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四(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fc5a943a188987a17655fb695d0b66/e4fc5a943a188987a17655fb695d0b661.gif)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四(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fc5a943a188987a17655fb695d0b66/e4fc5a943a188987a17655fb695d0b662.gif)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四(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fc5a943a188987a17655fb695d0b66/e4fc5a943a188987a17655fb695d0b663.gif)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四(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fc5a943a188987a17655fb695d0b66/e4fc5a943a188987a17655fb695d0b664.gif)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四(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fc5a943a188987a17655fb695d0b66/e4fc5a943a188987a17655fb695d0b6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装…………○…………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1、非凡皆自“愚处”起尉承栋(1)有位画家用四年工夫画出一幅作品,引起轰动。一位青年人向他请教:“我能一天画一幅画,可卖出它却要一年的时间。”画家对青年说:“你可以试着换一下,用一年时间去画一幅画,看能不能在一天内卖出去。”(2好作品出自反复打磨,凡事亦需拼一番笨功夫。习武之人常说“入门先站三年桩”,如果不能打牢站桩的功底,到头来学到的不过是花拳绣腿。做人做事莫不如此稳扎稳打,耐心付出,成功才会有可能。如果急于求成,偷懒耍滑,到头来只会一事无成。(3)“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非凡皆从“愚处”起。不少古人“尚拙”,更在“拙”处建功。清人曾国藩学习上讲求“读书立志,须以困勉之功”,其行事风格被同僚讥笑为“迂拙”。然而在他看来,“凡奇谋至计,总在平实处”。客观说来,“笨拙”的好处在于,不投机取巧,虚心以待事,耐心以经事,遇到困难和矛盾只知扛过去,而决不会绕着走、躲着跑。如此“笨拙”,反而更能打牢基础,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4)想起一位大学老师的话:“今天的问题,不是知识不够多,而是知识太多;不是不够聪明,而是过于聪明,缺少从愚处做起的踏实精神。”细细想来,但凡各个领域的名家大师,哪个不是靠着守愚尚拙的精神成功的?于敏院士为研究氢弹,甘愿隐姓埋名28年;一代代航天人创造中国载人航天的奇迹,秘诀在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为研制防治疟疾的药方,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药方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获得青蒿素样品。(5)不可否认,时代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我们确实需要创新求变、弯道超越。也不是说我们凡事只能使“笨劲”,不能用“巧力”。但必须懂得,走捷径并不等于投机取巧。捷径的获取,靠的是日积月累的能力,而不是挖空心思的妄想;捷径的完成,靠的是持续不断的拼搏奋斗,而不是一劳永逸、一步登天。很多人“一举成名”的背后,是“十年寒窗”的苦功。天底下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也没有天上掉馅饼的机会,真正的捷径,其实只有苦干这一条。(6)华罗庚在诗中写道:“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硬要把“伪聪明”当作真聪明,不过是真愚夫的做法。做事情,总还是要拿出那么一点“愚劲”、那么几分“拙气”的。1.请简要说说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一个人怎样才能成就“非凡”。3.文章第四段提出了名家大师都是靠着守愚尚拙的精神成功的观点,请再为它补充一个事实论据。4.文章第五段是否可以删去?请阐明理由。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不少学校因场地有限、师资不足,加上课程开发不够、家长支持力度不足等,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此,该如何破解?劳动教育又该如何因地制宜?