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世致用”是中华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的精华,起源于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学说。“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侧重“形而上”;“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侧重“形而下”。经世致用经世:治理国事。其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侧重“形而上”;
致用:付诸实用。其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侧重“形而下”。生为着力点,注重学术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经世致用”起源于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学说。其特点是,反对空谈,力倡学以致用的务实精神和“以实为宗”的良好学风。它以关注社会、关注民生为着力点,注重学术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提倡“经世致用”的代表人物宋代:叶适、陈亮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子清末:魏源、龚自珍——顾炎武日知录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称亭林先生,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清学”开山始祖——“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开创一种新的治学门径,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思想家。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著有《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顾炎武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论语》
“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经术,是对儒家经典所作的诠释考订;治道,谈经世济民之术;博闻,广泛论列文史知识及社会风俗。
“每天都能懂得以前不懂的知识,每月都能不忘掉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顾炎武生于明末,深切地感受到国破家亡的痛楚,坚决反对满清入主中原,积极参加反清复明活动。嗣母王氏绝食而死,临终嘱他“无仕异代”,他终生遵之。当大势已去,恢复无望之时,他则洁身自保,多次拒绝清廷的诏举,以死为誓,不复出仕。
以天下为己任,是顾炎武治学的出发点。他清醒地认识到理学崇尚空谈的危害,提出了“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与施愚山书》)、“经学即理学也”(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表》)的思想,高举经世致用的大旗,反对理学的离经叛道。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书贵独创、立身贵务实等思想,体会其“经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3、积累文言知识和文言词语。学习要点滑稽(jī)围剿(jiǎo)奸佞(nìng)庶(shù)民
命途多舛(chuǎn)菑(zī)畲(shē)族
装潢(huáng)潦(lǎo)水
衣裾(jū)摭(zhí)谈字音文须有益于天下
文章不能在天地之间断绝,是因为它可以阐明道理、记述政事、体察百姓困苦、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啊。像这样,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就多一篇的好处啊。如果涉及那些怪异、斗狠、悖乱、鬼神之事,写无从查考的话,抄袭别人的观点,作奉承谄媚的文字,像这样,对自己有害,对别人无益,多一篇,就多一篇的祸害啊。翻译如果划分层次,可划分为几层?(有益之文、无益之文)观点是什么?文须有益于天下。主要论证的方法是什么?正反论证阅读第一则,讨论思考明确:明治乱之理、记录政治得失、体察民间隐情、彰显别人美德善行。①简述“文之不可绝于天地之间”的四个理由。②文章怎样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感悟课文有益之文:明道、纪政事、察民隐、乐道人之善无益之文:“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
剿袭之说;谀佞之文小结《文须有益于天下》一文,强调文以载道,文以纪事,文以揭示民间疾苦、称扬善行,从正面立论,从反面申述,旗帜鲜明地主张作文要经世致用。
子书除《孟子》《荀子》以外,像《老子》《庄子》《管子》《商君书》《申子》《韩非子》,都自成一家之言。至于《吕氏春秋》《淮南子》,则不能自成体系了,所以选取诸子的言论,汇集成书,这是子书的一大变化啊。今人的作品,(观点)一一都出于自己之手,必然不是很多,大抵是像《吕氏春秋》《淮南子》之类(汇编而成)的。若一定是古人未触著书之难翻译及的,后代不可缺少的,然后才著述,也许才能流传下来吧?宋朝人的著作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都是用一生精力完成的,才成为后世不可或缺的书。然而这些书中小的差错和遗漏,还是不能避免。像后人的书,越多错漏就越多,(著述)越快就越不能流传。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把写书看得太容易,而急于追求声名的缘故啊。著书之难翻译2、著书之难,难在何处?作者推崇的著书原则是什么?著书难在自成一家之言。“为后世不可无之书”——难(创新)著书原则: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应社会之需)内容探讨3、作者强调著书之难的真实用意是什么?为什么要引用《资治通鉴》《文献通考》为例?
