自然,形成了由下而上,楼上楼,院中院的奇特格局。民居建筑丁村民居丁村民宅作为中国北方汉民族四合院建筑的典型标本,其历史年代跨度大,建造别致风格各异,且价值意义是多元体的。民宅建造布局和实用性较完备,反映了晋南地区汉民族的心理、爱好、信仰、风尚和习俗及情操。丁村民居民宅群呈东北西南向分布,分北院、中院、南院、西院四大组。由于宗族支系的繁衍发展,反映在院群座落上的时代差异特别明显。这四大群组以村中心明代建筑观音堂为领首,以丁字小街为经纬,分落于北南西三方。这些民宅布局合理,建筑气派讲究,横径曲巷,院院贯通,连接巧妙,在建筑的时代风格上也各有不同。民宅庭院设置,沿袭着中国汉唐以来的四合院布局,即门庑、倒座、东西厢房、正堂。丁村民宅民宅建造布局和实用性较完备,反映了晋南地区汉民族的心理、爱好、信仰、风尚和习俗及情操,它是研究传统建筑民俗的珍贵标本;从建筑艺术角度上讲,它采众家之长,适一方水土之要求。木雕、砖雕、石刻表现在建筑构件上,多而不絮,精美大方,内容丰富多彩。建筑突出的特点是注重装饰,在建筑的各个部位,大多有木、石、砖雕,尤其是木雕,举目皆是。石雕石楹联木雕丁村木雕中的戏楼民居中墙上珍贵的版图除了民居建筑,我们再来

了解一些临汾的民风民俗吧!1、吃卷卷,话年俗3月1日(正月二十),该是吃春卷的时候了。按照老祖宗留下的风俗“吃完春卷,年才算过完。”春卷在临汾叫“卷卷”,是将一种烙得很薄的饼,把拌好的菜馅儿卷起来吃。现如今,吃卷卷不用等到正月二十,平时大街上就有卖卷卷的摊点,这已经成为临汾的一道特色小吃,现摊现卖,异常红火。春卷2、婚嫁民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地处山西南部汾河两岸的晋南一带,其婚姻

嫁娶基本上以古老的“六礼”为蓝本,历朝有所变更,至明清初步定型,延续至今。他一般有以下几个过程:说媒定亲换帖、纳彩请期、亲迎拜堂、坐帐闹洞房、回门3、寻根祭祖节“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定为每年4月1日至10日。主祭日为汉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寻根祭祖节”的举行对于加强老家与移民后裔之间的联系,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