我们不能停留在课堂上讲劳动,而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实践劳动教育,当然离不开相应场所、设施设备、师资等支撑,但这不应成为某些地区或学校不作为的理由。今天所言的劳动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生产劳动,还包括日常生活劳动。而日常生活劳动将伴随每个人的一生,它对场所、设施设备、师资等并无特殊要求,劳动教育完全可以由此做起,让他们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学会自立自强,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强化责任担当。对于劳动教育的常态实施,比场所、设施设备、师资更重要的是劳动教育评价。教育部发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劳动教育评价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平时表现评价、二是学段综合评价、三是加强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的督查。劳动教育的常态实施有赖于三个方面评价机制的建立健全。当前,家长不肯让孩子体验劳动,学校劳动教育排不进课表,其实都与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有关。但教育评价不是万能的,不能缺乏应有的分寸和尺度。如果使用过头,还会带来负面效应。从根本上说,劳动教育真正实施到位,有赖于教育者在与学生的积极互动中,唤醒内在的劳动自觉。这里的劳动自觉,不仅指学生,也包括教育者在内。教育者的劳动示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驱动其随时随地、坚持不懈地进行劳动。劳动的内在觉醒过程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耐心、细致、持久地下功夫。比如,要以自己的勤劳刻苦、认真细致在日常生活中提供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他人或公共场所的需求,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在劳动中享受到助人乐趣。更进一步地讲,劳动内在自觉性的培育,还需要从感性走向理性,树立“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幸福”的观念,加深对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理解,并将之作为自身行动的指南。社会主义教育原本就是为了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使劳动者成为国家的主人。不劳动成不了人、成不了才,更谈不上成为自己的主人。没有劳动,所有的教育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摘自柳夕浪《唤起劳动教育的内在自觉》,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的中心论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当前劳动教育的开展,更需要唤起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内在自觉。B.劳动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强化他们的责任担当。C.“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幸福”,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D.没有劳动,所有的教育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存在的根基。2.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列出当前劳动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增强了本文的针对性和现实性。B.文中引用“夙兴夜寐,洒扫庭内”,证明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开展劳动教育。C.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与他们缺乏内在劳动自觉相关。D.中小学劳动教育需为培养高素质的、成为国家主人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奠定基础。3.根据全文内容,下列做法与教育部“劳动教育评价”要求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劳动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且覆盖各类劳动教育活动。B.依据学段目标和内容,对学生劳动表现、劳动素养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定。C.依据学段开设相应劳动课程,开展劳动知识学习并通过检测及时进行评价。D.开展区域督查及劳动素养监测,发挥监测结果的示范、反馈、改进等功能。