纵议“著书之难”意在强调“著述贵创新”的观点。引用古例借以与当代著书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内容探讨著书之难论述的问题是什么?著书之难。主要论证的方法是什么?事例论证、对比论证。阅读第二则,讨论思考为什么“时人著书之难”?2、为什么“时人著书之难”?古人:“皆自成一家言”三、朗读第二则,思考:今人:“尽出其手,必不能多”“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愈多而愈舛漏,愈速而愈不传”——“视成书太易,而急于求名故也”为什么“时人著书之难”?
作者析古剖今,提出“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的著书标准,主张独创,反对急功近利,实际上还是提倡治学不为空言,要切合实际,期于有用。你认为作者提倡的著书原则是什么?(可以用文中语句回答。)3、对我们有何启示?志当存高远——为后世不可无之书三、朗读第二则,思考:慢工出细活——不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唐、宋以后,文人何其多啊!固然有不懂经学,不通古今,而自以为是文人的啊。韩愈《符读书城南》有诗句说:“文章谁说不贵重,解说经义是根本。雨水横流无根源,早晨满地夕已尽。为人不通古与今,如同马牛披衣襟。行事立身陷不义,何能希望多名誉。”而宋朝的刘挚训诫子孙,常说:“读书人应当以器量见识为先,一旦有了‘文人’的称号,这个人就没有值得称赏的地方了。”如此来看以“文人”身分在世上出名,哪里值得称道呢!这就是扬雄所说的文人之多翻译“拾取我的文辞而不研究我的义理”啊。黄庭坚说:“几十年来,先生君子只是用文章提拔奖掖后学,所以华而不实。”本朝嘉靖年间以来,也有这样的风气。而陆深记载的刘健告诫庶吉士们的话,李梦阳对此大为不平。
《宋史》说,欧阳修与学人晤谈,不曾涉及文章,只是谈吏政,认为文章只能滋润身心,政事可以惠及百姓。文人之多翻译论述的问题是什么?文人之多。主要论证的方法是什么?引用论证阅读第三则,讨论思考4、《文人之多》表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作者认为,作为文人,不可或缺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作答)
要做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就应该识经术,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还要经世致用。文人不可或缺的条件是“识经术,通古今”。内容探讨文人之多四、朗读第三则,思考:1、为什么说“文人太多”?2、文中引用大量诗文的目的何在?3、为什么作者说“以文人名于世,焉足重哉”?4、本段文字的要点是什么?1、为什么说“文人太多”?不识经术、不通古今,滥竽充数之“自命为文人者”太多。四、朗读第三则,思考:2、文中引用大量诗文的目的何在?①说明经义的重要作用四、朗读第三则,思考:②重“器识”③忌“华而不实”经世致用学问的根本3、为什么作者说“以文人名于世,焉足重哉”?此处指如果文人华而不实,空谈无用,就不足以名于世,不值得看重。四、朗读第三则,思考:“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经世致用4、本段文字的要点是什么?为学要通古今之变,经世致用。四、朗读第三则,思考: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经世致用”思想对我们现代社会有无意义?纯文学、纯文人是不是完全无用?五、思考讨论:小结:这则文字,引用古人论述,核以当时社会风气,对唐宋以下文人泛滥,世风浮华表示了极大的忧虑,作者融入了他对于立身处世的深沉思考,总归于为学要通古今之变,要经世致用。(当时文人的思想观念出了问题,要端正创作态度)评价“经世致用”的现实意义
1、“经世致用”思想在近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五指山市南坤镇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幼儿园健康教育课:小手洗出大健康
- 2025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 教育惩戒合情合理合法
- 零到一岁儿童家庭教育
- 耳鼻喉护理工休座谈会
- 重庆市部分区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 重庆市江津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 2025年高考政治:《经济与社会》主干知识+答题模版
- 急诊护理查房模板
- 导游知识培训课件
-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期中测试题(1-4单元)(2)(含答案)
- 用户思维在产品创新中的应用案例
- 2025《四川省建设工程施工总包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九年级中考零模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施工入场考试题及答案
- 2023年护理知识竞赛题库有答案
- 2021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上半年江苏省连云港东海县事业单位招聘23人历年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届湖北联投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29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超市安全用电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