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搏”与“博”李国文①搏斗的“搏”与博弈的“博”,这两个长相差不多的汉字,却囊括了世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全部。②尚在襁褓中的时候,婴儿渴望能爬、能站起来;当自己颤颤巍巍站立在地面上时,又期望能迈开脚步;能够走路以后,又希望能跑,能跳……人的生命,就在一个欲望紧接另外一个欲望、一个目标死咬另外一个目标的驱动下,有意或无意地,孜孜不倦,奔跑不已。假如人们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去“博”,同时也去“搏”的话,这恰是人类对大千世界的无限追求与巨大获得吧。③其实,“搏”与“博”,既有趣,也很艰难。若从字面意义来忖度,有趣,等于是收入;而艰难,当然需要当事人付出了。一本万利,属于每个人都有过却不可能实现的奢望,但是,人是有进取心的动物,通常情况下,哪怕付出要多一些,收入要少一些,也会继续“搏”与“博”下去。或许,这才是生命的深切含义。④无论那欲望或是目标,定义为高尚的、庸俗的、伟大的、平凡的,哪怕仅是为了最狭义的生存而苦苦挣扎;也无论其目的,在于追求,在于获得,或者根本无所谓追求和获得,只是充满青春活力,不甘沉沦。总之,每个人都敢“搏”,敢“博”,活得有滋有味的。⑤虽然,每条路的尽头,并不总是开满了鲜花、飞扬着彩带、激荡着掌声,抑或洋溢着笑脸,但为此望而却步者,却极为稀少。毕竟谁也不能完全把握未来,很难保证绝对的成败输赢。未来有许多不可知的变化,A即使胜利在望,也可能功亏一篑,B眼看走投无路,反倒能绝处逢生。其实,“可能”与“不可能”,永远各占百分之五十。⑥人的可贵,不仅仅在能伸出拳头“搏”,还在敢拿出命运“博”,尽管每个人都知道,充其量,自己仅有一半的胜出机会,尽管如此,仍旧寄予希望,兴致勃勃地往前行进。其实,有时明知失败,也不会止步的。比如,仰望过纪念碑,拜谒过烈士墓,那些前赴后继、杀身成仁的志士,难道不了解自己所处的险境吗?令人敬畏的是,总有人敢于把脑袋放置在断头台上,义无反顾,显然,是为了自己可能看不到的明天,在先拿自己“下注”。这种大无畏的奋争精神,当然值得世人敬畏、尊崇了。⑦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生本是一搏”的这个“搏”字,也无妨说成“一博输赢”的“博”。“博”既有胜负之分,成败之别,那么,也就等于在“搏”。人类下赌注时,获胜概率甚至只有百分之一,尽管如此,仍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搏”与“博”,否则,怎么叫作“孤注一掷”呢?⑧“神舟”翱翔太空,人类登上月球,并不是在完全的把握下获得成功,而是在没有什么希望的情况下,披荆斩棘,前赴后继,跌打滚爬,头破血流,经历无数次失败,才达到目的。如无一“搏”之心,唯知因循守旧,苟安自得,庸庸碌碌,不肯冒某种程度的险,去“搏”与“博”的话,那么,人类至今也就只能够跑跑跳跳罢了。人类优于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地方,大概准于具有这种豁出去一“搏”的精神,这才可能推动世界的发展与进步。⑨“搏”与“博”的过程,当然很艰难也很漫长,每走一步,都要在地球上留下血与汗的印迹。而且,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无数曾经“搏”过、“博”过而失败的前者,为后人铺路。如果因为怕输,而裹足不前,犹豫等待,打个呵欠,懒洋洋的,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话,那么,非但成功无望,也不能为后人的成功积累可吸取教训的宝贵的经验。⑩在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中,神州大地生机勃发,有着五千年光辉历史的中国人,还不应该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好好地“搏”一“搏”、“博”一“博”吗?(选自《李国文文集》,有改动)1.阅读全文,概括“搏”与“博”有哪些积极意义。2.从第⑤段A、B两处画横线句中任选一处,为其补充一个事实论据。选句论据:3.简要梳理第⑧段的论证思路。4.请分析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4、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面小题,青春正当时,不负好时代程龙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既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的时代使命。在这样一个好时代,青年更应该砥砺奋进,不负时代机遇,不负青春时光。②这是一个创造梦想、成就梦想的时代。“嫦娥”探月、“北斗”组网、“神舟”飞天、“天眼”巡空、“蛟龙”入海……这些大国重器的背后无不闪耀着青年的力量与智慧。新时代的舞台上处处刻印着青年奋斗的脚步,洋溢着青春火热的激情。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祖国的哪个角落,都要把理想和抱负熔铸在脚踏实地的前进征程中,当青年理想与历史使命同频共振,奏响的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③无奋斗,不青春。袁隆平23岁时立志解决水稻如何高产问题,把田间地头当作自己的实验室;24岁的武大靖无数次挥汗如雨地训练,最终打破了短道速滑项目世界纪录;(1)________……奋斗者们光鲜亮丽的成功背后都有着默默付出的无悔青春。在抗疫一线,他们与病毒生死较量;在偏远乡村,他们与村民共奔富裕;(2)________……越来越多的青年在岗位上书写奋斗故事,也收获了奋斗馈赠给他们的幸福。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这个时代正因创新而进步发展、活力四射。青年人朝气蓬勃,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是国际量子科学领域走在最前沿的年轻人之一,作为我国“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团队的成员,陆朝阳长期辛勤耕耘,获得了国际上一系列重量级奖项。他确信,不做短平快的事情,要做需要非常努力跳起来才够得着的科研,并坚持做到极致,“只有一步一步走,才能保证量子计算领域的健康发展。”在创新的时代,青年正当其时、潜能无限,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⑤“十四五”规划纲要为我国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也吹响了青年逐梦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如何找到成就自己梦想的人生舞台,是当代青年面临的重大机遇和全新挑战。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过程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紧密契合,国家发展进步的过程就是青年成长成才的过程,也是青年奋斗奉献的过程。抓住时代机遇,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当代青年定能在风浪中搏击前进,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国。⑥青春正当时,不负好时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欣逢盛世,我辈青年须勇担使命、砥砺前行,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成就精彩人生。(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22日,有删改)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中心论点。2.任选一题,在第③段指定位置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我选第________题,补充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阅读第⑤段和(链接材料),思考:我们怎样做才能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链接材料)(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代学者
顾炎武(2)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5、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做自己灵魂的贵族①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因为一些琐事忙得不可开交,于是就暂时告别写作。可是,一段时间之后,再拿起笔去写,就会觉得很生疏,像一个迷路的人似的,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每每这时,我就像一杯浑浊的水一样,需要沉淀一段时间才能重新找到写作的感觉。这说明:人的心就像一面镜子,得常常擦拭,否则,就会布满灰尘。当我们忙于攫取外物,并为之坚持奋斗甚至不择手段、铤而走险时,那颗心其实早已面目全非。②一个人的心灵和外物是格格不入的吗?对,就是这样。心灵是心灵,外物是外物,两者井水不犯河水。因此,既想要外物,又想保持内心的纯净,这样的两全其美只是妄想。因为,一个人一旦为外物所迷惑,那么他的心往往就会迷失,而迷失的心也就难以保持纯净了。③梭罗通过瓦尔登湖之行,告诉世人:人需要的外物是极其有限的,再多了,就是多余。而如何把握这个度呢?这得靠自己去界定,不要只想着如何去支配别人或去占有什么财富、权势之类,最重要的,是想一想,如何支配自己,做自己灵魂的贵族。④雪莱有首诗叫《我不愿为王》,诗中写道:“我不愿为王:爱,已经够我苦恼;掌权的道路从来险峻坎坷;何况还有暴风骤雨君临在高处。我不愿攀登那庄严的王位,它建在冰上,幸运的太阳到中午就会化冰为水。再见吧王位,可是我若为王,烦恼也未必很快到来,到它来时,我已在他乡,已在喜马拉雅山上牧羊。”他不愿意走仕途,只想做个诗人,做自己灵魂的贵族。如果他不是这样,而是相反,那么他也就不会成为享誉全世界的诗人。⑤当然,这并不是说当诗人最好,你也可以从政、经商、做学问等,但是,不管做什么,都要保持足够的淡泊和纯粹。说白了,就是每个人都要控制好或减少自己不该有的欲望,不要成为它们的俘虏。可是,很多人还是被名利、财富、权势等征服了。因此,日本作家德富芦花在他哥哥为官之时,特意作了一首小诗赠给他,诗云:“青云,白云,皆为云。然我是白云,听凭心之所向,翱翔长空。”是的,我们该有的那份“白”还是要保持住的。⑥一个人只有保持住了那份淡泊和纯粹,才能不为外界牵引和诱惑,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所作为,进而才能真正做自己的王。当年,普林斯顿大学聘请爱因斯坦时,提出给他当时最高的年薪1.6万美元,他却问道:“能否少给一点,有3000美元就足够了。”很多人不解,他解释说:“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创造的原动力。”也正是因为他如此的淡泊和纯粹,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思考、研究上,结果做出了震惊世人的奇迹,进而成为自己的王——主宰自己,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到极致。⑦一个人也只有保持住了那份淡泊和纯粹,才能以平常心对待这个世界。扎克伯格在哈佛演讲时曾提到这样一件事:当年,约翰•F•肯尼迪访问美国宇航局太空中心时,看到一个拿着扫帚的看门人,他就问那个人:“您在这里做什么工作?”那人回答道:“总统先生,我在帮助把一个人送往月球。”看到这里时,我肃然起敬,对这个平凡而神圣的看门人。他没有因为自己干着世人认为卑微的工作而自卑,相反,他以此为荣。佛陀开导十八罗汉中的注荼半托迦时说,扫地也能开悟。事实上就是这样,不够淡泊和纯粹的人,往往对琐碎、普通的事情不屑一顾,殊不知那正是磨砺的开始、成功的起点。⑧而一个人变得越来越淡泊和纯粹时,就说明他越来越接近人的本质和本性。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做自己灵魂的贵族,就是最终要回归到这一点上。(选自《小品文选刊》,有删改)1.本文开头段论述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2.在作者看来,应该“如何支配自己,做自己灵魂的贵族”?为什么要这样做?3.请简要分析第⑦段的论证思路。4.请你为第⑧段划线句子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1.①用画家画画的事例引出观点——好作品出自反复打磨,凡事亦需拼一番笨功夫;②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非凡皆自“愚处”起;③以趣味故事开篇,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①做人做事稳扎稳打,不急于求成、投机取巧,要耐心付出;②遇到困难和矛盾不会绕着走、躲着跑。3.示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事业,几十年如一日,深入田间,不辞辛劳,攻关克难,终于实现了他的“禾下乘凉梦”。4.不能删去。该段闻述了“笨劲”与“巧力”的关系,它对中心论点“非凡皆自‘愚处’起”起补充论证作用,让论证更充分、严密,观点更具说服力。【分析】1.本题考查议论文开头的作用。阅读第一段,根据“有位画家用四年工夫画出一幅作品,引起轰动。”可知,用画家画画的事例引发思考,引起下文;引出观点——好作品出自反复打磨,凡事亦需拼一番笨功夫;根据“你可以试着换一下,用一年时间去画一幅画,看能不能在一天内卖出去。”可知,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非凡皆自“愚处”起;列举画家与青年的故事以趣味故事开篇,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本题考查对成就非凡的认识。根据第2段“习武之人常说‘入门先站三年桩’,如果不能打牢站桩的功底,到头来学到的不过是花拳绣腿。做人做事莫不如此稳扎稳打,耐心付出,成功才会有可能。如果急于求成,偷懒耍滑,到头来只会一事无成。”可知,一个人想要成就“非凡”,必须做人做事稳扎稳打,不急于求成、投机取巧,要耐心付出;根据第3段“客观说来,‘笨拙’的好处在于,不投机取巧,虚心以待事,耐心以经事,遇到困难和矛盾只知扛过去,而决不会绕着走、躲着跑。”可知,一个人想要成就“非凡”,就必须遇到困难和矛盾不绕着走、躲着跑。3.本题考查论据的补充。第四段例举两位科学家的具体事例,通过这两位科学家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但凡各个领域的名家大师,都靠着守愚尚拙的精神成功的。从自己的积累中举出一个能证明这个观点的名人事例即可,交代人名,从事专业或行业,“拙”的精神或态度表现,取得的成果。如: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事业,几十年如一日,深入田间,不辞辛劳,攻关克难,终于实现了他的“禾下乘凉梦”。②一代代航天人创造中国载人航天的奇迹,秘诀在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4.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细读第五段,明确这段论述的是什么内容。根据“也不是说我们凡事只能使‘笨劲’,不能用‘巧力’。但必须懂得,走捷径并不等于投机取巧。捷径的获取,靠的是日积月累的能力,而不是挖空心思的妄想”可知,这段阐述的是我们能用“巧力”,但必须懂得,走捷径并不等于投机取巧,要合适地使用“巧力”;根据“捷径的完成,靠的是持续不断的拼搏奋斗,而不是一劳永逸、一步登天。很多人‘一举成名’的背后,是‘十年寒窗’的苦功。天底下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也没有天上掉馅饼的机会,真正的捷径,其实只有苦干这一条。”可知,用“‘一举成名’的背后,是‘十年寒窗’的苦功”来论述“捷径”,这样可以使议论文的论证更加严密。所以这一段不能删去。2、1.A2.B3.C【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应是对如何开展劳动教育这一问题的回答,结合全文来看,文章不只是强调劳动的重要性,重在探讨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劳动教育的问题。B.选项主要强调的是劳动教育的目的,不是中心论点;C.选项讲的是提出问题的背景,不是中心论点;D.选项强调的是劳动的意义,不是中心论点;故选A。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引用“夙兴夜寐,洒扫庭内”是为了论证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但并不能证明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开展劳动教育;故选B。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应用。C.文中“学习劳动知识”不符合在具体场景中开展劳动教育的要求,“开展劳动知识学习并通过检测及时进行评价”与教育部重在评价劳动表现的要求不相符合;故选C。3、1.“搏”与“博”,是人类对大千世界的无限追求与巨大获得;“搏”与“博”是生命的深切含义;只有敢“搏”敢“博”,才能活得有滋有味,“搏”与“博”是一种义无反顾、大无畏的奋争精神,令人敬畏、尊崇;具有“搏”与“博”的精神,才可能推动世界的发展与进步;“搏”与“博”能积累可吸取教训的宝贵经验。2.示例:A古时候,有一个人要堆一座九仞(古时八尺或七尺叫一仞)高的山。他堆了一年又一年,不论严寒酷暑,废寝忘食地从远处挖土,再挑土,再堆到山包上,终于有一天,他就要完工了。跟看着山就要九仞高了,只差一筐土的工夫。但他一摸瘪着的肚子,天又下起雪来,他认为再有一筐土就堆完了,便回家去了。此后,他总因只有一筐土就完工而偷懒,所以这一筐土至死他也没堆上,终究这座只差一筐土的九仞高的山还是没有堆成。3.首先,通过列举“神舟,翱翔太空,人类登上月球”的事例,说明只有经过无数次失败才能达到目的。其次。从反面论证如无一“搏”之心,“人类至今也就只能够跑跑跳跳罢了”。最后,得出具有“豁出去一‘搏’的精神才能推动世界的发展与进步”的结论。4.升华主旨,呼吁人们在这难得的历史机遇里,要好好地“搏”一“搏”,“博”一“博”。以反问句结尾,增强了感情色彩,引起读者共鸣。【分析】1.本题考查内容提炼概括。作答时要抓住段落总结句。根据第②段“这恰是人类对大干世界的无限追求与巨大获得吧”提炼:“搏”与“博”,是人类对大千世界的无限追求与巨大获得;根据第③段“或许,这才是生命的深切含义”提炼:“搏”与“博”是生命的深切含义;根据第④段“总之,每个人都敢‘搏’‘敢‘博’,活得有滋有味的”提炼:只有敢“搏”敢“博”,才能活得有滋有味;根据第⑥段“这种大无畏的奋争精神,当然值得世人敬畏、尊崇了”提炼:“搏”与“博”是一种义无反顾、大无畏的奋争精神,令人敬畏、尊崇;根据第⑧段“这才可能推动世界的发展与进步”提炼:具有“搏”与“博”的精神,才可能推动世界的发展与进步;根据第⑨段“非但成功无望,也不能。为后人的成功积累可吸取教训的宝贵的经验”提炼:“搏”与“博”能积累可吸取教训的宝贵经验。2.此题考查补充论据。A和B是两个分论点。选A,就要选择论证“即将胜利,却又失败”的事例,并加以分析。示例:春秋末年吴越战争中,吴王夫差为替父阖闾报仇,富国强兵,终于一战败越,本来已经要灭了越国了,却半途而废,放虎归山,自己则贪图享乐,不再励精图治。而越王勾践知耻后勇,卧薪尝胆,坚持不懈,终于20年一举灭吴,夫差身死国灭。选B,就要选择论证“处于绝境又逢生”的事例,并加以分析。示例:“韩原大战”中,秦穆公义愤填膺,身先士卒,不料身负重伤,陷入重围,眼看就要被浮,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有一群“神兵”杀开血路,冲入重围,不但救出了穆公,还活捉了晋惠公,使战局急转直下,反败为胜。这正是绝处逢生。3.此题考查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作答此题,先划分层次,概括内容,再用表示次序的词语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第⑧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主要列举“神舟”翱翔太空是经过无数次失败而走向成功的事例;第二句是对事例进行分析,从反面论证“没有一‘搏’之心,人类至今也就只能够跑跑跳跳”;第三句得出结论“具有这种豁出去一‘搏的精神,这才可能推动世界的发展与进步”。在此基础上,按照“事例——分析——结论”的思路,用“首先、其次、最后”表示次序的词语组织语言作答即可。4.此题考查段落的作用。作答时要注意段落的位置,本段位于文章结尾。议论文的结尾一般有总结观点、重申论点、发出号召或呼吁等作用。该段论述新时期新机遇,人们应该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去“搏”一“搏”,“博”一“博”。用反问句加强语气,对文章内容进行升华,并发出呼吁。4、1.当代青年应勇担使命,砥砺奋进,成就精彩人生。2.(1)北大退伍军人宋玺22岁时参与亚丁湾护航3.举例论证,列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在国际量子科学领域长期辛勤耕耘,工作上坚持做到极致,获得一系列国际奖项的事例证明,青年只要挖掘潜能勇于创新,就能为国家发展贡献一份力量。4.答题要点:(1)首先要抓住时代机遇,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熔铸在一起;(2)要有责任担当和真才实学,在前行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能力,这样才会在圆了自己的青春梦的过程中实现中国梦。【分析】1.本题考查对选文论点的概括。议论文的论点通常会在开头部分亮明,也有可能在论述之后在结尾部分总结,考生要注意这两个地方表明观点的句子。本文可结合第一段中的“青年更应该砥砺奋进,不负时代机遇,不负青春时光”,和结尾段中的“欣逢盛世,我辈青年须勇担使命、砥砺前行,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成就精彩人生”来概括本文论点,即“当代青年应勇担使命,砥砺奋进,成就精彩人生”。2.本题考查论据的补充。补充论据时一定要看清楚论点,还有对论据的要求,所补充的论据要能够证明论点、符合题干要求。比如本题,可选择(1)题或(2)题来补充论点。论点是“无奋斗,不青春”,要求“补充一个事实论据”,(1)处论据最好能与文章原本的袁隆平和武大靖的论据构成排比,只要是能体现青年奋斗的典型人物都可以作为补充论据,比如“北大退伍军人宋玺22岁时参与亚丁湾护航”“北斗核心技术团队平均年龄33岁”等。(2)处论据能与“在抗疫一线,他们与病毒生死较量;在偏远乡村,他们与村民共奔富裕”构成排比,体现各行各业青年在岗位上书写奋斗故事,可补充“在工厂车间,他们与时间和质量赛跑”等。3.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的分析。第④段分论点是“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这个时代正因创新而进步发展、活力四射”,然后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是国际量子科学领域走在最前沿的年轻人之一……要做需要非常努力跳起来才够得着的科研,并坚持做到极致,‘只有一步一步走,才能保证量子计算领域的健康发展。’”,这里介绍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的事迹,“作为我国‘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团队的成员,陆朝阳长期辛勤耕耘,获得了国际上一系列重量级奖项”,可见这是举例论证。其作用是为了论证青年是创新的主力军,青年勇于创新,一定能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4.本题考查联系材料针对某个问题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文章第⑤段指出“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过程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紧密契合,国家发展进步的过程就是青年成长成才的过程,也是青年奋斗奉献的过程”,由此可见,青年的梦想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青年要抓住时代的机遇,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熔铸到一起,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国;而链接材料(1)也告诉我们,国家兴亡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帮助国家实现中国梦的责任;链接材料(2)则告诉我们,青年不仅要有责任担当,还要能解决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农业机械购置担保合同纠纷起诉状撰写要领
- 散伙协议书(20篇)
- 2025年债权转让协议综述
- 2025年公司变革资产接收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实习生接收单位协议格式
- 2025年软泡聚醚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物流服务商战略联盟策划协议
- 2025年公司职员车辆共享合同
- 2025年社交APP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儿科用药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4年安徽省高校分类考试对口招生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4年安徽省省情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伊春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版林木砍伐与生态修复工程承包合同2篇
- 课题申报参考:社会网络视角下村改居社区公共空间优化与“土客关系”重构研究
- 2025年八省联考高考语文试题真题解读及答案详解课件
- 《山东胶州秧歌》课件
- 《仓库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指南
- GB/T 44963-2024储粮保水技术规范
- 定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